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閱讀課的有效提問
㈠ 英語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性提問
有效教學中所謂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獲得了具體的進步和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目標。英語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提問是推動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也是最常用的教學技巧之一。教學中有效的提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開動腦筋,還有利於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問題提得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效益高低。那麼,英語教師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熟悉學生,吃透教材,做好課堂提問的准備
要想提問准確,精當,就要既熟悉學生,又吃透教材,這是課堂提問順利進行的基礎。
老師在准備問題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據心理學家研究,如果人能夠很容易運用他現有的知識去回答某個問題時,思維過程不會發生;當然,如果提出的問題要用到他所沒有的知識才能解決時,思維過程也不會發生。這就是說提問的問題一定要難易適當,必須與學生的原有知識相關聯,又要高於他們原有的層面,就像讓他們摘蘋果一樣,要讓他們跳起來能夠到,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在准備問題時要充分透徹地研究教材,提問要難易適度。英語教材內容瑣碎,因此不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把握住教材重點和難點,做到重點突出。如果眉毛鬍子一把抓,那隻能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發揮不了提問的效果,也會讓學生如霧里看花,不明就裡,那樣的提問只能是浪費時間又得不償失。所以,必須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深化認識和強化記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課堂提問中游戲要有目的性
1、我們在設計游戲的時候並不能是隨意的,這個游戲必須是服務於本節課的,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設計。如在上GoForIt!七年級Unit3Whydoyoulikekoalas?課文時,課前先讓學生每人畫一個不同顏色的動物,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在上英語課時培養美術特長,增進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體驗人人動手、個個參與的樂趣。上課前把這些美術作品放到講台,並准備好雙面膠,以便在下一步小組活動中應用。我提前製作了動物開運動會的多媒體課件,課件中有各種動物,先由此引出differentanimals(lion,tiger,elephant,dophin,koalas,panda)然後askandanswer:?
S:Itisblackandwhite.
T:Doyoulikeit?S:Yes.
接下來在多媒體中展示3a呈現的動物,並聽錄音。最後再次鞏固所學語言,制定游戲規則,我把全班分成四大組,每組一個大籃子,把學生畫的動物分成四大堆,用雙面膠貼在教室四邊,形成四個動物園,每個動物園都有一個管理員,各小組成員輪流到別的動物園去尋找動物,尋找的過程中要對所掛的動物進行正確的描述。正確者得到此物放入籃中。
在規定時間內籃子里動物最多組第一輪獲勝,在第二輪的管理員匯報結果中,語言流利並表達正確可以得到老師的兩個動物,第三輪結果交換後匯報時,優秀者可得老師兩個動物。最後以動物獲得最多組勝出,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在游戲中來完成活動,活動中又有任務,大任務中又有小任務,使任務的完成形成一個高潮。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每組中去,做適當的點撥指導,也要及時鼓勵和表揚學生。
2、游戲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
我們的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游戲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又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如在上七年級下冊Unit7Whatdoeshelooklike?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英語描述組內的一位同學,然後讓其他小組的學生猜「Whoishe/she?」,猜對者可為小組獲得一顆五星,自己可獲得一塊棒棒糖。在這個活動中小組內的學生群策群力把自己熟悉的人物用英語描述出來,你一句我一言的發表意見,收到了不錯的教學實效。
語言必須和情景連在一起。有了情景,學生才印象深刻,掌握牢固。因此,教學上應多精講,把陳述形式轉變為提問形式,讓學生有大量的參與時間,做到學中用,用中學,這樣學生才感興趣,這樣的教學才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與此同時,教學過程也要因材施教,注意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實踐。在學生答正確的情況下,連聲講「Verygood」,「Notbad」等贊語,多給予鼓勵,滿足了學生的「成功欲」。一旦回答出了差錯,亦不埋怨訓斥責怪,而是及時幫助其認識和糾正過來,並盡量挖掘其正確可取之處,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受挫折,將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不斷延續下去。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品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情趣大振,熱情倍增。
還應注意的一點是,教師在提問問題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語氣一定要是啟發式的,鼓勵性的,表情一定是和藹的,親切的,信任的。要對學生有信心,教師的表情語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和思維的靈活性,過於嚴肅的課堂一定是沉悶的、沒有智慧火花閃爍的,這樣的課堂上,很可能即使是很簡單的問題也沒有學生來回答。
四、提問形式要靈活多樣
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是教師組織、引導、參與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雙邊活動,其中,教師的「導」起著關鍵作用。這里的「導」,很大程度上靠設疑提問來實現,有人認為提問是教師重要的語言活動,是教師教學技能和水平的重要體現。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此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是必不可少的。老師的提問應是課堂提問的主流。
在英語教學中,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這也是培養孩子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引導孩子在「無疑—有疑—無疑」的循環中去探索,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大教育家孔子認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宋代著名學者陸九淵也認為,「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可見,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提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獨提問,讓學生個體把自己在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提到課堂上來,看其他同學能否為其解決;另外就是小組討論,找出組內提出的解決不了的難題,提到課堂上來,看其他小組能否解決。比較普遍性的難題,老師給予指導,通過老師的指導大家一起來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動腦能力,又鍛煉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學生提問也是課堂提問的很好的一種方式。
五、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應及時給予評價
教師簡單的幾句評判,像「很好」「正確」「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等等,卻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肯定不僅讓回答問題的學生滿足,感到自豪,也激發其他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的課堂評價應以肯定和鼓勵為主,即使批評也要體現愛心,不能出現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對於那些說錯了的學生,我們不能輕易下「不正確、錯誤」等結論,不能說「笨死了」等傷害其自尊心的話,或是怒形於色,大聲呵斥,而應以多鼓勵為主,讓其明白為什麼錯誤。否則也許一個天才也會在我們的批評、呵斥聲中消失了。學生往往是通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來感知自己,然後作出相應的自我評價的。學生外部評價主要來自老師和同學,所以我們的評價很關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用發展的眼光去評價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品嘗成功喜悅的過程中,自我鼓勵,更加自信。
㈡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對於小學英語教學尤為如此。小學生對英語的認知還不明確,也難以長時間對某個事物保持興趣,提問可以作為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手段,但有些老師將提問作為課堂懲罰的工具,如通過一些難題來刁難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讓學生當眾難堪,以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這種方式可能可以約束學生紀律,但卻削弱了提問原有的啟發思維的功能。
㈢ 結合案例談談如何有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提問
1.精心設計問題。
問題是思維的向導,課堂提問是英語交際活動的催化劑。合適的課堂提問,往往能把學生帶入一個奇妙的問題世界,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答案,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⑴ 有效設計舊知問題。一方面,檢查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發現錯誤或模糊不清時,及時糾正;另一方面,為新知識的講解鋪平道路,使新舊知識緊密地有機結合起來,給學生打開探求新知識的思路。有些教師習慣在導入或教學過程中問類似問題:「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 day is it today?」等,且每節課都用,學生面對這樣爛熟的問題,剛提起的興致一下就沒有了,難以調動學習的興趣。教師應有效地建立舊知與新知的聯系,作好鋪墊。如教師C選擇的教學內容為NSE B6 Mole9 Unit1,這是一篇精讀課,她先與學生一起復習了動詞的過去式,而後組織學生小組交流「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等句型的問答,為後續的閱讀教學作了較好的鋪墊,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⑵ 重點有效地設計好新知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把握好本課的知識要點,同時兼顧學生的實際水平,把握好難易度,科學地設計問題,問題要具有趣味性和觸發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輕松掌握所學內容;再者,好的問題能巧妙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開啟學生思考的門戶。
⑶ 注意設計過渡型問題。設計得當的問題能使教學環節間的銜接過渡潤滑順暢。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如果教師的提問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為等待、探索和行動。」這樣課堂活動就能順利高效地進行,直接提高課堂效率。有的教師不注意各個課堂環節間銜接的語言過渡,有時提問比較突兀,容易使學生思維脫節,不知所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知識點的過渡要銜接自然,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問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使學生不單單停留在理解探索,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
⑷ 注意設計檢查鞏固性問題。在該環節,教師如果著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可以提問一些事實性問題;若著重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應用能力,那麼提一些綜合性問題就較為適宜。教師要注意運用比較異同、指出關系、判斷是非,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避免學生盲目背誦教科書。
2.有效課堂提問技巧
⑴ 提問要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這樣能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也為下一步提問更難的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⑵ 選好提問對象。教師在提問對象的選擇上須做到「點面結合」,不能只顧及舉手積極的同學,也要兼顧相對「安靜」的同學。由於被提問的次數和頻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頻頻惠顧」的學生很有可能因此而對英語興趣倍增,學習進步明顯;而被「冷落」了的學生,其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很容易被挫傷;這樣就導致了班內學生成績的「兩極分化」。
⑶ 提問方式要藝術。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母林斯基說過,學生的注意力就像一隻極易受驚的小鳥,當你走進時,它馬上會飛走;當你抓住它並把它關起來時,以後就別想再聽優美的歌喉。成功的教師一般都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以強化學生的認知。教師提問時要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提問單個學生、分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做調查等形式都能使學生活躍在各種問題之中,促進課堂教學。教師提問時要結合語言背景,建立真實語境,運用幻燈片、投影儀、實物或簡筆畫等輔助教具進行提問,可以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讓學生聯系實際,發揮聯想,開展真實的語言交際
⑷ 提問要把握好時機。教師應該分階段、分時機提問,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小學生雖然好奇心強,對新事物感興趣,但是目的不太明確,所以有些問題要在講授之前提出,問一些引導性、啟發性的問題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學習。有些問題在學中提問,在講授過程中,解釋一些比較難的語言現象,通過課堂指導和評論,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和技能。有些問題要在學後提出,講授結束後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加深印象,鞏固知識。
⑸ 掌握好提問回答時間。教師提完問題後,要適當多留一些時間給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在提問以後往往會忽略等待的時間,在很短的時間內請學生回答或提示答案。這樣,一定程度上固然能有效地加快教學節奏、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但長期如此,會使學生產生依賴性心理,從而不利於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另外,由於發問後等待時間短,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會相對偏低。與其不斷糾正學生的錯誤,不如讓學生稍加思考後再說出更為正確或完整的答案。
⑹ 提問要及時反饋。提問後除了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准備,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外,還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及時反饋。學生回答問題出錯時,可及時糾正,但也不能見錯就糾,這樣會打斷學生英語思維的連貫性。對於回答不全面的問題,可讓其他學生補充或大家共同討論,必要時教師給予啟發、幫助。
⑺ 提問要變換角色。課堂提問除了老師提問學生之外,也可以讓學生向教師提問, 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相互提問。老師和學生可根據需要來變換角色。這種提問能促使學生認真學習、獨立思考,不斷總結歸納, 把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團體協作能力,真正使英語成為交流性語言。
⑻ 提問語言要准確、精練、清晰。所提問題必須具體、明確, 表達清楚, 容易理解。因此教師的語言必須規范、准確, 不應含糊其辭, 或是模稜兩可。
總之,課堂提問是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而不是教師為了「教學任務的完成」而進行,更不是英語課堂教學的裝飾。我們作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師,不能簡單地把知識裝進學生頭腦,應根據教學實際,結合教學實體進行問題的精心設計;通過有效提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作用,在「善問」、「巧問」的同時,還要善於導疑、釋疑,只有這樣才能誘發學生的「內驅力」,最終促使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㈣ 小學英語課堂提問技巧
小學課堂中抄英語的教學是比較有難度的,因為沒有具體的語境,所以也很難找到語感,我是一名教師,前三年在一家私立的英語補習班工作。在那個補習班裡我學到了很多,她最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學生很願意上英語課,學英語就像玩一像。所以,如果在這種環境下去提問學生,學生哪有不樂意接受的道理?太簡單的我就不說了,上網一搜就有幾篇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機會我們可以探討一下。我會很高興的。
㈤ 如何有效設計小學英語課堂提問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小學英語教學尤其是提問的策略,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篇教學又是小學高年級英語的一個熱門話題,而問題設計在閱讀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設計問題,能夠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走進語篇,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探究獲取和處理信息,提高學生閱讀技能水平。我最近讀了一本教育書籍,系統地闡述了在語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作用和策略。接下來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分別從語篇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這三個階段來談一談語篇教學中問題設計的實踐與思考,以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興趣,走進語篇
語篇教學前的設置的一些活動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前奏和基礎,對於語篇的實際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語篇教學前教師通常設計一些與語篇主題相關的問題,通過問答形式來激發學生語篇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原有的文化背景和知識內容,掃除學生部分語言障礙,為學生順利的進行閱讀做好鋪墊,同時教師還引導學生根據一些圖片或話題來預測語篇的主要內容,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引領學生積極地從生活走進文本,開始篇學習。
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Part A前,我就用A free talk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如下交流:
T: I often go shopping at the weekends. How do you spend at your weekends?
S1: I often watch TV.
S2: I often do housework.
S3: I often… T: Good. But how do Wang Bing and his friends spend at the weekends?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together.
在語篇教學前,教師以身示範,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還巧妙的突破了語篇中的一個重要句型的用法。
二、理清思路,理解語篇
語篇閱讀時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運用語言的重要來源,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語篇信息哪?教師應從整體入手,根據語篇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閱讀,抓住有用的信息。英語語篇教學提倡讓學生從整體讀書活動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主體,也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一個核心環節。在導入語篇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來幫助學生理清文本思路,獲取文本大意,從而讓學生獲取文本更為的具體信息或細節性信息。在設計問題時應遵循語篇教學的整體性、層次性和梯度性的原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設計出的問題應具有層次性,從而幫助學生由表及裡、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解讀語篇,探究語篇的意義。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教學案例。在《牛津小學英語》教材6B Unit7 「A letter to a friend?」 Part A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和理解課文:
1、 Where is Liu Tao?
2、 Who』s talking with her?
3、 What does Liu Tao do?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在學生瀏覽文章後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答案,這三個問題的設置可以幫助學生可以有序地引導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隨後筆者順著這三個問題的思路再提出以下四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精讀了解重點信息。
第一組
1、 Who does Liu Tao want to write to?
2、 Why does Liu Tao want to write?
第二組
1、 Who』s Peter?
2、 Where does Peter live?
第三組
1、 What』s Peter』s hobby?
2、 What is Mike going to tell Peter ?
在這些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對語篇細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大意,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不僅鍛煉了他們根據問題尋找關鍵信息的能力,而且他們能夠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更加有效發展了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筆者繼續提問:
T: Do you have a pen friend? Do you often write to him/ her?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pen friend?
該問題要求學生談談自己的筆友,接著學生根據如下語篇框架寫一寫:
I have a new pen friend. He/ She is from________ .He/ She has________ .He/ She likes________.He/S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________ .His/ Her mother is a ________ .She likes________ . His/ Her father is a ________ . He likes________ .
這樣的教學設計從課文內容自然遷移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升,而且讀寫結合,能有效培養學生初步的寫作能力。
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想法,緊緊抓住語篇教學的主線來設計一些主幹性問題來理清文本的思路,讓學生循序漸進的了解文章大意,掌握了文章,甚至還將文本的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來,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檢測評估,提升語篇
課堂提問出了除了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語篇的興趣,幫助學生理清文本思路,了解文章大意外,我們還要設計一些問題來檢測和評估學生語篇閱讀的質量,這些問題的設計要基於此語篇基礎,還要更為深入的挖掘文本的內涵,要具有開放性、創新性。這些問題的設計和提出將會把學生引向一個更為高級的階段,訓練學生綜合概括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完成從知識汲取到能力飛躍發展的一個過程。
例如,在《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1 Public signs Part A 的教學後,教師是這樣與學生們交流的:
T: Now we know a lot of signs. How many public signs does he meet in the park? What are they? What do they mean?
T: If you went to the park that day. When you saw the public signs, what would you do?
T: Good. You are all good students. Cherish the earth, cherish yourself.
以上這些問題的設計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既檢測了和評估了學生語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又拓寬了學生學習的空間,激發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於此同時,又幫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好的將語篇教學與情感態度相融合,實現了質的飛躍。
問題設計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設計合理的、得體的問題才能夠激發學生語篇學習的興趣,了解和掌握語篇內容。當然學生在更好的學習語篇的同時,也能夠使自身的個性得到了更為全面的發展,增強了他們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最終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水平。
㈥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效提問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最主要的交際場所,課堂教學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進專行的師生互屬動過程,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最常用的策略之一。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提問的有效性,英語有效課堂教學依賴於有效提問,有效提問則依賴於提問的策略性
㈦ 如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
語篇閱讀教學著眼於文章的全文,將英語教學中的三大要素,即語音、詞彙和語法巧妙而真實地融為一體,對課文進行整體教學,培養學生從整體理解課文的能力和習慣,引導學生進行上下段落之間、句子之間有聯系的分析和學習。保證有效的英語語篇教學,是提高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 下文筆者以譯林出版社牛津小學英語B Unit The seasons 一課為例,介紹小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的基本過程 1. 背景烘托,構建語篇整體概念 背景知識是理解特定語篇所必須具備的材料,背景知識的缺乏會造成閱讀理解障礙。因此,語篇教學中,首先需要根據語篇的內容設置一些簡單易答的問題或介紹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和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營造良好的氣氛,促進學生構建語篇的整體概念,使得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語篇環境。這樣做還降低了學習難度,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 比如,在教授Unit The seasons 一課時,教師可以呈現漂亮的四季變化圖片,並復習四季的詞彙。學生根據這些圖片和詞彙可以預測語篇的內容,並通過引導學生快速閱讀全文,使學生迅速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幫助他們快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 問題引領,貫穿教學 在小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就語篇內容精心 設計問題,並通過這些貫穿語篇主網的問題,指導學生了解語篇的內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掌握教學重點。同時,通過及時地設問還能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初步建立全文語義圖像,進而培養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閱讀能力 設計問題時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問題要針對語篇的主要內容,有利於理清語篇脈絡和層次,使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引領下整體把握語篇;二是問題所用的句型要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並有一定的坡度,便於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 情景設置,分層進行語篇閱讀分析 語篇閱讀分析的重點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是熟悉每個語段的重要語句,掌握語段所提供的信息;二是分析文章遣詞造句的特點,包括語句之間、上下語段之間的銜接和呼應,連句成篇的語法手段,轉折、因果、列舉等連句手段在表達語篇邏輯聯系中的應用方法等;三是引導學生歸納全文的主題,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對應於上述三方面的語篇閱讀分析,可以結合語篇內容,針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游戲、對話、小組討論等形式,創設情景,讓學生結合已學的內容,運用課文中的重點短語、句子進行交流 在Unit The seasons一課的教學中,學生了解了四個季節以後,教師可以通過觀看生活片Life in the USA,發揮原版錄音的優勢,創設多元的語言輸入輸出,使學生多維度地感知美國四季的變化,多層次地習得語言 . 注重朗讀,綜合訓練聽、說、讀、寫能力 在所有的語言技能中,閱讀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學生一旦掌握了閱讀的方法,他們不用老師的幫助就能進行自主學習,在閱讀中進步作為高年級的學生,能讀懂簡單故事和短文並抓住大意。既是新課標二級、三級目標中所要求達到的基本素養,又是學生後續學習之所需。教材中的語篇是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好材料,教師給予適當的閱讀指導和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抓住有用信息。當學生在閱讀中找到這些問題時,也就讀懂了文章
㈧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研究應從哪些方面研究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小學英語教學尤其是提問的策略,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篇教學又是小學高年級英語的一個熱門話題,而問題設計在閱讀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設計問題,能夠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走進語篇,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探究獲取和處理信息,提高學生閱讀技能水平。我最近讀了一本教育書籍,系統地闡述了在語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作用和策略。接下來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分別從語篇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這三個階段來談一談語篇教學中問題設計的實踐與思考,以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興趣,走進語篇
語篇教學前的設置的一些活動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前奏和基礎,對於語篇的實際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語篇教學前教師通常設計一些與語篇主題相關的問題,通過問答形式來激發學生語篇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原有的文化背景和知識內容,掃除學生部分語言障礙,為學生順利的進行閱讀做好鋪墊,同時教師還引導學生根據一些圖片或話題來預測語篇的主要內容,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引領學生積極地從生活走進文本,開始篇學習。
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Part A前,我就用A free talk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如下交流:
T: I often go shopping at the weekends. How do you spend at your weekends?
S1: I often watch TV.
S2: I often do housework.
S3: I often… T: Good. But how do Wang Bing and his friends spend at the weekends?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together.
在語篇教學前,教師以身示範,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還巧妙的突破了語篇中的一個重要句型的用法。
二、理清思路,理解語篇
語篇閱讀時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運用語言的重要來源,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語篇信息哪?教師應從整體入手,根據語篇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閱讀,抓住有用的信息。英語語篇教學提倡讓學生從整體讀書活動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主體,也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一個核心環節。在導入語篇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來幫助學生理清文本思路,獲取文本大意,從而讓學生獲取文本更為的具體信息或細節性信息。在設計問題時應遵循語篇教學的整體性、層次性和梯度性的原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設計出的問題應具有層次性,從而幫助學生由表及裡、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解讀語篇,探究語篇的意義。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教學案例。在《牛津小學英語》教材6B Unit7 「A letter to a friend?」 Part A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和理解課文:
1、 Where is Liu Tao?
2、 Who』s talking with her?
3、 What does Liu Tao do?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在學生瀏覽文章後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答案,這三個問題的設置可以幫助學生可以有序地引導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隨後筆者順著這三個問題的思路再提出以下四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精讀了解重點信息。
第一組
1、 Who does Liu Tao want to write to?
2、 Why does Liu Tao want to write?
第二組
1、 Who』s Peter?
2、 Where does Peter live?
第三組
1、 What』s Peter』s hobby?
2、 What is Mike going to tell Peter ?
在這些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對語篇細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大意,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不僅鍛煉了他們根據問題尋找關鍵信息的能力,而且他們能夠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更加有效發展了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筆者繼續提問:
T: Do you have a pen friend? Do you often write to him/ her?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pen friend?
。
㈨ 小學英語課堂提問存在哪些問題
一、 英語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1、 缺乏信息溝的提問:這類提問膚淺、平庸、且毫無實際意義,完全是「為了問而問」, 看似有問有答,但實際上卻缺乏交際性,只能置學生於被動地位,抑制了學生的思維活動,更談不上開發學生的智力。如在一次聽課中,一位老師指著教師一張大課桌大聲問到:「Is this a deskl?」 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Yes.」老師得到學生正確的回答後又問了一句:「 Is it big?」學生再一次響亮地回答:「No.」這時老師很滿意,因為學生都答對了……我卻認為這完全是沒有意義的提問,根本沒有起到讓學生產生疑惑的作用,可以說這位老師在做「無用功」,問了等於白問。
2、封閉性問題過多:教師的提問過於單一,有時封閉提問過多,學生只是 Yes/ No,很難啟發學生的思維、引發一些深層次的話題。
3、提問過多、過長:小學生所具備的詞彙及基礎知識比較少,教師有時提的問題過長過多,學生聽不懂,心理上就有一種挫敗感,加上教師一再追問,他們就更加不知所措。
4.關注個別,忽視全體:教師的提問後理應關注全體學生的回答,但事實上往往出現與個別學生密集地對話的現象,有些學生只是坐著「看熱鬧」,忽視了全體學生。
針對小學英語教學課堂提問所存在的弊端,我們迫切要求教師們在課堂中提更多更有效的問題。什麼是有效性提問呢?有效性提問指提出的問題能使人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又能激發、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入和輸出,刺激學生的課堂參與。那麼該如何正確地進行課堂提問呢?下面根據前輩的經驗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 明確目標,突出重、難點:
課堂提問必須以教學目的為指南,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備課時要盡量了解學生的情況和本課的需要,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把握每節課的知識點,設計的提問目標明確,學生則會根據老師的提問有選擇地把學習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重點難點上,並在眾多的語言信息中有目的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師生在愉快的交際氛圍中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二、創設情景,以趣激: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小學生年齡小,天性好奇好動,准確和適度地把握學生的特點,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搞好英語教學的前提。「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問題情境,通過設疑、激疑、激發學生自主思維,並通過巧妙的引導,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學習。例如:我在教授水果單詞的時候,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請朋友來家開派對的情景。讓孩子們為我采購各種水果的任務。學生們踴躍地說出各種水果的單詞一個開派對的情景,激發了學生尋求水果的慾望,同時引導學生打開了想像翅膀,也讓學生鞏固了所要掌握的水果單詞,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
三、循序漸進,難易適中。
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應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的水平按照由淺到深、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設計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的認識逐漸深入、提高。問題提淺了不易引起學生的重視,提深了要無法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因此,知識從「哪裡」提,提「什麼」這都需要我們教師斟酌再三。
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差異。
課堂提問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以利於全方位提高教學效略。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學生年齡特徵,對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對一般學生可逐步「升級」;對後進生可適當「降低」。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相應層次的學生作答,這樣就會使全體學生都可獲取知識營養,滿足自己的需要。
五、開拓創新,發散思維提問。
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提問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方向,擴大思維廣度,提高思考層次。因此,教師的提問應具有發散性。提問時應重點增加開放性激發思維的問題。在教學season一課時,在拓展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觀看了有關南昌四季的錄象,並且設計了以下問題:
1.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four seasons of Nanchang?
2.What can you wear in Nanchang? ( I can wear…)
3. What can we eat in Nanchang (I can eat…)
學生積極踴躍,用自己的語言展現了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在這一過程中既鞏固了以前的舊知,有融會了新知。這一系列的問號引導學生把生活實際和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聯系起來,發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真正達到了語言的綜合運用。
六、激勵自己質疑。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有問題,才會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提問,還要適時的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鼓勵學生自己提問。
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是問號。」牛頓從「蘋果成熟後為什麼不掉到天上去?」的問題中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看見水壺里的水燒開後,壺蓋不斷被蒸汽沖擊而跳動,提出疑問,成為後來發明蒸汽機的開端……可見,「問是深入的階梯,是前進的橋梁,是觸發的引信,是覺悟的契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創新。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有效提問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有效提問,注重激發學生興趣,激活主體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被「點燃—碰撞—放出絢爛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