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聽力篩查的時間英語頭條
A. 嬰幼兒可使用聽力性行為觀察法進行聽力篩查的是多少月
0―6個月可以做行為觀察
7―2.5歲可做視覺強化
2.5―5歲可做游戲測聽
大了後可做純音測聽,這些方法也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B. 新生兒聽力篩查一般在寶寶出生後多久進行
新生兒出生三天後,醫院都會做一個聽力篩查,如果沒有通過,還會在四十二天的時候再做一次聽力篩查。
C. 嬰幼兒聽力篩查的幾種方法
由於嬰幼兒年齡較小,配合能力和程度有限,因此對其進行聽力篩查主要選擇不需要孩子配合但又可以反映其目前聽力的大致情況的聽力學電生理測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項測試: 1. 鼓室圖/聲鐙骨肌反射( Tympanometry and acoustic stapedial reflex)用於評估嬰幼兒中耳功能以及聲鐙骨肌反射弧通路的狀況。 Margaret Baldwin 等推薦臨床上對年齡小於6個月的嬰兒使用1000Hz探測聲(probe tone)進行鼓室圖測試,而對年齡超過6個月的嬰幼兒則可使用常規226Hz探測聲進行鼓室圖測試。此外,一般還建議使用1000Hz和2000Hz探測聲對小於6個月的嬰兒進行同側聲鐙骨肌反射閾值測試。 2. 耳聲發射測試( Otoacoustic emission, OAE)臨床上常用的耳聲發射測試包括瞬態誘發耳聲發射測試( 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 TEOAE)和畸變產物耳聲發射測試( Distortion proct otoacoustic emission, DPOAE),主要用於測試從外耳、中耳到內耳外毛細胞的聽覺通路功能狀況。 3. 自動聽性腦干反應( 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ABR)AABR的整個測試過程高度自動化。測試儀器按照設計的標准程序收集測試數據同時根據事先設置好的結果判別標准對收集的數據自動進行分析,最後得出嬰幼兒是否通過該項測試的結論。主要用於從外耳、中耳、內耳到聽神經的聽覺通路功能狀況。 目前國內開展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大多使用單一聽力學檢測技術。
D. 寶寶聽力篩查一直沒過,怎麼辦
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嬰幼兒聽力損失直接影響其語言的形成,主要表現為發音不清,嚴重者甚至可以導致聾啞。同時,語言發育的滯後還可影響兒童心理、智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兒童語言快速發展階段主要在0~3歲,而通過常規體檢或父母觀察,一般在小兒2歲以後才能發現聽力障礙,錯過了兒童語言快速發育的時期,會延誤康復的最佳時機。因此,實施聽覺監測,能夠對大多數聽損傷患兒進行早期診斷,進而有效地實現「早發現、早診斷、 早干預」,盡可能地減低聽損傷對兒童的不良影響。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對每一個新出生的小兒,在住院期間進行的聽力學檢測。根據檢查結果,將全體受試者分為通過篩查和未通過篩查。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干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技術,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一般僅用5~10分鍾就可以完成測試。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後,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通過初篩者,在42天左右 接受聽力復查;42天復查仍未通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 在每1 000名新生兒中,大約有1~3名新生兒存在著不同類型和程度的聽力損失,在有聽力 障 礙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如重症監護的新生兒)中這一數字可以高達4%~6%。目前,世界上有許 多國家都開展了對新生兒聽力篩查,我國近幾年在一些醫院已開展。 1 耳聽力篩查的程序: (1)初篩:嬰兒出生後24 h時進行聽力篩查。測試的結果是「PASS」或 「REFER」。對沒有通過的嬰兒,在出院前再做1次。此階段篩查工作由母嬰同室護士承擔 。 (2)復篩:對出院時再次耳測聽力仍未通過的嬰兒,囑其家屬在1,2個 月內到五官科復查。必要時進行腦干誘發電位等診斷性檢查。對懷疑有問題的嬰兒,由五官 科醫生進行跟蹤隨訪。 2 聽力篩查儀的選擇:初篩、復篩應選擇屬瞬態誘發性耳聲發射的儀器,如我們選用的是德國的Echo-Screen,它 是一種操作簡便,而且是有顯著敏感性的儀器。 3 測試環境的選擇:測試環境要相對安靜,噪音不超過40分貝,最好是在隔音室進行。如沒有條件,可在普通房 間做,門邊貼上橡皮條,將室內一些可產生噪音而又不必要開的設備暫時關閉。 4 嬰兒狀態:嬰兒飢餓時往往煩躁不安、哭鬧,影響測試結果。最佳的測試結果是在嬰兒自然睡眠狀態時 獲得。因此,我們是在喂飽後1 h左右測試。必要時可撫摸嬰兒的頭,使其安靜。 5 嬰兒測試位置的選擇:嬰兒朝一側睡時測試耳朝上,輕輕地將耳廓向後牽拉使耳道變直,然後將探頭輕輕放入,也 可以將嬰兒抱在懷中進行測試。 6 衛生問題:為了預防交叉感染,在測試嬰兒前要洗手,最好使用一次性耳塞。在測試1個嬰兒時,如果 沒有可疑感染,兩耳可以用同一耳塞。在不同嬰兒測試之間,探頭頭部用酒精進行擦拭。如 沒有條件使用一次性耳塞,可以1人1塞,集中消毒後備用 以上只是要你對聽力篩查有所了解,2個月的孩子兒道里可能會有很多分泌物,聽力篩查沒有通過並不能說明孩子耳朵就有問題。但是還是應該引起你的注意。
E. 兒童聽力篩查常識
問:為什麼要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
答:嬰幼兒時期的聽力損失,即使是輕度也可導致在行為等方面明顯生理障礙。
問:什麼時間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
答:新生兒聽力篩查在兒童出生後48小時即可用簡便無創的方法及時發現聽力障礙,為進行早期干預創造條件。
問:怎樣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
答:正常出生新生兒實行兩階段篩查:出生後48小時至出院前完成篩查。復篩仍未通過者應當在出生後3個月內復查或轉診至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聽力障礙診治機構接受進一步診斷。
問:篩查出聽力有問題該怎麼辦?
答: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即使通過聽力篩查仍應當在3年內每年至少隨訪1次,在隨訪過程中懷疑有聽力損失時,應當及時到聽力障礙診治機構就診。對確診為永久性聽力障得的患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進行相應的臨床醫學和聽力學干預。
父母怎樣發現小兒聽力有問題?
以下是正常新生兒及嬰幼兒聽覺語言發育的進程。如果您的孩子與下述進程不相符合,不妨到醫院來做聽力篩查。
1、0~3個月:當突然聽到較大的聲音會出現全身抖動、兩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鈹眉、眨眼、睜眼等
2、4~6個月對聲音有反應,可辨別媽媽的聲音跟孩子說話時,他可用眼睛注視著你,或聽到母親聲音停止活動,頭轉向聲源。
3、7~9個月:能主動向聲源方向轉臉,也也就是有了辨別聲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4、10~12個月:叫他名字有反應,能學說「爸爸」「媽媽」,聽到悅耳的音樂,有節奏的運動,對對語言有豐富的應答。
5、1~1.5歲:能按聽到的語言作出反應,當問「鼻子、眼睛、嘴在哪兒」可用手指指,這是學習語言最佳時期。
6、1.5~4歲:1歲半-2歲,可用簡單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識;3-4歲能背誦兒歌、講故事,我們稱為豐富語言或語言學習發展的時期。
F. 新生兒要做幾次聽力篩查,分別在什麼時間
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寶寶,都是媽媽懷胎十月、辛辛苦苦孕育出來的禮物,寶寶對於每一位家長來說,都是無比珍貴的。為了確保寶寶是健康的,有必要在寶寶出生後,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程度,那麼新生兒聽力篩查做幾次?
首先,新生兒聽力篩查這個是國家統一的檢查,這是檢查寶寶在聽力方面有沒有問題,及時檢查及時發現,不必擔心對寶寶有影響。一般在醫院生完孩子後,寶寶出生一周之後都要檢查的,是特別有必要做的一項檢查,為了寶寶健康,家長還是給寶寶做一下比較好。
其次,這個檢查並不是強制式的檢查,只是說為了寶寶的健康,建議家長在醫院做一下,寶寶是健康的,家長才能夠真正的放心。一般出生後第二天就可以進行篩查,家長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做篩查的時間。
最後,每個地方城市的規定是不一樣的,具體寶寶出生幾天就可以做,一般時候做醫生會告訴家屬,家屬可以在醫生的意見下來考慮。同時,如果寶寶的聽力是健康正常的,只需要做一次就足夠了。
G. 寶寶做聽力篩查,多少天做比較好
聽力篩查可在嬰兒睡眠時進行 正常新生兒中,雙側耳聾發生率約在1‰-3‰,在我國如按每年出生1900萬人口計算,平均每年大約要新增4萬名耳聾兒童。眾所周知,正常的聽力是進行語言學習的前提,嚴重耳聾的兒童由於缺乏聲音和語言對聽覺的刺激,難以獲得學習語言的機會。因此,及早發現先天性耳聾尤為重要。 毋庸置疑,新生兒聽力篩查是發現先天性耳聾的首選手段。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聽力中心主任黃治物教授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對每一個新出生的嬰兒,在出生後住院期間(一般是出生後48-72小時之間最佳)由聽力篩查技術人員在產科對其聽力進行快速的初步測試(稱為聽力初篩)。初次的測試的結果用「通過」和「未通過」來表示。一般來說,在初步測試中未通過的嬰兒需要在出生後42天內接受復篩。一旦未通過復篩,就必須在3個月齡前到聽力診斷中心做進一步聽力檢查,最終確定是否真正存在聽力障礙,以及聽力損傷的程度和性質。 黃治物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生兒聽力篩查目前主要採用耳聲發射或自動聽性腦干反應技術。這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客觀、快捷、敏感和無創性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方法,也是目前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最佳選擇。這種篩查可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一般僅用5-10分鍾就可以完成。 確診後應在6個月內配助聽器 一些呱呱墜地的嬰兒一出生就進入了無聲的世界,令人深感遺憾。寶寶被「偷」走聽力該怎麼辦?面臨這個問題,不同的家長表現各不相同。有的家長一味地自我責怪或互相問責,在爭爭吵吵中度日,沒有及時攜帶孩子前往醫院就診;有些家長則不願意接受現實,認為耳聾只是孩子開竅較晚,將希望寄託於大腦開發,不料努力許久依舊無功而返。 針對家長普遍存在的種種誤區,黃治物教授特別作出了提醒,如果嬰兒被確診為先天性聽力障礙,最好在6個月齡內找專業人員為孩子驗配助聽器。或許,有些家長會存有這樣的疑慮:孩子還是個嬰兒,又不會開口說話,我怎麼知道孩子配上助聽器後的效果呢。對此,專家表示,為嬰兒驗配助聽器後對其助聽效果在短期內難以作出主觀評估,這的確成為了助聽器驗配中的一個難題。正因如此,專家呼籲家長應當帶孩子前往正規機構進行驗配和定期調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助聽器驗配後應重視調試,這左右著助聽器的發揮效果。在這點上,有賴於家長和驗配人員之間的密切配合。嬰幼兒助聽器驗配後的調試是個逐步精確的過程。在助聽器驗配後,小兒需要對助聽器不斷適應。家長也需要不斷提供觀察到的小兒聽覺行為反應。在這些過程中要進行多次調試才可達到最佳助聽效果。家長切不可買台助聽器後就不聞不問。 由於嬰幼兒在其發育期的敏感階段更容易獲得語言能力。為此,兩周歲內聽力障礙兒童的康復訓練應該遵循以家庭為中心的訓練原則。 重度耳聾患兒可植入人工耳蝸 對於一部分重度或極重度耳聾患兒,如果在驗配助聽器3-6個月後未出現明顯效果,這時就可考慮進行人工耳蝸植入。 據黃治物教授解釋,人工耳蝸植入是將人工製造的電子聽覺裝置植入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的耳蝸內(取代耳蝸功能),直接刺激耳蝸內的聽神經纖維的技術。也就是說外界聲音轉換成電刺激產生電聽覺,患者需要通過學習和訓練通過對聲音和電聽覺之間重新建立相應的聯系,進而使患者重新理解語言,以達到恢復言語交流、重返有聲世界。人工耳蝸植入系統由體內和體外兩部分裝置組成。體內的植入裝置包括電極和接收/刺激器,體外裝置包括言語處理器、方向性麥克風和傳送導線。 人工耳蝸植入術前要作一些醫學評估,包括耳科及全身檢查,通過CT、核磁共振了解中耳內耳情況,並對患者是否適合全身麻醉及是否存在其它限制手術的因素進行評估。一般來說,整個手術過程通常需要2-3小時,術後傷口癒合時間需要5天左右。手術一個月後,患兒要回到醫院接受外部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專業醫師及聽力學專家會啟動言語處理器內的電腦程序,根據患兒對聲音的適應程度進行言語處理器中的程序調試。這是因為手術的成功是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外部設備的調試則直接影響康復效果。必須到指定機構調試設備使患兒聽到的聲音更舒適,追求最佳效果。 黃治物教授特別強調了一點,那就是接受植入人工耳蝸術後的患者感受到的是全新的信號。盡管這使他感覺到的信號更多、更全面,但與原來的信號並不等同,他必須重新學習和理解這些新的感覺信號和外界的聲音、語言的對應關系。這就需要患者對植入後聽到的聲音有一段適應的過程,所以需要定期前往醫院進行言語處理器的調試。
H. 嬰兒聽力篩查什麼時候做最好
聽力篩查可在嬰兒睡眠時進行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對每一個新出生的嬰兒,在出生後住院期間(一般是出生後48-72小時之間最佳)由聽力篩查技術人員在產科對其聽力進行快速的初步測試(稱為聽力初篩)。初次的測試的結果用「通過」和「未通過」來表示。一般來說,在初步測試中未通過的嬰兒需要在出生後42天內接受復篩。一旦未通過復篩,就必須在3個月齡前到聽力診斷中心做進一步聽力檢查,最終確定是否真正存在聽力障礙,以及聽力損傷的程度和性質。
新生兒聽力篩查目前主要採用耳聲發射或自動聽性腦干反應技術。這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客觀、快捷、敏感和無創性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方法,也是目前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最佳選擇。這種篩查可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一般僅用5-10分鍾就可以完成。
確診後應在6個月內配助聽器
一些呱呱墜地的嬰兒一出生就進入了無聲的世界,令人深感遺憾。寶寶被「偷」走聽力該怎麼辦?面臨這個問題,不同的家長表現各不相同。有的家長一味地自我責怪或互相問責,在爭爭吵吵中度日,沒有及時攜帶孩子前往醫院就診;有些家長則不願意接受現實,認為耳聾只是孩子開竅較晚,將希望寄託於大腦開發,不料努力許久依舊無功而返。
針對家長普遍存在的種種誤區,如果嬰兒被確診為先天性聽力障礙,最好在6個月齡內找專業人員為孩子驗配助聽器。或許,有些家長會存有這樣的疑慮:孩子還是個嬰兒,又不會開口說話,我怎麼知道孩子配上助聽器後的效果呢。對此,專家表示,為嬰兒驗配助聽器後對其助聽效果在短期內難以作出主觀評估,這的確成為了助聽器驗配中的一個難題。正因如此,專家呼籲家長應當帶孩子前往正規機構進行驗配和定期調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助聽器驗配後應重視調試,這左右著助聽器的發揮效果。在這點上,有賴於家長和驗配人員之間的密切配合。嬰幼兒助聽器驗配後的調試是個逐步精確的過程。在助聽器驗配後,小兒需要對助聽器不斷適應。家長也需要不斷提供觀察到的小兒聽覺行為反應。在這些過程中要進行多次調試才可達到最佳助聽效果。家長切不可買台助聽器後就不聞不問。
由於嬰幼兒在其發育期的敏感階段更容易獲得語言能力。為此,兩周歲內聽力障礙兒童的康復訓練應該遵循以家庭為中心的訓練原則。
I. 兒童聽力篩查常識
問:為什麼要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
答:嬰幼兒時期的聽力損失,即使是輕度也可導致在行為等方面明顯生理障礙。
問:什麼時間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
答:新生兒聽力篩查在兒童出生後48小時即可用簡便無創的方法及時發現聽力障礙,為進行早期干預創造條件。
問:怎樣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
答:正常出生新生兒實行兩階段篩查:出生後48小時至出院前完成篩查。復篩仍未通過者應當在出生後3個月內復查或轉診至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聽力障礙診治機構接受進一步診斷。
問:篩查出聽力有問題該怎麼辦?
答: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即使通過聽力篩查仍應當在3年內每年至少隨訪1次,在隨訪過程中懷疑有聽力損失時,應當及時到聽力障礙診治機構就診。對確診為永久性聽力障得的患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進行相應的臨床醫學和聽力學干預。
父母怎樣發現小兒聽力有問題?
以下是正常新生兒及嬰幼兒聽覺語言發育的進程。如果您的孩子與下述進程不相符合,不妨到醫院來做聽力篩查。
1、0~3個月:當突然聽到較大的聲音會出現全身抖動、兩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鈹眉、眨眼、睜眼等
2、4~6個月對聲音有反應,可辨別媽媽的聲音跟孩子說話時,他可用眼睛注視著你,或聽到母親聲音停止活動,頭轉向聲源。
3、7~9個月:能主動向聲源方向轉臉,也也就是有了辨別聲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4、10~12個月:叫他名字有反應,能學說「爸爸」「媽媽」,聽到悅耳的音樂,有節奏的運動,對對語言有豐富的應答。
5、1~1.5歲:能按聽到的語言作出反應,當問「鼻子、眼睛、嘴在哪兒」可用手指指,這是學習語言最佳時期。
6、1.5~4歲:1歲半-2歲,可用簡單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識;3-4歲能背誦兒歌、講故事,我們稱為豐富語言或語言學習發展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