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初中英語師徒結對如何上好閱讀課

初中英語師徒結對如何上好閱讀課

發布時間: 2021-03-07 19:42:58

A. 師徒結對心得體會

師徒結對總結

師徒結對活動開展已有一個學期了。在這一個學期里,我在努力踐行著做為師傅所應盡的責任。盡管心中有幾許壓力,但還是感謝學校為我們青年教師所搭建的這個平台。

首先,它鮮活地再現了自己曾擁有的經歷。從宋孜和姜麗丹身上彷彿看到了剛參加工作時的自己。這一個時期的教師就如同人生的孩童階段,每天每時都會冒出數不清的困惑,渴望能被一一解答。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將問題與他們傾述的,當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努力一段時間後,教育的熱情會因為外在環境的冷淡而消退,從此教師將教書視為謀生的手段。但我校的青年教師是幸運的,因為擁有了一個學校為其創設的平台。在這一個學期了,我與兩位教師明顯走近了,只因為學校賦予我們這一層特殊的關系。聽一節課,聽課本所記錄的內容是有形的,在交流中產生的許多思想是無形的,而這種無形的思想也許正是影響教師改變的關鍵因素。

其次,它讓我們意識到教學是自己工作的生命所在。工作的積極性是否高漲全在於工作態度,當對工作成效持無所謂的態度時,一切也就沒有了努力的理由。師徒結的活動讓我們覺得工作有所成效是一種幸福,是一份榮耀,讓我們努力去追尋它。姜麗丹經常主動要求我聽她課,宋孜為了准備一節充分的課,不斷地試教。這些,都可以看出,教師在自發地努力,她們意識到,會上課,上好課,是教師的生存之本。

最後,它讓我意識到自身的諸多不足。「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其實在師傅這「名」與「實」之間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重任,就只能努力縮小差距了。在提高徒弟業務水平的同時,也努力充實自己。在這個學期里,盡管沒有每一篇課文都在課前寫下詳盡的教案,但基本做到帶著精心的設計走進課堂。因為高段教學目前還是我的弱項,我想以此實現提高。不然,面對去聽宋孜的課也無法說出更多有針對性的意見了。

盡管這些認識十分感性,但它是我真實的感受。客觀地看待這一個學期的行動,不足之處也不少。如聽課是落實了,但書籍的學習還是十分欠缺,只靠聽幾堂課所能產生的變化應該不是很大的,自身的學習應該在成長中佔了較重的比例吧。這有待於今後改善。

B. 怎樣進行初中語文學生師徒結對教學

語文的課外閱讀是語文的課外能力拓展,也同樣是語文自身的發光點哦!提高閱讀能力不單只是形式上的「閱讀」,你還要明白文章的意韻。

閱讀題考的都是一些平時的閱讀經驗的積累,談不上是什麼「臨場發揮」。畢竟,閱讀是吸入,考試是輸出。只有在平日里的閱讀量高效,才能保證考場上的閱讀題八九不離十。

或許你聽後會有點泄氣,不過這都是實話,沒有經驗的積累,要想得高分是個難題!

C. 如何培養初中生英語課程創新思維

如何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一個重要課題。初中外語教學要高度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開發,創設一定的條件、環境和氛圍,引導、啟發學生去模擬語言,通過聯想、判斷、推理、綜合分析、歸納等學習語言,因此,需要營造一種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寬松學習氛圍。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開發和有關語言知識的傳授、聽說讀寫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是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為了使英語課堂教學符合語言學習的客觀規律,為了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我們有必要在英語教學中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教學訓練策略,更加註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敏捷、靈活、開闊、獨特的思維和創造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可從以下幾方面培養:

設法激發學生的想像和思維
想像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是創造的基礎。創新性思維的培養,離不開想像。我們可以用圖形、表格、模型、語言描述、提問等,去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開展創造性思維訓練,首先需要營造一種有利於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因此作為教師應做到:
1、要尊重學生,努力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
尊重他們的個性和能力,實行課堂教學結構的開放,進行平等的雙向交流。使學生對課堂的創新活動採取積極的態度,產生強烈的參與需求,樹立責任心,創造一種有利於創造性思維培養的課堂學習氣氛。 在中學英語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是頗具深遠意義的。基於此,要經常對學生講"trust yourself!""never give up!""keep up your courage!"等激勵性話語,並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比如,在向學生作自我介紹時,我不是像往常一樣敘述自己的姓名、學歷、興趣、愛好等,而是問: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得到肯定回答後,再問: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you can ask me any questions. 開始是一陣沉默,當學生意識到真的可以向老師發問後,他們的注意力馬上轉入「問什麼問題好呢?」,學生的思維和想像立即被激活,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了:what's your name? where did you study english? how old are you? do you like sport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ad students? 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etc.
2、形成興趣,提供積極參與活動的機會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改進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和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根據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運用多種直觀形象如學生喜聞樂見的幻燈、簡筆畫、圖片、會話、游戲等教學手段,輔之以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啟示,以吸引學生,增加興趣。這樣學生所蘊藏的創新意識和精神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在一般課堂教學中,班級授課制教學有利於教師高效率地向全體學生傳播知識,但卻不利於學生的相互作用及發展學生獨特的思維風格。因此,創造性思維教學應採取集體教學與分組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在操作上,有以下兩個要點: 集體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可以採用學生廣泛參與思維活動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或全班討論、交流、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方法等等。 小組活動(pair or group work):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學生獨立思考、實踐或探究發現,在做好准備的基礎上,開展結對子或小組討論或其他活動,進行交往合作學習。結對子活動能給予學生面對面交談和獨立運用語言的機會,產生信息的交流,並且在雙方的交互活動中獲得反饋,給與修正。小組活動能使班上更多的學生在同一時間內投入到活動中去,更能營造一種互動的課堂效果和交互的情感氣氛,題材更多樣,使學生覺得更自由,有更多的選擇、更好的機會說他們想說的話,也就更有責任感,更能發揮自主性。結對子或小組互動等學習方式可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率。教師要盡可能地參與這些活動,從而使合作學習成為學生間、師生間合作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利於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結對子或小組合作學習,給每個學生都提供了公平參與的機會,促進了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思維。
二、創新思維能力和聽說讀寫技能的統一
把培養創新思維能力融進聽、說、讀、寫活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聽是接受性活動,但同樣可以培養創造性。例如,聽了一篇短文,要求學生把聽到的內容用對話形式表達出來;比起dictation來,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培養分析能力、綜合能力、表達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說是培養創造性語言表達能力的極好活動形式。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you are in a boat on a lake.you and your friends are going fishing.ifyou fall into the lake, but you can't swim.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這些都對學生用英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等能力提出了挑戰。在閱讀中,分析文章的主題、段落大意、人物性格、主人翁的優秀品質等等,可以培養觀察力、想像力以及分析、綜合和抽象等思維方式。寫可以是各種創新思維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要求學生每星期寫一篇小作文,或設置某種寫作情境,通過不間斷的寫作訓練,學生的創造能力會得到逐漸的提高。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要想讓學生獨立思考,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就要給學生自主聯想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否則創新思維也就無從談起。需要是創造之母,只有在學生感到學習的需要時,才能在學習上進行不斷的追求,創新才能成為可能。所以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生被動學習,如被動地聽教師講解、識記單詞、語法規則、句型、變為積極主動的求知。為此,我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創設情境,進行想像力的訓練
1我先向學生提出:假如你是某電台記者,你如何采訪名人?學生在閱讀相關對話材料時就會特別留意,然後用於自己所提問題上,而且想方設法編出自己的特色進行創造性的對話操練向全班展示。這樣的教學能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態度,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2看圖說話法 它不僅能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還能訓練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有助於學生思維和語言流暢性的發展。同時我們的目的不在於為故事找出一個標準的結尾,而在於給予學生一個能為故事找出結尾的好機會,藉以開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使用英語的能力。
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
根據所教內容,如涉及某些社會現象的表現形態、某些歷史事件的關聯等,讓學生藉此發揮,啟發誘導他們敞開思路,盡可能多地羅列出其它利弊、用途、范圍、形態、聯系等。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就同一問題進行多種解決方法,避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培養多元思維的習慣和探索精神。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認識事物的多種可能的結果,以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發展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通過這樣的啟發誘導,激發學生的靈感和思維想像,使學生的思路由書中提供的一個"點",發散出去,努力擴展至許多能說明教材內容,或與教材內容有關,或由教材內容引發出來的例子。這種發散思維訓練還包括了對學生廣泛的聯想力和舉一反三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如此持之以恆地訓練下去,就會使學生在受到某種觸動時自然而然地把思考范圍拓展開去,進行多向思維而更具活力。培養學生的集中思維主要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判斷和推理的能力。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提供的典型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概念,幫助學生學到一些思維的規則和方法,逐步形成集中思維的能力。如讓學生進行單詞操作, 學生在這段會話中,由"被動"變為"主動",反復感受語言,運用語言,思維和語言得到相應訓練。 研究表明,一個創造性活動的全過程,要經過從分散思維到集中思維,再從集中思維到分散思維的多次循環往復方能完成。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散思維,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集中思維。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競賽法、串聯法、比較法等,來訓練學生的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 經過實踐與探索,學生在課堂上思路開闊、思維活躍,學習成績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四、開展任務化課堂教學活動,培養求異新思維
人們使用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任務型教學活動,是通過讓學習者運用語言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交際活動。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學習和掌握語言。課堂活動的任務化是英語教學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具體手段。有了任務,學生的思維、直覺和想像就會遵循一定的方向展開,思維活動就會少阻滯,多流暢,就會在較少的時間內表達較多的思想,造成詞語、觀念和聯想的流暢。有了任務,語言學習就能從知識的講解和規則的理解,發展到意義的表達和能力的培養。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交際情景的創設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規則進行新思維,表達新概念。所以,很多任務型活動,如,在學習數字後讓學生打電話;學習了一定的指令性語言後,安排學生給機器人發指令;在積累了一定詞彙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都能培養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逐步達到創新思維對活動數量、速度和質量所需的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教學目的組織不同形式的任務式活動。創新能力是由多種思維能力組合而成,如:發散思維、直覺思維、想像思維、據理質疑和歸納。創新思維能力主要通過語言攝取與輸出、意義的理解與產出而引發並表現出來。因此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類型的活動培養不同形式的思維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教師應盡可能多地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因為這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它也符合啟發性教學原則,更主要的是它能有力地促使學生廣泛、多變地思考,增強學生的想像力和應變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性、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及周密性,最主要的是能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精神,從而為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

D. 高中英語閱讀課怎麼上出新意

一、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學生的詞彙量
多年的英語教學使我認識到,學生閱讀存在障礙,最基本、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學生的詞彙量不夠,他們無法理解閱讀文章所傳達的信息。因此,擴大詞彙量成為解決學生閱讀問題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何擴大詞彙量呢?
1.學生必須有識記單詞的意識。學生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計劃,每天必須背下來15-20個新單詞,這個任務可以在早晨晨讀的時間完成,當然也可以留在課後,日積月累,逐漸地詞彙量就會增加上來。
2.利用好閑散的時間,學生可將單詞記在卡片上,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來,這樣單詞背得就更加扎實了。
3.單詞背誦要講究方法。學生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例如具體的句子或段落中來記憶單詞,這樣不僅能將單詞的意思記下來,更能掌握該單詞的用法。同時,學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構詞法,因為很多英語單詞都是由加了前綴和後綴而變來的派生詞。因此,教師要向學生多介紹一些前綴和後綴的知識,如否定前綴in-、un-、dis-、il-,動詞後綴-en、-ify,名詞後綴-ness、-tion、-sion、-ment,形容詞後綴-ful、-less、-ive等。單詞的背誦要採取聯想的方法,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背到單詞「gain」時,我們就會想到「win、obtain、ac-quire」等單詞。
二、在教學過程中傳授學生閱讀方法,培養閱讀技巧
在語篇閱讀過程中,困擾學生的不僅僅是詞彙的問題。有的學生詞彙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面對一篇閱讀材料時卻一臉茫然,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也不夠透徹,甚至會脫離作者的觀點,時間浪費了很多,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其實閱讀是有法可循的,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閱讀,學生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怎麼做呢?
1.指導學生鎖定文章的主題段及主題句。多數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主題段往往位於一篇文章首段或尾段,而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又往往是該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主題段和主題句後,對文章的體裁、題材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助於增加學生的自信,為下一步展開閱讀做好鋪墊。
2.培養學生查找關鍵詞的能力。閱讀文章的時候,一定不要把注意力平均到每個詞或短語上,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重要的詞或短語,這些詞或短語更有助於我們理清文章的脈絡、線索,所以我們必須有查找關鍵詞的能力,如敘述類文章里time、place、person等就是關鍵詞,要好好把握。
3.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學生所接觸到的閱讀題,並不僅僅只是那些停留在閱讀材料表面上的東西,有一些東西需要在對材料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邏輯推理,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把握好表示邏輯關系標志的詞,如although、de-spite、but、whereas等,通過邏輯詞來理清段與段、句與句的邏輯關系,達到更好推理的目的。
4.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高考閱讀題中並不是所有的單詞或短語考生都能認識,有一些單詞不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但有些單詞或短語則要求考生必須通過上下文猜測其含義,否則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猜測詞義的習慣,閱讀過程中通過上下文中的同義詞、關聯詞、解釋等信息,恰當地猜測出詞或短語的意思。
5.對學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有些學生存在著做閱讀題慢,效率低而且准確率不高的現象。教師可以給學生300詞左右的文章,要求在8分鍾時間內完成,當然時間也可根據材料的難易而調整,這樣可以使學生做閱讀時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速度和准確率。
三、鼓勵學生做適當的課外閱讀
眾所周知,英語的語感是經過長期的反復的實踐才形成的,讀得多,知道的就越多,閱讀能力提高的就越快。所以,教師平時應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但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閱讀材料選取時難易要適中,材料太簡單,達不到閱讀訓練的效果,材料太難,學生讀起來費力,會使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有害而無益。一般情況下,選擇生詞率在3%-4%為益,以後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生詞率。其次,閱讀材料獲取的途徑要廣泛。可以是來源於網路、英語期刊、英文報紙雜志等等,體裁可以是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也可是應用文,選材可以是小說、寓言、科普,也可是新聞時事性文章。簡而言之,就是要選取那些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總結
總之,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逐漸的過程,只有課上充分利用好教材,不斷地擴大詞彙量,注重閱讀方法和技巧,課後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生就一定會攻克閱讀的難關,享受閱讀理解給英語學習帶來的樂趣。
作者:孫昌順 單位:遼寧省營口市第三高級中學
第二篇
一、激發學習動機,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與認知規律,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學習動機,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投入到閱讀活動中來。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導入,以巧妙而新穎的導入來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激情。如利用多媒體的圖文聲像效果來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境,將枯燥靜止的英文字母轉換成逼真的畫面、生動的圖片、動聽的音樂,這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在文章本身上來,從而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進入短文的閱讀中來,有了學生閱讀的激情與動力,就會產生一系列積極的閱讀行為,從而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教學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擴大詞彙量,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正如威爾金斯所說:「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會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彙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這指出了詞彙在整個英語學習中的基礎性地位。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彙量為基礎,提高閱讀能力從何談起?詞彙量的增加能提高閱讀速度,降低閱讀理解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加強詞彙的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量。
(一)運用構詞法
龐大的詞彙體系是有一定的內在規律可循的。因此在學習詞彙時我們要突破某個單詞的局限,通過單詞間的內在規律,從一個單詞的學習延伸擴展出去,讓學生由一個新單詞掌握更多的單詞。如派生詞,通過加前綴或後綴使單詞的詞性、詞義發生變化而掌握一類新的單詞。如前綴anti-表反對、反抗;dis-表示顛倒、相反;後綴-able,-ible,-ble等置於動詞、名詞後構成形容詞;-ance,-ence,-ity等置於動詞、形容詞後構成名詞。
(二)結合語境
呂叔湘先生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在英語學習中如果只是機械而枯燥地進行單詞的識記,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於學生對詞彙的真正理解、掌握與運用。只有將詞彙的學習與語篇、語境結合起來,才能寓教於樂,讓學生快樂而高效地學習詞彙;同時也利於學生閱讀速度與質量的提高。因此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詞彙時,教師不要讓學生停下閱讀的步伐或求助於工具書,而是要將單詞與句子、與語境結合起來,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與具體的語言環境來進行大膽的猜測。
三、增大閱讀量,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並不是有了興趣、擴大了詞彙量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學生將學與練結合起來,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來提升。只有具有了足夠的輸入,才能擁有高效的輸出。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堅持精講多練,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來提高閱讀能力。
(一)立足課內閱讀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英語教材,指導學生就教材展開充分而認真的閱讀。現行英語教材所選入的文章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是高中生學習英語的最好例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以讀為主線,以讀來貫穿教學,在讀中增強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理解。對於一些精彩段落,要讓學生達到熟讀成誦。
(二)延伸課外閱讀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材內容也是有限的,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大量閱讀的基礎之上。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向課外閱讀延伸,為學生開辟全新的閱讀平台。當然課外閱讀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堅持「兼顧基礎,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實際」的原則,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閱讀的內容更為廣泛、題材更為多樣。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閱讀的量,同時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豐富學生的見聞,讓學生了解更多與英語相關的文化背景與知識,更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培養英語思維習慣,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核心
英語是一門語言,對於母語非英語的高中生來說,英語學習最大的障礙來自於母語的干擾,這是困擾廣大教師,制約教學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營造全英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摒棄以母語為中介的翻譯式教學,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語的干擾,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直接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核心環節。
(一)教師用英語教學
我們要盡量用英語來進行教學,即使對於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語法、詞彙等內容,也盡量用英語來解釋,可以輔之以一系列肢體語言,採用多媒體等為學生營造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結合具體的情景來理解,這樣更利於學生拋開母語的干擾,用英語來思維。
(二)鼓勵學生用英語
教師要突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開口說英語、用英語。這樣學生可以將具體的語境、語意結合起來,更加利於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利於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這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五、總結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變以往的分析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以擴大詞彙量為基礎,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切實推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鄭素蓮 單位:河北省撫寧縣第三中學
第三篇
一、怎樣使學生真正成為閱讀課的主體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做教師不能一味地教學生現成的知識,要教學生如何獨立思考,探索,從實踐中去總結,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使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的本領,使學生能夠具備學習和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你所選擇的不同閱讀材料的目的和要求,採取與之相適應的閱讀方法,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表象到內在,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
首先,要確定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分工,要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的模式,教師不要一手遮天,不要撒不開手,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樣才能給學生創造大膽去學習,去實踐的舞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潛在的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帶著興趣去閱讀,對要讀的課文內容,利用課本上或和該課文有關的的圖片、標題或者有關的問題進行討論。如在上Earthquake一課時,可將地震前徵兆的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討論,然後問他們:?讓學生進行討論,對學生提供的答案不作肯定也不做否定,再讓他們讀課文。這時,由於他們會急於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所以他們會急於去讀文章,會用心的去閱讀。閱讀後,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是否正確,再讓學生互相的判斷彼此閱讀前所討論的結果是否正確,教師再給出相適應的客觀的評價。這樣還可以激發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其次,高中階段的閱讀應該以默讀為主,不能讓像小學那樣大聲朗讀,這樣的閱讀方法是不行的,大聲閱讀不但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還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無論是舉例還是製造情境,都要接近現實生活,並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結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知識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
二、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主要原因是語言因素
語言因素就是學生英語水平高低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加強學生對詞法、句法和語法的掌握,為學生進行下一步的閱讀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教師要有意識地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個氛圍中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自由發揮,自主創造,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多種教具,趣味表演等實用性的東西並採用多種教學機制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詞彙是語言的第一要素,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彙量,閱讀就是一句空話。然而英語單詞實在是太多了,掌握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一定要向學生講清詞彙量豐富的重要性,就像用子彈攻打敵人,同樣水平的射手,子彈越多當然取勝的機會就越大了。要求學生勤記,反復記更多的單詞。同時,要向學生介紹一些記單詞的方法。比如,利用發音,即音標記憶單詞,利用詞根加前綴後綴記憶單詞,等等,方法很多。要幫助學生夯實語法知識。英語語法是一種比較嚴密、比較系統的知識體系,語法知識的掌握與否,是閱讀成敗的關鍵。任何好的文章都會遵循這一體系。因此,學生要想在閱讀時理順每一句話的意思,准確地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正確理解文章的意思,就必須掌握扎實的語法知識,語法教學中切忌讓學生死記條條框框,使用大量具有代表性,淺顯易懂的例句引導他們,讓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輕松的掌握該項語法知識。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有些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生詞就會查字典,英文下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漢字,可是他卻不能准確地把文章翻譯過來,這樣會打擾閱讀速度,又會耽誤時間,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先通讀課文,掌握全文的大概意思,然後根據上下文辨別詞義,根據所掌握的語法知識判斷句意,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生的猜詞判斷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對有些難句,長句就不難翻譯了,就會有正確的理解,學生在理解每一個句子的基礎上,就會了解全文的主題內容,從而理會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我們必須教會學生按意群閱讀的本領,這種方法非常重要。有些學生習慣於逐字逐句地閱讀,那樣既浪費時間,又不利於理解句意,根據意群閱讀即便是很復雜的長句也可以很快的讀完,很快理解文章的內容。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選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方法,如果我們要想理解文章的情節,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跳讀的方法,即不需要逐段地細讀,找出解決問題時所需信息,如人名、地名、年代、數據等,利用過度語,連接詞等,掌握全文的脈絡。如果要完成判斷對錯題,就應該教學生細讀法,即逐句逐段地去閱讀,注意每一段的細節內容,找到每一段的Topic,搞清楚文章各個層次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整個文章的大意。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與段之間必然會存在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都是圍繞主題意思的。所以,每一段都和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如果把文章的結構理順了,掌握文章大意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四、總結
總之,閱讀是英語學習中一項最重要的部分,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如學生語言水平,知識面,學習環境等,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教師如何引導,如何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作者:張淑影 單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二中學
第四篇
一、整合課程資源
教師不能做教材的奴隸,教材只是工具,這個工具怎麼使用就要看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了。教師要善於整合教材,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教師要走進學生中去,去傾聽他們的聲音,去感受他們最關注的話題,同時結合高中教學實際去尋找適合學生們的閱讀材料。
根據著名學者維果斯基的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們在認知發展中存在著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這指學生在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是指學生通過教師教學可能達到的水平,通俗的說就是學生身上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師在選擇課程資源時要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略微帶有一定難度的內容,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其潛能,最終幫助學生達到下一個發展水平。
二、重視閱讀策略的訓練
教師不要只知道把精力花在課堂上,把文章讀懂就好。要重視對學生的閱讀預習指導和讀後反思。這兩塊是課堂教育的延伸,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搞清楚自己在課堂上的功能,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一個學習能力的傳授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發展自己的閱讀能力,逐漸訓練學生能脫離教師這根拐杖。閱讀要注意精讀與泛讀結合,課上以指導閱讀策略為主,教授學生如何把握篇章結構,猜測詞義,理解意圖等「打漁」的本領。而課後讓學生根據學到的閱讀技巧進行大量的自主閱讀。
三、更新落後的教育理念,改變陳舊的授課方式
教師的激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學生。教師對閱讀教學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多利用多媒體資源,靜態動態等不同的形式展示與閱讀內容有關的信息。閱讀內容多樣化,新聞報道,寓言故事,科技前沿,文化作品,名人軼事等等。閱讀形式多樣化,個人閱讀,小組閱讀,結對子閱讀交流等。閱讀活動多樣化,如讀寫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課堂上教師閱讀問題的設計和活動的安排要注意技巧性和層次性。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兼顧到設計導入類問題,信息定位類問題,閱讀策略指導類問題,拓展類問題以及探究類問題等。
精心設計的閱讀問題和活動可以激發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使閱讀課堂充滿激情。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在閱讀英文作品的過程中,他們不僅僅在吸收信息,他們也同樣會整合信息,以他們的方式理解信息並在批判的接受信息和形成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猜想,去質疑,去討論,去挑戰。讓閱讀課成為一個不同的思想得到碰撞的陣地。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閱讀課讓發表自己的心聲,去體驗成功的快樂,去實現自我的價值。
四、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我們的孩子們是伴隨這電腦和智能手機一起成長的。教師們必須看到自己面臨的挑戰,我們應該知道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一代學生的需求了。教師不要過於拔高自己的權威性,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去合作交流發展。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關注他們對閱讀課堂的興趣,學習態度,滿意感,效率感,交流能力,用英語思維能力。在閱讀課堂上,教師要做一個默默的引導者,點撥者和學生迷失方向時的指路人,把學生引到五彩斑斕的英語閱讀世界。
作者:楊慧娟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陸慕高級中學
第五篇
一、發揮學生在英語閱讀訓練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解讀》的改革重點是把過去重視視語法和詞彙的學習的重點削弱,加強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學習,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中開展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終身學習能力。因此,打破以往教師為學習中心的教學模式,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把學習英語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去學習、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英語閱讀的主人。
二、加強語篇在英語訓練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語閱讀訓練教學主要是從閱讀中學習英語的詞彙、語法等內容,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掌握學習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隨著學習英語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知識、經驗、文化意識、習慣和技能都的得到了很大提升,使他們能輕松的進行閱讀,學生也會從閱讀中學習單詞和語法不斷轉移到獲取知識的層面上來。特別在學習不同體裁閱讀材料結構時,可以很快理解。在課文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文章的段落進行綜合理解,充分明白文章的思路是如何構建,才能更好的把握閱讀材料的主要意思,從而才能更好的開展英語閱讀訓練的學習能力和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重視課外課外閱讀材料在英語訓練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中要求高中畢業生36萬詞以上的閱讀訓練。這樣,單一靠課堂上提供的教材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必須加強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閱讀材料種類上的選擇,比如說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都要適合高中英語閱讀訓練的教學實際水平,而且還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樂意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快樂,在閱讀中找到興趣,從而能很快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材料可以可以多種多樣,比如文學名著、幽默故事、歷史傳說、新聞報道、史地常識、報紙等。
同時要求所選的英語閱讀材料還要具有可拓展性,並且與教材內容有一定的關聯性,內容不能過時老套,要具有新和時效性,要緊扣當今熱點話題,具有針對性、趣味性,科學性、要真實、具有藝術性等,難易程度適中,符合高中學生實際閱讀水平。適當增加具有挑戰性的閱讀訓練,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能體驗成功閱讀的快感,讓學生有持續的閱讀快感。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四、小結
高中生英語閱讀訓練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心理過程,高中生英語綜合閱讀能力的養成是一個不斷積累的復雜過程,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是一項困擾中學教師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只有通過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不斷誘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英語語篇的不斷學習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進行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

E. 新教師如何上好一堂課

一是克服緊張的心理很重要。 作為一名新老師,剛踏出校園的殿堂,缺乏承受能力和教學經驗,對自己的教學風格,還處於初級的模仿階段,對能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計劃 ,按要求上好課,心裡沒底。這種擔心與與心理失衡結合起來,往往會使得我們在上課的時候特別的緊張,經常會出現心跳加快、臉紅、眼睛不知往哪兒看、手腳不知何處放、動作不協調、注意分散、思維遲鈍混亂、語無倫次等現象,就形成了「怯課」現象。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工作效率。那麼克服緊張的心理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在意識在緊張的心理帶來的種種危害後,我在上課前經常會跟自己對話:你是最棒的,記住越緊張越容易出錯哦.久而久之,這樣緊張的心理就漸漸的離我遠去了。 二是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學校教學過程的重點在課堂,要想教好課,關鍵是教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課前,把課上要做的一切准備好,有一個周密的安排,上課的時候才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一、備教材 備教材就是要深入鑽研教材,鑽研教材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吃透教學大綱對全冊教材的總要求,把握每一篇課文在學期或者階段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鑽研課文本身。從字、詞、句、段、篇到作者的思路、課文的主題思想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課文的特點(包括語言形式上的特點)、重點、難點、作者的思路,要做到確有把握。要勤於思考,勤於查詞典,勤於從有關的參考資料中吸取營養;要反復地閱讀課文,深入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感情;遇到疑難的問題,要和其他教師一起研究。總之,要吃透課文,哪怕是一個字、一個標點也決不放過。這樣,吃透了教材,就能合理地定出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進而考慮教學方法 。真正做到從教材實際出發。 二、備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備課是為了學生學習。學生原有基礎如何,學習新教材有哪些困難,有什麼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等等,教師都要有所考慮。備學生就是要了解學生,心裡有學生。備教材,心裡要有學生;備教法,心裡要有學生;備自己,心裡也要有學生。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備課。我們常說訂計劃要吃透兩頭,要有針對性,備課也是一樣,一頭是教材,一頭就是學生;針對教材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備課才能備在點子上。 了解學生的途徑很多。平時與學生接觸要注意觀察,做了解學生的有心人。還可以通過課前調查,了解學生對學習新教材的困難和想法,特別是疑難的地方。這樣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不僅能節約課堂教學的時間,而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備教法 教法的問題涉及的內容很多,這里講的,只是課堂教學中一些具體的方法問題。 教學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教材不同,教學對象不同,目的要求不同,運用的方法就應不同。但有幾條要求緊緊抓住: (二)善於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運用啟發式。啟發式的核心是個「思」字。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使他們能有獨立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讓學生從小養成勤於思考、善於思考的習慣。因此,課上不能由老師的講來代替學生的學。光是老師講,是提高不了學生的能力的。所以課前教師要認真考慮圍繞教學重點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最能使學生動腦筋,提哪幾個問題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板書怎樣設計既能使學生一目瞭然,又能使學生有充分思考的餘地等等。這些都要在備課時反復比較,認真取捨。 四、備自己 備自己,對於語文教學備課來說,不論是啟發學生的思想感情,還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都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進入到課文中去,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同作者產生共鳴,進而用自己的感情去啟發、感染學生,這不能不說是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豐富學生的想像,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要讓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教師自己首先要身臨其境,如見其人。當然,這主要是對文藝性的課文而言的。 上面所述備課四要素,在備課過程中不能截然分開。備課是教師的基本功。基本功的訓練要持之以恆。我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但在今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教師只有一桶水就不夠了,應該是長流水,因此,教師必須注意平時的積累,積累知識,積累經驗。不論是看書、看報、聽課、參觀、游覽,還是參加會議等,隨時隨地做備課的有心人,不斷地從知識的海洋中,從生活和教學的實踐中,吸收營養,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三是建議和反思。 上完一堂課後,並非意味這課堂教學的結束,課後對本堂課的反思和對自己提出一些建議也是至關重要。課後認真進行課堂教學分析,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一環。有些新教師認為上完課就沒事了,很少及時進行自我分析,這種做法,不利於總結、結累、借鑒和提高,勢必影響新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在上完第一堂課後,都必須及時進行自我分析。即上完課後都要及時回顧備課和上課過程,分析在本堂課中有哪些較好地實現了原定計劃,還有什麼不足;哪些沒有實現或實現不好,原因是什麼;哪些問題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反應;下堂課教學要著重注意些什麼等等。分析的結論記錄下來,作為下階段備課和上課的參考,這樣做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的教學經驗。 四是學校新老教師結對子的形式促我更快發展。 首先,作為一名剛從學校畢業的青年教師,經驗和能力都還很欠缺。只有不斷學習,使自己不斷的提高,才能勝任教學崗位。因此,剛到西鄉二小的時候,校科組長給我配了師傅——姜老師,在姜老師的要求、指導下,我堅持平時及時充電。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能做到認真備課,鑽研教材,遇到教學中的難點、重點、疑點,主動向姜老師請教。在姜老師的指導下,在這方面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次,互相聽課、評課是結對子的一種基本活動形式,這也成為了我向姜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姜老師的為人處事,經驗心得,她的熱情、真誠與自信,常常讓我在感動之餘,獲得了更多的學習、工作動力,使自己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總之,上一堂好課要用平常心,發現問題,認真總結,推敲琢磨,百煉成金。

F. 師徒結對:師傅應該如何評課

當下,幾乎各個學校都在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即讓學校中的所有青年教師拜相關的骨幹教師為師,結成對子,從而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師徒結對」活動實施過程中,師傅會經常聽徒弟的課,從而在評課時對徒弟的課堂教學提出相應的指導意見。那麼,師傅應該如何評價徒弟的課堂教學行為呢?一、「備」評由於這里的評課也是教徒弟的一種途徑,因此師傅切不可隨意,「誤人子弟」,一定要「備」評。首先,在聽課前,師傅應當像自己備課一樣去熟悉一下徒弟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了解教材內容,熟知其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等,最好能夠事先在自己頭腦中初步設計一番。這樣一來,在聽課的過程中就能對准確知曉徒弟對教材的把握程度,評課自然也就能夠有的放矢了。其次,在聽課過程中,師傅要認真做好教學過程的記錄。如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及其順序和時間分配;徒弟是怎樣化難為易,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的;多媒體、板書等教學手段是否對教學起到了好的輔助作用、提高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徒弟在一些教學細節上是如何處理的;有哪些「閃光點」和不足……當然,記錄也無須面面俱到,應有詳有略,重點關鍵處,詳細記錄,無關緊要處,簡略記錄或不記錄;當然,師傅不能只是記錄,還應當進行思考,邊聽邊想,將自己的感受、想法隨時以批註的形式記錄下來。其三,在聽課後不能急於評課,還應該先自己對聽課記錄進行一些梳理與思考。要知道,在聽課的過程中,眼到、耳到、心到以及手到做記錄與批註,四十分鍾內很難有機會對記錄進行梳理與吸納。因此,在聽完課後,師傅應當盡快根據聽課記錄和批註,從全局的角度對其進行整理和歸納。比如,本節課的「閃光點」有哪些?不足之處在哪幾個環節?我對其有哪些合理的建議等等,歸納出若干聽課要點。二、「爭」評在評課過程中,師傅要樹立平等意識,切莫因為自己是師傅而高高在上。無論徒弟教學水平或高或低,彼此關系親密與否等等,師傅都應當以平等的意識去評課。試想,如果在評課時,師傅就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如「我是來對你的課堂教學進行指導的」等,那師傅在評課的過程中還可能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嗎?恐怕,只會用自己的一孔之見去「挑剔」徒弟的課堂教學行為了。正所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要知道,徒弟為了上這節課,一定做了很充分的准備工作,對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理解。因此,師傅在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之後,還要給徒弟發表自己看法的權利,聽一聽他(她)自己的設計意圖、在備課過程中的思考以及上完課之後的反思。師傅一定要鼓勵徒弟不能只是做聽眾,而應是積極的參與者,爭做「好問者」和「爭論者」,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並且可以與師傅進行爭論。因此,為提高評課「爭」評的有效性,師傅不能一直拿著話語霸權的「話筒」,切忌搞「一言堂」,應以必要的限時發言為前提,同時明示「三說三不說」的要求:「三說」即說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識,說心中的疑問,說自己對徒弟爭論觀點的再認識;「三不說」即「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不說,已形成共識的話不說,與評課話題無關的話不說。這樣,不僅能創設一個民主、平等、活躍的學術研討氛圍,而且通過爭鳴,求同存異,互相促進,互相提高,教學相長。 三、「續」評對於「師徒結對」活動過程中的聽課、評課而言,下課鈴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因為,評課的目的不是「鑒定」,而是「發展」。因此,師傅還要注重「續評」的環節,即在評課結束後,師傅要幫助徒弟結合自己所聽所記所感,再反思,再認識,努力讓評課過程中所碰撞出的思維火花在自己今後的教學行為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首先,作為師傅,要將評課過程中師徒雙方共同達成的共識進行提煉、遴選、整理,最好形成文字資料(即徒弟的課堂教學行為中所存在的優缺點、應該如何改進的措施、方法等),以供徒弟參考,從而更好地將其融入到日後的課堂教學行為中;其次,師傅還應將此次評課的意見(即上述的文字資料)納入對今後徒弟的跟蹤聽課與指導,「聽其言」,更「觀其行」,看看徒弟有沒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落實,有沒有保持住自己的優點,並改進自己的缺點,有沒有能夠「知行合一」;其三,師傅還應延續此次評課的相關話題,將其遞進深入,從而讓與此相關的先進教學理念、方法貫穿徒弟的教育教學工作始終。例如,如果在本次評課中發現了徒弟在多媒體使用、課堂提問、指導學生練筆等環節中所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就可以鼓勵徒弟在評課結束後繼續研究相關的話題,可以查找一些期刊文章,也可以登陸相關網站查找。當然,最好讓徒弟根據自己的思考動動筆,寫寫相關的反思、文章。「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無私於輕重,不偏於憎愛,然後能平理若衡,照辭如鏡矣。」(選自《文心雕龍·知音篇》)筆者認為,在「師徒結對」活動中,師傅對徒弟進行評課時一定要做到「備」評、「爭」評、和「續」評這三點,才能使聽課、評課這項教學活動真正成為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和生長素。

G. 小學師徒結對--查閱徒弟備課教案 對徒弟怎麼評價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內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容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H. 如何有效開展"師徒結對"中的指導工作

當下,幾乎各個學校都在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即讓學校中的所有青年教師拜版相關的權骨幹教師為師,結成對子,從而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師徒結對」活動實施過程中,師傅會經常聽徒弟的課,從而在評課時對徒弟的課堂教學提出相應的指導意

I. 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何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一個重要課題。初中外語教學要高度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開發,創設一定的條件、環境和氛圍,引導、啟發學生去模擬語言,通過聯想、判斷、推理、綜合分析、歸納等學習語言,因此,需要營造一種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寬松學習氛圍。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開發和有關語言知識的傳授、聽說讀寫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是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為了使英語課堂教學符合語言學習的客觀規律,為了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我們有必要在英語教學中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教學訓練策略,更加註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敏捷、靈活、開闊、獨特的思維和創造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可從以下幾方面培養:
設法激發學生的想像和思維
想像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是創造的基礎。創新性思維的培養,離不開想像。我們可以用圖形、表格、模型、語言描述、提問等,去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開展創造性思維訓練,首先需要營造一種有利於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因此作為教師應做到:
1、要尊重學生,努力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
尊重他們的個性和能力,實行課堂教學結構的開放,進行平等的雙向交流。使學生對課堂的創新活動採取積極的態度,產生強烈的參與需求,樹立責任心,創造一種有利於創造性思維培養的課堂學習氣氛。 在中學英語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是頗具深遠意義的。基於此,要經常對學生講"trust yourself!""never give up!""keep up your courage!"等激勵性話語,並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比如,在向學生作自我介紹時,我不是像往常一樣敘述自己的姓名、學歷、興趣、愛好等,而是問: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得到肯定回答後,再問: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you can ask me any questions. 開始是一陣沉默,當學生意識到真的可以向老師發問後,他們的注意力馬上轉入「問什麼問題好呢?」,學生的思維和想像立即被激活,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了:what's your name? where did you study english? how old are you? do you like sport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ad students? 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etc.
2、形成興趣,提供積極參與活動的機會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改進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和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根據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運用多種直觀形象如學生喜聞樂見的幻燈、簡筆畫、圖片、會話、游戲等教學手段,輔之以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啟示,以吸引學生,增加興趣。這樣學生所蘊藏的創新意識和精神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在一般課堂教學中,班級授課制教學有利於教師高效率地向全體學生傳播知識,但卻不利於學生的相互作用及發展學生獨特的思維風格。因此,創造性思維教學應採取集體教學與分組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在操作上,有以下兩個要點: 集體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可以採用學生廣泛參與思維活動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或全班討論、交流、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方法等等。 小組活動(pair or group work):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學生獨立思考、實踐或探究發現,在做好准備的基礎上,開展結對子或小組討論或其他活動,進行交往合作學習。結對子活動能給予學生面對面交談和獨立運用語言的機會,產生信息的交流,並且在雙方的交互活動中獲得反饋,給與修正。小組活動能使班上更多的學生在同一時間內投入到活動中去,更能營造一種互動的課堂效果和交互的情感氣氛,題材更多樣,使學生覺得更自由,有更多的選擇、更好的機會說他們想說的話,也就更有責任感,更能發揮自主性。結對子或小組互動等學習方式可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率。教師要盡可能地參與這些活動,從而使合作學習成為學生間、師生間合作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利於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結對子或小組合作學習,給每個學生都提供了公平參與的機會,促進了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思維。
二、創新思維能力和聽說讀寫技能的統一
把培養創新思維能力融進聽、說、讀、寫活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聽是接受性活動,但同樣可以培養創造性。例如,聽了一篇短文,要求學生把聽到的內容用對話形式表達出來;比起dictation來,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培養分析能力、綜合能力、表達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說是培養創造性語言表達能力的極好活動形式。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you are in a boat on a lake.you and your friends are going fishing.ifyou fall into the lake, but you can't swim.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這些都對學生用英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等能力提出了挑戰。在閱讀中,分析文章的主題、段落大意、人物性格、主人翁的優秀品質等等,可以培養觀察力、想像力以及分析、綜合和抽象等思維方式。寫可以是各種創新思維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要求學生每星期寫一篇小作文,或設置某種寫作情境,通過不間斷的寫作訓練,學生的創造能力會得到逐漸的提高。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要想讓學生獨立思考,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就要給學生自主聯想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否則創新思維也就無從談起。需要是創造之母,只有在學生感到學習的需要時,才能在學習上進行不斷的追求,創新才能成為可能。所以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生被動學習,如被動地聽教師講解、識記單詞、語法規則、句型、變為積極主動的求知。為此,我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創設情境,進行想像力的訓練
1我先向學生提出:假如你是某電台記者,你如何采訪名人?學生在閱讀相關對話材料時就會特別留意,然後用於自己所提問題上,而且想方設法編出自己的特色進行創造性的對話操練向全班展示。這樣的教學能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態度,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2看圖說話法 它不僅能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還能訓練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有助於學生思維和語言流暢性的發展。同時我們的目的不在於為故事找出一個標準的結尾,而在於給予學生一個能為故事找出結尾的好機會,藉以開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使用英語的能力。
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
根據所教內容,如涉及某些社會現象的表現形態、某些歷史事件的關聯等,讓學生藉此發揮,啟發誘導他們敞開思路,盡可能多地羅列出其它利弊、用途、范圍、形態、聯系等。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就同一問題進行多種解決方法,避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培養多元思維的習慣和探索精神。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認識事物的多種可能的結果,以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發展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通過這樣的啟發誘導,激發學生的靈感和思維想像,使學生的思路由書中提供的一個"點",發散出去,努力擴展至許多能說明教材內容,或與教材內容有關,或由教材內容引發出來的例子。這種發散思維訓練還包括了對學生廣泛的聯想力和舉一反三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如此持之以恆地訓練下去,就會使學生在受到某種觸動時自然而然地把思考范圍拓展開去,進行多向思維而更具活力。培養學生的集中思維主要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判斷和推理的能力。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提供的典型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概念,幫助學生學到一些思維的規則和方法,逐步形成集中思維的能力。如讓學生進行單詞操作, 學生在這段會話中,由"被動"變為"主動",反復感受語言,運用語言,思維和語言得到相應訓練。 研究表明,一個創造性活動的全過程,要經過從分散思維到集中思維,再從集中思維到分散思維的多次循環往復方能完成。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散思維,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集中思維。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競賽法、串聯法、比較法等,來訓練學生的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 經過實踐與探索,學生在課堂上思路開闊、思維活躍,學習成績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四、開展任務化課堂教學活動,培養求異新思維
人們使用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任務型教學活動,是通過讓學習者運用語言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交際活動。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學習和掌握語言。課堂活動的任務化是英語教學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具體手段。有了任務,學生的思維、直覺和想像就會遵循一定的方向展開,思維活動就會少阻滯,多流暢,就會在較少的時間內表達較多的思想,造成詞語、觀念和聯想的流暢。有了任務,語言學習就能從知識的講解和規則的理解,發展到意義的表達和能力的培養。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交際情景的創設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規則進行新思維,表達新概念。所以,很多任務型活動,如,在學習數字後讓學生打電話;學習了一定的指令性語言後,安排學生給機器人發指令;在積累了一定詞彙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都能培養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逐步達到創新思維對活動數量、速度和質量所需的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教學目的組織不同形式的任務式活動。創新能力是由多種思維能力組合而成,如:發散思維、直覺思維、想像思維、據理質疑和歸納。創新思維能力主要通過語言攝取與輸出、意義的理解與產出而引發並表現出來。因此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類型的活動培養不同形式的思維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教師應盡可能多地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因為這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它也符合啟發性教學原則,更主要的是它能有力地促使學生廣泛、多變地思考,增強學生的想像力和應變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性、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及周密性,最主要的是能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精神,從而為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

J. 怎樣培養農村中學骨幹教師

一、農村中學青年教師培養的制約性因素
1.農村中學能引領青年教師成長的優秀老教師少。大多數農村初級中學成立於1986年中小學分設之際,當時合格的中學教師十分稀少。盡管後來絕大部分教師通過各種途徑取得合格學歷甚至高學歷,但至今仍有若干學歷不合格的教師存在。由於農村教學條件艱苦,難有教學成就,所以很多優秀教師自然流向城市,使本來就先天不足、底子極薄的農村優秀師資更是鳳毛麟角,給青年教師特別是新教師的傳幫帶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2.農村教師工作量大,專業進修機會少。就目前來看,城區學校師資超編現象普遍存在,而農村中學基本還處在缺編狀態。因此,農村教師教學任務普遍偏重,花在自主專業進修與學習上的時間精力都偏少。又由於信息、交通、經費等方面的原因,農村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培訓提高的機會明顯少於城市學校教師,使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相對滯後。
3.農村教師自我發展壓力偏小,內驅力不足。這一點主要在於農村中老年教師專業發展檔次低,示範的負效應不容忽視。這當然不能責怪農村老教師們不求上進,水平低。而是由於農村家庭對子女教育重視程度不如城市,農村孩子學習能力遠不如城市孩子,使教師們有許多工作花在本應該由家長管的事務上。農村學校教學學術氛圍普遍不濃,青年教師處在這樣的「寬松」環境中,很容易懈怠。
二、學校培養青年教師的具體措施
正是基於以上認識,我認為,提高農村中學教學質量,關鍵在於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的抓緊抓實。在積極參與各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培訓活動外,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新手上路,「拔苗助長」
最近幾年,農村中學招聘的新教師都是大學本科以上專業對口的教師,他們各方面的素質相對較高,但畢竟是新手上路,教學實踐經驗與教學理論運用還是空白。為使他們能有超常規的進步與發展,可以採取「拔苗助長」的方式。
1.壓擔子。讓上崗一兩年的新教師擔任九年級畢業班中考科目教學任務;讓上崗一兩年的教師擔任年級級長、教研組長、校團委幹部等職;這些「拔苗助長」的措施,讓新教師挑起重擔,他們就必須全力以赴,努力提高。也使他們得到了更多鍛煉的機會,從而更快地脫穎而出。
2.結對子。新教師的成長少不了老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師徒結對幫教活動是一個好方法。從備課指導、聽課指導、作業指導,以及匯報課指導等全方位介入。優秀的區市縣級骨幹教師成為師徒結對工作的重要承擔者。當然,新教師的培養更需要備課組甚至整個教研組的努力。
3.查本子。僅依靠師徒結對等形式培養新教師顯然是不夠的。學校領導必須直接過問,經常關心。不僅經常查查新教師的備課本、批改的作業本等,還可以讓他們把閱讀教育書籍的摘錄、領悟、與實際的聯系等寫下來,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困惑、感受記下來,定期查看這個本子,與新教師作交流,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重溫理論,轉化能力。
(二)教學評比,「引人入勝」
開展各類教學評比是培養青年教師,促進其專業成長的重要方法。教學設計評比、課堂教學評比、說課比賽、教學案例評比、教學故事評比、教育論文評比等等。這些也為青年教師搭建起一個個展示自己的舞台,吸引青年教師們樂此不疲地展現自己的教學魅力。
1.教學競賽全面觀照。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是青年教師同伴互助發展的基本途徑。全校性的每學期一輪的課堂大比武,給青年教師專業發展以螺旋式上升的既定軌道,讓青年教師重視練好教學基本功,重視課堂教學各環節的微觀把握,也重視教學反思,理論學習,逐步形成一定的創新能力。
2.選拔人才鯰魚效應。學校一旦重視從年輕教師中選拔中層幹部,年輕人就會有目標,有希望,有追求。因此,在不違背民意的前提下,在教學業務評比中,適時推出一些新人,給人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感覺,使青年教師隊伍有效激活,給更多的青年教師有一種他行我也行的感覺。他的鑽研勁就會越來越足,鑽研力越來越強,教學力也就會越來越強。
(三)融入社區,「入鄉隨俗」
農村中學近幾年受國家政策的照顧,補充了很多的「特崗」老師,這些老師有好一部分都是外籍的,讓這一部分教師盡快適應本地生活環境,了解本地民風民俗,以利於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是一項不容忽視的任務。
1.學習方言。教書育人,最需語言的溝通與交流,與學生可以用普通話,但若學生講方言,教師聽不懂,是一種遺憾;與家長交流,很多家長不習慣用普通話交流,有些場合講普通話顯得太嚴肅,講方言可能更顯得尊重與親切、隨和而融洽。
2.鼓勵家訪。家訪是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的重要方式。通過家訪,還能了解學生所處的人文地理環境,從而找到許多學生存在問題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活動。
三、問題探討
青年教師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合作,長期努力。目前,在這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研究與探討。
1.農村青年教師培養經費是一個亟待重視解決的問題。教育投入不足,肯定會影響學校和相關部門對青年教師培養的力度,特別是學校沒有專項資金,對青年教師培養的隨意性很大,主動性不足,持續性欠缺。
2.如何在城鄉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通過師資這一最關鍵的教學要素的合理流動(特別是從市區向農村,而不是一味地出現農村優秀青年教師的單向流失),從而得以有效配置,來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實現,最終消解「農村青年教師培養」這個問題。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