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㈠ 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如何提問求解答
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現狀,即一問一答多,獨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學生回答少;直接給答案多,分析過程少.筆者根據自己的英語教學實踐,就提問設計談幾點看法.
一、提問要誘發學生興趣,忌直貴曲.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過於淺顯,或過於簡單、容易,學生就可以幾乎不動腦回答,一哄而上或脫口而出,這只是一種很表面化的「積極」與「熱鬧」,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停留在低級、單一的水平,不利於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設計問題應該在學生現有邏輯思維的水準下,換換角度,換換說法,凡問必曲,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智力,努力學好英語.如在教學《Christmas Day》時可作如下一組問題設計:
因為問題設計時考慮到學生興趣,課堂上許多學生躍躍欲試,競相發言,動口動腦,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當然,也可對這一課內容作如下問題設計:
二、提問設計要設階梯,層層遞進,逐級攀登.
對於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教師應盡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根據學生水平,想方設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近及遠,一環扣一環,逐步解決大問題,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看,這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如教學《Thomas Edison》一課的問題設計可以一個比一個難,一個接一個揭示文章的主題,使學生逐步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所學知識,向問題本質靠攏,培養分析理解能力.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在提問設計時,我們可抓住學生「打破沙鍋紋(問)到底」心理,逐層展開,步步深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
這六個問題的設計基本包括了文章涉及的人物、環境和故事情節等,通過由淺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學生掌握知識,讓學生思維在問題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終達到「能自己跳起來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迫使學生在定勢范圍內連續思維.這種提問設計的程序應該說是合理的.
三、提問設計應有「度」.
「度」是廣義的.它應該包括提問設計的難度、深度(鋪墊性設問)、亮度(講究感情色彩,抓住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和新接受信息不適應而產生的心理失衡,提出問題,打動學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點、難點,問得集中,施行濃縮法,加大問題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問設計中的難易度.提問有一定難度,才能激發學生求知慾,調動學生注意力,刺激學生思維,讓學生體會到智力角逐的樂趣.當然要注意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智力水平.這要求我們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看準,要有眼光,要恰到好處.我們不能憑借主觀想像,想當然,推已及人,胸中無數,而是要通過摸底調查,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如果提問太易,學生就會不以為然,失去提問價值,教師也會失去與學生溝通的機會,浪費教學時間;如果提問太難,學生不敢答,不能答,就會損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當然,提問的難易適度還有兩個標准:①問題本身;②具體學生的素質.倘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又能夠想到這兩點,教學雙方必然會呈現如魚得水般的景象.
四、提問設計要「巧」.
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提問設計中,教師對題型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從縱向看,它必須考慮因課堂教學流程中各個時機、環節的不同而不同;從橫向看,則要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有所區別.如此縱橫交織,就必須用多種提問方式來體現不同的教學功能,才能適應提問的運行機制.這就要求教師匠心獨運,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說,①要採用多種提問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選擇比較式、填充補續式、追蹤探因式、檢查整理式等.②要講究操作調控方式.要注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對象、提問的方式、答問的評價等.③要防止提問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問忌深忌偏、忌全、忌淺、忌濫.④要講究提問的邏輯.問題要合理,問域要適度,概念要清楚,表達要明確,答案要未知.在英語教學中,提問設計的「巧」,越來越顯出其重要作用,既能節省教學時間,又能提高教學質量,此法必須持之以恆.如在教學《The Great Green Wall》時我們可以作以下問題設計
這四個問題應該說是「巧」的:問①從課文內容本身提出問題,投石問路,照顧到了大部分學生的情緒;問②在問①基礎上更進一層,因為有問①鋪墊,學生已嘗到甜頭,感到學有奔頭;問③承前追蹤,探求因果,使提問跌宕有致;問④向縱深處又作探索,要學生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㈡ 淺析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發展,小學課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大部分老師都遵循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小組合作,參與討論以及匯報,對小組的匯報加以補充或是提出建議,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英語教師也不例外,他們能夠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諸如說唱歌謠、做游戲、角色扮演,改編對話及表演,還有直觀教具演示等。但與此同時,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並沒有發揮其應當具有的作用。在我從教這幾年來,我覺得大部分教師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包括我自己也會出現此類情況,這樣會很容易導致提前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優秀的學生不用老師在課堂上多講,他們只要自己做好前置學習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學困生呢?他們前置學習不會去做,甚至於課堂上也不用心聽講,他們有些同學還會表現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興趣不高,總是呈現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這樣,他們的閱讀能力就很貧乏了,更別說擴大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了。雖然說在小學五、六年級閱讀課佔了一定比例,但是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呢?我覺得這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都是一項挑戰。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來談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屬於閱讀材料,也就是閱讀的板塊。就拿PEP教材來說,五,六年級課本中的(Read and write, Let's read,Story time)都是屬於閱讀板塊。像前面幾個板塊,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學習新詞和新語句,練習新詞和新句。如果我們把這些稱作單項練習的話,那麼Read and write,Let's read,Story time這些板塊就是綜合練習了,把在前面幾個板塊中學到的新詞和新語句,放在一個情景里,通過一小篇閱讀文章,再一次呈現給學生,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和感知新語言的使用場景,這一板塊起著復習鞏固的作用。而且這一板塊不僅有情景,絕大部分的語言還是學生學習過的,即便有一些新的語言出現,這些新的語言都是場景對話時所必需要的,所以這些新語言不太會影響學生的理解,另外這一板塊還有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和發展相應的技能。如:B5 Unit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 B7 Unit1 Part A Answer the questions,閱讀理解的練習已經設計好了,教師可以利用,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再重新進行設計,盡量做到這些問題是面向全體學生。
在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我們大致可以把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劃分為pre-reading(閱讀前), while-reading(閱讀中)和after-reading(閱讀後)三部分。上個月,我和同事前往深圳進行名思教研的學習,那些老師大部分進行閱讀教學時,他們也是採取讀前,讀中,讀後活動的設計,而且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學生們都樂於接受,也易於接受,並且對本節課的學習都掌握得不錯,對本次的閱讀內容大部分都能熟練地復述,甚至進行改編和表演,學生們興致也大大地提高了。自然而然,這樣的話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會進行得很順利,甚至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次進行閱讀教學時,我通常都會布置學生進行前置學習,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課前預習,那麼這也就是我們要進行的閱讀前(pre-reading)活動了。接著在課上會有設計閱讀中(while-reading)的問題等,最後完成閱讀後(after-reading)的內容。就拿我去年所教的六年級上冊PEP7 Unit 6 The Story of Rain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來說,我是這樣設計的:1、閱讀前(pre-reading)1)學生在課前准備有關於水循環的相關知識。教師呈現小水滴與風交談的教學掛圖或課件,運用設疑法(提出幾個與閱讀材料相聯系的問題:水是從哪裡來的?你知道水循環的路線圖嗎?)讓學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2) 能夠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進入閱讀的提高階段學習,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閱讀文章時很少有不遇到生詞的情況,要努力培養學生遇到生詞不驚慌的學習態度,並能通過各種積極的方式解決。聯繫上下文猜測,再通過查字典確認是很好的一種方法。學生很快地找出生詞並進行了猜測,再進行驗證後,猜對的同學十分興奮。這樣做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單詞能力,更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來把握篇章的意思,從而提高閱讀能力。2、閱讀中(while-reading)閱讀過程是得到樂趣獲取所需信息的過程,有略讀、精讀和查讀(帶著問題讀)等方法。在閱讀中我提倡綜合運用以上幾種閱讀方法。第一遍:略讀。 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確定段落主題句。第二遍:查讀。我設計了如下問題
㈢ 關於英語閱讀的幾個問題
語法能幫你把句子斷開看,就是按成分;
多看是可以彌補語法不足的;
單詞都認識說明學得不活,沒語感,要多看
語法對難一點的cloze也有很大幫助
進入高中這種體會會很深
㈣ 英語閱讀教學的幾點做法和遇到的問題
一、英語閱讀常遇到的問題
(一)傳統閱讀教學重語法影響的延續。由於課時和考試壓力的原因,教師的教學活動往往偏重於英語語法的講解與訓練。許多老師對於閱讀的理解只限於課內課文的閱讀分析和課外閱讀理解的應試訓練。在課堂上把文章進行分解,力求把課文講熟講透,不放過任何語言點。同時由於閱讀理解在考試中所佔比例較大,老師時常會有意無意地把這一「講熟講透」習慣帶入課外閱讀理解活動,使得對語言知識的講解大大超過對文章本身所要表達信息的分析。學生也被迫從通過閱讀獲取信息交流思想轉入忙於記錄字詞句的用法。長期下來,學生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閱讀就是為了更好地做題,閱讀就是為了學會某些詞句和表達方式。使他們的閱讀沒有新意、沒有亮點,積極參與的願望漸失,也就慢慢失去對閱讀的興趣。另外,有些老師急於試圖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傾向於選用一些難度較大的閱讀材料。這種揠苗助長式的閱讀訓練助長了學生對閱讀的恐懼感,難以讀懂的挫敗感最終會讓他們放棄對英語閱讀的喜愛。傳統的語法教學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處於被動狀態,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受到了嚴重的約束和壓制,從而對閱讀課的教學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
(二)單詞與句法知識儲備不足。在閱讀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上生詞。根據馬丁 韋德爾閱讀理論,如果一篇文章中所遇見的生詞過多,閱讀者在閱讀中的注視(fixation)就會加時,且回視(regression)率大大提高。大腦對眼睛輸送的直觀信息理解就會出現問題,閱讀者也就會產生膽怯心理,害怕這些生詞會使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造成障礙。漸漸地從怕遇到生詞逐步演變為怕閱讀。有些學生知道句中每一個單詞的意思,但卻無法理解整句含義。他們孤立了每個詞與周圍詞的關系,從而無法看懂句子的結構。如果一個句子中含有多個非謂語動詞或從句時,他們就有可能把握不住句子結構,不知所雲。了解語篇的組織結構對文章的理解也很重要,如敘述和過程描寫的時間順序,動態動詞的運用等等。有些學生只注重句法規則而忽視語篇結構,對語境與文章背景知識知之甚少,這也是阻礙其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了解規則且知其具有的意義,並把他們運用到經常出現的語境中理解其功能,才會有助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對跨文化意識的忽視。有些學生往往誤以為只要掌握了相當量的英語語音、語法、詞彙知識,英語就可以學得差不多了,英語閱讀就不會存在障礙。平時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一篇短文對相應水平的學生來說幾乎不存在生詞或難以理解的片語,但他們就是不能理解其內容,問題就在於文化差異或知識領域的不了解。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同一個名稱也有不同的意義。例如public school在美國指的是政府辦的、不收學費的公立學校,private school才是私立學校。但在英國public school則指一種私立的寄宿學校,為培養將來要升學或從政的英才服務的非公立,也不平民化,如伊頓公學(Eton)。語言受文化影響,但又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正是人們相互之間進行思想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要想學好英語,真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英語社團文化意識內容的適當導入,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滿足學生調整自身知識結構的需要,為今後進—步的英語知識體系構建打下良好基礎。
(四) 缺乏閱讀資源分配技巧。閱讀目的包括了解中心思想、了解細節、了解段落大意、進行分析和評價、簡單的閱讀欣賞等。瓦格納和斯騰伯格(Wagner & Sternberg,1987)關於閱讀時間分配實驗研究表明:好的閱讀者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而進行閱讀時間分配,而一般的和交差的閱讀者要麼是在不同的任務中進行同樣的時間分配,要麼就是任意地分配時間。他們使用的閱讀方法與給定的目的要求並不對應。由於閱讀測驗卻測不出閱讀者的時間分配狀況,學生往往忽視閱讀時間分配技巧,而這一點正是提高閱讀水平、體驗成功閱讀和提升閱讀興趣的關鍵。
二、提高閱讀效率策略
(一)改進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閱讀教學不同於課文教學。課文教學的特點是少、慢、精,需要字斟句酌,並配適量的拓展性練習。而英語閱讀教學是以信息查找與整理歸類為主要目的,具有多、快、廣的特點。所以閱讀教學在教材的選擇和教學方法運用上不能與課文教學混為一談。教師既要做到配合課文選擇相應文化背景的材料,又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年齡和認知能力特點控制閱讀速度、調節閱讀材料的量。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我們的重點目標是訓練學生科學處理英語語言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能就不同的閱讀任務和目標調節閱讀速度,從而實現英語語言信息的科學查找與加工處理。在閱讀中逐步掌握技巧,培養興趣。我們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憑借現有的第二語言閱讀能力,學會從自己的興趣和文化背景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逐步養成學生樂於閱讀英語材料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
㈤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需注意的幾個問題:教會學生閱讀英語
師生互動
一、引言新的英語課程標准強調,對於小學生來說,教學的目標在於回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學答的重點是開發他們交際活動的能力.教學是一種有意識的信息
交換過程.人本心理學家把教學看做是一個人的人際交往過程,這種交往過程在課堂上就體現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往互動.
㈥ 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隨著課程教學改抄革的不斷深襲入和發展,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開始受到社會各界更為廣泛的關注。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問題鏈接模式,不僅能有效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的完整性及連貫性,同時還能最大限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整個課程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㈦ 在英語閱讀中會遇到哪些問題
閱讀方法點滴
閱讀是主動地、積極地獲取信息的創造行為,是培養學生通過視覺感知書面文字元號並獲取信息能力的途徑,更是提高聽、說、寫能力的有力杠桿,它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近幾年的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的分值(閱讀理解,完形填空,改錯)佔了整個試卷分值的一半以上。99年高考英語試卷閱讀理解的篇幅在增長,難度也有所加大。筆者認為要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學生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多採用Top-down閱讀法
自上而下(Top-down)閱讀是從語篇整體出發,把注意力集中在通過文字元號獲取信息上,即按文章所給的標題先對文章的內容與含義作出推斷,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運用自上而下的閱讀法的關鍵是培養學生預測、推斷文章內容和含義的能力,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通過略看文章的總體結構安排或文章的標題來預測文章的內容及深層含義,可從下列幾方面去推測:
1.文章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作者將從哪幾方面來闡述?
3.內容將如何發展下去?
在閱讀時要注意不同的英文文體,因為文體對信息的組織和布局模式有著重大影響。訓練掌握各種英語文體的結構特徵,有利於歸納文章和進行邏輯推理。例如:記敘文以敘事為主必定有三個要素:情節、人物和背景。情節的發展多以時間、地點的轉移為線索。因此,閱讀記敘文時,必須抓住時間這條線索,以人物為中心,弄清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再如議論文和說明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段落大多有主題句(較多地出現在段首或段末),要抓住主題句,發掘每一個主旨,弄清文章的中心論點,以便更加詳細地預測文章的內容,吃透整篇文章的表層及深層含義。
二、正確處理好精讀與泛讀間的關系。
精讀和泛讀是閱讀時兩種主要方法,兩者相輔相存,不可偏廢也無法代替。
1.注重閱讀材料的選擇。
選擇合適的精泛閱讀材料是提高英語閱讀的重要手段。選擇字數為200左右,後面配有習題的閱讀材料為宜。閱讀材料體裁要多樣化——敘事類、科普類、議論或說明類、廣告類等。要注重文章的實用性。所選材料的難易程度以理解正確率達60%~70%,生詞量不超過4%為恰當。
2.精讀泛讀相輔相存。
比起泛讀,精讀是點。對一些有一定難度寫得較好的文章要進行剖析,要歸納、總結作者的寫作意圖、思路及中心論點,最後達到獲取詳細信息和深層次內容的目的。如果說精讀是點,泛讀即是面。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積累大量詞彙、結構和句型,才能積累大量詞彙、結構和句型,才能擴大知識面,培養語感,提高對文字的反應能力。在泛讀時,要根據上下文提高自己猜測生詞的能力,不要一看到生詞就查詞典,要弄清文中批示代詞和人稱代詞所指代的對象。要對自己進行限時閱讀。一篇200字左右難度適中的閱讀文章,爭取6分鍾之內做完其閱讀理解題。在閱讀時,要多積累英、美等國家的社會、歷史、地理、文化及風俗方面的知識,這有利於提高閱讀水平。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要從意群上去看,不要逐字讀,更不要用筆或手指邊指邊出聲讀,這樣有礙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且影響閱讀速度。
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只有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地改進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興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可分為知識性障礙和非知識性障礙。知識性障礙包括:1.詞彙障礙2..語法障礙 3.背景知識障礙 。非知識性障礙包括:1. 心理障礙 2.閱讀習慣. 3..閱讀速度4.閱讀技巧
(一)重視英語詞彙和習慣用法的積累
美國語言學家Driller (1978)根據詞彙統計特徵指出:如果我們認得25個最常見的英文單詞,平均每頁紙上的詞我們會認得33%;如果認得135個常用詞,則為50%;如果認得2500個,則為78%;如果認得5 000個,則為80%;一旦記得10 000個,可達92%。可見,閱讀能力的高低和詞彙量的大小是分不開的,目前大部分學生的詞彙量偏少, 這是影響閱讀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詞彙量呢?
1. 構詞記憶法
據估計,英語詞彙有100萬到120萬,但大部分單詞是由構詞法構成的。構詞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轉化。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前綴(un/dis/im/il /super.)、後綴( ly/ less/ ful/ ment…)的含義及用法,就可以根據已知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從而達到擴大詞彙的目的。如:前綴super 有超過,超越的含義,就可以猜出supermarket (超級市場)supernatural (超自然的)、 superman (超人)、superstar (超級明星)等詞的含義。。
2. 聯想記憶法
由一個詞聯想到和它有關或無關的詞,如看到live vi 生活,聯想到其他詞性及用法,如,直播的、活的等詞義。
3. 廣泛閱讀記憶法
「To read well, you need a strong vocabulary.. To build a strong vocabulary, you need to read well.」 這句名言道出了閱讀和詞彙量的關系。要有流利的閱讀,就必須有豐富的詞彙。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你的詞彙。
(二) 牢固掌握語法知識
近年來的NMET閱讀理解短文的句式結構趨向復雜,語法知識在閱讀中的作用已經突顯出來。如在閱讀中遇到另人費解的長句、難句,就可以藉助語法,對句子進行適當的分析,搞清各部分的關系,從而准確理解整句的意思。以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NMET 2000) 為例。該句的29個詞中包含了主語從句,賓語從句、並列句和破折號連接的附加說明等多種關系。其中並列句中又有復合句,復合句中又有並列句。只有把句子的成分一一理清,才能掌握其意思。
(三)、積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和生活知識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一定的語言知識,還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和生活知識。例如在NMET2003的閱讀理解A篇,該篇選材涉及地理,介紹了兩座farthest/ most distant inhabited islands,一個為Guinness Book of Records 所認定的Tristan da Cunha;另一為復活島(Easter Island)文章中出現了較多的專有名詞,對於閱讀經驗不足的同學會形成干擾,而對於那些對Easter Day 等背景知識了解的同學,相對就會好些。另外在C篇中,出現了書刊號,如果熟悉這些,就會減少好多閱讀困難。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
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要求平時多朗讀,背誦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養語感。另外,有的同學在閱讀時出聲讀、點讀或回讀,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影響閱讀速度和對文章的理解。所以要克服這些不良習慣,作到不回讀,不聲讀,不點讀等。只有這樣,閱讀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確率才能提高。
除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外,也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教師要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一般閱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略讀(Skimming)即迅速瀏覽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題句,明確作者的態度和意圖。
2、跳讀(Skipping) 即快速查找某一相關信息,讀時要一目十行,對不相關的內容一帶而過。
3、猜測生詞(Guessing the new words) 在閱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生詞。如果一遇到生詞就去查字典,或跳過去不看,都會影響對文章的理解。這樣就要猜測生詞的意思。不同的語境,單詞的意思也就不一樣。所以要根據上下文線索和構詞法等知識去猜測。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提高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要堅持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興趣,廣泛閱讀,積累詞彙,並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
希望上面的經驗,能夠給你幫助,至於介紹書籍嘛,我建議你可以通過多看看報紙電視來學英語,當然多和別人交流對英語水平提高最有利,畢竟你所處的環境對你提高英語很有幫助,最後介紹你看看英文版的哈里波特6,對你也許有幫助。
㈧ 一名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應注意哪幾個方面
應該注意的很多。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主要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版1)教學安排緊湊合理,權將課堂講授與學生獨立思考、合作討論與小結有機結合,既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
(2)利用既有技術與教學設置,實施聲、光、電等結合的多模態教學,避免照念課本或者PPT;
(3)注重合作教學,師生互動,既要有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要有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學生小組之間的互動;其間,教師需要適時發揮主導作用;
(4)實行動態的過程性評估,科學合理地評估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效果。
祝你教學成功!請採納!
㈨ 關於英語閱讀怎麼做的幾個問題
我已經通過中級口譯了。關於閱讀一直是我比較大的問題啦,其實如果你實在不是很好的話,可以保證至少一半的正確率,然後由聽力和翻譯拉分,當時我就是這么做的。
不過中口的閱讀還是有技巧的,逐字逐句地讀當然是不行的,因為中口閱讀的理解題比較少,我的建議是在做閱讀練習時可以多練習一下找中心句的練習,英語的文章一般是每段甚至全文都是總分的形式,當然有時中心句也隱藏在段落中,關鍵就是提煉,知曉大概意思。這樣可以了解一片即使文字表達都很難的文章。
還可以這樣,不過這是非常應試的,就是先看題目,再讀文章。一般閱讀題目分為如下三種:
一種是主旨題,這個沒有辦法,只能靠提煉中心才能做,不過這類題目只要找准中心一定沒有問題。
第二種是細節題,這類題目如果通讀完文章再做肯定會忘掉的,所以先看完題目,再看文章,著重找這些題目。這些題目一般比較死,不會有太大變通,只要找到了,一般就沒問題。
第三類是詞義理解題,這個要根據上下文來了,盡量去理解。
其實這樣一來,整篇文章的大意也了解了。
個人認為閱讀里好的單詞還是要記住的,不過記那些稍微常用一點的詞彙和表達,太生僻的就不要管他了。
同樣的閱讀題反復做是沒有意思的,但文章可以反復看,關鍵沒看一次都要練習一下找中心句,這個都練練以後找起來久不費勁了。
不管是中口的翻譯、閱讀、聽力,全部ok大概需要6000詞彙,不過個人認為可以去新東方之類的學校學一下,他們一般會有應試技巧還有主要詞彙,其實真題做多了,把真題里出現的詞彙都記住,考試應該沒有問題的。
中口翻譯的話一般是200—250字,英譯中比較難,這個要主要練習。
還有一個小貼士:真正考試時,先做翻譯再做閱讀,不會時間來不及,就算來不及了,也不會損失很大。
就是這樣了,希望你考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