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
Ⅰ 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
英語是一門用來與外國人交流的語言工具,學好這門通用的國際外語有助於在未來的社會中與他人很好的交流。對於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初中英語教學一般會從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來實現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其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一、初中英語教學概述
1.初中英語閱讀合理引用批判性思維
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對所有的事物都會持有一種反抗性心理,這無疑增加了英語教學的難度,而且初中生的自製力較差,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受到視野知識結構的限制,在日常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無法很好的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急需引入批判性思維教學來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就批判閱讀而言,就是指為了實現某一目標所決定的進行的一系列合理的,反省的思維。在《認知心理學家談教育》中對批判性思維的界定是「對於某種事物,想像和主張發現問題所在,同時根據自身的思考邏輯作出主張的思考」。不管是以哪種角度對批判性思維作以界定,可以知道的是批判性思維對於初中生學習英語閱讀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樣批判性閱讀主要是來培養學生的自我性格,將其身上的優點與特張不斷發揚,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利用英語閱讀短文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精讀英語短文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初中英語閱讀現狀分析
初中英語閱讀由於管理制度以及學生自身的人為原因造成了英語閱讀能力的普遍偏低,而且初中英語教師缺少對英語教學的深入研究,閱讀模式缺乏多樣性。另外,教師的自覺性缺失,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投入較少,教學方式較為陳舊,依然沿用傳統的口述式教學,教學理念不夠新穎,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多樣性,無法適應教材。有些教師為了減少工作量,縮減了大量的教學實踐,在閱讀課堂上沒有實時的為學生進行答疑,布置相關的閱讀任務後,就讓學生自由復習,學生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課堂教學效果不是很突出。同時,教師往往會把英語閱讀課轉變成知識點的講解,雖然學生會額外得到一些零碎的知識點,但是當真正的遇到一篇英語閱讀的時候,卻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樣應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閱讀短文中出現的問題。獲得的知識非常零碎,沒有整體的感知。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只重視生詞的講解,忽視了思維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提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缺失。
二、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1.創設批判性思維教學情景
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去主動鍛煉自身的批判性思維,不斷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指導學生閱讀大量的英語短文,能夠有目標的為學生設計合適的問題,合理應用教材。教材中Prereading就是讓學生通過快速瀏覽之後來預測文章寫的是關於哪一方面的內容,而Scanning就是需要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子,通過深入閱讀理解主旨句來通曉整篇文章,在Skimming環節中教師要為學生設定能夠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避免出現一些陳年的問題。對於問題回答的不是很好的學生,也要給予鼓勵,結合當前的學習狀況,為其制定合適的學習任務,保障能夠科學、合理設計課堂流程與教學活動,一步步引導學生深入研究相關的閱讀短文,讓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得到良好的激發。主要的步驟如下:學生提出質疑、教師選擇疑難點、師生共同探討、教師答疑。隨著這樣詳細的步驟來進行閱讀短文,學生在這一環節中不斷思考、由簡到繁,從淺入深,相信學生的閱讀能力將穩步提升。
2.採用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才可以較好的引導學生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就現在的初中英語教材而言,內容相當豐富,題材形式多元化,有文學藝術的題材,有科技創興的題材,也有日常生活的教學題材。教師在講解閱讀的時候,要利用現有的資源並從網路上收集相關的上課題材,為學生講述關於本課題的精彩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授課環節中,不能千篇一律的以一種教學方式來講解,要不斷轉換教學方式,採用新穎且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同的題材要設計不同地閱讀教學,不能夠死扣一些「字、詞、句」,結合文章的內容衍射出更加有趣的教學內容。比如在講解關於季節的英語閱讀短文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讓學生將漢語與英語有機的結合起來,相互融會貫通,思考氣候的變化對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聯系自身的實際生活,帶著問題通讀全文,不斷獲取信息,在腦海中思索,主動去構建知識框架結構,從而激發探索知識的慾望,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總結
初中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創新。在學習過程中引進批判性閱讀教學,針對不同學習習慣的學生以及不同類型題材的教學材料,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創設批判性教學情景,逐步提高中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
Ⅱ 如何在讀英文時培養批判性思維
教學內容分析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旨在作出准確的判斷,是以有依據的判斷為目標,並採用適當的評價標准,確定事物真正的價值或優點的思考(The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ty, 2015)。批判性思維讓人積極地、創造性地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服從權威或習俗。《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英語教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議論文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優質材料,但高中英語教材卻比較缺乏適合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議論文語篇。以人教版英語教材必修模塊一至五為例,25篇主課文中包括15篇記敘文和7篇說明文,其餘3篇為對話,缺少議論文體裁。因此,備課團隊選取了1995年全國高考北京卷閱讀理解C篇作為此次培訓會的教學材料(見附錄)。
該材料的文體為議論文。中心話題為是否應該支持動物園圈養動物。文章結構清晰,論點、論據以及結論明確。文章以反問句開頭,表明作者的觀點——把動物關在籠子里是對動物的不公平和不尊敬。第二、三段分別以動物園聲稱關心和拯救瀕危動物的陳述開始,然後作者通過事實、例證、研究發現以及數據駁斥動物園的說法,最後得出結論——人們不應再支持動物園,而應該支持保護動物棲息地的組織。作者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時,使用了很好的論證技巧,如使用研究發現來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和可信度。但是作者的有些論據不夠客觀,語言表述過於絕對,某些言辭明顯有誇大其詞之嫌。該語篇適合培養學生辯證地、批判性地看待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該材料經過整合改編後全文總長231詞,一些生詞,如zoochosis,可以從上下文推測其意思,詞彙難度不大;存在一些可能影響學生理解的長難句,如文章開頭的反問句等。考慮到本篇閱讀材料結構清晰這一特點,在學習方式上備課團隊決定採用學生自主閱讀、記錄關鍵信息、自主構建文章形式圖式和小組合作分享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研讀、探究、體驗,與文本對話,豐富自我,在閱讀活動中積極思考,自主分析和鑒賞課文。在閱讀滿足學生個體需求的基礎上使課堂呈現思維的多元性,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2.學生分析
文本話題為動物園和動物保護,學生對此話題熟悉,基本都有去動物園的經歷和相關經驗。同時,高中學生已基本形成對一些事物的判斷與看法,因此從背景知識、生活經驗以及思維能力上能夠與作者的思維進行碰撞,甚至產生沖突,這就形成了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最佳教育契機。由於本次觀摩活動是借班上課,可供選擇的授課對象為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學生,最後備課團隊選擇了高二年級的學生。原因有三:首先,材料來源於高考題,適合對象是高三學生,經過整合處理後從詞彙和理解能力要求看更適合高二學生。其次,高二學生的閱讀量和視野均較為開闊,他們通常會通過電視、紀錄片、閱讀材料和報刊了解一些有關野生動物和圈養動物的情況。第三,高二學生看問題的角度更廣且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他們有更好的獨立思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對文章的內容作出具有個人意義的判斷。
3.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分析,備課團隊將本節課定位為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為主的閱讀課,並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通過快速閱讀識別並理解作者反對動物園圈養動物的態度和觀點;通過細讀獲取並理解作者的論點、論據及結論,並用關鍵詞進行記錄,同時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邏輯關系,並進行闡釋。
(2)能通過批判性閱讀來評價作者的論據、觀點以及結論,調整和豐富個人觀點,並進行分享與表達。
4.教學設計思路
(1)備課思維過程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化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作為一節代表北京參加全國高中英語教學觀摩培訓會的課例,應該在模式上有所突破,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思路。
① 發展學生的深層次思維
在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僅僅停留在信息提取層面,對發展學生的深層次思維關注不夠。
備課團隊決定在本節閱讀課上重點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做積極的閱讀者。教師引導學生對任何可能形成結論的陳述提出合理的質疑,尋找有力的證據,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一直處於批判性思考之中:從識別文章的主要觀點,到獲取支持觀點的證據,再到最終找到作者的結論,教師一直鼓勵學生思考,與文本互動。在理解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學生就會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的經驗進行比較,不斷對自己提問:文章內容與我的想法是一致的還是矛盾的?作者到底想要闡述什麼觀點?作者給出了哪些理由?我是否被這些理由說服了?我的依據又是什麼?我自己又得出什麼結論?我自己的觀點是否令人信服?
在這一系列的質疑、碰撞、調整的互動中,學生進行了大量的、積極的思維活動,批判性思維的訓練貫穿了整節閱讀課,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意識得到強化和提升。
② 關注具有個人意義的閱讀體驗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教育部,2003)要求英語教學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於學生優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和風格。但是,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過於簡單化和表面化,更關注結果,忽視閱讀體驗過程,而且對個性化閱讀關注不夠。
備課團隊決定在本節課上採用個性化閱讀的學習方式,把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閱讀活動以學生自主研讀為主,把閱讀活動變為學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積極思考,自主把握、分析和鑒賞課文,使閱讀活動建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
本篇閱讀文章的中心話題為是否應該支持動物園圈養動物。本節課的教學主線就是理解作者對於這個話題的觀點、論據和結論。在信息輸入環節,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安靜閱讀,以記筆記的形式獲取作者對於這個話題的觀點、論證過程以及結論。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對於課文有了整體感知和整體把握,體會了作者完整的思維過程,也在與文本的對話交流中豐富了自己對動物園圈養動物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為最後個人觀點的形成和表達作鋪墊。整節課是一個豐富和表達個人真實思想的過程。
(2)課堂教學活動
在理清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主線後,本節課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①激活圖式,形成閱讀期待。學生通過觀看動物在自然環境和在動物園里的兩種不同狀態,激活有關動物園及動物的背景知識和經驗,並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形成想要通過閱讀去了解作者觀點的期待。
②建立語篇圖式,深化理解。學生自主閱讀,識別並歸納作者的觀點、論據以及結論,以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同時通過記錄關鍵詞和繪制不同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語篇的邏輯關系,將語篇信息轉換為可視的圖像信息,從而整體感知語篇的內在語義關系,推動深層理解,同時建立起議論文的形式圖式。
③豐富圖式,構建個人理解。學生通過小組分享,修正對文本的理解,然後再次進行批判性閱讀,結合個人背景知識和生活體驗表達對作者觀點的看法以及對作者論據的客觀評價,形成個人獨立的思想和見解。
(3)教學內容的調整
對於剛進入高二年級的學生來講,本篇閱讀材料無論從詞彙量上還是從句式結構的復雜程度上都有點偏難。因此,備課團隊對閱讀材料作了以下調整:
① 文本生詞的處理
由於是高考閱讀文章,文中一些詞彙對於高二學生來說是生詞,而且上下文並不能提供足夠的線索幫助學生猜出詞義。因此教師在閱讀材料中對bar、claim、captive breeding等生詞標注了中文釋義。
② 復雜句式的處理
教師在前期教學中發現,在識別和歸納作者的論據時,很少有學生會提及圈養動物的效果。課後與學生交流發現,文章第三段中的句子「Captive breeding of endangered species has not resulted in their being sent back to the wild.」造成理解障礙,因此學生對這一點避而不談。由於本節課主要是思維訓練課,教師不願意打斷學生思維活動的連貫性,故不涉及過多的長難句講解。於是備課團隊經過與外教討論,將該句調整為:Captive breeding has not led to endangered species going back to the wild.
③ 文章篇幅的處理
由於本次課例的時間為35分鍾,在一節以培養思維能力為目標的英語閱讀課上,若要保證教學目標達成的效果,就必須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和思考時間。同時,自主閱讀並記錄關鍵信息的學習方式更增加了對時間的要求。因此,備課團隊經過認真討論一致認為應該從原文第三、四段中刪去一段。最終我們選擇刪去第三段,保留第四段,原因是第四段有關圈養繁殖的內容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教學過程
Step 1: Lead-in
1.教師給學生播放兩段視頻。第一段是野生非洲獵豹自由奔跑的視頻,學生可以充分感受獵豹的速度。第二段是關在動物園里的美洲豹來回踱步的視頻,學生感受到的是美洲豹的焦躁不安。學生觀看第一段視頻後,教師提問: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學生答:Excited. I feel its speed and power. 教師繼續追問:Where does it live? 學生答:In its natural habitat. 接下來,學生觀看第二段視頻。教師提問: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學生答:I feel the leopard is bored and anxious. 教師繼續追問:Where does it live? 學生答:In cages.
2.學生簡單表達個人對動物園圈養動物的看法。教師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keeping animals in cages?並讓學生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教師鼓勵學生表達個人觀點。同時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學生的觀點。學生在與同伴的思維碰撞中激活經驗,激發閱讀興趣。
[設計意圖]
關於野生動物與圈養動物的兩段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野生動物與圈養動物的區別,更讓學生在為野生動物的智慧和自然美激動的同時,為圈養動物失去自由而痛惜,之後教師的「寥寥數語引領學生入境,激發了學生思想的火花」 (註:摘錄自比賽現場外專委的微信互動平台中老師們對本節課的評價,以下簡稱「微信平台」)。
批判性思維是一個從多渠道獲取信息,綜合各方觀點,經過分析判斷,形成自己觀點的過程。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與全班分享自己的觀點,教師將學生的觀點分類記錄在黑板上,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為輸出環節的深入思考做好准備。
Step 2: Reading for the writer's opinion
1. 學生快速閱讀全文並回答問題: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keeping animals in cages? 該問題的答案「Keeping animals in cages is not fair or respectful.」出自文章的第一段。之後教師追問:What makes you think so? 有的學生找出文中的信息:Mostly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教師又問:That's a good try. Can you find a better explanation? 學生沒有迅速定位關鍵信息,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大聲朗讀第一段,之後繼續提問:Have you got a better answer? 學生答:How could we possibly think ...?教師對這一回答給予肯定,並指出這個句式被用來表達強烈的質疑。接下來教師追問:Do you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Who else might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學生答:Zoos or zoo keepers.
2. 學生再次快速閱讀文章,並檢測自己的推斷。學生的推斷是正確的:動物園方與作者持不同觀點。
[設計意圖]
批判性思維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識別作者的觀點(Cottrell,2011),此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找到作者的觀點。文章第一段只有一句話,是一個含有「How could we possibly think ...?」的特殊疑問句。本句話是文章中的一個長難句,首先這個句式學生比較陌生,另外該句還包括一個賓語從句和一個插入語。但這句話是作者觀點的出處,如果學生對這個句子不理解,那麼就會影響後面的閱讀,也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教師在此帶著學生一起理解這個句子,並引領學生通過朗讀體驗這個特殊疑問句式表達的強烈質疑。
教師通過追問第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文章的內容與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學生不需要馬上回答這個問題,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文章不只是理解作者的觀點,還可以與作者互動,甚至可以質疑作者的觀點和看法。
Step 3: Reading and taking down key information
1.學生細讀文章,並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以下信息:作者的觀點、動物園的說法、作者駁斥動物園說法的論據以及作者的結論。
教師提醒學生記筆記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將以上信息以思維導圖、表格或流程圖(見下圖)等形式組織起來。
https://..com/question/500703689023227964.html
Ⅲ 新課標下如何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的過程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閱讀有助於鞏固和擴大詞彙,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內用語言的能力。閱容讀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規定的高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又是落實交際實踐性的主要途徑,可見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要求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強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將就在新課程標准條件下如何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一、設計提問,激發學生的主體思維和閱讀興趣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築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要服務於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目標需要。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容滲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既有啟發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
Ⅳ 如何培養高中學生在閱讀中的批判性思維
一、引言
近年來,繪本閱讀教學在小學悄然興起,讓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閱讀繪本時更多的是關注意義,而不是生詞、語法,語言的學習融於閱讀之中,成為自然發生的事情。然而,不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缺失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即思維的培養。由於教師擔心學生英語水平有限,所以事先設計好的問題和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閱讀內容的理解展開,基本沒有讓學生就所讀內容展開討論的活動,更沒有給學生提問的機會。這是由於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差異,沒有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和對所讀內容的不同理解。小學生雖然英語水平有限,但不代表其思維能力弱,而且英語教學的目標不僅是學習語言,還應能讓學生發展他們的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指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看法去分析問題,對看到、聽到、讀到的事情進行闡釋、分析、評價、推理、解釋等(Facione,1990),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是好奇的,能不斷地質疑,思想開放、靈活;能合理、公正地作出評估,審慎地作出判斷,樂於重新思考,對問題有清晰的認識;能有條理地處理復雜問題,用心尋找相關信息,合理選擇評價標准,專注於探究,堅持尋求學科和探究環境所允許的精確結果(彼得·費希萬等,2009)。他們能夠主動、積極地思考,能夠比較全面地思考問題或看待某件事情,對自己的判斷或結論能夠提供充足的理由(Roche,2015)。
二、小學生批判性思維啟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多人都認為批判性思維在小學階段是無法培養的,然而著名教育家杜威(1990)指出,學校必須為孩子做的事就是關注他們的思想,發展他們的思考能力。在杜威看來,思維決定著人們的體驗和感悟,所以在兒童非常小的年齡時培養他們思維的習慣與品質非常重要。在美國,教育界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興起了培養批判意識的教學嘗試與改革;到了60年代,美國教育界更興起了一場全國范圍的批判性思維的運動,提倡在大、中、小學的課程大綱中開設有關批判性思維的課程,以強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及精神(方展畫、吳岩,2005)。杜威的學生馬修·李普曼認同這一觀點,他同樣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學會思維,在其所有能力中批判性思維能力是關鍵(方展畫、吳岩,2005)。李普曼在自己的工作中發現,即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學生在批判性思維能力上仍是沒有很大的進展,這是因為在他們過去的教育中沒有能夠完成批判性思維教育,沒有能夠形成理性思維能力。兒童天生就有思考的能力,老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和激發孩子思考以及進行批判,不斷地深化理解,而非老師主導課堂,以老師所說為對(羅興剛、劉鶴丹,2012)。兒童教育中,教師和學生要形成對話關系,對話是辯證思維和批判思維得以顯現的外在形式,在對話中沒有確定的答案,通過交流兒童可以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獲得思維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學本身就強調交流與對話,語言是用來傳遞思想的,因此如何給學生創造表達觀點、修正觀點、獲得思維發展的機會就成為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任務。
三、小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途徑及策略
低層次思維多體現在跟讀、背誦、復述類活動中,而高層次思維是體現在比較、反思、分析、推理類活動中。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有意識地加強高層次思維的培養,學生就能逐漸形成較強的思維能力。在語言教學中,批判性閱讀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良好途徑。所謂批判性閱讀是指對文本的高層次理解,它包括解釋意義和評價兩個層面。批判性閱讀就是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把事實與觀點區分開,並且確定作者的目的和語氣。同時,讀者需要通過推理推導出言外之意,填補信息上的空白,得出符合邏輯的結論(Pirozzi,2003)。批判性閱讀也指讀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對讀物的真實性、有效性及其價值進行判斷並作出評價的一種閱讀活動,一般包含理解文本、評價文本和作出反應三個步驟(何強生、劉曉莉,2003)。批判性閱讀不是讀者對文本進行粗略瀏覽,被動地接受和記憶其中內容的閱讀方式,而是對作者的觀點、傾向、假設進行分析、整合和評析(范莉,2008)。
可見,批判性閱讀對讀者的要求是能夠在理解所讀內容的基礎上對其展開分析與評價,大致可以從三個層次來實現。第一層次是對文本本身的處理,即理解大意,讀者的主要目標是努力抓住文本的主旨大意,基於文本信息建立立體的網狀關系圖。第二層次要求讀者能夠跳出文本,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建立聯系,推斷言外之意。第三層次是回歸文本,就文本結構、寫作方式、作者意圖、作者觀點等展開分析,並提出質疑或作出合理評價。讀者在這些活動中與文本進行了充分對話,不僅能提升語言能力,更能獲得思維能力訓練。
四、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建議
1. 理解文本大意(即「意」)
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形象思維發達的特點,利用合適的文本發展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可視化的能力。
Ⅳ 《教育界》2014第20期總152期目錄
一、根據《教育界》雜志官網的查詢結果,這一期的雜志基本目錄如下:
好問題 好課堂 林文娟
正視「應試教育」 加強「素質教育」 李華麗
校園危機考驗下的農村中小學管理 吳欽
淺談小學學校的管理 李惠萍
小學班級活動之我見 潘和
信心教育用在班級管理中的實踐 任光強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提問應遵循的原則與設置策略 陳遠生
中學體育教育對德育培養的滲透 姜清茂
論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李蓉
抓好學生心理教育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王懷革
小學美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朱華
再論體育教學中德育的重要性 許存林
少年兒童的特點改進及思想教育工作探索 張素女
新課改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董繼春
透析新課改思想方法 調控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郭勝霞
構建大語文的課堂教學 解文峰
高中數學課堂自主創新能力培養 李克軍
巧用多媒體技術 構建數學高效課堂 路永偉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討 梁健
觸動學生心靈,繪出五彩世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齊慧穎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的培養 李淑芳
小學數學課堂「意外」的誘因及應對策略 劉媚
我的課堂 我做主--「以學為主當堂達標」高效課堂探究淺見 談文君
提高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之我見 田玉娟
關於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王亦敏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質疑能力的培養 韋曉
淺析如何實現語文高效課堂 吳雙
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徐燕
挖掘教材情感因素 優化語文課堂教學 楊惠君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張小霞
提高英語課堂效率,落實減負措施 張秀輝
淺談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張金霞
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常戰軍
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方法的有效應用 成彥盛
綜合探究小學數學開放式的教學方法策略 李君琴
怎樣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課 劉玲玲
差異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嘗試 牛喜軍
四輪驅動培養學生語文學習好習慣 邱舒苗
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法探討 譚超雪
創新教學方法 激活語文教學 王自平
高中化學課題實驗教學法分析 吳銀雪
小學低段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究 徐積福
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方法 楊博
優化初中語文自讀課的教學方法 張志傑
更新教學觀念 搞好數學教學--淺談初一數學新教材的教法 周文源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說課(第一課時) 曹淑
潛心涵詠做備課--記一次語文研討活動 董曉娟
提高小學語文練習課有效性「四要」 林賢源
網路環境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分析 黃玉瑩
初探新課程標准下高考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藺麗
如何整體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任碧江
喚醒感知意識 培養感知能力 寫好作文 王占林
細讀文本 教學出彩 肖培卿
如何精準定位語文閱讀課的教學目標 王堂錄
觸「境」生情,實施有效教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徐崇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楊梅
馨風搖曳芳菲香,疏影橫斜星月光--淺談初中學語文當堂達標教學中的幾個環節 尹書奎,李秀華
用對話策略讓中學作文教學靈動起來 張富青
如何讓初中文言文教學走出困境 張順良
練寫觀察日記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 張新紅
追求真實情感,實現個性表達--淺談小學習作課教學 趙萍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實施策略初探 白賀祖
淺談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 安桂林
交出主動權,讓你飛翔--淺談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陳錦惠
讓新課堂沐浴在人文的陽光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初探 樊麗萍
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課--打造「有趣,有愛,有用」的課 韓愛琴
如何有效促進普通生的學習和成長 何立輝
引導學生審美閱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李紅俊
針對聾生心理特點 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劉素
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林燕燕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蘇愛珍
在學困生中尋找教學的突破口 農麗玲
淺議作業批改 塗德洪
探索新課改實施實踐 開放型英語閱讀教學 王婉貞
淺議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 王月紅
新教材 新探索 肖紅玉
淺談傳統教育的缺陷及其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楊森林
淺談中學生不喜歡課外閱讀的成因 曾海嫦
新課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 安傑
中學作文教學呼喚對話意識 包鵬
讓古詩的美在課堂中綻放 鄧潔萍
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 賴興婷
新課標小學古詩詞教學策略 李立
加強語感培養,提高現代文閱讀效率 梁昭蓮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應堅持兩個不動搖 劉秀傑
新課改初中作文教學的創新 裴天鵬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審美分析 祁瑋
新課改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冉軍虎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魯迅作品的教學 石淑芳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探究 吳文濤
文由趣生 讀中促寫 王永勤
淺談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 於丹
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張生虎
淺議小學生作文的生活化 張生龍
淺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趙志祥
新課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 周建平
巧用奇偶數 高光峰
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施中數學文化教學研究 曹振生
小學數學中如何滲透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管進維
淺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 郭君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 黃定翠
新課程如何強化初中數學習題課教學 黃永慧
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究 季忠萍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分享」 康登貴
淺談初中數學概念互動生成教學 李明哲
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探究 劉范清
淺談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劉小珍
高中數學課堂概念教學有效策略淺談 朱雯婷
焦點三角形在橢圓上存在直角頂點的條件 王必書
淺談數學課堂電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祖愛新
如何打造出有趣的小學英語課之我見 畢婕
如何有效應對四川省高考英語閱讀表達新題型 王靜
淺談高考英語作文寫作技巧 邴燕樂
淺談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的有效性-批判性閱讀 陳曉紅
人教版高中英語Using language 部分的教材整合嘗試 林紅
談談高中英語書面表達的寫作技巧 胡桂林
新課標下高中英語閱讀課的創新設計 晉雯
高中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 李學會
初中英語新課改與實踐之我見 凌思萍
小組學習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 沈秋雲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 沈世強
新型初中英語課堂中師生關系問題及對策初探 王娟
淺談培養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良好習慣 王麗新
初中英語復習課的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 王增強
英語課堂中滲透文化知識的探究 余玉芬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探究 林成武
落實新課改精神,做好高三政治復習 王永春
淺談高三歷史第二輪復習 姚席勇
初中地理教學的幾點思考 張新旺
淺析運用比較法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效果 張亞亞
實驗是進行化學探究性學習的主旋律 何德朝
高中化學實行哲學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竇健
義務教育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問題教學的思路 黃柏青
高中物理力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焦永剛
初中化學教學新課改實踐淺談 聶志彪
課外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孫鳳明
新課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困惑與反思 王小軍
淺議初中物理起始階段的教學策略 王勇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的教學反思 趙海紅
洞悉新課改實踐精神 探析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趙紅強
弱電解質稀釋後平衡移動方向及微粒濃度的變化 鄭永望
高中物理自主學習教學策略的探討 吳麗群
體育教學中預防損傷之我見 陳明曉
淺談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李飛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多樣化的應用與創新能力 強霞
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習活動的設計 邱慧霞
打造和諧互動的體育課堂 王浩
音樂教育與學生多樣化發展關系探究 袁飛
淺談新課程標准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的原則和方法 張貴
小學音樂教學快樂課堂的構建 王俊風
農村教育現狀與對策 何家偉
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農村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荊梅曉
淺談我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 寇登淑
初探農村小學美術教學方法 李彥仁
淺析農村中學生「寫作難」原因及對策 劉桂娟
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改革措施 劉興功
新課改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南雪霞
淺談農村中學的班級管理 龐啟鳳
農村初中生自學能力及對策研究 申燕妃
農村初中音樂教學如何走向開放 蘇學聰
農村初中物理學生分組實驗能力培養初探 陶國明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朗讀水平與口語交際的能力 陶繼宗
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如何構建開放課堂 王良雨
淺談我縣農村中小學韻律操教學存在的問題 張建清
農村小學高年段快樂作文教學研究 趙淑珍
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艾如鵬
如何讓信息技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郭軍平
談多媒體教學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何侑懃
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信息素養的實踐和思考 李林澤
談中學信息技術課新課改中的教學體會與反思 李相
探究美術學科特點 整合多媒體素材的收集與製作 李小平
整合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數學新課程 李玉華
讓信息技術走進數學課堂 梁敏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職業中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彭華明
應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習曉春
新課改下的信息技術課策略 張海軍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探析 張鵬
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職教學中的有效性 張自珍
演繹精彩 放飛夢想--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黃珊珊
依據學生特點進行小學計算機課的教學 李海洋
二、有關這一本雜志的簡介如下:
《教育界》雜志,定位於教育專業的教育類權威性學術期刊,教育類核心期刊,本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出版總署批準的純教育類權威期刊。主管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主辦單位:廣西出版雜志社,國內統一刊號CN45-1376/G4,國際刊號:ISSN 1674-9510 ,郵發代號(基礎教育版48-195,高教職教版48-196),該期刊是面向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教育科研院所、各類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及其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和專業教師的綜合性教育教學類素質教育專業性教育學術理論期刊。
Ⅵ 如何把批判性思維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
下面幾個方面利用元認知來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的:
1、項目開始回階段:答先讓學生在身邊結合圖書或網上查找到室內綠色植物的品種的相關資料和圖片,各種綠色植物的特點,各種植物的作用等。
2、項目進行階段:再學生們以小組形式調查說明自己喜歡的一種或幾種室內綠色植物並說明其原因,各個小組長製作成ppt和圖表的形式,對各種結果進行數據統計及圖片展示,同時需要學生進行批判性的篩選。通過這個調查記錄的過程,以大力地培養學生們的批判性思維。
3、項目結束階段:學生要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批判性地選取,學生們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小組互動交流進行進一步的討論,最後能夠總結學生各自所喜歡的室內綠色植物的充分的緣由,最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自我調節能力以及監控能力的批判性思維。
Ⅶ 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培養批判性思維
1.教學內容分析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旨在作出准確的判斷,是以有依據的判斷為目標,並採用適當的評價標准,確定事物真正的價值或優點的思考(The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ty, 2015)。批判性思維讓人積極地、創造性地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服從權威或習俗。《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英語教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議論文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優質材料,但高中英語教材卻比較缺乏適合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議論文語篇。以人教版英語教材必修模塊一至五為例,25篇主課文中包括15篇記敘文和7篇說明文,其餘3篇為對話,缺少議論文體裁。因此,備課團隊選取了1995年全國高考北京卷閱讀理解C篇作為此次培訓會的教學材料(見附錄)。
該材料的文體為議論文。中心話題為是否應該支持動物園圈養動物。文章結構清晰,論點、論據以及結論明確。文章以反問句開頭,表明作者的觀點——把動物關在籠子里是對動物的不公平和不尊敬。第二、三段分別以動物園聲稱關心和拯救瀕危動物的陳述開始,然後作者通過事實、例證、研究發現以及數據駁斥動物園的說法,最後得出結論——人們不應再支持動物園,而應該支持保護動物棲息地的組織。作者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時,使用了很好的論證技巧,如使用研究發現來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和可信度。但是作者的有些論據不夠客觀,語言表述過於絕對,某些言辭明顯有誇大其詞之嫌。該語篇適合培養學生辯證地、批判性地看待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該材料經過整合改編後全文總長231詞,一些生詞,如zoochosis,可以從上下文推測其意思,詞彙難度不大;存在一些可能影響學生理解的長難句,如文章開頭的反問句等。考慮到本篇閱讀材料結構清晰這一特點,在學習方式上備課團隊決定採用學生自主閱讀、記錄關鍵信息、自主構建文章形式圖式和小組合作分享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研讀、探究、體驗,與文本對話,豐富自我,在閱讀活動中積極思考,自主分析和鑒賞課文。在閱讀滿足學生個體需求的基礎上使課堂呈現思維的多元性,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2.學生分析
文本話題為動物園和動物保護,學生對此話題熟悉,基本都有去動物園的經歷和相關經驗。同時,高中學生已基本形成對一些事物的判斷與看法,因此從背景知識、生活經驗以及思維能力上能夠與作者的思維進行碰撞,甚至產生沖突,這就形成了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最佳教育契機。由於本次觀摩活動是借班上課,可供選擇的授課對象為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學生,最後備課團隊選擇了高二年級的學生。原因有三:首先,材料來源於高考題,適合對象是高三學生,經過整合處理後從詞彙和理解能力要求看更適合高二學生。其次,高二學生的閱讀量和視野均較為開闊,他們通常會通過電視、紀錄片、閱讀材料和報刊了解一些有關野生動物和圈養動物的情況。第三,高二學生看問題的角度更廣且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他們有更好的獨立思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對文章的內容作出具有個人意義的判斷。
3.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分析,備課團隊將本節課定位為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為主的閱讀課,並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通過快速閱讀識別並理解作者反對動物園圈養動物的態度和觀點;通過細讀獲取並理解作者的論點、論據及結論,並用關鍵詞進行記錄,同時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邏輯關系,並進行闡釋。
(2)能通過批判性閱讀來評價作者的論據、觀點以及結論,調整和豐富個人觀點,並進行分享與表達。
4.教學設計思路
(1)備課思維過程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化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作為一節代表北京參加全國高中英語教學觀摩培訓會的課例,應該在模式上有所突破,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思路。
① 發展學生的深層次思維
在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僅僅停留在信息提取層面,對發展學生的深層次思維關注不夠。
備課團隊決定在本節閱讀課上重點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做積極的閱讀者。教師引導學生對任何可能形成結論的陳述提出合理的質疑,尋找有力的證據,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一直處於批判性思考之中:從識別文章的主要觀點,到獲取支持觀點的證據,再到最終找到作者的結論,教師一直鼓勵學生思考,與文本互動。在理解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學生就會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的經驗進行比較,不斷對自己提問:文章內容與我的想法是一致的還是矛盾的?作者到底想要闡述什麼觀點?作者給出了哪些理由?我是否被這些理由說服了?我的依據又是什麼?我自己又得出什麼結論?我自己的觀點是否令人信服?
在這一系列的質疑、碰撞、調整的互動中,學生進行了大量的、積極的思維活動,批判性思維的訓練貫穿了整節閱讀課,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意識得到強化和提升。
② 關注具有個人意義的閱讀體驗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教育部,2003)要求英語教學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於學生優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和風格。但是,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過於簡單化和表面化,更關注結果,忽視閱讀體驗過程,而且對個性化閱讀關注不夠。
備課團隊決定在本節課上採用個性化閱讀的學習方式,把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閱讀活動以學生自主研讀為主,把閱讀活動變為學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積極思考,自主把握、分析和鑒賞課文,使閱讀活動建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
本篇閱讀文章的中心話題為是否應該支持動物園圈養動物。本節課的教學主線就是理解作者對於這個話題的觀點、論據和結論。在信息輸入環節,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安靜閱讀,以記筆記的形式獲取作者對於這個話題的觀點、論證過程以及結論。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對於課文有了整體感知和整體把握,體會了作者完整的思維過程,也在與文本的對話交流中豐富了自己對動物園圈養動物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為最後個人觀點的形成和表達作鋪墊。整節課是一個豐富和表達個人真實思想的過程。
(2)課堂教學活動
在理清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主線後,本節課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①激活圖式,形成閱讀期待。學生通過觀看動物在自然環境和在動物園里的兩種不同狀態,激活有關動物園及動物的背景知識和經驗,並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形成想要通過閱讀去了解作者觀點的期待。
②建立語篇圖式,深化理解。學生自主閱讀,識別並歸納作者的觀點、論據以及結論,以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同時通過記錄關鍵詞和繪制不同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語篇的邏輯關系,將語篇信息轉換為可視的圖像信息,從而整體感知語篇的內在語義關系,推動深層理解,同時建立起議論文的形式圖式。
③豐富圖式,構建個人理解。學生通過小組分享,修正對文本的理解,然後再次進行批判性閱讀,結合個人背景知識和生活體驗表達對作者觀點的看法以及對作者論據的客觀評價,形成個人獨立的思想和見解。
(3)教學內容的調整
對於剛進入高二年級的學生來講,本篇閱讀材料無論從詞彙量上還是從句式結構的復雜程度上都有點偏難。因此,備課團隊對閱讀材料作了以下調整:
① 文本生詞的處理
由於是高考閱讀文章,文中一些詞彙對於高二學生來說是生詞,而且上下文並不能提供足夠的線索幫助學生猜出詞義。因此教師在閱讀材料中對bar、claim、captive breeding等生詞標注了中文釋義。
② 復雜句式的處理
教師在前期教學中發現,在識別和歸納作者的論據時,很少有學生會提及圈養動物的效果。課後與學生交流發現,文章第三段中的句子「Captive breeding of endangered species has not resulted in their being sent back to the wild.」造成理解障礙,因此學生對這一點避而不談。由於本節課主要是思維訓練課,教師不願意打斷學生思維活動的連貫性,故不涉及過多的長難句講解。於是備課團隊經過與外教討論,將該句調整為:Captive breeding has not led to endangered species going back to the wild.
③ 文章篇幅的處理
由於本次課例的時間為35分鍾,在一節以培養思維能力為目標的英語閱讀課上,若要保證教學目標達成的效果,就必須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和思考時間。同時,自主閱讀並記錄關鍵信息的學習方式更增加了對時間的要求。因此,備課團隊經過認真討論一致認為應該從原文第三、四段中刪去一段。最終我們選擇刪去第三段,保留第四段,原因是第四段有關圈養繁殖的內容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教學過程
Step 1: Lead-in
1.教師給學生播放兩段視頻。第一段是野生非洲獵豹自由奔跑的視頻,學生可以充分感受獵豹的速度。第二段是關在動物園里的美洲豹來回踱步的視頻,學生感受到的是美洲豹的焦躁不安。學生觀看第一段視頻後,教師提問: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學生答:Excited. I feel its speed and power. 教師繼續追問:Where does it live? 學生答:In its natural habitat. 接下來,學生觀看第二段視頻。教師提問: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學生答:I feel the leopard is bored and anxious. 教師繼續追問:Where does it live? 學生答:In cages.
2.學生簡單表達個人對動物園圈養動物的看法。教師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keeping animals in cages?並讓學生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教師鼓勵學生表達個人觀點。同時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學生的觀點。學生在與同伴的思維碰撞中激活經驗,激發閱讀興趣。
[設計意圖]
關於野生動物與圈養動物的兩段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野生動物與圈養動物的區別,更讓學生在為野生動物的智慧和自然美激動的同時,為圈養動物失去自由而痛惜,之後教師的「寥寥數語引領學生入境,激發了學生思想的火花」 (註:摘錄自比賽現場外專委的微信互動平台中老師們對本節課的評價,以下簡稱「微信平台」)。
批判性思維是一個從多渠道獲取信息,綜合各方觀點,經過分析判斷,形成自己觀點的過程。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與全班分享自己的觀點,教師將學生的觀點分類記錄在黑板上,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為輸出環節的深入思考做好准備。
Step 2: Reading for the writer's opinion
1. 學生快速閱讀全文並回答問題: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keeping animals in cages? 該問題的答案「Keeping animals in cages is not fair or respectful.」出自文章的第一段。之後教師追問:What makes you think so? 有的學生找出文中的信息:Mostly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教師又問:That's a good try. Can you find a better explanation? 學生沒有迅速定位關鍵信息,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大聲朗讀第一段,之後繼續提問:Have you got a better answer? 學生答:How could we possibly think ...?教師對這一回答給予肯定,並指出這個句式被用來表達強烈的質疑。接下來教師追問:Do you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Who else might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學生答:Zoos or zoo keepers.
2. 學生再次快速閱讀文章,並檢測自己的推斷。學生的推斷是正確的:動物園方與作者持不同觀點。
[設計意圖]
批判性思維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識別作者的觀點(Cottrell,2011),此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找到作者的觀點。文章第一段只有一句話,是一個含有「How could we possibly think ...?」的特殊疑問句。本句話是文章中的一個長難句,首先這個句式學生比較陌生,另外該句還包括一個賓語從句和一個插入語。但這句話是作者觀點的出處,如果學生對這個句子不理解,那麼就會影響後面的閱讀,也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教師在此帶著學生一起理解這個句子,並引領學生通過朗讀體驗這個特殊疑問句式表達的強烈質疑。
教師通過追問第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文章的內容與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學生不需要馬上回答這個問題,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文章不只是理解作者的觀點,還可以與作者互動,甚至可以質疑作者的觀點和看法。
Step 3: Reading and taking down key information
1.學生細讀文章,並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以下信息:作者的觀點、動物園的說法、作者駁斥動物園說法的論據以及作者的結論。
教師提醒學生記筆記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將以上信息以思維導圖、表格或流程圖(見下圖)等形式組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