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術寫作1500字
㈠ 如何認識中醫學的學術的學術特點的1500字左右的論文
中基書。中醫學史書拿來抄
㈡ 急需一篇1500字以軍人的使命為話題的論文
他走了,不是獻身於硝煙彌漫的戰場,而是倒在了探索高科技戰爭的征途中。 2000年5月25日凌晨,秦皇島軍分區原參謀長趙維克在剛剛完成北京軍區賦予的戰役地形勘察保障任務後,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臟病,以身殉職。發病時,他的書桌上攤放著《高技術戰爭大詞典》、《軍事學術》等軍事專著,微機中一篇軍事論文已寫了一半…… 在趙維克的遺物中,在他的親人、戰友們的敘說中,我們看到了這位共和國軍人對事業的不懈追求。這是一本發黃的《外軍軍事學術》雜志,上面登載著趙維克撰寫的學術文章《論外軍進攻戰役突然性及其特點》,文中對中東戰爭、兩伊戰爭、馬島戰爭的起因、得失,以及情報、電子、供給對戰爭勝負的影響,做了詳細的論證,為研究外軍作戰特點提供了依據。像這樣發表在各種軍事學術雜志和報刊上的論文還有幾十篇,共150多萬字,其中10多篇獲得了學術獎。他主編的《外軍研究》,成為軍校學員愛不釋手的參考教材。作為共和國的新一代軍人,趙維克居安思危,始終關注著世界軍事風雲的變幻,關注著國家的安危。 「在維克火化那天,我把他最喜愛的《軍隊凝聚力原理》一書,放在他的身旁,隨他而去了。」趙維克的妻子胡晶對我們說。胡晶清楚地記得,這本書是維克在她休產假期間寫成的。當時,部隊給了維克半個月的假,讓他回家照料。誰知,維克卻把她和孩子交給了老人照顧,自己整天泡在圖書館查資料,不分晝夜地寫起書來。在這本書里,維克用心理學、社會學、數學定量的原理分析了凝聚力的特點和規律,視角獨特、觀點新穎,成為炙手可熱的軍事理論讀物,被收入《中國軍事文庫》,並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秦皇島素有「夏都」之稱,是外賓經常光顧的濱海城市。趙維克先後接待過菲律賓國防部長、埃及副總長、以色列國防軍前助理副總長、俄羅斯邊防總局局長等許多外軍領導人。他能用流利的英語、法語與客人交談。他的英語達到了6級以上水平。有人也許要問,趙維克又出書,又懂兩門外語,他不是碩士也是學士吧?其實,趙維克1968年底入伍時,僅讀了初中二年級。 趙維克的一位老領導回憶說:「維克的最大特點是愛學習、愛鑽研。他曾告訴我,他一生要掌握4門外語,要直接閱讀世界各國的軍事書籍,掌握最新的軍事信息。」趙維克生前常說,沒有文化,就會被時代所淘汰。作為新一代軍人,要追趕世界軍事科技潮流,就要學習、學習、再學習!他每天晚下班一個小時進行學習,記外語單詞,閱讀理論文章,數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家裡的客廳、卧室、廚房、廁所的牆上,到處貼著要背記的外語單詞。維克的母親捧著那本布滿批註的《英漢詞典》心痛地說:「維克每次從部隊回北京看我,都要跑書店抱回來一摞書,全是外文的,壘在那兒,像碼的磚垛似的……」在趙維克的遺物中,有南昌陸軍指揮學院頒發的指揮專業專科畢業證書、石家莊陸軍學院頒發的軍事指揮專業本科畢業證書、中央黨校頒發的政法專業本科畢業證書,還有厚厚的一摞英語、法語、日語、德語筆記。書櫃中擺滿各種書籍,光自費訂閱的軍事雜志就有15種,許多書籍和雜志都留有他的墨跡。那3本畢業證書都是他自學獲取的。 斯人已去,遺物猶在。一篇篇論文、一本本筆記,記載著趙維克30餘年的奮斗、拼搏和追求歷程。位卑未敢忘憂國。趙維克不是紙上談兵的人,他把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識、軍事本領全部用在做好軍事謀略工作上,在軍分區參謀長的崗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秦皇島市作為沿海城市,戰時容易受到來自海上的威脅。趙維克經過深入調查,提出人民武裝建設要遵循「著眼需要、因地制宜、專業對口、平戰結合」的原則。他依託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人才密集型單位,組織成立了全省第一支民兵海上雷達偵測分隊、民兵摩托化分隊、民兵工程搶險分隊和外語譯報、計算機網路、氣象報知、核生化檢測、電子攻擊、衛星通信等民兵對口專業分隊,開創了新時期民兵編組適應高技術戰爭的新路子,受到上級的稱贊。 在趙維克的遺物中,一摞科技獎證書特別顯眼。這是他立足民兵現有裝備,發揮主觀能動性,大搞技術革新的真實記錄。他先後組織大家研製的「戰備指揮系統」、「遠程紅外電子督哨系統」、「警戒管理電子系統」等12種新裝備,在河北省軍區科技練兵成果匯報會上做了展示,他的一些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專利和軍隊科技進步獎。軍分區司令部的同志說:「北約野蠻轟炸南聯盟時,趙維克了解到北約在戰爭中首次使用了石墨炸彈,給南聯盟電力系統造成很大危害。他很快提出了『建立電力系統防石墨炸彈電動戰多層屏蔽網』的設想,並讓機關同志多次到科研機構收集資料,組織攻關。他去世的前一天,還向大家交代尋求地方協作單位研製防石墨炸彈的有關事宜,並反復叮囑必須抓緊時間拿出攻關方案。」在平時的各項工作中,趙維克總是身先士卒,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1999年9月初,趙維克組織民兵雷達偵測分隊在海上進行偵測巡航導彈演練時暈船嘔吐,最後連膽汁都吐了出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堅守指揮崗位,直到演練結束。 「趙維克在與時間賽跑。他把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了事業上。」許多認識趙維克的人都這樣說。讓我們看一看,趙維克生命的最後時刻是怎樣度過的:5月23日,趙維克帶領大家完成了北京軍區戰役地形勘察保障任務。在這之前,他為籌劃這項工作已高負荷運轉了一個多月,每天早晨4點半起床,晚上11點多才回家。任務完成了,他讓大家休息兩天,而自己卻沒有停歇。 5月24日早上6點半,趙維克吃過早飯,妻子催他到醫院進行每年歷行的體檢,他說:「新來的副參謀長情況不熟,我去找他聊聊。完了,我給你打電話,咱們一起去體檢。」然而,這個電話他一直沒打。 那天,趙維克的辦公室人員進進出出,電話聲不斷,戰友們數了數,他一天先後向有關人員交代了20多項工作。回家吃晚飯的時候,已經快8點了。 夜深了,妻子勸他休息,他說:「你睡吧,我上網看看就睡。」 妻子一覺醒來,一看錶已是凌晨一點了,趙維克還坐在電腦旁敲打著鍵盤,正在趕寫一篇軍事學術文章。她心痛地說:「多晚了,還不睡!」 「就睡,就睡!」趙維克頭也不回地回答。突然,他感到胸口悶得慌,電腦沒來得及關,就歪在床上歇了會兒,稍好一點,又拿起當天剛到的《軍事學術》翻了起來。大約凌晨3點40分,他心口劇烈疼痛已無法忍受,被驚醒的妻子叫來醫生,但已無力回天。趙維克因大面積心肌梗塞而告別了47歲的人生和他為之奮斗的事業。官兵們說:這兩天是我們參謀長一生的縮影,因為他每天幾乎都是這樣度過的。」 趙維克的生平,記述了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趙維克1953年7月出生在我軍一位高級幹部的家庭,1968年入伍,1971年入黨,歷任戰士、技師、軍校教員、研究員、分區副司令員等職。在30多年的軍旅生涯中,他忠於黨的事業,忘我工作,甘於奉獻,為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為做好新時期軍事斗爭准備作出了突出貢獻,是一位優秀的學者型軍事指揮幹部……」趙維克逝世後,河北省軍區黨委作出了《關於開展向趙維克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北京軍區政治部發出了《關於趙維克同志先進事跡的通報》,軍委和總部領導對他的先進事跡給予了充分肯定。 趙維克去了,但他那以強烈的使命感和頑強進取精神,為實現我國國防現代化而努力拚搏的崇高形象,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㈢ 平等與天賦 1500字論文
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出撰寫的學術論文叫學位論文。這種論文是考核申請者能否被授予學位的重要條件。學位申請者如果能通過規定的課程考試,而論文的審查和答辯合格,那麼就給予學位。如果說學位申請者的課程考試通過了,但論文在答辯時被評為不合格,那麼就不會授予他學位。有資格申請學位並為申請學位所寫的那篇畢業論文就稱為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既是學位論文又是畢業論文。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的知識和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在社會科學領域,人們通常把表達科研成果的論文稱為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具有四大特點:①學術性 ②科學性 ③創造性 ④理論性
一、學術性
學術論文的科學性,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在論據上,應盡可能多地佔有資料,以最充分的、確鑿有力的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在論證時,必須經過周密的思考,進行嚴謹的論證。
二、科學性
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創造性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學術論文的創造性在於作者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這是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統的」,「科學方法主要是發現新現象、制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舊的科學理論就必然會不斷地為新理論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沒有創造性,學術論文就沒有科學價值。
三、創造性
學術論文在形式上是屬於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一般來說,學術論文具有論證色彩,或具有論辯色彩。論文的內容必須符合歷史 唯物主義和 唯物辯證法,符合「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綜合」 的科學研究方法。
四、理論性
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科學道理,不僅要做到文從字順,而且要准確、鮮明、和諧、力求生動。
1.表論文的過程 投稿-審稿-用稿通知-辦理相關費用-出刊-郵遞樣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選定期刊後,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書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採用電子稿件形式。 2.發表論文審核時間一般普通刊物(省級、國家級)審核時間為一周,高質量的雜志,審核時間為14-20天。 核心期刊審核時間一般為4個月,須經過初審、復審、終審三道程序。 3.期刊的級別問題 國家沒有對期刊進行級別劃分。但各單位一般根據期刊的主管單位的級別來對期刊劃為省級期刊和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主管單位是省級單位。國家級期刊主管單位是國家部門或直屬部門。
㈣ 雅思考試A和A/G的區別..
雅思的考試分兩種類型,一種是A類,另一種是G類。
A代表學術類Academic。如果你要去留學就要參加A類考試。
G代表培訓類General training。如果你要去移民就要參加G類考試。
在某次考試時間的考試類別中顯示A+G類考試,是指本次考試既有學術類(A類)考試,也有培訓類(G類)考試。無論是留學的考生,還是移民的考生,都可以報名參加。
(4)英語學術寫作1500字擴展閱讀:
雅思考試(IELTS),全稱為國際英語測試系統(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是著名的國際性英語標准化水平測試之一。雅思考試於1989年設立,由英國文化協會、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和澳大利亞教育國際開發署(IDP)共同管理。
雅思考試堅持 「溝通為本」的理念,在全球首創從聽、說、讀、寫四方面進行英語能力全面考核的國際考試,能夠立體綜合地精準測評考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作為全球認可度最高的國際英語測試,雅思考試獲得全球超過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0所院校機構的認可,每年有超過300萬人次參加雅思考試。在中國,雅思和普思繼與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實現對接後,成為率先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開展對接研究的國際英語考試。
㈤ 自考考試中有個英語二什麼意思
自考英語二與歷年考研試卷有所不同,針對的是報考專業學位碩士不考英版語一的權學生的一套考研英語試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專家研究命題,在考研統考中使用。
學術性研究生要繼續考英語一,而一部分考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將自考英語二。
考研英語二與歷年考研試卷不同,它針對的是一些報考專業學位碩士不考英語一的學生的一套考研英語試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專家研究命題,在考研統考中使用。也就是說,英語一和英語二在研究生考試中同時使用。
(5)英語學術寫作1500字擴展閱讀
說明:
1、港澳考生不考001、002兩門課程,但須加考231課程。
2、英語、文秘英語、外貿英語、旅遊英語、科技英語、應用英語、英語教育、商務英語、新聞英語、商貿英語、中英文秘書、英中文秘書、經貿英語專業專科畢業生可直接報考本專業,其他專業專科(或以上)畢業生報考本專業,須加考201至203課程,已取得相同名稱課程考試成績合格者可申請免考。
3、非英語專業專科畢業生已取得全國英語等級考試(現已改為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四級以上證書(含四級)可免考203課程。
4、本專業僅接受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或以上)畢業生申辦畢業。
㈥ 跪求1500字研究生復試個人自述!!!!!!!!!!!!
裡面的相關科目換成你的,夠清楚不,如果有幫助請給我滿意。我做任務
尊敬的評審老師,您好! 我叫某某,21歲,某某省某某市人,是青島農業大學植物科學與技術專業07級本科生。今年報考的是貴校蔬菜學的研究生,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某某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復試。現將本人的基本情況介紹如下: 一、政治表現 本人一貫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上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願意積極投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去。 二、外語水平 本科期間,一次性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和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研究生初試英語成績為69分。英語基礎知識較扎實,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藉助於英語詞典能夠翻譯專業相關的英文文獻。 三、業務和科研能力 本科期間學習的主要課程有:《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基礎生物化學》、《土壤肥料學》、《植物生態學》、《植物保護學》、《植物育種學》、《植物生產學》、《種子學》、《植物檢疫》、《農業氣象學》、《耕作學》、《土壤農化分析》、《有機化學》、《分析化學》、《普通化學》、《基礎化學實驗》等。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秀,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並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我的學習能力較強,並且認真努力,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在平常的學習中能夠積極地與人交流信息,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由於自小生活在農村,經常參與農業實踐活動,再加上大學期間理論知識的學習,使我更適合於在農學相關專業繼續深造。我是一個對自己嚴格要求,對目標執著追求的人,具有求知進取的精神,可以在一個人的情況下去進行學習和某項工作的嘗試。 四、研究計劃 在研究生階段,我力求在蔬菜遺傳育種方向上有更深層次的研究,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能夠協助導師做好課題,並發表有一定質量的學術論文。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對本科期間的不足加以改進,優點則繼承發揚,廣泛涉取專業知識,關注學術前沿動態。同時,要發揚和保持求真務實艱苦樸素的作風,創造出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為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㈦ 求:學術論文:筷子的起源!!!!!!!!!!!! 1500字
筷子起源
紂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國是筷箸的發源地,用箸進餐歷史悠久。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亦雲「紂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這雖是對紂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懼的陳述,但卻從象牙筷所引起的宮廷事件中,為我們追溯箸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文字史料。紂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國公元前1144年前後,也就是說我國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現了精製的象牙箸。 也有人懷疑古籍「紂為象箸」的記載,他們認為河南河北等地根本無象,何來牙箸?據考古學家發現,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有「象」字,還有「茯象」和「來象」的記載。《呂氏春秋·古樂》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據《本味篇》載:「旌象之約」,就是說象鼻也是一種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時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遭到圍獵,才有「紂為象箸」的可能。
大禹為傳說的中國用箸第一人
我國東北有一則民間傳說,相傳大禹在治理水患時三過家門而不入,都在 木質筷子
野外進餐,有時時間緊迫,等獸肉剛燒開鍋就急欲進食,然後開拔趕路。但湯水沸滾無法下手,就折樹枝夾肉或粉粢(米飯)食之,這就是筷箸最初的雛形。傳說雖非正史,但因熟食燙手,筷箸因運而生,這是合乎人類生活發展規律的。 《禮記》鄭注雲「以土塗生物,炮而食之」。這是把穀子以樹葉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專家認為這種烤食法也推動了箸之形成。當先民把包好塗泥的穀粒置火灰中烤時,為使其受熟均勻,不斷用樹枝撥動,我們聰明祖先也就是在撥動原始爆米花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天長日久,筷箸的雛形也漸漸地在先民手中出現。 這當然是推測,因為新石器時代末期進入到夏禹時代還沒有文字,當時無法記錄箸之發明過程,但飲食專家的這些推測是不無科學道理的。 《韓非子·喻老》稱筷為「箸」,這再次佐證筷最初是以木竹為材質。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們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國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箸「從竹者聲」,古人雲: 「箸為挾提」而挾從木,這又一次旁證先民最早以細樹桿或竹為挾食工具。不過用樹枝、細竹從陶鍋中挾取燙食到箸之形成,這是一個數百年甚至更遠的漫長時間。 人類的歷史,是進化的歷史,隨著飲食烹調方法改進,其飲食器具也 不銹鋼筷子
隨之不斷發展。原始社會,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進餐大多採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燒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從羹中撈取菜肉用餐匙極不方便,而以箸挾取菜葉食之卻得心應手,所以《禮記·曲禮》說,「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鄭玄注「挾,猶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時代羹為副主流,食羹用匙極不方便,以手來抓滾燙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於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總而言之,箸的出現,並不是孤立的。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發現了匕匙。當歷史推進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發展,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單以匕匙進食已不能適應烹飪的進化,箸也就順乎潮流而出現。不過四千年前的夏代,箸還處於雛形,後又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演化,至商湯時代也就漸漸形成比虎口長一些的兩根長短相同的小棍棍。繼而發展到商代末期,紂為滿足於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貴生活需要,而下令獵象鋸牙而製成象箸。 因箸的誕生史無記載,現在只能根據一些專家的種種推論和旁證來追溯占箸的產生,但我們認為箸的如此出現是歷史推衍的必然結果。
筷子的發明與食物形式有關
我們的祖先發明筷子與食物有關。中華民族很早就開始了農耕生活方 環保攜帶型筷子
式,主要作物是適應性強的穀子(黍)。黍類糧食有兩大特點,一是顆粒小,二是粗糙的外皮不易被除去。在最初的時候,我們祖先可能是將穀粒(小米)搗碎煮粥食用的,往往還要摻雜一些野菜、樹葉之類一起煮,以便改善口味,並節約糧食。據有人研究,「茶」字的原始意義是摻有野菜和樹葉的粥狀食物。至今在西北地區還有一種叫做「油茶」的食物,用羊油把麵粉炒熟,再摻上一些甜杏仁之類的東西,食用時用熱水一沖即可。在這里,「油茶」一詞中的「茶」就是使用的它最原始的意義。廣東人至今把吃早點叫做「吃早茶」,實際上也是使用的「茶」比較接近原始的意義。在湖南口音中,「吃」字讀作「恰」,很接近「茶」字讀音。在華北一些地區,把「熬玉米粥」稱為「擦黏粥」,同樣,「擦」與「茶」同音。這些現象都說明「茶」原本是一種食物。茶吃起來比較費事,其中的野菜和樹葉之類會妨礙茶的流動,而不容易把茶喝進口中。這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筷子的關鍵所在。 西方人最早是游牧民族,食物是烤熟煮熟的肉塊,可以切成小塊拿在手中進食。印度人的主要食物是稻米,容易去殼,可以蒸煮成團,同樣可以用手抓著是進食。我們祖先的日常食物是茶,是一種粘稠的半流質食物,不能用手抓著吃,也不能用手撈食影響其中的野菜和樹葉。可能有一個聰明的古人順手取來小木棍兒之類的東西試著把野菜或樹葉撥入口中,這就是筷子的最初形式。筷子最早的稱呼是「箸」,箸字的繁體寫法是「筯」。從讀音和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幫助進食,並非必不可少的進餐工具。但那時的小木棍兒之類還不能稱之為筷子,筷子之所以稱筷子,主要在於人們必需具有使用筷子的技術,而用筷技術則需經過刻苦練習才能掌握。我們的祖先發現用小木棍兒之類撥食茶中野菜樹葉的方法之後,就會紛紛模仿,最後把小木棍兒的數量固定為兩根。熟能生巧,古人們使用小木棍兒的技藝越來越高,直到把兩根小木棍兒使得上下翻飛,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樣靈活自如,筷子就誕生了。在這里,本人把筷子定義為兩根小木棍及其使用技巧,兩者缺一不可。
編輯本段名稱解析
筷子於唐、宋、元、明、清統稱「箸」 筷子有多種名稱,先秦時期稱「挾」,也作「莢」。鄭玄注釋:「挾,猶箸也,今人謂箸為挾提。」漢代著名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著《史記》時,稱商紂時期的筷子為「箸」,古寫為「木箸」。兩漢又出現了「筋」字。隋唐時李白《行路難》詩曰:「停杯投筋不能食」;杜甫《麗人行》詩雲:「犀箸厭飲久來下,鍪刀鏤切空紛綸。」從兩位大詩人的詩句中,我們知道,唐代「筋」與「箸」通用。不過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統一稱「箸」 五彩不銹鋼筷子
但箸的名稱,並非保持到底,明代發生了變化。明陸容《菽園雜記》雲:吳俗舟人諱說,「住」與「箸」諧音,故改「箸為快兒」。因為吳中船民和漁民特別忌諱「箸」,他們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沒生意,他們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魚。在這種迷信諧音的思想指導下,故見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圖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語》中說得更明白:「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滯,呼為快子。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快子者,忘其始也。」;雖然明代已有人稱「箸」為「快」,但清康熙並不承認民間將快加了竹字頭的「筷」字。這可以從《康熙字典》中僅收錄「箸」而不收「筷」得到證明。但皇帝也難以抵擋民間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紅樓夢》四十回,在賈母宴請劉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處稱「箸」,兩次呼「筋」,而四次直接寫明「筷子」。 當今社會,筷子的稱呼己習以為常,但專家學者在書法、詩詞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稱筷子為箸或筋,並沒有如《推蓬寤語》所言「忘其始也」。
編輯本段歷代筷箸
要論述筷箸,最好不要憑空而論,參照實物而論也許不會給人泛泛而談之感。因為先秦之箸,多為竹木製品,不像青銅器埋入地下數千年依然形器完整,即使銹跡斑斑,或有些殘缺, 銀筷子
也可修復。而筷箸因身材細小,又是竹木材質,入土多易腐爛,根本無跡可尋。但是近五十年來,由於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從古墓中也發掘了一些古箸。 據《文物》1980年8期記載:「安徽貴池裡山徽家沖窖藏出土,青銅箸一雙。由於歲月的腐蝕兩支銅箸長短不齊,但相差無幾,平均為20公分,經考證為春秋晚期之物。」 最著名的為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1973年出土的三干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雙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筆者1989年曾去長沙拜訪湖南博物館高館長,當他知道我是一名熱心的筷箸收藏研究者,即在我的請求下,提供了一張發掘一號漢墓現場的黑白照片(那時尚無彩照)。照片中為一漆案,案上放有漆盤、耳杯、酒卮等,而竹箸即斜放在耳杯上。這雙二干一百多年前的西漢圓箸實物,現藏於湖南博物館,可謂彌足珍貴。 湖北雲夢大墳頭,也出土了西漢竹箸16支。甘肅酒泉夏河青又出土了東漢銅箸一雙,西漢出土筷箸較多,長沙仰天湖,湖北江陵鳳凰山等地也有銅箸竹箸出土。而四川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宴飲圖》中也出現了箸,三位席地而坐的飲宴者,左邊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箸,而在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兩雙,由此可知漢代使用箸者已較為普通。漢代箸之形狀大多為首粗下足略細的圓形。而春秋時代的箸,多為上下一般粗細的圓柱體。相傳西漢有位巨無霸,是位武將,他卻以重約數斤的鐵箸進食,以顯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 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一雙銀箸,迄今為止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銀箸。 古名醫陳藏器說:「銅器上汗有毒,令人發惡瘡內疽」。事實證明,銅氧化就會產生銅腥氣,鐵氧化銹跡斑斑,都難以進餐,故鐵箸銅箸漸漸為銀箸所替代。 在考古中,根據現在的資料,很少發現有三國、晉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這並不是說,這三四百年箸在這些朝代中有所減少,因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說這與當年的戰亂 銀筷子
和陪葬習俗也有很大關系。但從唐代出土大量的銀箸來看,筷箸在魏晉南北朝的階段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魏晉以前出土的多為竹木箸、牙骨箸和銅箸,而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的一雙銀箸。長29公分,兩頭細、中間粗,這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銀箸。 在我國歷史上,從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間,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比前朝有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冶煉水平有了更一步發展,所以金箸銀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斷出現。 《開元天寶遺事》雲: 「宋璟為宰相,朝野人心歸美焉,時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內臣賜璟。」當年黃金餐具器皿為皇宮所壟斷,北魏時,曾規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許私養廠「金銀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當宋璟聽說皇上賜他金箸,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見狀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當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樣耿直剛正時,這才受寵若驚地接過金箸。但是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並不敢以金箸進餐,僅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但是以唐代出土的銀箸來看,銀箸卻為達宮貴族及士大夫階層所寵愛,現將唐代出土銀箸列表於下: 綜觀以上唐代出土銀箸,不但數量多,箸也長,最長者竟有33.1公分,可春秋兩漢間出土的各種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間,最長5l公分,乃木質,銀為貴重金屬,其價格僅次於金,當年鑄造如此長的大量銀箸,亦反應出唐代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唐代當年常舉行盛大飲宴,讓我們來欣賞敦煌473窟的壁畫《宴飲圖》。涼亭中長桌兩邊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僅從女方一面來看,人人面前皆放有箸和匙。還有一幅西安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畫《野宴圖》,赴宴者人更多,坐立者十九人還有侍女兩名,餐桌上放滿了耳杯盤盞之類,同樣也可明顯的看到一雙雙橫放的筷箸。 李白詩雲:「金樽清酒斗十干,玉盤珍餞直萬錢。」唐朝盛世飲宴之風風靡長安,美味佳餚豐富了,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銀豪華方面發展,所以《墨子》說:「食必常飽,然後求美。」 宋遼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質地多為銀制和銅鑄。若與唐代相比,相對較短,約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僅15公分。根據現在材料看,沒超過20公分以上者。 江西鄱陽東湖出土的兩雙北宋銀箸,長23公分,箸上部有了新突破,改圓柱形為六棱形,其下端還是細圓柱形。 南宋銀箸(圖片:《中國箸文化大觀》)
在四川閬中絲綢廠出土的南末銅箸數量之多大大出乎意外,竟有244支,也就是122雙,這批銅箸粗粗細細不一,直徑0.3—0.6公分,箸長25公分,器形首粗足細,中部有弦紋。遼寧遼陽三道壕出土的金代銅箸1雙,長26.8公分,上部為六棱形,箸身有竹節紋飾。到了元代,箸形又有新的變化,安徽合肥孔廟出土的110根銀箸,首部呈八角形,長度為26.5公分。 我們從宋、遼、金、元朝代出土的銅箸、銀箸來看,其最大特徵是器形多變,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為素麵圓柱體,甚為單調。 鄱陽東湖出土2雙北宋銀箸,對傳統的圓柱形作了革新,改圓形為六棱形,而四川閩中出土的南末銅箸,箸上也出現了紋飾,可以說從末代起,筷箸不僅僅只注意它的實用性,進而開始向工藝品方向發展。 造箸的工匠們懂得,墨守成規難以有出路,他們需要顯示自己的才華。在江蘇無錫幸福水庫出土的元代4支銀箸上,工匠竟然大膽地鑲上了自己的姓名。 到了明代,箸的發展特別明顯的一點,首方足圓。所謂「首方」,即是上部為方形;「足圓」,即箸的下半部為圓形。明代以前無論是銀、銅、竹、木、牙箸等,大多為圓柱體,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極少,可是明代箸卻以首方足圓為特徵。由前代的首粗足圓柱形箸改為首方足圓體,看起來變化並不大,但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處: l、首先圓柱體筷箸容易滾動,而民間稱之為四楞箸的首方足圓箸,不會滾動,設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穩重。 2、四楞箸比圓形箸更穩當的?]縱,如吃拔絲類菜,方頭筷握在手中用力撥菜也不易打滑,吃面條更得心應手。 3、四楞方箸為能工巧匠在箸上題詩刻字雕花提供了藝術發展良好條件。圓柱體筷箸難以表現繪畫刻字,方箸不但可以兩筷相應拼組成畫幅,也可十雙筷箸排列組成更大的畫面。 所以說箸首由圓體發展為方體,為生產更精美的工藝筷奠定了廣寬的基礎。方箸既可以單面刻,也可雙面刻,還可以四面刻,圓箸為此相形見絀。 據1980年為7期《文物》載,四川珙縣洛表公社的懸棺內,清理出一支明代紅漆竹箸,箸長28公分,首方足圓,四楞上部刻有「江山口高曰月口長五子口阿旦休」草書體十四字,其中三字腐蝕難以辨認,由此可以說明,有了方箸也有了箸上詩詞。 另在河南寧陵花岡明代的一艘木船中發現一支木箸,長達3l公分:無獨有偶,也是方首圓足,還有北京定陵為明代神宗朱翊鈞的陵墓,在1956年發掘的地宮中,除了出土有寶石金釵、金壺、金爵、金冠、金匙、箸瓶架等,瓶架上還插有烏木鑲金箸。筆者曾慕名參觀定陵,欣賞了陳列的明神宗陪葬品兩雙烏木鑲金箸,此御箸也是首方足圓,不過四楞箸頂端鑲有方金帽。經專家研究,方首圓足款式為明代箸的流行樣式。 清代的筷箸,其特點為製作工藝精巧美觀。而竹木筷鑲銀者特別多。如上海民間民俗藏筷館所收藏清代筷箸,就有象牙鑲銀箸,湘妃竹鑲銀箸、烏木鑲銀箸、紅木鑲銀箸等。這些鑲銀筷,不但頂鑲銀帽,下鑲6—7公分銀套,還在帽頂鑲有7—8公分銀鏈,使兩筷相系不離。這不僅僅是為了裝飾性,給人以美感:還有它的實用性,兩筷配對,易於保管,不會因遺失其一而失去作用。 清代筷箸既有上下雙鑲箸,也有三鑲箸。《紅樓夢》四十回中寫道:「鳳姐手裏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烏木三鑲銀箸,按席擺下。」所謂《三鑲》就是頂鑲銀帽,足鑲銀套,中部鑲銀環。不過到了清代末期,「中環」不再時興,式樣以環鑲銀鏈為多。(來源:中國筷子網)
編輯本段關聯易理
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用筷子夾菜不是兩根同時動,而是一根主動,一根從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兩根筷子的組合成為一個太極,主動的一根為陽,從動的那根為陰;在上的那根為陽,在下的那根為陰,這就是兩儀之象。陰陽互動,可得用矣;陰陽分離,此太極不存。這就是對立統一,陰陽互根。兩根筷子可以互換,主動的不是永遠主動,在下的不是永遠在下,此為陰陽可變。 看筷子,一頭方一頭圓。方的象徵著地,圓的象徵著天。方形屬坤卦,圓形為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現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徵著天,象徵著第一,常言民以食為天,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筷柄,用筷頭夾菜,坤在上而乾在下,這就是《地天泰》卦,和順暢達,當然吉祥;手拿筷頭,用筷柄夾菜,乾在上而坤在下,這就是《天地否(pǐ)》卦,否,閉塞不通,如此用法豈不可笑? 用筷子時筷子很自然的把我們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這樣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於中矣。 無名指、小指在下象徵著地道。無名指、小指較弱,其位又在下,須相互依倚,象徵著廣大民眾,無職無權,須互敬互愛,彼此扶持,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象徵著為人處世,孤木難支,人無輔助難以成功。 拇指、食指在上象徵著天道。五指之中食指為要,曲伸開合屬它最巧,把握方向屬它最妙。其象徵著官、長,發號施令,作威作福,然肆意妄為,終招大禍,須拇指管之方可成事。拇指象徵著什麼?象徵著監管、象徵著法律、象徵著民心、象徵著自然規律……這是從不同層面講的,不可執之一理。食指靈巧,拇指粗笨,靈巧為用,粗笨制約。故天道尚變,但不可亂變。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 五指之中中指最長,其在人位,象徵著人為主體,為萬物之靈長。然居於兩筷之間其位尷尬,象徵著中層領導,下有民怨,上有官威;象徵著人在中年,上有高堂應盡孝,下有弱子要奶吃……總歸一句話:做人難!但只有做人才最長。中年雖不易,中年最輝煌。 筷子很簡單,就是兩根棍,隨處可見,這就是簡易。筷子亦多樣,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銀,筷子的種類多樣就是變易。盡管筷子多變化,但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的情況始終未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易。簡易、變易、不易這就是《易經》的三易之理。比如一個人,只用一個名字來代表,簡易嘛;但他的容顏、命運、情緒……是始終變化的,這就是變易;可他呢,是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都有七情六慾,都有生老病死,這就是不易。推而廣之靡不如此。 易經與筷子 易道含弘無所不包,太極陰陽無限可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易理又是人性的,就在我們身邊,只「百姓日用而不知」。以筷子小談或有所益。 易卦解民以食為天:兩根筷子,二數先天卦為兌。兌,為口,為吃。筷形直長,為巽卦。巽,為木、為入。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東西。入口的是什麼?是筷頭。筷頭圓,為乾卦,乾為天。這樣吃的豈不是「天」?因此認為「民以食為天」是由這兒來的。
編輯本段用法忌諱
概述
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擺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擺放在飯碗的正中。但要絕對禁忌以下十三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三長兩短
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為中國人過去認為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後,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