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滲透德育的思考
Ⅰ 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廖 芸
一、德育教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在學校教育中,學生在學校里汲取文化知識僅是教育的一部分。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學生成長為社會的棟梁之才更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單一的德育教育,各個學科的學習是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品質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中英語學科在中學教育里占的分量極重,比率極高,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理應發揮著重大作用。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要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以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從英語教學大綱可以看出,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人才不僅是學科所需,還是社會、民族所需。而這一要求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德育知識滲入到學科教育中,達到教書育人的最終結果。
英語是一門文化性和社會性學科,與理科學科不同,英語教學更傾向於從社會的角度,自然的角度,以及人情感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正因為英語學科的這一獨特性,使教學更易於走進學生的心靈,敞開學生的心扉,以學生的思維為主體,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開導及教育。同時,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在將語言引進的同時,相應的會引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優點及缺點。對於優點,適當地學習,取其精華。但在面對不同文化下的一些陋習和缺點時,應該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自我判斷去其糟粕。在這一點上,英語學科在德育教育上的貢獻,是無可比擬的。
二、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的方法
德育教育滲透進英語教學中,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其中包括自身的示範及情感體驗,學生的確切情況分析,教材的深度利用以及課外訓練的拓展。
1、「以身作則」——教師自身的示範及情感體驗
俗話說「身正為師,行為示範」,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身作則。作為英語教師,平時在自身的學習過程中,會接觸到多種外來文化。在這些外來文化中,有先進、積極的一面,也有落後、消極的一面。因此,首先從自身角度出發,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應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進行選取,精心准備教學內容。將不良的文化習俗關在教學的大門之外。同時,教師應對自己嚴格要求,杜絕不良的習慣。
從情感體驗方面來講,教師可以通過自己對一些西方文化的了解,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十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節(Thanks giving festival)。雖然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慶祝這個節日,但可以利用這一機會,教會學生進行感恩,感謝幫助過自己的父母,師長。引導他們製作卡片並用英語寫上自己感恩的話語,例如:On this special festival, I am very grateful to what you have done ring these years. Thank you, mother /father.(在這特別的節日里,我非常感激您為我做過的一切。謝謝你,媽媽/爸爸。)同時,在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時,引導學生學會怎樣用英語介紹傳統節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增強他們的民族榮譽感。利用自己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的文化以及品德,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父母及國家。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生情況的確切分析
不同的學生,有其自身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經歷。在學科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分析。
例如,班級里有學生A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A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在有一次課堂前的Duty report的值日報告里,他說「I think my mother and father don't like me at all. They don't come back to see me all the year round. All they know is making money. I hate them.」(我認為我的父母一點都不愛我,他們一年到頭都不回來看我。他們所知道的事情就是賺錢。我恨他們。)根據小A的這一情況,教師利用課間時間,為大家播放了關於父母和子女的相關視頻,讓學生明白,每一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教學生學會感恩,學會體諒父母的艱辛。
通過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的放矢,更利於不同情況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3、「因材施教」——深挖教材內涵
每一本教材布都是多個專家進行研討校正之後的結果,也是緊跟教學大綱的產物。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實現教學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還要著重升華情感目標。
例如,剛進入新學期,外研版英語必修一的第一篇課文就是關於「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高中生活的第一天)。這一課的內容講述了一個學生進入高中的第一天,對其學習環境及學校環境進行描述,與學生的真實生活相貼切。通過這一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高中生活特色,知道高中與初中的不同。使學生盡快適應自己的角色,在高中學習生活中盡快地成長起來。這一課的情感目標是使學生愛上自己的高中學校以及新的生活,培養起新的班級榮譽感以及學校榮譽感。
在國際禁毒日前後,學生學到了「No drugs」(拒絕毒品)這個單元。單元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了香煙,毒品的類型以及吸食香煙毒品的害處。在此,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給學生更多的現實材料,將本單元上升到更高的情感目標--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遠離毒品。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圍繞課文主題,取其精華,深挖教學內涵,讓學生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同時,使思想得到熏陶。
4、「寓德於教」——課外訓練的拓展
由於英語是文字型學科,學生除了在課堂里學習知識,還應該從多角度多范圍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拓展學生能力的時候,可以適當選取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材料。例如剛學過「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這一課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網際網路的優點和缺點進行討論,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體驗和分析,以怎樣正確地使用網際網路寫一篇英語作文。這樣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讓他們根據自身的實際,對自己使用網際網路進行反思,得出一個正確的方法和結論。在平時使用網路的時候注意規范自己的言行,達到思想與言行的統一。
在課後,教師可以適當地教會學生一些英語名言警句。例如:「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教會學生堅定自己的理想,努力克服困難。「The secret of success is not so much money as a strong will.」 (成功的要訣不是金錢而是堅強的意志)教會學生用意志追求成功。「Early to bed, early to rise make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和聰明)教會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健康體魄。「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教會學生重視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具有教育意義的英語影片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英語電影《阿甘正傳》講述的是一個患有先天殘障小孩的奇跡人生。影片有多處著名的名言,如:「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Stupid is as stupid does」通過觀看影片,讓學生分組討論觀後感,用英語闡述自己的感想和觀點。在這個過程中,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還讓學生從電影主人公身上學到了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樂觀積極的態度。這些都會讓學生在面對自己的困難時有正確的觀點態度。
總之,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赫爾巴特曾說過:「教學中如果沒有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將教學和德育結合起來,巧妙地引入教學素材,設計教學環節既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有利於促進他們在學科和思想品德上的進步。然而,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的一個過程需要教師從自身,從學生,從教材,從課外材料多個方面進行了解和准備,才能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並最終實現既「樹木」又「樹人」的最終效果。
Ⅱ → 淺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人教版英語) 2013
現在是素質教育時代,它通常以發展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為核心,德育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滲透到學生全面發展的各個方面。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各科教學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具有很特別的作用,因為英語它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英語教師的工作一方面表現在對學生傳授英語知識,重視學生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訓練,同時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視對學生品格的培養,力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的作用。 教師在注意並利用社會、家庭、學校對學生的正面影響的同時,必須在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讓學生自覺地克服環境因素對英語學習造成的影響,努力學習好英語。教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國家,弘揚優秀文化傳統,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具有高度責任感。英語作為基礎學科更加要重視德育教育,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那麼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達到提高教學成績的目的?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通過課堂教學滲透,言傳身教,進行養成教育 我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往往從培養學生的行為規范著手,注重加強學生人文素養,並能把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與社會責任感等德育教育內容自然滲透在教學中,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很強,教師除了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外,還要具備較強的道德品質。在教師為學生樹立的所有道德榜樣中,教師自身的行為示範對學生最具感染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位教師要不斷的加強道德修養意識,提高道德水平。教師要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優美的語言、得體的行動、高尚的情操能引導學生的審美觀;通過自身字跡優美、重難點突出的板書,條理清晰、邏輯性強的教學語言,富創造性、靈活性的教法感知學生,使其形成良好的行為與學習習慣,以營造嚴謹的學習氛圍與團結友愛的班風班貌。 二、結合初中教材的特點,挖掘德育素材,寓德於教 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其中不少對話、日常用語、閱讀文章都具有豐富的德育修養知識,教師用這樣的教材實施教學,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自然也就滲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教材內容的德育價值,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務。另外,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找到並確定教材中訓練的內容和思想教育內容的結合點,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Unit3Thisismysister。本單元圍繞「家庭成員」這一主題展開聽、說、讀、寫等多種教學活動。教學核心是用英語介紹家人和朋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用英語介紹家人及朋友,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描述,介紹家人和了解朋友的家人,增進彼此的了解,建立友誼,從而更好地尊重對方,理解家人。再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Unit4Where』smyschoolbag?本單元主要學習如何談論房間里物品的位置,學習材料涉及到物品擺放不整齊、平常丟三落四的不良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地教育孩子不能每件事都要父母幫著做,自己應該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初中生在自主認識過程中,民主意識參與意識、獨立意識逐漸增強的情況下,一些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活動也是必要的,這樣才能讓學生主體本質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也增強了學生對德育的親身體驗,使其留下深刻的記憶。所以應充分挖掘課外時間,開展第二課堂,以增加學生知識面,多方面、多層次滲透德育,如英語興趣小組、英語角、英語廣播、觀看一些適用性英語錄像等等,讓學生在各種氣氛和多種情景下接受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英語教學中,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進行總結和自我評價。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例如,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 三、引導學生發現和欣賞作品的人物美 美的典型具有榜樣的力量和誘導的力量。藝術是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因此我在英語教學中努力創造感染的氛圍去陶冶學生,讓作品所展示的鮮明、真實、感人的形象,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達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如:「Teachers′Day的教學,通過結合「Women′sDay、Mothers′Day等節日系列活動,要求學生用英語向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獻上祝福,並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達到學以致用,又學會關心身邊的人。新目標英語七年級Unit2Isthisyourpencil?其教學內容是「尋找物主」。在教學過程中,我組織學生以小組活動方式尋找物品主人和失物招領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團結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在活動中既學到了英語知識,又領會了與他人合作的帶來的樂趣。 四、課堂生活氣氛的道德感染力 教師在課堂生活中,如果採取民主的方式領導學生集體,對待學生,學生將向著情緒穩定、態度友好、具有領導能力等方向發展;如果採取專制的方式領導學生集體,對待學生,容易導致學生情緒緊張、態度冷漠、攻擊性強、自治能力差;如果採取放任方式領導學生集體,對待學生,將易於使學生向無組織無紀律方向發展。可見,民主教育的最佳方式,是教師以民主作風對待學生。同樣的道理,教育學生平等待人的最好方式是教師平等地對待學生,教育學生關心他人的最有效方式是教師關心學生。教師在課堂生活中對待學生的態度和作風,對學生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影響,遠勝於他們口頭上的道德教導的影響。 道德是富有感染力的。學生長期生活在團結友愛的課堂中,耳濡目染,將團結他人、諒解他人、樂意合作、樂意分享等作為自己道德行為准則。相反,學生長期生活在人際關系不和諧、相互抵觸、充滿敵意和排他性競爭的課堂氣氛中,久而久之,形成的將是自私、狹隘、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擊等破壞性品質。 我們應當遵循英語學科的教育規律,擅於捕捉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因素,在英語教學中更好地貫徹思想品德教育。總之,初中英語教師,應自覺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識,把德育滲透貫穿到英語教學始終,因為初中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才會有滿意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是可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的。
Ⅲ 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學生活動的大量時間在課堂。因此課堂教學應該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把德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那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為在課堂教學中,既能培養學生辨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方法論,指導學生更好的探求新知識,也能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崇高理想,激發更大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作風,頑強意志等道德品質修養。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做到知識傳授與德育滲透的有機結合呢?對此,筆者根據多年的教育工作實踐以及所觀所感,談幾點看法和體會。
一、利用教學內容中的德育材料,直接進行德育滲透
德育與英語課堂教學的互相滲透是休戚相關、無處不在的。有德育功用的英語課文比比皆是,不勝枚舉。《「A Farming Pioneer」———JiaSixie》一文中系統地介紹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中各種情況和農業技術,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增長勞動意識,珍惜勞動成果,為生長在我們這樣一個地大物博,世界聞名的農業大國而感到自豪和驕傲。《My Teacher》一文讓學生學習本文主人翁身殘志不殘,自強、自立和她的老師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認真理解,培養學生助殘為樂的思想品德,幫助殘疾人樹立自強、自立、平等參與的精神。《At the Tailor』s Shop》讓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社會所具有的以貌取人的虛偽性和金錢至上的丑惡性,教育學生要做金錢的主人,不要做金錢的奴隸。《Albert Einstein》和《Madame Curie》讓學生了解科學家們獻身科學事業,熱愛和平,以及他們從事科學事業所表現出來的勇氣,毅力和獻身精神,激發了學生努力學習的願望。
英語課堂教學滲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師重視課文,切不可脫離課文,漫無邊際地高談闊論,而且要求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遵循英語教學原則,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自覺地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之間的矛盾協調起來。為了達到「教書育人」之目的,教師備課時要認真鑽研教材,細心深入發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找到德育工作與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有意識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英語知識的傳授中。
二、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進行德育滲透。
我們作為教語言的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鼓勵學生辨認自己的價值觀念,揭示並解決自己的價值沖突,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與別人交流,並根據自己的價值選擇來行事。教師通過誘導,反對呆板的說教和僵硬的灌輸式教育;用小組道德討論模式,啟發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或辯論,作出判斷,尋找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答案。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討論中考慮他人的觀點和意識,協調與他人的分歧。允許學生犯錯誤,並改正錯誤。面向全體學生,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創造條件,給後進生以更多的成功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增強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正確並合理使用獎勵和懲罰,在教師期望的良好行為出現後,就要立即給予獎勵,不要耽擱太長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會充分得到實現。
三、深入鑽研教材,挖掘隱含的德育因素,寓德與教
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其中不少對話、日常用語、閱讀文章都具有豐富的德育修養知識,教師用這樣的教材實施教學,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自然也就滲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師困在組織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教材內容的德育價值,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務。另外,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找到並確定教材中訓練的內容和思想教育內容的結合點,以防止德育空泛化。例如,在講授SB I Unit 10 sports 這一單元時,教師可結合我國申奧成功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政治地位的提升,綜合國力的增強,從而激發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Ⅳ 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教學的心態,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情緒,它是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反映,也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要保持教學是最佳的心理狀態,首先,課前准備要充分。課前應認真仔細地做好准備工作,特別是對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學各主要環節能歷歷在目,做到教學過程清新、結構合理、方法恰當、內容適度,符合學生的心理規律和認知特點。
Ⅳ 淺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文昌市公坡中學劉慶苗新的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守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理念。在傳道授業的同時,逐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個概念之中道德。 赫爾巴特還說過:教學中如果沒有進行德育教育,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育人為本,德育為首,每一門學科的老師都有責任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試圖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發揮英語課堂的德育功能。英語教學中的德育不同於政治課、思想品德課,它是與英語知識教學結合進行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實現知識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政治導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規范的教育。那麼怎樣才能在英語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以教師人格魅力進行熏陶引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在育人。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用純潔的品行去感染學生,用美好的心靈去塑造學生,這才是德育。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注重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自己的細小的言行都成為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自己要做到,比如,要求學生認真寫好每一個單詞,教師自己首先要板書認真美觀。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教學中體現的激情和精神面貌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只有讓學生置身於良好的環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行。 二、在常規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英語課是一門語言課,它不像其他的科目那樣擺事實、講道理。而是要求教師在進行語言交流的同時,滲透德育教育。在日常教學中利用教學常規培養學生謙虛、有禮貌、互相關心等好品質。如在課堂教學中,每節課前的師生問好(Nice to see you again, boys and girls等)就在無形中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也告訴了學生見面應打招呼,有禮貌。老師在課堂上應經常運用這些禮貌用語並引導學生在對話中活用這些禮貌用語。如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Sit down, please. Your answer is right. Thank you. Sorry, I didn’t notice it. Time is up. Goodbye boys and girls!see you tomorrow! 課外老師也要以身作側多用這些禮貌用語和學生用英語對話,不斷地練習.如:Hi, Jerry, nice to see you again.Thank you for your help. Excuse me, I’d lik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很自然地養成使用這些禮貌用語的習慣。另外,教師可以利用課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上一些固定的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比如,在我的課堂上,每節課剛開始的時候都會有Everyday English 這一環節。也就是讓大家輪流給同學們讀英語習語或諺語,或者他們喜歡的篇章、句子(用英語)。此做法的好處有很多,除了鍛煉學生的口語,還可以開闊視野,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學生可以學到很多課本之外的道理,以此也就受到了德育教育。再如,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教師的點評也值得注意。一句簡單的Thank you.excellent, Good / Well done等就會給學生很大的鼓舞,同時也在無形中讓學生學會贊揚別人,發現別人的閃光點,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材是寓德的重要載體,依據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進行課堂德育的前提。要在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德育,就應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寓德育於英語課堂教學之中。 現行的英語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德育素材,教師應善於挖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因素,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在學習外國風俗習慣的時候,教師一方面傳授給學生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國內外風俗習慣的異同,讓學生了解中國更多的文化。比如,如果被人當面贊美You are a pretty girl!、或You look beautiful today.時,西方式的回答一般都是:Thank you.西式的回答直截了當,而中式的回答因受傳統道德觀念的影響,體現出謙虛謹慎的語氣。同時,教師還應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課件,體現英語課的實用性,以課本中的知識內容引出我國的各地名勝古跡,培養了他們的愛國熱情,開闊眼界。 又如在人教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3的閱讀材料。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中講到中外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先讓學生查資料,在課堂上向同學們講述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如:中國的神州載人飛船來讓學生了解我們的國家在不斷強大,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2008年的奧運會,先組織學生討論學習運動員的事跡,讓學生從中學習運動健兒甘於平凡,默默無聞,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為祖國爭取榮譽的精神,從而轉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同時還能讓學生明白體育無國界,世界大同的理念.這樣的例子在英語教學中還很多,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教師應充分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善於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並利用日常交際用語,採取自然滲透的方式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達到外語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的水乳交融。當然,英語教育的德育功能不僅僅是以上幾個方面,它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它與我們的各個教學環節和內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是可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的。
Ⅵ 談如何利用英語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書上有豐富的德育修養知識。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自然也就滲透了德育。如人教版高一必修一Unit1Friendship,德育核心就是「友誼」,這對高一剛入校的新生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Unit4Earth-quakes,德育核心就是「地震中如何逃生」,可以藉此教會學生一些自救的方法;必修二Unit2TheOlympicGames,德育核心就是「學習體育健兒努力拚搏的精神」。像這樣的能起到德育教育的課文範例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Ⅶ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學生活動的大量時間在課堂。因此課堂教學應該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把德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那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為在課堂教學中,既能培養學生辨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方法論,指導學生更好的探求新知識,也能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崇高理想,激發更大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作風,頑強意志等道德品質修養。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做到知識傳授與德育滲透的有機結合呢?對此,筆者根據多年的教育工作實踐以及所觀所感,談幾點看法和體會。
一、利用教學內容中的德育材料,直接進行德育滲透
德育與英語課堂教學的互相滲透是休戚相關、無處不在的。有德育功用的英語課文比比皆是,不勝枚舉。《「A Farming Pioneer」———JiaSixie》一文中系統地介紹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中各種情況和農業技術,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增長勞動意識,珍惜勞動成果,為生長在我們這樣一個地大物博,世界聞名的農業大國而感到自豪和驕傲。《My Teacher》一文讓學生學習本文主人翁身殘志不殘,自強、自立和她的老師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認真理解,培養學生助殘為樂的思想品德,幫助殘疾人樹立自強、自立、平等參與的精神。《At the Tailor』s Shop》讓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社會所具有的以貌取人的虛偽性和金錢至上的丑惡性,教育學生要做金錢的主人,不要做金錢的奴隸。《Albert Einstein》和《Madame Curie》讓學生了解科學家們獻身科學事業,熱愛和平,以及他們從事科學事業所表現出來的勇氣,毅力和獻身精神,激發了學生努力學習的願望。
英語課堂教學滲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師重視課文,切不可脫離課文,漫無邊際地高談闊論,而且要求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遵循英語教學原則,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自覺地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之間的矛盾協調起來。為了達到「教書育人」之目的,教師備課時要認真鑽研教材,細心深入發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找到德育工作與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有意識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英語知識的傳授中。
二、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進行德育滲透。
我們作為教語言的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鼓勵學生辨認自己的價值觀念,揭示並解決自己的價值沖突,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與別人交流,並根據自己的價值選擇來行事。教師通過誘導,反對呆板的說教和僵硬的灌輸式教育;用小組道德討論模式,啟發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或辯論,作出判斷,尋找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答案。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討論中考慮他人的觀點和意識,協調與他人的分歧。允許學生犯錯誤,並改正錯誤。面向全體學生,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創造條件,給後進生以更多的成功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增強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正確並合理使用獎勵和懲罰,在教師期望的良好行為出現後,就要立即給予獎勵,不要耽擱太長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會充分得到實現。
三、深入鑽研教材,挖掘隱含的德育因素,寓德與教
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其中不少對話、日常用語、閱讀文章都具有豐富的德育修養知識,教師用這樣的教材實施教學,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自然也就滲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師困在組織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教材內容的德育價值,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務。另外,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找到並確定教材中訓練的內容和思想教育內容的結合點,以防止德育空泛化。例如,在講授SB I Unit 10 sports 這一單元時,教師可結合我國申奧成功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政治地位的提升,綜合國力的增強,從而激發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直觀教具,進行德育滲透
英語教學如果一味地採用老師單調的講解和空洞的說教,學生會感到乏味,更談不上德育滲透。而使用多媒體,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信息集於一體,使呈現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這樣能使學生在無形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講授War and peace時,屏幕上那一幅幅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歷史戰爭畫面與那一幀幀壯麗山河的美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再配上富有感情的演說錄音,就能激發學生對侵略戰爭的仇恨、對侵略者的憤慨,更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對世界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嚮往。課堂氣氛熱烈,學生進入了意境,受到了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
五、抓住教學過程中的契機,進行德育滲透。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
Ⅷ 初中英語教學論文 淺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現在是素質教育時代,它通常以發展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為核心,德育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滲透到學生全面發展的各個方面。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各科教學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具有很特別的作用,因為英語它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英語教師的工作一方面表現在對學生傳授英語知識,重視學生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訓練,同時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視對學生品格的培養,力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的作用。
教師在注意並利用社會、家庭、學校對學生的正面影響的同時,必須在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讓學生自覺地克服環境因素對英語學習造成的影響,努力學習好英語。教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國家,弘揚優秀文化傳統,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具有高度責任感。英語作為基礎學科更加要重視德育教育,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那麼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達到提高教學成績的目的? 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通過課堂教學滲透,言傳身教,進行養成教育
我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往往從培養學生的行為規范著手,注重加強學生人文素養,並能把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與社會責任感等德育教育內容自然滲透在教學中,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很強,教師除了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外,還要具備較強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