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主體化英語閱讀方法及其教學實踐

主體化英語閱讀方法及其教學實踐

發布時間: 2021-03-06 04:50:05

㈠ 如何有效實施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優化英語學習的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感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對《英語課程標准》的這一建議,教師還需從理論上進行深層的追問,對具體實施策略的探尋還需更加深入。唯如此,當體驗感悟成為英語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的又一個著力點時,也將成為提高閱讀教學效益、提升學生外語素養的新的增長極。 一、詮釋:體驗感悟的內涵與特點 體驗是在對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礎上對事物產生情感並生成有意義的活動。具體落實到閱讀任務,體驗是讓學生直接接觸閱讀材料,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內心需要出發,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動眼、動口、動手、動心,誦讀、聯想、想像,憑借直觀感覺設身處地、入情入境地對英語材料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切身感受,仔細體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進作品的生命,親歷閱讀實踐活動。感悟,是領會的意思,感悟主要憑借經驗,而經驗是人們分析、提煉的感性認識的沉澱,特別是表象認識的結晶。人的感悟是高於感性認識的認識,但是感悟與感性認識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表象認識的升華。 感悟既是感性的,又不排除理性的成分;感悟既是感性認識的終結點,也是理性認識的發端。它與感性認識、理性認識互相滲透,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交匯點。體驗是感悟的基礎,感悟是體驗的升華。 1.主體性。真正有效的閱讀,必須依靠閱讀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活動,才能通過對書面符號的感知和理解,直面文本,與文本展開平等對話,把握其反映的客觀事物及其意義,達到閱讀的目的。所以「感悟體驗」閱讀教學模式的第一個特徵就是主體性。 2.形象性。閱讀時,體驗感悟的對象是文本描繪的社會生活、人物形象和文化風俗等,它們往往充滿了形象性。形象是引發聯想、觸發體驗的物質基礎。當閱讀主體面對文本,走進文本五彩繽紛的世界裡,與栩栩如生的形象進行親切「對話」,才能對文本內容感同身受。沒有形象,體驗感悟就成了無源之水。 3.情感性。體驗感悟的對象具有情感性,這種情感既有流露於字里行間的作者的喜怒哀樂,也有文本人物的酸甜苦辣。對象的情感性是體驗感悟的觸發劑,是體驗感悟的發動機。「在體驗的世界中,一切客體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滿著生命的意蘊和情調。」 4.直覺性。在閱讀過程中,體驗感悟大多不需要經過明確的思維步驟,不需要經過嚴格的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演繹,不需要對語音、詞彙、語義、語法作過多的條分縷析,憑借已有的言語經驗,往往就能直接迅速地對文本的詞彙、句子乃至篇章的情意和表達技巧等進行直接的感受和領會。 5.多維性。體驗感悟所針對的教學目標從單一的認知目的走向兼顧方法、過程、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多維目標,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在全面育人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僅有助於學生有效地掌握英語語言這一交際的工具,而且有助於學生情感意志的發展、精神世界的開拓、多元文化的傳承、心理素質的提高、健全人格的鑄造、行為習慣的養成等。 6.獨特性。閱讀是與文本的對話。由於每個讀者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文化背景、審美情趣千差萬別,所以,閱讀主體對文本的解釋過程稱為一種融注了讀者感知、想像、理解、感悟的發現性活動,閱讀的體驗、感悟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徵。 二、追問:體驗感悟何以能成為閱讀教學增長極 1.重體驗感悟顯現了英語的特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英語課程的基本特點。」現行英語教材特別是閱讀教學文本材料與以往教材則明顯不同,多數情況下,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場景、形象、意境、故事,這些需要通過體驗去感受,它們的意蘊需要通過感悟去獲取。在此活動中,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實現作品向讀者的移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形象的再現、意境的體驗、韻味的品評、情緒的感染的過程中,體察、玩味和領悟文本演繹的語言形式,積累英語語言經驗,學習表達技巧,掌握語言規律。 2.重體驗感悟是遵循英語學習規律的體現。英語學習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核心任務。能力建立在知識基礎之上,無知必無能,這是普遍的規律。

㈡ 如何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如何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摘要:閱讀能力的提高包括速度的提高和理解力的增強,通過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精讀與泛讀的統一運用、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和閱讀語感等一系列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在有扎實的基礎的前提下,通過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方法、閱讀實踐
閱讀是一種書面交際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獲得閱讀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從閱讀入手培養語感,積累語言經驗,獲得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當今社會,國際交往頻繁,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知識更新極其迅速,人們常需要用英語閱讀書刊、雜志、信函、電傳、電報、報告、使用說明書及廣告等。並且,計算機網路使人們獲取信息和交往的方式和速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英語是國際互聯網上使用最多的語言。所以,只有具備用英語獲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於閱讀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更多的終身受教育機會。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制約呢大家的閱讀能力,進而影響整個英語水平。
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逐步積累的漸進過程,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明確閱讀能力,改變觀念,注重方法。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提高包括速度的提高和理解力的增強。這都要通過必要的、大量的練習和專門的訓練。考生不但要大量閱讀涉及各種學科領域、各種題材的讀物,擴大知識面,而且要有意識地讀一些附有練習題的文章,並進行限時閱讀,以便檢查、測試自己的閱讀能力。熟悉各種題目類型,從而在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基礎上提高應試能力。那麼如何在日常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我們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
1.在閱讀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1.1教師更新觀念
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研究學法"為重心,並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以"學"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學生愛學習,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1.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創造者,學生的變化是學習的主要目的,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引導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學生們只有把英語學習的目的與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標聯系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真正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有了強大的英語學習動力,才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去。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對文章提出問題或是對內容質疑,學生提出的疑問可能僅是一些簡單膚淺的問題,老師要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問題寫下來,讓同學們大家分組討論合作探究解決,教師及時給予支持鼓勵,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1.3「授人以漁」保證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學生討論之外,教師還應該給予學生閱讀技巧上的一些指導,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閱讀效率,節省時間,以期更快,更有效地進行閱讀。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始終貫穿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這一思想,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閱讀的訓練,增大閱讀量,並持之以恆。例如,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我帶的初171班,堅持要求學生每天都做一篇閱讀理解或是完型填空,並且利用早自習的時間進行檢
查落實;而為了對比起見,我所帶的初174班,我只要求學生每周做一次閱讀理解和完型填空。一學期下來,在閱讀競賽中,171班的學生獲獎人數比174班多了一倍。可見增大閱讀量對閱讀訓練是很有好處的。所以加強閱讀要從平時做起。
2.在扎實的詞彙基礎上,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
首先要講究閱讀的效率,而效率體現在閱讀的速度和閱讀能力兩個方面。閱讀速度過快會使閱讀流於形式,影響我們閱讀的最終目的,欲速則不達;閱讀速度過慢就不能大量閱讀,提高不了閱讀能力。一般應以每分鍾50—60詞較為合適。其次,應培養猜測能力和理解讀物的深層含義的能力。有時,文章的語言並非都是一目瞭然,有的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有的曲折迂迴,需要推理。所以,學生應培養自己的猜測能力和深層理解的能力,學會從上下文猜測整個句子的意思,領悟文章的內涵,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步驟可以如下:
2.1速讀通覽全文,搞清中心大意。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who);發生的時間(when)和地點(where);原因(why)及如何解決問題(how)等。
2.2掌握內容主線,首尾加以串聯。要先從宏觀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幷注意說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實和細節,抓住關鍵性詞語。
2.3了解全文大意,細心推理分析。要細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去偽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的大意基礎上判斷詞語的確切含義。
2.4吃透作者意圖,歸納中心大意。
2.5培養良好習慣。排除口腔發音動作,通過視覺直接接受文字信號,一目十行,以意群或片語尾單位,注意力集中於關鍵詞、主題句等。
3.培養良好習慣,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任務,一些學者發現,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應該要求學生掌握領讀習慣,劃讀習慣,摘讀
習慣,詢讀習慣,注讀習慣,比讀習慣和議讀習慣。要培養學生這八方面的良好習慣,只能從學生年齡特徵出發,根據閱讀教學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逐漸培養;只有注意閱讀中的一點一滴,持之以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最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閱讀習慣。閱讀時要去掉雜念,心緒安定,精神專一,要形成一種愜意的心理,造成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像閱讀中文小說一樣,遇到生詞難句是在所難免的,切不可心煩意亂,失去自控能力,而要從容不迫,泰然處之,這樣才能對所讀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包括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力兩個方面。許多學生在閱讀外語時速度很慢,這是由於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所致。例如:
一見到生詞就要停下來查字典,不會聯繫上下文猜測詞義。 用手指或筆尖指著文章逐詞閱讀。 在心中默讀或小聲地逐詞朗讀。
需要把每句話在心中或口頭譯成漢語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不會用外語思維,直接理解句子的意義。
以上幾種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不但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影響對文章大意和主旨的正確理解。
提高閱讀能力,還必須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有效的閱讀技能。一般說來,學生應根據不同的目的,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下面介紹三種基本閱讀方法。
3.1快速瀏覽,也叫略讀 (Skimming)
略讀就是快讀。目的是通過草草通讀和瀏覽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對文章的內容有個總的概念和印象。具體地說,就是略去細節部分,不要花時間琢磨難句和生詞,重點閱讀開頭段、結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結尾句。這些部分往往概括了文章的寫作意圖和主題思想以及結論。多數情況下,每段的首
句或結尾句就是該段的主題句。如果文章有題目或小標題,首先就要通過讀題目或小標題思考一下,從中可以猜到本文所涉及的主要內容。
3.2快速尋讀,也叫查讀 (Scanning)
尋讀或查讀的目的是要有目標地去找出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回答閱讀理解題所需要的事實或依據。因此,查讀時,也要以很快的速度掃視文章,注意與答題內容有關的詞句;與內容無關或關系不大的部分則可一帶而過。運用這種方法,學生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掠過盡可能多的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例如,在車站尋找某次列車或汽車的運行時刻,在機場尋找某次班機的飛行時刻,在圖書館查找書刊的目錄,在文獻中查找某一日期、名字、數字或號碼等,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尋讀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尋讀的准確性。具體地說,尋讀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性地選擇問題的答案。例如:在以下閱讀理解中
( )1. If you go to Baker』s Coffee House and Cybercafe on Tuesday evening, you can .
A. listen to live music B. eat delicious homemade chips C. get poetry readings
本題只要求得知on Tuesday evening所能做的事情,別的信息我們可以忽略不記。按照尋讀法的要求,我們只需要從文中獲取這一個具體的信息點,其他的可以略去不讀,所以我們從文中得知:poetry readings on Tuesday evening。所以答案選C。
3.3細讀 (Reading for Full Understanding)
在含有所需信息的段落或句子中要找到准確的內容,不但需要進一步重點細讀有關的詞語 和句子,理解其表層意義,還需要對句子進行分析、歸納、推理,
從而了解句子的真正內涵,做出符合邏輯的判斷,回答較為復雜的問題。在細讀中遇到不熟悉的詞語,可通過聯繫上下文,根據有關常識、背景知識以及利用構詞規則來猜測詞義。如果遇到難以理解的或結構復雜的長句,可藉助語法知識,通過分析句子的結構,搞清主謂關系、指代關系以及修飾與被修飾關系等,從而達到更為深刻准確的理解。
4.掌握語言知識是形成良好閱讀能力的重要條件 4.1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
4.1.1突破英語詞彙關。詞彙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元素,英語詞彙非常豐富,單詞量大,包括大量的短評和科普詞彙。要讓學生在中學階段掌握過多的詞彙是不切實際的,但英語中最常用的動詞,名詞,形容詞及一些常見的結構詞(指介詞,連詞等)必須訓練掌握;還要掌握一些構詞法,如詞綴,合成,轉化等。此外,詞義反映了一定的客觀世界和社會實踐,它們還隨著社會文化,民族習慣,語言環境等因素發生一定的變化。
4.1.2突破語法關。語法是詞彙構成語言的規則。掌握英語語法,並能把自己的英語語法 知識熟練地應用到英語閱讀實踐中去,這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英語語法核心主要指句子的基本結構,詞類的用法,動詞的形式,時態和語態等。社會發展到今天,英語語法也發生了某些變化,特別是句子結構的變化,這些變化在閱讀中經常碰到。
5.激發學習英語閱讀的興趣
興趣就是動力。正如心理學家皮來傑所說:「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入便產生了儲存內心的力量。」中國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與「樂」實際上就是指學習興趣。由此可見,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過程中應當選擇一些饒有趣味的英文讀
物,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漸地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快樂的情緒,真正地讓他們認識到閱讀並非空洞乏味的活動,而是一種既可增加知識,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動。真正做到「為學所樂」,自覺地克服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從而以旺盛的精力,飽滿的熱情,進取的精神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
6.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教育與指導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著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如果教師只注重傳授英語知識,不注意培養學生閱讀心理,閱讀習慣等,容易使學生在閱讀時產生急躁,焦慮,恐懼,惱怒等負情感體驗,它們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閱讀的效果,從而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產生干擾作用。如果這些負情感體驗持久地存在於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勢必將影響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教育與指導是完全必要的。主要通過以下兩方面途徑:
7.閱讀時要注意培養語感
所謂語感,是指人們對語言中詞語搭配及句型結構的熟練程度。語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強,視讀的速度就快。閱讀時要留心詞語的搭配,即慣用法,必要時可做點標記。讀多了,語感自然會好起來。讀完一篇文章後,要再回味一下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論點論據等,做到心中有數。對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回看幾次。要留心關鍵詞句,注意弦外之音。在細讀文章時,可以邊讀邊用筆把有關的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等劃出來,例如,凡逢人物就圈起來,看完一數,有幾個圈就是幾個人,一目瞭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培養英語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認識到它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我們的主要任務是使學通過大量以理解為中心的閱讀訓練(如讀後筆答,選擇,判斷,填充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習慣,閱讀技巧與能力,以此推動學生的概括與抽象,分析與綜合,推理與判斷的思維
能力的發展。只有真正認識到閱讀的實質所在並採取相應的對策,不斷實踐,勇於探索,才有希望使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水平和綜合理解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參考書目:
1.肖建芳.影響英語閱讀效率的因素及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8(3).
2. 汪榕培.詞義變化的社會和語言原因[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3). 3. 劉善良.頂尖英語強化訓練[M].哈爾濱出版社,2001. 4. 朱純.外語教學心理[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5. 朱葡初.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

㈢ 英語閱讀教學有哪些有效方法

1、聽課文:通過復習和新課導入這兩個步驟,學生的上課狀態已經達到了比較興奮的程度,我們必須利用好這種興奮狀態,把這種興奮有效地轉移到課文上,從而也可以使活躍的課堂溫度降下來。這時,可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文,這樣可以在保持學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課堂氣氛。 而且,聽力的練習和能力的提高並不是只有集中練習才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可以讓學生在上其他類型的課時,通過聽課文的方式,既可以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又可以練習了聽力,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並且,從理論上來講,十個五分鍾的練習要遠遠比一個五十分鍾的練習的效果好的多。 從教育節奏的角度來說,一堂課必須動與靜,張與馳相結合,一度地緊張和興奮,會使學生產生勞累感,效率降低;當然也不能一味地鬆弛和沉悶,會使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 2、快速閱讀課文:在聽了一兩遍課文之後,讓學生打開課文自己去快速閱讀,了解沒聽懂的地方。這樣無形之中對課文的印象會加深。 快速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學生在考試之中沒有寬余的時間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現在從各種各類考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快速閱讀,也就是fastreading,越來越受到青睞,所以我們必須不僅在平常的練習和考試中訓練他們的快速閱讀能力,而且在課堂當中也要潛移默化的培養他們這種閱讀能力。 3、精讀課文:精讀課文這個步驟是閱讀課的主體,是閱讀課的中心任務,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讀課文這個步驟似乎一直沒有一個定論。有些老師可能仍然在延續灌輸式教學模式中一句一句給學生翻譯課文,事無巨細地講解課文中語法的做法。似乎只有這樣,老師的心中才踏實,才認為學生學到了東西。但這只是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對於學生的英語語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認為似乎都是比較遙遠的事情,捨不得時間給學生鍛煉的機會。我們的老師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學生,恨不能學生能記住所有課本中甚至課本外的知識,這樣反而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不用說藉助學生的興趣來提高學習效率了。 從人的心理角度來講,學習最大、最有效的動力是對於知識本身的興趣,而其它的以眼前的或者將來的物質利益為動力的學習興趣是不可能長遠的。而我們的老師,似乎也和某些家長一樣,認為學生知道得越多,記住得越牢,成績就一定會高,但是知道、記住和會使用畢竟不是一回事,試想如果學生不具備學習某些知識的能力和基礎,他們又如何來很好地掌握和使用這些知識呢?這樣做只不過是把沒有做熟的東西硬吃到肚子里,根本消化不了。所以,在精讀課文時,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當然不是放波逐流,而是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學生的各個感官器官調動起來,提高各方面的英語能力。 精讀課文,我們要讓學生自己去仔細的閱讀課文,去理解課文,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最好在學生自己詳細閱讀之前領讀一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注意到朗讀課文時所應具有感情和正確的發音,否則在他們熟讀之後,在糾正他們的錯誤會更加困難,總的來說,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是現代閱讀課的一項重要指標,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語感的主要途徑,也是保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方面。口語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重要方面,是表現這門語言學地好與壞的兩大途徑之一,是想如果學生的發音不夠標准,不夠好聽,時間一長他們就會越來越感到自己沒有學好這門語言的希望和興趣,所以我們必須注重學生的朗讀方式。 同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要養成他們遇到問題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和向老師請教的方式來自己解決問題,這樣,老師可以及時歸結出在備課時沒有準備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給了學生動口的機會。

㈣ 如何上好英語閱讀課

  1. 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老師要深入鑽研授課內容,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識和能力既深入淺出又扎扎實實的傳授給學生,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能很好地掌控課堂,面向全體,有層次,深入淺出地指導學生學習。

  2.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認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為的等方面的因素,讓學生進入一種自主的學習境界,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融自己的主見於主動發展中。

  3. 情景教學設計: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有所收獲,在課堂設計上也盡量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設計一節學生能接受的而且最好是比較新穎的教學情境。

  4. 教學過程中注意發揮小組合作的效用:以一帶一或一帶二,讓每一個同學在課堂上都能用英語對話,體驗到說英語的樂趣,從而慢慢提高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4)主體化英語閱讀方法及其教學實踐擴展閱讀

  1. 學習英語的方法:到英語國家要想練成一口「洋腔洋調」的英語口語,到英語國家去練習是最有效的辦法,這樣可以直接與英語本族人交流。但是這也是最昂貴的方式,只是少數人的選擇。

  2. 到英語角:如果去英語角的目的是學習就不對了。其實應該把那裡當作練習英語表達的地方,在那裡充分展示自己,建立起說英語的信心,鍛煉自己與不同的人說英語的膽量和能力。去那裡要的是一種志同道合的氛圍。如果沒有時間去,你還可以自言自語,把自己想像成兩個人在對話。

  3. 找外教一對一練習:在國內找外教一對一練習口語跟出國效果差不多,但費用會省很多。現在中國外國人很多,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外國人隨處可見。可以主動上去跟他們用英語交流,或者花錢找一個外教一對一專門陪練口語。

  4. 多進行口語練習:目前大部分目前還無法出國或者找外教學習英語,而傳統英語角在時間、地點、形式上的局限,限制了一部分人學習英語的熱情。 為提高英語口語的練習,可以試試電話英語角、網路英語角等形式的練習平台。

英語口語好的人都有這樣的同感:從練發音(對腔和調進行大量練習)開始效果甚佳。不要總想著這句話怎麼寫,怎麼翻譯。這些都會妨礙口語學習。最後,經驗證明,選擇好的導師、好的教材,加上科學、理性的學習方法,學說英語沒有不成功的!

參考資料網路——如何學習英語

㈤ 英語閱讀教學的幾點做法和遇到的問題

一、英語閱讀常遇到的問題
(一)傳統閱讀教學重語法影響的延續。由於課時和考試壓力的原因,教師的教學活動往往偏重於英語語法的講解與訓練。許多老師對於閱讀的理解只限於課內課文的閱讀分析和課外閱讀理解的應試訓練。在課堂上把文章進行分解,力求把課文講熟講透,不放過任何語言點。同時由於閱讀理解在考試中所佔比例較大,老師時常會有意無意地把這一「講熟講透」習慣帶入課外閱讀理解活動,使得對語言知識的講解大大超過對文章本身所要表達信息的分析。學生也被迫從通過閱讀獲取信息交流思想轉入忙於記錄字詞句的用法。長期下來,學生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閱讀就是為了更好地做題,閱讀就是為了學會某些詞句和表達方式。使他們的閱讀沒有新意、沒有亮點,積極參與的願望漸失,也就慢慢失去對閱讀的興趣。另外,有些老師急於試圖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傾向於選用一些難度較大的閱讀材料。這種揠苗助長式的閱讀訓練助長了學生對閱讀的恐懼感,難以讀懂的挫敗感最終會讓他們放棄對英語閱讀的喜愛。傳統的語法教學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處於被動狀態,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受到了嚴重的約束和壓制,從而對閱讀課的教學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
(二)單詞與句法知識儲備不足。在閱讀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上生詞。根據馬丁 韋德爾閱讀理論,如果一篇文章中所遇見的生詞過多,閱讀者在閱讀中的注視(fixation)就會加時,且回視(regression)率大大提高。大腦對眼睛輸送的直觀信息理解就會出現問題,閱讀者也就會產生膽怯心理,害怕這些生詞會使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造成障礙。漸漸地從怕遇到生詞逐步演變為怕閱讀。有些學生知道句中每一個單詞的意思,但卻無法理解整句含義。他們孤立了每個詞與周圍詞的關系,從而無法看懂句子的結構。如果一個句子中含有多個非謂語動詞或從句時,他們就有可能把握不住句子結構,不知所雲。了解語篇的組織結構對文章的理解也很重要,如敘述和過程描寫的時間順序,動態動詞的運用等等。有些學生只注重句法規則而忽視語篇結構,對語境與文章背景知識知之甚少,這也是阻礙其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了解規則且知其具有的意義,並把他們運用到經常出現的語境中理解其功能,才會有助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對跨文化意識的忽視。有些學生往往誤以為只要掌握了相當量的英語語音、語法、詞彙知識,英語就可以學得差不多了,英語閱讀就不會存在障礙。平時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一篇短文對相應水平的學生來說幾乎不存在生詞或難以理解的片語,但他們就是不能理解其內容,問題就在於文化差異或知識領域的不了解。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同一個名稱也有不同的意義。例如public school在美國指的是政府辦的、不收學費的公立學校,private school才是私立學校。但在英國public school則指一種私立的寄宿學校,為培養將來要升學或從政的英才服務的非公立,也不平民化,如伊頓公學(Eton)。語言受文化影響,但又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正是人們相互之間進行思想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要想學好英語,真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英語社團文化意識內容的適當導入,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滿足學生調整自身知識結構的需要,為今後進—步的英語知識體系構建打下良好基礎。
(四) 缺乏閱讀資源分配技巧。閱讀目的包括了解中心思想、了解細節、了解段落大意、進行分析和評價、簡單的閱讀欣賞等。瓦格納和斯騰伯格(Wagner & Sternberg,1987)關於閱讀時間分配實驗研究表明:好的閱讀者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而進行閱讀時間分配,而一般的和交差的閱讀者要麼是在不同的任務中進行同樣的時間分配,要麼就是任意地分配時間。他們使用的閱讀方法與給定的目的要求並不對應。由於閱讀測驗卻測不出閱讀者的時間分配狀況,學生往往忽視閱讀時間分配技巧,而這一點正是提高閱讀水平、體驗成功閱讀和提升閱讀興趣的關鍵。
二、提高閱讀效率策略
(一)改進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閱讀教學不同於課文教學。課文教學的特點是少、慢、精,需要字斟句酌,並配適量的拓展性練習。而英語閱讀教學是以信息查找與整理歸類為主要目的,具有多、快、廣的特點。所以閱讀教學在教材的選擇和教學方法運用上不能與課文教學混為一談。教師既要做到配合課文選擇相應文化背景的材料,又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年齡和認知能力特點控制閱讀速度、調節閱讀材料的量。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我們的重點目標是訓練學生科學處理英語語言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能就不同的閱讀任務和目標調節閱讀速度,從而實現英語語言信息的科學查找與加工處理。在閱讀中逐步掌握技巧,培養興趣。我們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憑借現有的第二語言閱讀能力,學會從自己的興趣和文化背景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逐步養成學生樂於閱讀英語材料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

㈥ 如何打造小學英語閱讀的高效課堂

、實現課堂用語全部英語化,簡單化,利用簡筆畫、動作、表情或者簡單的符號等讓學生快速領會老師意圖 。
2、課堂學習內容重點突出、反復操練,實踐張思中教學法中的「適當集中,反復循環」這一先進教學理念。
3、課堂指令明確,高效,。
例如停止,老師說stop。聽和指:老師說listen and point,看黑板,老師說:look at the blackboard.這樣節省了解釋活動規則的時間,使整節課緊湊,高效。
4、制定嚴格的課堂紀律
a.先舉手,再發言。
b.跟讀時,書本放桌上,用手指指著讀,以便老師檢查是否人人都開口讀
c.有同學發言時,其他學生必須認真傾聽,有不同意見要舉手,不能打斷。
5、實施獎勵制度
對於課堂表現優秀的學生要大力表揚,例:對於表現優秀的學生發粘貼畫,累計二十張的同學獎勵英語練習本一個。
6、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做到師生活動比例為三比七,堅持做到精講多練。
7、建立合作學習的平等關系
英語學習是快樂的學習,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能無拘無束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享受樂趣,上課進行過程中,部分落後生出現錯誤,教師不是譏笑他們,而是和言悅色的引導其他同學幫助他們。
8、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導讀機、CD-ROM和幻燈片、錄像、課件等多種現代教育媒體,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的密度,豐富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9、優化學法指導
我經常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有效的記憶單詞策略-聯想記憶。例如:在記憶單詞時,由單詞「name」聯想到單詞「cake」;由單詞「hat」聯想到單詞「happy」等。不僅容易地習得了新單詞,復習了舊單詞,而且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能力和思維能力。
10、作業要適度,適量,側重於聽力練習。幾年來,我要求學生每天聽錄音十五分鍾,並且要求家長監督聽音質量,充分發揮家長的人海戰術。實踐證明,每日堅持聽力十五分鍾,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使學生不斷化腐朽為神奇。
應該說探索創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同時也是我們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必修的課程,希望能夠與大家共同進步。

㈦ 怎樣實施閱讀教學的新方略

[摘 要]新英語課程標准建議閱讀教學要注重體驗感悟。注重體驗感悟顯現了英語語言的特性,也遵循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閱讀教學中倚重體驗感悟的主要策略有:切身體察、活化形象、誦讀涵泳、點撥促悟等。在體驗感悟的同時,輔之以語法知識的學習,伴之以理性的思考和系統的訓練,那麼體驗感悟將成為提高閱讀教學效益、提升學生英語語言素養的又一增長極。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1043482.htm[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 體驗 感悟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英語課程標准》)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優化英語學習的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感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對《英語課程標准》的這一建議,教師還需從理論上進行深層的追問,對具體實施策略的探尋還需更加深入。唯如此,當體驗感悟成為英語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的又一個著力點時,也將成為提高閱讀教學效益、提升學生外語素養的新的增長極。 一、詮釋:體驗感悟的內涵與特點 體驗是在對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礎上對事物產生情感並生成有意義的活動。具體落實到閱讀任務,體驗是讓學生直接接觸閱讀材料,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內心需要出發,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動眼、動口、動手、動心,誦讀、聯想、想像,憑借直觀感覺設身處地、入情入境地對英語材料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切身感受,仔細體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進作品的生命,親歷閱讀實踐活動。感悟,是領會的意思,感悟主要憑借經驗,而經驗是人們分析、提煉的感性認識的沉澱,特別是表象認識的結晶。人的感悟是高於感性認識的認識,但是感悟與感性認識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表象認識的升華。 感悟既是感性的,又不排除理性的成分;感悟既是感性認識的終結點,也是理性認識的發端。它與感性認識、理性認識互相滲透,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交匯點。體驗是感悟的基礎,感悟是體驗的升華。 1.主體性。真正有效的閱讀,必須依靠閱讀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活動,才能通過對書面符號的感知和理解,直面文本,與文本展開平等對話,把握其反映的客觀事物及其意義,達到閱讀的目的。所以「感悟體驗」閱讀教學模式的第一個特徵就是主體性。 2.形象性。閱讀時,體驗感悟的對象是文本描繪的社會生活、人物形象和文化風俗等,它們往往充滿了形象性。形象是引發聯想、觸發體驗的物質基礎。當閱讀主體面對文本,走進文本五彩繽紛的世界裡,與栩栩如生的形象進行親切「對話」,才能對文本內容感同身受。沒有形象,體驗感悟就成了無源之水。 3.情感性。體驗感悟的對象具有情感性,這種情感既有流露於字里行間的作者的喜怒哀樂,也有文本人物的酸甜苦辣。對象的情感性是體驗感悟的觸發劑,是體驗感悟的發動機。「在體驗的世界中,一切客體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滿著生命的意蘊和情調。」 4.直覺性。在閱讀過程中,體驗感悟大多不需要經過明確的思維步驟,不需要經過嚴格的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演繹,不需要對語音、詞彙、語義、語法作過多的條分縷析,憑借已有的言語經驗,往往就能直接迅速地對文本的詞彙、句子乃至篇章的情意和表達技巧等進行直接的感受和領會。 5.多維性。體驗感悟所針對的教學目標從單一的認知目的走向兼顧方法、過程、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多維目標,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在全面育人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僅有助於學生有效地掌握英語語言這一交際的工具,而且有助於學生情感意志的發展、精神世界的開拓、多元文化的傳承、心理素質的提高、健全人格的鑄造、行為習慣的養成等。 6.獨特性。閱讀是與文本的對話。由於每個讀者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文化背景、審美情趣千差萬別,所以,閱讀主體對文本的解釋過程稱為一種融注了讀者感知、想像、理解、感悟的發現性活動,閱讀的體驗、感悟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徵。 二、追問:體驗感悟何以能成為閱讀教學增長極 1.重體驗感悟顯現了英語的特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英語課程的基本特點。」現行英語教材特別是閱讀教學文本材料與以往教材則明顯不同,多數情況下,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場景、形象、意境、故事,這些需要通過體驗去感受,它們的意蘊需要通過感悟去獲取。在此活動中,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實現作品向讀者的移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形象的再現、意境的體驗、韻味的品評、情緒的感染的過程中,體察、玩味和領悟文本演繹的語言形式,積累英語語言經驗,學習表達技巧,掌握語言規律。 2.重體驗感悟是遵循英語學習規律的體現。英語學習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核心任務。能力建立在知識基礎之上,無知必無能,這是普遍的規律。英語能力培養需要掌握積淀知識。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是在一定的語境里通過傾聽、模仿、實踐,學會了正確、明白地講英語,而不是事先學習語法知識然後根據規則去遣詞造句;通過對文本的學習、感受、模仿、遷移,學習寫作,而不是事先學習抽象的寫作方法,然後依照這些方法下筆成文。所以,英語教育主要是讓學生接觸大量感性的英語材料,通過實踐活動直觀地掌握英語規律,形成英語能力。 3.重體驗感悟合乎英語的特點。英語語言不僅講究規律和邏輯,追求嚴謹和精確;而且講究直覺感悟,追求韻味和意境。英語和其他語言一樣,從本質上也充滿感受和體驗的精神。由於英語的詞彙同樣蘊藏了豐富的理性感受,將這些基本單位組合起來就成為一幅幅生動可感的具象,因此,體驗和感悟在閱讀英語作品時凸顯出其獨特的作用。 三、探尋:體驗感悟應怎樣成為閱讀教學的增長極 1.切身體察。主體感受言語對象是以自身的經歷為起點的。感悟源於深層的生活閱歷。 (1)聯系生活。心理學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型,體驗越快、越真。「唯有從生活方面去體驗,把生活所得到的一點點積聚起來,積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對於文本中那些學生有生活體驗的內容,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感悟。有時,文本反映的生活是學生不曾經歷過的,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布置生活作業,讓學生親歷類似於文本反映的生活,以加強體驗、促進感悟。 (2)設身處地。語言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在廣告題材的閱讀材料中經常會出現諺語活用或習語套用,個別字句也能折射出文化習俗。如漢語中的「龍」被古人視為權力、地位和尊嚴的象徵,古時候被製成圖騰加以頂禮膜拜;但在英語中,龍(dragon)卻被認為是口噴毒火、身長雙翼、兇殘的怪物。正因為文化釋義的不同,所以「柯達」膠卷在美國的廣告詞是:My son kill his last dragon.畫面是一個小男孩手執寶劍,面帶滿足的笑容,這在美國人看來是一種成功的標志。而在崇尚大家庭和大團圓的中國,「柯達」廣告的畫面則是一家幾口的合家福,其樂融融,廣告詞是「享受這一刻!」 2.活化形象。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大多充滿形象。而文本的形象,與影視、繪畫、雕塑等形象不同,它不具有實體性,不能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必須藉助言語這個中介訴諸讀者的想像和再創造。 (1)想像還原。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把言語對象經過再造想像,逐一轉換為新的形象,讓學生譯解作者言語編碼,入情入境,步步還原出作者所反映的各種事物的表象及作用和意圖,心領神會。這一過程就是體驗的過程,也常常是感悟的過程。建立在由表及裡的內心體驗基礎上的感悟,內在而持久。
(2)呈現情境。有時候,單憑再造想像、還原形象可能有困難,這時教師可以通過言語描摹、畫面再現、媒體演播等方式,再現文本的生動情境,讓學生宛如身臨其境,感受體驗,從而獲得感悟。例如,在執教British Festivals 時,老師設計的課件第一步是呈現一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給出相應的單詞,引導學生快速認讀、感知和領悟單詞。接著,多媒體課件呈現一組東西方不同節日的慶祝畫面如西方的聖誕節、感恩節,中國的春節和中秋節。根據課件創設的情景,學生能迅速調節大腦神經和情感節奏,一下子抓住學生的興奮點,以使學生達到情緒高漲的積極狀態,能很快感知本課的話題是與節日有關,並全力把重點的教學活動推向「高潮」,即通過多種形式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整體理解、判斷、歸納、推理等能力,最大限度實現課前預設的能力達成目標。
3.誦讀涵泳。所謂涵泳,就是沉浸其中,細細體味。涵泳的基本方法就是誦讀,熟讀。這是學生感知教材和獲得審美享受的基本途徑,它把無聲無視覺形象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聽覺語言,把符號載體還原成一種真情實感。誦讀過程中,通過口、眼、心、耳等各種感官全身心地進入文本,由讀生感,感中得悟,產生審美愉悅,激發審美創造,陶冶心志。
許多英語文學作品,特別是文學名著,往往是語言運用的典範。這些語言既達意,又傳神;既有思想的凝練,又有感情的洶涌;既有哲理,又有幽默;既有形象的突出,又有情節的吸引;既有懸念的聯想,又有意境的感受;既有悲歡離合的交替,又有喜怒哀樂的震撼;既有作者的吶喊,又有角色的呻吟,等等。誦讀涵泳作為語言精華的文學作品,既有利於學生學習語言知識,也有利於學生發展語言技能。
4.點撥促悟。體驗感悟是學生的主體性活動,但教師的點撥也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早已是人們的共識,有其合理性,但單純的自我誦讀涵泳是一種漸悟的過程,參悟所得盡管刻骨銘心,但也有效益不高之虞。同時,閱讀中的感悟常常是在特定情境、特定因素促發下產生的,我們常稱之為「頓悟」。實踐也證明這種引導、點撥常常會讓學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呈現出柳暗花明的教學境界。如果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關心和尊重,便會被激發出健康的情感,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信念上的自覺、行動上的順應、目標上的認同,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達到教學活動的共振。
四、反思:體驗感悟不能拋棄理性和訓練
良好的閱讀教學從來不曾讓理性遠離課堂,在英語課改的今天也不應讓理性走開,它們與偏重感性的體驗感悟完全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互動效應。而科學的語言訓練,也是提升學生英語素養的必經之路,在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
1.體驗感悟應與理性相結合。語法知識、理性的歸納、分析、判斷和推理,不僅本身也是閱讀的手段,而且可以成為體驗感悟的一種助動力。
首先,語法知識是體驗感悟的背景。掌握英語語法並不是閱讀教學的終極目的,但體驗感悟並不排斥語法學習。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體驗感悟是以自身的生活經歷、知識經驗為背景的。作為背景的知識,不獨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一方面,學生順利閱讀,走近文本,不同程度地需要語音、詞彙、語法、語篇等方面的知識基礎。這些語法知識的多寡,往往決定體驗感悟的深淺和水平;另一方面,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又會從文本中學加深對語法的理解。這些知識的積淀,可以成為後續學習的知識背景,從而不斷提高學生體驗感悟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理性思考是體驗感悟的伴侶。閱讀過程中,體驗感悟,始終伴隨著思考,尤其是感悟階段,這應該也是英語課程標准將感悟和思考並提的原因。思考愈深入,感悟愈深切。思考,既有感性的思考,也有理性的思考,而二者常常彼此交融。
此外,在閱讀教學的過程,還應讓學生掌握理性的學習方法,學會自能讀書。比如,解詞析句方法,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讀書法」,邊讀邊畫邊記的注讀法,還要在閱讀中學會查閱和運用信息資料的方法,等等。
2.體驗感悟應與科學的訓練比翼。體驗感悟與科學的語言訓練,對於閱讀教學,猶車之雙輪、人之雙腳、鳥之雙翼。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訓練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獨立式」。將靜態的語言材料,或者從動態的課文語言中析出詞彙語法,編擬各類習題,讓學生反復獨立練習。二是「依存式」,即在學習課文,體驗領悟意蘊的同時,積累、運用語言;在積累運用的過程中,加深體驗和領悟。科學的語言訓練,就是要將兩種方式的訓練進行合理搭配,使之各得其位,各盡其長。「獨立式」訓練,便於反復操作,長於牢記知識並轉化為技能,但短於整體感悟和情感熏陶。這種訓練適宜於在閱讀教學課後適當、適量、適度地進行。「依存式」訓練,對於知識點的識記不及「獨立式」訓練之長,卻避其所短。閱讀教學,特別是課內,應以「依存式」訓練為主。「依存式」的語言訓練,就是同時接受情感熏陶和形象感染的過程,以實現三維目標之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從而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總之,指導學生英語閱讀是時代賦予教師的使命,新課程改革給我們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給我們指導學生英語閱讀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我們要讓學生「自由活動、自主探索、自我體驗、自我感悟、自我提升」,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意識和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在指導高中學生英語閱讀時,不但要「授之以魚」,而且要「授之以漁」,使他們能達到「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的境界;帶領學生跳出題海,徜徉書海,感悟文化的差異,體味閱讀的情趣,體驗閱讀所帶來的成功的激情,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英語閱讀。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洪君.「悟性」新說[J].理論探討,2000.
[3]童慶炳.現代心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4]魏國棟,呂達.普通高中新課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英語課程標准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㈧ 如何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 突出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一、明確主體意識的涵義

教育教學中有這樣一種事實:學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條件,但各人所獲得的結果卻大不相同。同一個班級,同一位教師,同一套教材,同一個教學過程,但是,不同的學生卻出現不同的學習效果。導致這種差異有種種原因,其中主要的一條就是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發揮程度不一。這個自身主觀能動性就是主體意識,主體意識簡單地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出現,他們能夠能動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老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並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學看成「教師灌、學生裝」,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

二、調動學生主體意識的方法

1.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愛上英語。

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在升入初中學習之初,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期望過高,剛開始接觸英語時,學習熱情較高。一段時間後,當他們在英語考試中發現自己與目標有距離時,熱情銳減,信心動搖;有的學生則從開始學習英語時就思想認識出現偏差,他們可能早就聽說英語很難學,知道初中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不理想,因而當學習遇到困難,學習成績不好時,他們也覺得不足為奇,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這些現象告訴我們,在學生學習英語之初,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這門學科是至關重要的,既要讓學生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有學好英語的能力和可能,同時,又要讓他們了解英語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學好的,必須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加上個人的持之以恆的努力。在起步階段,要不斷地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鼓舞學生的信心,不能總是抱著難倒學生,考倒學生的心態,提很難的問題,出很難的考題,有些測試應當是鼓勵性的,問題比較簡單,檢測前充分組織學生做好准備,讓學生能夠考好成績,激發學生愛上英語,樹起信心。

學生畢竟年幼,他們就像初次出航的船,教師就是指引航向的燈,要不斷地、適時地給學生以指引、以希望。

2.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一切學習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學習者的動機即內在動力,動力一直被認為是外語學生的一個關鍵因素,只有擁有強烈英語學習動機的人,才可能有強大的學習動力,才能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實現學習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飛躍。學生學習動機從哪裡來?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對某種事物的需要就產生動機。因此,老師必須很好地從「需要」這兩個字入手,認真分析學生種種需要認真學習英語的理由,從而有的放矢地刺激他們的需要,激起學習動機。

對於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刺激,不能簡單地只進行理想教育,講大道理。學生畢竟年紀還小,他們多數人還不懂得去急遙遠未來的事,但他們還是會急當前的緊迫事。教師應以當前學生的學習需要為主,想方設法設置一些活動來刺激他們的胃口,比如,經常開展競賽活動,讓學生比一比;設置階段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努力達標;運用任務型教學方法,讓學生為完成任務而努力學習。

寓教於樂,寓學於樂。Deracfei指出,創設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對保護學生的學習動機十分重要。孔子把「樂學」具體地表現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始終是我國教育的瑰寶。寓樂於學,教師就要精心設計課堂,創造真實生動的情景,盡量使課堂練習貼近生活實際。做語言操練時,應當盡量把枯燥無味的機械練習變為生動有趣的生活語言練習,把要訓練的句型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帶著感情說英語,並伴上手勢和動作。比如,在練習spend time doing something 這個句型時,可以用對學生課外活動進行調查的形式來做練習,問問他們一天花多少時間看電視,花多少時間做鍛煉,花多少時間作作業等問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說英語。我們教師說英語時,也應帶有適當的表情、手勢和動作。這不僅能增加說話的力量,還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對學生進行測評時也可以設計生動的生活化情景,除了傳統的聽力和筆試測評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各種日常生活情景,讓學生活學活用,考查學生對所學語言的交際運用能力。實踐證明,學生很樂於接受這種測評方式。而且,顯得更活潑,更自信。

3.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多多贊揚學生。

教師要徹底改變舊的師生關系觀念,放下架子,變師道尊嚴為師生互友,相互尊重,時時處處替學生著想,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敢於在課堂自如表現自己,樂於實踐。

教師還應當毫不吝嗇地贊揚學生的各種優點,贊揚是一把開啟學生智能之門的鑰匙。哲學家詹姆士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崇高的,教師的一句贊揚的話語,一個贊許的微笑,都有可能給學生極大的動力。教師的贊揚越多,學生就顯得更加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卡耐基成功教育的秘訣就在於善於鼓勵人,樂於贊賞人,營造積極樂觀的人生氛圍。我們應當記住這些金玉良言,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要鼓勵,鼓勵再鼓勵,學生有一點成績,有一點進步,就要給予鼓勵。

4.改進教學方法,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我們知道影響學習的兩個核心因素是:狀態和策略。「狀態」即創造學習的適當的精神狀態;「策略」代表授課風格和方式。第三個因素當然是內容,「內容」即主題。任何一堂好的英語課,這三者缺一不可。但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忽視了「狀態」,而它恰恰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學習之『門』必須打開,否則真正的學習無法發生。為了打開學習之『門』」,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媒體協調課堂環境,以創造一種輕松的氣氛。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麼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努力營造「這個良好的教學氣氛」,保持學生的興致勃勃的情緒,思索判斷的神態,躍躍欲試的舉止,使英語課堂氣氛濃郁,生活活躍,從而開發引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潛能,提高英語語言素質。為了在英語教學中創設並保持「這種良好的氣氛」,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5.教育學生注意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我們知道,學習主要在課堂,但不局限於課堂。課後的復習和總結是一個自我的再次學習過程。它有助於鞏固,有助於溫故而知新。起著課堂學習所無法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格外重視這一點,從一開始學習英語,就逐步引導學生學會復習,學會總結。而且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時地加以提醒和督促,這一點,一旦養成習慣,則受益匪淺。在教師這一步步的誘導之下,對英語課的學習,學生會像其它課程一樣,對自己提出一定的要求和目標,成為學習主體。更重要的是,我們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之適應未來社會競爭的需要,為學生的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擺正和確立了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主體的地位,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優化了課堂組織教學,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主體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綜合素質,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給自己的英語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這樣才能在真正意識上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㈨ 淺談如何改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

隨著新世紀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的逐步提高,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對英語教學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於是,如何抓好高中英語教學,應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學面臨的一大課題。 1. 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與需求 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向學習者傳授英語語言知識以及培養他們使用該語言的能力。通過對當前英語教學的情況的分析,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主要集中在對學生聽力、口語、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這幾個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承擔著傳授語言知識及訓練學生使用語言技能的任務。以閱讀為例,雖然目前多數教師已採取了以學習者為主體組織教學的思想,但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卻仍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即深入講解單詞、句子,仔細分析語法結構,然後逐句翻譯課文。學生卻沒有機會或很少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時間獲得。結果一堂課下來,教師講得配疲憊不堪,學生聽得厭倦無奈,這樣英語教學完全成為對語言的研究,而不是側重於作為一種溝通工具來進行學習。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有許多內容是可以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掌握的,有些問題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來解決,但由於教師不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而講得過精、分析的過細,使學生失去了鍛煉的機會。這實際上是重知識、輕能力的表現。另一個現實情況是有限的教學時數已難以滿足講授教學內容的要求,致使教師常忙於趕教學進度,而趕教學進度本身就不可能顧及學生實際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深入發展,社會對學生英語水平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盡管不少學生能在高考中取得較好的英語考試成績,但其英語使用能力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仍有很大欠缺,這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但也不能不說與高中英語教學毫無關系。隨著現在對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那麼我們就不能不考慮對教學需求的改變,我們的教材與課型就應做出及時的改進與調整。
2. 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
「語言的精髓是它的實際功能,懂得一種語言,不只是知道如何發音、如何造句,還要懂得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樣的詞語」。高中英語教學應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培養其語言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活動不但要有利於語言基礎訓練,也要有利於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僅要重視句子水平上的語言訓練,還要逐步發展對文章整體的把握以及實際交際能力。從這個目標出發,語言教學不僅要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即交際能力。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對話中進行的,語言學習也必須在對話中組織教學。從這點上看,從這點上看,傳統的語言教學與基於應用教學的有機結合,應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先進、有效、合理的教學模式。因為傳統的語言教學法便於學生扎實地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語法分析能力,增強語言能力。而基於應用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綜合和推斷問題的能力。無論是銜接分析,還是意義連貫推理,都能調動學生呢個積極思維的能力,使學生擺脫語法分析的羈絆,把握文章整體意義。同時,基於應用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創造一個和諧的、自然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沉浸在使用語言的環境之中,
最大限度地參與和投入教學活動,形成一種新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的語言能力自然發展到能夠進行實際交際的能力。
高中英語教學的任務,一方面就是在學生掌握一定英語知識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聽、說、讀、寫幾個技能的訓練。我們要改革目前高中英語較重中不盡人意的被動局面,光抓閱讀教學是不夠的,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打好「寬、厚、牢」的基礎,還應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進:
(1)加強對口語教學的重視 多年來,聽說訓練在高中教學中實際上是聽力訓練,口語教學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如今高等教育對學生的需求較之以前有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對英語口語及聽力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們必須隨著這種需求對我們的教學進行相應的調整。目前教材及課程大多偏重知識傳授的考慮,對於知識的應用考慮較少。實踐證明,培養學生語言使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鑒於這種思路,高中英語教學應提高對口語教學的重視,採取聽說分別授課,聽力教學不受口語教學的牽制,內容更廣泛,題材更全面,速度可以加快;而口語教學要做到特點突出,針對性強,更有助與展開交際能力的培養。這樣,高中英語教學的實踐性應用型課程不僅在教學時數上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時在基礎英語教學結束後,學生還可以自己投入精力及時間聯系口語及聽力。
(2)搞好口語考試,使之日趨規范化 將口語考試納入英語課程測試中,一方面是對學生口語技能的檢驗,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高中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校、教師強調什麼,學生就重視什麼,而強調口語技能正符合目前英語教學的

㈩ 如何在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的反思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涉及到的不僅是閱讀能力的培養,也牽動著學習者的注意力、觀察力、毅力及興趣、動機、情感等眾多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社會文化素質。那麼,在高中閱讀課的教學中應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呢?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談幾點思考:

一、設計提問,激發學生的主體思維

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築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例如在教故事類文章時,可以先對故事細節、實事等向學生進行由表及裡的回答,最後提問推斷歸納性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提問,推想出課文中沒有寫到但又與之關系密切的若干內容,能使學生加深和拓寬對課文人物刻畫、主題表現的領悟,激起他們去主動思考和探索。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緊扣教材,層層推進,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引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慾望,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

二、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傳統的看法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傳授知識,按韓愈說的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陶行知先生也說這樣一句話:「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會怎樣學習,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接受新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識的遷移,並使學生受益終身。

1.指導學生認真預習

高中閱讀課文長,難度大,抽象概念內容多,形象思維內容少,語法現象較復雜。因此,對學生來說,認真預習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學生沒任何准備走進課堂那麼學習肯定是被動的,教師講解什麼,學生就聽什麼;教師演示什麼,學生就看什麼。這樣的學習有什麼主動性呢?預習看起來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精心指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預習,並寫出自學筆記、提出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譬如安排學生針對有關問題做些准備,要求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詞。這樣,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進入課堂,學習就能由被動變主動,以前在課堂上是學生盲目地跟著老師跑,現在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2.鼓勵學生踴躍參與

學生踴躍參與,最關鍵的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發揮教學民主,為此,教師要妥善引導,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去。為此,要做到:

(1)要營造良好的參與環境,寬松、和諧、融洽、平等的學習氛圍。

(2)要留下足夠的參與時間和空間。教學不要「滿堂灌」,也不能「滿堂問」,學生能講的,要盡量讓學生講;學生能動的,要盡量讓學生動。

(3)要創造良好的參與條件,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開討論,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譬如在教學時,可以給學生這樣的話題讓他們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這樣的討論可以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在討論中,同學們暢所欲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鍛煉了同學們的思維,為閱讀奠定了基礎。

3.培養學生歸納理解

閱讀的目的就是要獲取書面信息。因而閱讀時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語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樹材料的閱讀,抓住大意,再深層次地去理解內容。在閱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不同題材、體裁的閱讀材料採取不同的歸納形式去歸納材料內容,快速、准確地獵取文章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由於閱讀材料題材與體裁的不同,因而在閱讀中還可以從不同角度用各種不同的歸納方式去歸納、理解材料內容,如可以歸納動詞,顯示事件過程;歸納文章人物,突出重點人物等等,從而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應該說,高中每單元一篇閱讀課文所選的文章都是好文章,精品文章,他們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課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飲食衛生習慣等等都喚起高中生的注意和興趣。但是,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於課文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里,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做法之一:每周選擇三到五篇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列印出來發給學生課後閱讀,並要求他們做相應的閱讀理解題。做法之二:在高中開設英語作品選修班。首先從材料的選擇上下功夫,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廣泛開拓題材范圍,從新近出版的英文報刊、雜志上精選閱讀材料,也可採用一些有聲讀物和視聽讀物(VCD,MTV,Videotapes,etc)。這些材料的特點是題材多樣,內容豐富,且能把握時代特色,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四、英語閱讀教學應滲透人格教育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當前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

高中英語閱讀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的好教材,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閱讀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寓思想品德教育於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因此,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滲透思想品德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3673字)

新課標實施以來,高中英語教師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師沒能把握好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側重點,訓練方法較為單一,過度依賴應試型強化訓練模式,沒有足夠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這在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的高考試題分析中清晰地反映出來了: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針對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綜合,推測詞義脫離語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斷看不出線索與事實的關系;理解結構找不到句與句、段與段的邏輯關系。

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通過閱讀獲取和吸收英語書面信息,從而實現書面交際的能力。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英語語言學習和跨文化交際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綱要求高中生能以每分鍾50—70個字的速度,獨立閱讀生詞率不超過3%的有關人物傳記、故事、記敘文、科普小品等內容的材料,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達不到這一要求。根據教學實踐中的觀察和調查,我發現學生閱讀理解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詞彙量有限。對詞彙理解和掌握是影響閱讀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其詞彙量是成正比的,詞彙儲備不足,又會導致學生閱讀障礙重重,喪失閱讀興趣。2.缺乏有效的閱讀策略與技巧。有的學生不懂得閱讀技巧,他們在閱讀時往往從前讀到後,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體的文章,而不是根據不同的文體採取不同方式獲得主要信息,這樣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虧不討好;也有許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試圖記住所有的內容,習慣於逐字逐句地看,試圖記住每個句子的意思,時間與精力過於集中於一些非考點的細節,而不善於通過整體閱讀去把握文章觀念和理念。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