英語六級考試羊城晚報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Ⅰ 透明的激情的個人履歷
毛竹今生今世與埋入她胎盤的大巴山與養育她的青海解下了不解之緣。她在青海民族學院長大,在青海民族學院上大學。小時候,她跟了蒙古族切木措阿姨學喝酥油茶,跟了藏族學生卓瑪用藏話唱拉伊;在民院附中上學時,她跟了回族同學一起過開齋節,跟了撒拉族姑娘一起跳舞;在互助紅崖子溝下鄉時,她跟了土族行姐一起唱花兒,和知青們一起偷唱黃歌,聽當地人講馬場中骷髏的故事……她成為《青海經濟報》社記者後,更是深入農村牧區。青海湖畔、柴達木盆地、青藏公路、絲綢之路南線、黃金之路、民和墓地、唐河大地震現場、德令哈農場死囚室、可可西里金農被堵現場、塔爾寺嘉雅活佛火化窯邊,到處都留下了她的芳影。她與青海的少數民族都結下很深的情感。
自1988年開始,毛竹開始獨闖「外面的世界」,行程三十多萬公里。她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中國:從福建鼓浪峪到內蒙古錫林浩特大草原;從黑龍江亞布力滑雪場到雲南西雙版納,從吉林長白山天池到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從陝西延安窯洞到四川金刀峽,從湖南韶山到新疆高昌古城,從安徽潛口民居到浙江奉化蔣宅,從深圳蛇口到北海銀灘……她成為闖入過三無人區:可可西里無人區、阿里無人區、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國女記者第一人。
為寫探索大巴山棚民歷史的紀實《透明的激情》,毛竹居然三次沿著祖先的步履沿河出走,溯流而上,深入大巴山。這是一般的作家很難做到的。那是多麼刺激的尋根過程!在湖北金牛鎮,毛竹被當地泗王廟廟主當成是榮歸故里的台胞,要求捐款六十萬,大有不捐款就走不脫的陣勢;在大冶,毛竹被流氓圍劫弄得身無分文,九死一生;在川陝交界白河,毛竹攀上了漢水邊祖宗走過的古棧道;在大巴山區白鶴,毛竹被濕氣扯得體無完膚,慘不忍睹……
毛竹在風雨飄泊中做精神的游牧民,靈魂的吉卜賽人。「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浪里,」而這葉小舟卻是「文協」「音協」做為她的雙漿。
毛竹作為一個四處漂泊流浪的女記者,不知道從哪天起,開始試著用自己的筆詮釋她生命中說不清道不明的西部情結與大巴山情結。而她現在推出的許多作品帶著摧枯拉朽的時代氣息,沒有人知道,這後面縈繞的底氣,卻是毛竹生命深處中神出鬼沒的鄉愁。
她以西部少女闖深圳與深圳原野股曾停牌下市這些真實事件為背景寫的散文體小說《透明的性感》中國文聯出版公司為它首開中國出版史上貼防偽商標先河。《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商報》、《中國婦女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文匯報》、《文藝報》、《國門時報》、《經濟消息報》、《華商時報》、《新聞出版報》、《生活報》、《羊城晚報》、《中央電台》等幾百多家媒體先後為她的幾部書發了「她從西部走來」、「西部那股山泉」「嚴肅文學再躍潮頭,女作家毛竹新書走紅書市」「用透明的筆觸書寫透明的情感」等為題的消息評論,在全國引起了轟動。
中國社會出版社為她首開中國出版史上探索女性長篇系列叢書先河,並為她隆重推出了「透明的女性」系列叢書。該叢書堪稱探索女性的「跨世紀叢書」。該叢書分為走向生命意義上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和走向地域意義上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兩大系列。
Ⅱ 葉顯恩的著作目錄
一、專書:
《李贄》(與他人合作)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76年。
《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仆制》 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得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研
究成果二等獎(空一等)。明清廣東社會經濟研究 (主編與撰稿人) 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廣東航運史(古代編)》 (主編與撰稿人)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
《清代全史 (第五卷)》(與韋慶遠合同主編並任撰稿人) 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得中國社會科學院1977--1991年優秀科學研究成果獎。
《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 》(主編兼撰稿人) 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珠江三角洲歷史、地理、經濟情況及南洋華僑發展史 》(與王賡武、許學強合著,
霍英東寫前言,作為第二屆世界華商大會指定參考書) 香港:第二次世界華
商大會印行,1993年11月。
《珠江三角洲社會經濟史研究》 台北:稻禾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中國傳統社會經濟與近代化》 (主編兼撰稿人) 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二、論文:
2002. 《徽州社會文化史探微》序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
《徽州文化研究》序 黃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編,黃山書社出版。
2001.《千年徽州傑出歷史人物傳》序 黃山市政協文委辦編輯出版。
站在時代的制高點,共推徽學研究院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主編:《徽學》2000年創刊號 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移民與珠江三角洲海洋經濟化 刊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八集,頁23--71
台北:中研院出版。
2000 . 《徽州學概論》序 一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對學術執著追求、一絲不苟的儒雅學者梁方仲 張世林《學林往事》下冊,頁
1295----1312,北京:朝陽出版社,2000年3月版。
歷史的主流:改革、開放 (應廣州日報專約) 《廣州日報》2000年5月28日
我與區域社會史研究 接受上海:《歷史教學問題》特約記者鄧京力博士訪談,於該刊2000年第6 期(12月15日)頁14—17。
1999. 雍正是否奪嫡纂位? 香港:《文學與傳記》1999年第 7 期,PP.29—36
我與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 張世林編:《學林春秋》三編下冊,PP.609--626,北京:朝華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粵商與廣東的航運業近代化:1842---1910 (與林 錄合作) 香港:張偉保、黎華標主編:《近代中國經濟史研討會1999論文集》頁193--215,
新亞研究所1999年9月出版。
《古代商人》序,PP.1--6,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9月出版。
海瑞唯求合法,不恤流俗的精神 廣州:《廣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1期。
著名經濟史家梁方仲傳 香港:韓文甫主編:《文學與傳記》第一期82--89頁
1999年4月15日出版。1998.
明代後期廣州市場的轉型與珠江三角洲社會變遷(與林 祿合作)
台北:《明史研究專刊》第12期 PP.265--289, 1998年出版。
人口與現代化 桂林:《社會科學家》1998年第4期,PP.4-7;又山東時代
文化發展中心編:《中國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文匯》;成都市時代經濟研
究中心編:《新世紀的思索--中國當代改革發展文集》。中國人民大學
書報資料中心《人口學與計劃生育》C5 1998年4期;
語絲:為學與為人 桂林:《社會科學家》1998年第4期,封2。
從區域社會經濟史的研究現狀談及21世紀歷史學的命運 桂林:《社會科學家》
1998年第4期,PP.8--10。
中國人口問題的由來與出路(增補稿)廣州《羊城晚報》1998年3月2日、3月9日、
3月16日、3月23日連載;《光明日報》社編的《文摘報》1998年3月29日摘要轉載。
華僑華人文化與珠江三角洲社會經濟 《華僑華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開放時
代》增刊)PP.246--259, 1998年3月出版。
明清珠江三角洲沙田開發與宗族制(與林 祿合作) 《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年
第4期。
儒學傳統文化與徽州商人 《安徽師大學報》1998年第4期,又《98 國際徽學學術
討論會論文集》頁21--46。
珠江三角洲風情縱橫談
-----與南方日報記者王進江的對話 《南方日報》1998年1月6日第15版。
1997. 明清珠江三角洲土地制度、宗族與商業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30周年紀念專號)1997年第6期,PP.245--261;又武漢大學《中國前近代
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702-725;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國人口問題的由來與出路 《嶺南文化時報》1997年116期。
從族譜看珠江三角洲的宗族倫理與宗族制的特點廣州:《學術研究》1997年12期
PP.41--46。
明末珠江三角洲社會的忠實記錄 ---介紹崇禎年間的檔案匯編《盟水齋存自牘》一書 廣州:《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PP.74-77。
1996. 徽州與珠江三角洲宗族制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4期
PP.1--9;合肥: 周紹泉、趙華富:《95國際徽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1-19,
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
邀游於學海,與東西方漢學家對話__評介《國外關於中國古代史的研究評述》
一書,廣州:《學術研究》1996年第6期。
也談電腦 廣州:《華夏》1996年6期
1995. Notes on the Territorial Conneections of the Dan,in David Faure, Helen
F.Siu (ed), Down to Earth: 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83--88.
明清時期的徽刻與版畫 (與居蜜合作) 合肥:《江淮論壇》1995年第2期,PP.51-59
,又收入趙華富主編:《首屆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文集》PP.288--304,合肥:
黃山書社 1996年12月出版。
王佐與他的雞肋集(<雞肋集>校注本前言) 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PP.6-15。
地利、傳統市埸與珠江三角洲的海外貿易中山大學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與管理
研究中心編:《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新透視》,PP.105 -114,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5年4月。
地權、法權與家族主義(與居蜜合作) 廣州:《現代與傳統》PP.65--71, 1995年
(9月)第2期。
1993. A Note on the Official Documents preserved in the Meng Shui Studio
(Meng shui chai ts'un-tu) W.Mote, THE GEST LIBRARY JOURNAL, VolumeⅥ.
Number1, pp.55-70. Printed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珠江三角洲的社會變遷。 廣州:《現代與傳統》創刊號,PP.10-16, 1993年7月
出版。又收入唐力行主編:《家庭、社區、大眾心態變遷》頁242-254,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10月版。
市埸大潮推出千年變局
------與新華社記者王志綱的對話錄《南風窗》1993年第1期
又見王志綱《行成於思》頁325—348,廣東經濟出版社1998年出版。
1992. 海上絲綢之路與廣州(與張難生合作)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第 1 期,
pp.207-223;又:Beijing: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2. No.2.pp.191-214。
珠江三角洲的開發與商品經濟的發展(與許檀合作) 中山大學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編:《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回顧與前瞻》, 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年,pp.51-58.
略論海忠介公精神廣州:《廣東社會科學》 1992年 第2期
珠江三角洲的開發與商品經濟的發展 (與許檀合作) 中山大學珠江三角洲
經濟發展與管理研究中心主編:<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
與管理> 1992年第5期.
從丑小鴨到美天鵝—試論珠江三角洲經濟騰飛之源(與許檀合作)
廣州:《商界》1992年第一期.
珠江三角洲經濟騰飛溯源羊城晚報1992年8月26日第3版 .
《晚晴吟草》序 海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1991. 明清廣東蛋民生活習俗與地緣關系 廈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第1 期
pp.56-62。
略論雍乾時期社會經濟的結構性變遷 廈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第4
期pp.33-45。
餘思偉:《中外海上交通與華僑》序 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1年8月.
1990. 《明清土地契約文書》簡介 (與劉志偉合作) 北京:《中國史研究》1990年第1期,
pp.161-163。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state of the Field,
(與陳春聲合作) Late Imperial China. Vol.Ⅱ,No.2 (1990)。
十九世紀下半葉夏威夷華人首富陳芳 北京:《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0年第4
期,pp.26-30。又,林天蔚:《亞太地方文獻研究論文集》PP.321--329, 香港
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1年。
1989. 明清廣東航運組織與地緣關系 廣州:《廣東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 pp.66-73。
1988. 廣東古代航運史的幾個問題 廣州:《廣東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 pp.97-107。
論中國社會經濟史的區域性研究 北京:《中國經濟史研究》 1988年 第1期,
pp.155-160。
中山縣移民夏威夷的歷史考察 北京:《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88年 第3期。
明清珠江三角洲人口問題 北京:《清史研究集》第6集,pp.141-168,光明日報
出版社,1988年。
夏威夷游記 《華夏》 1988第6期
1987. 明清珠江三角洲商人與商業活動 北京:《中國史研究》 1987年 第2期;pp.41-56。
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中國歷史檔案館六十周年紀念論文集》PP.298--321, 中華書局 1988年5月出版。
清代廣東航運與社會經濟 廈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1987年 第 4 期,
又,收入白壽彝主編:《清代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pp.457-471,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0年。
明代廣東的造船業 廣州:《學術研究》 1987年 第6期。
談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 廈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3期,pp.99-102。
略論珠江三角洲高利貸資本 (與譚棣華合作) 收入《明清廣東社會經濟研究》
pp.176-205,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7年。
1986. 評介《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 北京:《歷史研究》 1986年第6期,pp.74-80。
論珠江三角洲農業商業化廈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2期PP.16-29。
1985. 清代中後期珠江三角洲豪族賦稅徵收問題 (與譚棣華合作)北京:《清史研究問題》
1985年第2期, pp.1-4。
徽州學在海外 合肥:《江淮論壇》 1985年 第 2 期。
論珠江三角洲的族田 (與譚棣華合作) 收入 《明清廣東社會經濟形態研究》,
pp.22-64, 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
梁方仲傳略 北京:《現代中國社會科學家》 pp.257-269, 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年。
1984. 明清珠江三角洲農業商業化與墟市的發展(與譚棣華合作) 廣州:《廣東社會科學》
1984年 第2期, pp.73-90;《明清廣東社會經濟研究》PP.57--97,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1983. 徽商利潤的封建化與資本主義萌芽 廣州:《中山大學學報》 1983年 第1期;
《中國史研究》編緝部編:《中國封建經濟結構研究》,pp.254-277,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 1985年出版;《江淮論壇》編輯部編:《徽商研究論文集》
PP.382--406,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
《擋房論史》跋 香港:《抖擻》 1983年 11月號。
1982. 明清佃仆的身份地位 福州:《中國古代史論叢》 1982年 第 1 期。
釋「火佃」 北京:《中國史研究》 1982年 第 3 期。
徽商的衰落及其歷史作用 合肥:《江淮論壇》 1982年 第3期。《江淮論壇》編
輯部:《徽商研究論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
封建宗族勢力對佛山經濟的控制及其影響(與譚棣華合作) 廣州:《學術研究》
1982年 第6期。
1981. 關於徽州佃仆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981年 第 1 期, pp.181-196。
又見北京: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81. 1. PP.90-119。
1980. 試論徽州商人資本的形成與發展 北京:《中國史研究》 第3期,pp.104-118。
又見《江淮論壇》編緝部編:《徽商研究論文集》pp.359-381,安徽人民出
版社,1985年10月。
1979. 明清佃仆制試探 廣州:《中山大學學報》 1979年 第 2 期, pp.57-84。
本文得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1978. 也談<輟耕錄>中的扶箕詩 北京:《歷史研究》 1978年 第9期 pp.94-96。
從祁門善和里程氏家乘譜牒所見的徽州佃仆制 廣州:《學術研究》1978年第4期。
1974. 略論李贄 廣州:《中山大學學報》 1974年 第 3 期。
1973. 厚今博古的專家秦始皇 廣州:《中山大學學報》(復刊號)。
《南方日報》1974年3月23日
三、教材: 簡明中國通史(古代部份) (任主編與撰稿人)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科列印出版,1977年。
四、譯作: 居蜜《1600-1800年的土地佔有制與宗法制》 廈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1982年第2期, pp.55-73.
宋漢理 《『新安大族制』與中國士紳階層的發展》 廈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1982年 第3期, pp.55-73; 又1983年 第2期 pp.43-5;又見《江淮論壇》編緝部編:《徽商研究論文集》 pp.273-313。
魏安國《清代華南地區『一田二主』的土地佔有制廣州:《廣州研究》1982年第3期。
蘇耀昌《世界資本主義體系與華南絲織業》 陳春聲譯 葉顯恩校並作序,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年。
Ⅲ 廣東有哪些著名的出版社
1、廣東人民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1978年和1981年先後分出廣東科技、嶺南美術和花城出版社。1985年,又分出廣東教育出版社和新世紀出版社。30多年來,該社出版了6000多種各類圖書。
2、廣東教育出版社
廣東教育出版社(Guangdong Ecation Publishing House),簡稱粵教社,是廣東省出版集團屬下一家面向教育、服務教育,具有教材教輔出版資質的專業出版社,每年出版圖書約1500種,其中中小學教材在全國出版發行總量居第二位。
自建社以來,廣東教育出版社始終以堅持正確出版導向、弘揚先進文化為宗旨,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出版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998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優秀出版社」。
3、花城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創辦於改革開放初期的1981年,地處廣東省廣州市。作為廣東出版界一大品牌的花城出版社,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具影響的文學出版社之一。
4、廣東經濟出版社
廣東經濟出版社於1995年12月成立。出書范圍包括經濟類圖書和科普類圖書。廣經版圖書目前有實用企管類、營銷廣告類、證券類、大眾經濟類、實用財經類、經濟理論類、實用法律類、社科綜合類和科普生活類等九大門類。
5、嶺南美術出版社
嶺南美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原名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於1981年創辦,原為事業單位,於2010年7月成功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資本3000萬元,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主辦。
公司主營業務:出版發行美術類圖書、雜志及配套音像、電子產品,兼營:藝術品展覽、銷售,廣告,文化活動的策劃和組織。
Ⅳ 羊城晚報出版社的歷史沿革
廣東羊城晚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原名羊城晚報出版社,始建於1998年12月30日,是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為實施品牌延伸、產業結構多元化和跨媒體經營戰略而創建的出版新軍。2010年5月30日,實施體制改革正式更改為廣東羊城晚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Ⅳ 羊城晚報出版社的組織機構
羊城晚報出版社目前擁有一支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結構精良的編輯、校對隊伍。
Ⅵ 地球上沒有野人
野人進化成人 猴子進化成野人 鳥進化成猴子 王八進化成鳥
孩子~~~不止是野人在進步 萬物都在進步的
Ⅶ 「廣東羊城晚報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哪一個英語譯名比較恰當
③復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Press Co., Ltd.
③制Yangcheng Evening News Press(Guangdong) Co., Ltd.
這兩個比較好!
Ⅷ 夏可君的主要科研成果
《寫作的裂縫》:文藝評論,1994,5。
《阿Q以及可能的鏡像》:魯迅研究月刊,1995,11。
《對道德經文本句法層次的分析與解釋》:中州學刊,1996,4。
《牟宗三思想研究綜述》:哲學動態,1999,5。
《Fuge:海德格爾的世界問題》:江蘇社會科學,2000,5。
《絕境的步伐——德里達在海德格爾與勒維納斯之間書寫死亡》:開放時代,2001,11,此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2002年第一期。
《藝術作品中的世界和作為世界精神的河流》:現代哲學,2002,4。
《海德格爾與世界問題的發生》:現代哲學,2003,1。此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德里達書寫死之絕境——與Heidegger,Levinas,Blanchot一道發現死亡》:論證第三期,近四萬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布朗肖的寫作》:東方雜志,2003,11。
《禮物的精神——Derrida思想禮物及其對神學的解構》,《道風》:香港道風山神學研究期刊,2004。
《無題的禮物和思想發生的位置——Derrida論饋贈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生產》第一期,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The Community of Love and Ethos Of Giving: Deconstruction Of Christanity in Jean-Luc Nancy. 2004年11月在台灣中原大學「上帝與公共生活」的國際會議論文。論文集即將出版。
《論殘雪》:收入《從尋根到飄泊——世紀之交的中國文學與文化》論文集。羊城晚報出版社,2003。在該論文集中,其中發表了本人關於殘雪小說的三篇評論和對詩人多多的一個評論文字,字數有四萬字之多。
《<論語>的本體之學:解讀<學而>開篇》:收入《原道》第11輯,2005。
《聖母往見》:收入《基督教文化評論》,2006。
《觸感神學》:香港道風,2007,2。
《劉小東繪畫「燒耗子」》:收入《閱讀城市》,2007年,上海三聯出版社。 一,個人原創性哲學寫作:
1,以山水畫為新論域展開的哲學思考:《平淡的哲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
2,夏可君的哲學讀本:《無余與感通——源自中國經驗的世界哲學》(新星出版社,2013)。
3,提出藝術哲學的新概念:《虛薄:杜尚與莊子》(江蘇美術出版社,2012)
4,中國文化創造性內在轉化的書寫性命脈:《書寫的逸樂》(昆侖出版社,2013)。
二,中國哲學的著述:
5,莊子研究:《幻像與生命》(學林出版社,2006)。
6,孔子研究:《論語講習錄》(黃山書社,2009)。
7,子思與孟子研究:《中庸的時間解釋學》(黃山書社,2009)。
三,西方哲學,藝術與詩歌文學的比較研究:
8,關於中國當代詩歌以及比較詩學的研究:《姿勢的詩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12)。
9,關於基督教繪畫與圖像解經:《生命的感懷—福音書的圖像解經》(台灣基督教文化出版社,2008)。
10,關鍵詞研究:《身體》(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四,藝術展覽以及相關文本:
【從「余像(infra-image)」或者「寫象(Image-graphic)」等哲學概念出發思考與論述中國當代藝術、詩歌與文學,並領導和參與實踐項目】
11,關於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個案研究:《余像繪畫》(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12,策劃展覽並且出版第二輯:《余像繪畫》(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13,主持《繪畫的書寫性》繪畫展覽與文本創作(2011),北京當代藝術館。
14,《心性自然》繪畫展覽(2012),北京今日美術館。
15,「虛薄」繪畫展,南京青和當代美術館,北京元典美術館,2012年。 1,德里達:《解構與哲學的未來》(吉林出版集團,2005,2011)。
2,讓-呂克·南希:《解構的共通體》(上海世紀集團,2007)。
3,讓-呂克·南希:《變異的思想》(吉林出版集團,2005,2011)。
4,以及當代哲學家的重要論文:海德格爾,萊維納斯,德里達,南希,等等。 1,《無盡的書寫——田流沙繪畫研究》:花城出版社,2006年。
2,《幻像與生命——莊子的變異書寫》:學林出版社,2007年。
Ⅸ 鄧曉芒的主要作品
《靈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東方出版社,1995年
《人之鏡:中西文學形象的人格結構》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靈魂之旅:9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的生存意境》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與楊祖陶合著,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科獎二等獎)
《中西文化視域中真善美的哲思》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從尋根到漂泊》羊城晚報出版社,2003年(合著)
《文學與文化三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西方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與趙林合著)
《黑格爾辯證法講演錄》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山東友誼書社,2005年
《鄧曉芒講黑格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康德哲學諸問題》三聯書店,2006年
《康德哲學講演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與易中天合著,獲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科獎三等獎)
《冥河的擺渡者: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實踐唯物論新解:開出現象學之維》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中西文化比較十一講》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古希臘羅馬哲學講演錄》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思辨的張力:黑格爾辯證法新探》商務印書館,2008年(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科獎二等獎)
《康德《判斷力批判》釋義》三聯書店,2008年
《新批判主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人論三題》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年
《西方美學史綱》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哲學史方法論十四講》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年
《於天上看見深淵:新經典主義文學對話錄》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與殘雪合著)
《鄧曉芒講演錄:哲學與生命》長春出版社,2012年
《西方美學史講演錄》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
《《純粹理性批判》講演錄》商務印書館,2013年
《世紀之風:中國當代文化批判與人文建構》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胡塞爾《經驗與判斷――邏輯譜系學研究》三聯書店,1999年
康德《實用人類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康德《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康德三大批判,獲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
康德《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楊祖陶校)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楊祖陶校)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楊祖陶校)
(美)喬納森·布倫特、(俄)弗拉基米爾·諾莫夫《斯大林晚年離奇事件》新華出版社,2006年(與殘雪合譯)
Ⅹ 羊城晚報出版社的評價
關注時代,關注社會。一批批躍動著時代脈搏的圖書陸續推出:全面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社會主義建設重大成就的《開放廣州 和諧廣州》,全方位記錄廣東人民抗擊非典可歌可泣事跡的《眾志成城》、《為人民健康而戰》,率先在國內出版的記錄印度洋海嘯這一世紀大災難的《海殤》,全面展現廣東專業強鎮發展風採的《廣東省專業強鎮》,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特刊《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展現廣東省建設中醫葯強省成果的《建設中醫葯強省高峰論壇》,實錄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遷建的《雲起南國》。
關注生活,關注健康。一部部反映廣大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文化生活、休閑娛樂需求的圖書相繼問世:《通俗中醫葯叢書》、《六味地黃的新發展》、《壽而康——鄧鐵濤談養生》、《兒童食療》、《中葯材飲片鑒別圖典》、《健康百年不是夢》、《實用中醫效方叢書》、《老中醫食療湯水》、《健康調治妙方》、《黑深林的咕咕鍾響了》、《華夏石文化》。
關注人文,關注學術。一冊冊蘊含人文傳承、彰顯學術探究精神的圖書不斷呈現:《民國廣東大事記》、《微音憶舊》、《當代學術視野叢書》、《羊城晚報人系列叢書》、《人性與潛意識》、《決策成功學》、《經濟轉型與金融創新》、《中國國有企業並購研究》、《廣東粵劇系列叢書》。
美國著名出版家貝利曾經說過:「傑出的出版社是傑出的書造就的。」(《圖書出版的藝術與科學》)羊城晚報出版社雖然離傑出的出版社還很遠,但不妨以貝利的話展望未來:好書必將造就好的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