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跨文化交際視角分析英語閱讀
❶ 英語專業論文,題目是從跨文化交際的方面分析中美的消費觀都沒有資料,希望大家幫忙給些資料,謝謝了
這方面的東西很好找呀。CNKI上就有好多類似的中文期刊可以參考。外文資料可以到EBSCO,JSTOR,GALE之類的資料庫查找。
你既然要從跨文化交際方面分析,你肯定要用到Hofstede's Value Dimensions, The Kluckhohns and Strodtbeck's Value Orientations, Hall's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Orientations這幾種理論。先好好把理論搞清楚,中國和美國都屬於那種文化范疇再結合消費觀念分析就很簡答了。
❷ 跨文化交際案例分析(幫我分析一下這兩個案例)
1,第一個案例用「power distance(權力距離)」來解釋。
大部分個人主義文化同時也是「小權力距離」文化。這樣文化背景的人往往認為人人生來平等。通過自己的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向權力中心接近並有可能成為權力中心。這樣的文化往往稱作草根文化。白手起家打天下的人備受尊敬和推崇,一個人的出身並不決定他/她的命運。比如林肯。(另,參考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主題」)。
在這樣的文化里,往往沒有因為年齡,輩分,上下級的區別而使交際雙方對對方區別對待。
而大部分集體主義文化同時也屬於「大權力距離文化」。 這樣文化背景的人往往認為:「人生來分為三六九等,一部分人做領導,一部分人註定被領導」。 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一些被認為權力上,金錢上,年齡上等方面有優勢的人區分對待。
中國文化即是集體主義文化,又是「大權力距離文化。」 美國文化即是個人主義文化,又是「小權力距離」文化。
根據LZ提供的案例,這是一個中國人在美國或者其他個人主義文化里發生的故事。
,2,第二個案例用時間導向和個人/集體來解釋。
美國文化是個人主義文化,這樣的文化強調的是群體內成員之間的相互獨立性。於是即便親戚朋友之間也很少見到借入和借出金錢等物質基礎。大部分家長要求子女在成年後搬出去住,大部分子女成年後不願意和父母同住也是這個原因。孩子的零花錢也需要自己掙,父母即便有多個孩子要撫養,仍然會為自己的社交圈子,私生活等留下充足的時間等等。
這樣的文化高度贊賞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中國文化是集體主義文化,這樣的文化強調的是群體內各個成員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互相幫助是這種文化所贊賞的。這樣的文化往往以和諧為首要目的(參考陰陽調和的概念在中國幾千年來的重要性。)父母對孩子的全身心投入是無可厚非的。(參考高考移民這種現象。)
這樣的文化高度強調社交能力的重要性。
另外,美國是將來指向型文化,將來的代表人是年輕人,所以這種文化背景的人往往對「老」這個字眼很敏感。這樣的文化教育人們去關心未來,而不是關注歷史(200多年的歷史有多少可以關注的內容?)。
中國是過去指向型文化,過去的代表人是老年人。「老」在中國不屬於敏感字眼,老甚至代表了知識,智慧,權威等概念。「老師」這種稱謂,「讀史以明鑒」都是這種價值觀的體現。
看看2國電視劇種類的區別就明白了。中國喜歡演歷史劇,讓下一代尊重傳統,銘記歷史(鋼鐵年代,康熙王朝,漢武大帝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在美國,僅僅因為別人看起來年齡大就去主動幫忙是不禮貌的,因為在對方沒有明顯的需要幫助的傾向時,主動幫忙就是說別人「老不中用」。在英語里叫imposing yourself on others.(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別人身上)。 而在中國,年輕人不主動幫助老年人是不禮貌的表現。
根據LZ的案例,中國人在美國。
參考文獻:
1,http://wenku..com/link?url=-wGvS-_Cuojm8TBUrtz2QuwoViW
2,Samovar, Larry, A et 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3rd ed. 外研社。
❸ 如何從跨文化角度分析英漢禮貌用語
從跨文化交際角度看英漢禮貌語的語用差異
何麗芳
摘要:
使用禮貌語是不同的社會群體共有的普遍現象
,
是人類社會文明的標志。
然而由於受不同文化的制約
,
英漢禮貌用語也有所不同。本文試從英漢兩種不同語言的禮貌原則入手,通過對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
進行對比
,
分析其產生的原因,
期望減少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誤解和文化沖突,
使說話者成功進行跨文化交
際。
關鍵詞:禮貌語、語用差異、跨文化交際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oi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stract
:
The use of polit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various societies and groups, and it is the mark of
human social civilization.However, affect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politeness ha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iming at
recing
mis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conflict
and
promoting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politeness, contrasts the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politeness
;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
、
英語禮貌原則
美國語言學家
Grice
提出了言語交際中的合作原則。
他認為
,
在所有的語言交際中
,
說話人與聽話人都應遵循
一定的原則
,
使交際的過程朝著默契和合作的方向發展。體現合作原則的具體內容有四個准則
:
(1)
數量准則
(Quantity Maxim)
:所提供的信息量要符合談話的要求
,
不多不少
;
(2)
質量准則
(Quality Maxim)
:所說的話要有根據
,
要真實
;
(3)
關聯准則
(Relevant Maxim)
:所說的話要與前面的內容相關
;
(4)
方式准則
(Manner Maxim)
:說話要簡潔、清楚
,
有條不紊
,
不含糊其詞。
然而人們在交際過程中有時並不遵守這些交際原則,
甚至故意違反這些原則。
也就是說
,
合作原則不能完全
涵蓋會話的各種形式。針對這一現象,英國語言學家利奇
Leech
認為人們違反言語交際合作原則的最根本
理由是他們要遵循另一原則———禮貌原則(
Politeness Principle
)
,並從語用學(
Pragmatics
)和人際修辭
學(
Interpersonal Rhetoric
)角度對交際活動中的禮貌原則進行了歸納和分類。
Leech
指出
,
合作原則是指導
我們應該說什麼
,
使之達到預期目標
;
而禮貌原則可以幫助維持雙方配合的友好關系。這樣一來
,
合作原則和
禮貌原則相輔相成
,
共同制約人們的會話活動。為人們禮貌用語的正確使用提供了一個可借鑒與遵循的標
准。它包括六個准則:
(
1
)得體准則(
Tact Maxim
)
:盡量使他人受損最小
,
盡量使他人受惠最大。
(
2
)慷慨准則(
Generosity Maxim
)
:盡量使自身受惠最小,盡量多讓自己吃虧。
(
3
)贊譽准則(
Approbation Maxim
)
:盡量少貶低別人;盡量多贊譽別人。
(
4
)謙遜准則(
Modesty Maxim
)
:盡量少贊譽自己;盡量多貶低自己。
(
5
)一致准則(
Agreement Maxim
)
:盡量減少雙方的分歧;盡量增加雙方的一致。
(
6
)同情准則(
Sympathy Maxim
)
:盡量減少雙方的反感;盡量增加雙方的同情。
可以看出,
以上各項的兩條次准則含義相當,
只是說話的著重點不同。
此外,
「得體」
與
「慷慨」
准則、
「贊
譽」與「謙遜」准則,則分別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
「得體」是指應如何對待別人,適用於「請求」等
使役性言語行為;
「慷慨」則是指應如何對待自己,適用於「答應幫助」等承諾性言語行為。類似地,
「贊
譽」是指如何對待別人,
「謙遜」則是指如何對待自己。第五項「一致」准則指出不宜直接表達與對方相
異的看法;最後一項「同情」准則強調要注意表達與對方共同的心情,喜別人之喜、憂別人之憂。
2
、漢語禮貌原則
❹ 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談談中國和美國間文化的不同的英語作文
摘要:習語既是語言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語言文化的鏡子。這些習語承載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語中豐富的習語表現了語言所蘊含的多姿多彩的西方文化。為再現原文的表現力,在翻譯中,除了力求忠實原文,還應根據目的語的文化特點,對不同的源語言作相應的藝術加工,以真正實現跨文化交際。本文通過對比分析英語和漢語的文化共性和差異,探討如何實現英語習語的翻譯。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英語習語翻譯
一、引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要通過語言來交流和傳承,語言只能依附於某種特定的文化而存在。人們在對語言與文化二者的關系研究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跨文化交際學。而在語言這個大家庭中,習語是其中的核心和精華。如果沒有習語,語言將會變得枯燥乏味,毫無生氣。反之,如果運用得當,習語可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英語是世界上詞彙最豐富的語言之一,英語習語更顯得紛繁浩瀚,滲透著濃郁的西方文化氣息。如何准確傳達習語所包含的獨特文化內涵,並再現原作的表現力,往往是翻譯的難點。本文試圖從跨文化語言交際的角度來探討如何翻譯英語習語。
二、跨文化交際及習語翻譯的相關概念
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和交際理論的興起,翻譯研究已經從純語言的角度轉向文化角度,翻譯被廣泛地視作是文化交流的行為。(尤今·奈達,2001:82)既然任何語言文本都不可能脫離文化背景存在,翻譯必然不僅和語言有關,也和文化有關。從本質上看,翻譯是以一種語言為載體的文化內涵轉換為另一種文化形式的廣義的文化翻譯。因此,翻譯可以視為一種跨文化交際的行為,是不同國度、不同種族、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之間進行相互間的交流與交往。
英語是世界上最豐富和發達的語言之一,有大量的習語。習語是語言的結晶,是語言使用者長期以來使用的形式簡潔且意思精闢的定形性的、文化承載量最為豐富的片語或短語。史密斯在《詞彙和語法》一書中說:「我們最好的習語和最好的詞一樣,不是產生於圖書館、會客室或華麗的劇院,而是在工廠、廚房和農場里產生的。」可見,習語確實是一個民族文化典型特徵的反映。
由於習語在語言中的重要地位,習語的翻譯早已引起了翻譯界的重視,恰如其分的習語翻譯對跨文化交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習語蘊涵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的語言符號,而這種文化詞語的翻譯和理解也正是我們進行各種跨文化閱讀理解和翻譯活動的難點所在。
總而言之,翻譯是一座語言和文化交流的橋梁。在跨文化交際中,習語是文化的典型特徵,應受到高度的重視。在翻譯英漢習語時,應充分注意其文化性。
三、習語翻譯的方法和例析
我們可以把文化對比的結果歸為三類:完全一致、部分一致、以及文化沖突和文化空缺。
(一)文化完全一致的情況
習語是人民大眾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與人和人生活的環境密切相關。因此,習語與一個民族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經濟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心理狀態、價值觀念等方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習語好比一面鏡子,能清楚地反映出一個民族文化的特色。習語一般都運用恰當的比喻,並能引起聯想,但這種聯想是由民族的現實環境和生活經驗決定的。世界各地的人都同住一個地球,有些經歷和意識是相似的。例如,中英兩個民族的人民在古代因缺乏科學知識,都把人的「心臟(heart)」當作靈魂、思維、感情的中樞,因而在漢英兩種語言中部出現了大批圍繞「心臟」的習語。如:
with a heavy heart心情沉重
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
heart to heart心心相印
另外,中國人和英國人共同的勞動經歷也使這兩個民族產生一些相同的人生經驗: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熱打鐵
more haste less speed欲速不達
to pass fish eyes for pearls魚目混珠
❺ 幫忙下載一篇英語論文,要完整版,全英文的!!!題目是《從跨文化交際的視角看各國送禮習俗的差異》
請看附件
供參
❻ 求跨文化交際英語閱讀教程2的答案!2!第二冊!謝謝!
跨文化交際英語閱讀教程二答案是,二點二的嗎謝謝應該是答案應該是第二次的是的。
❼ 這是英語跨文化交際的案例分析題目,求大神解答
題目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