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全文閱讀
『壹』 嘰里呱啦學英語適合多大的孩子,說說大家的看法
他有三種路線的主修課程,根據年齡的不同可分類為:0-1歲——種子路線;1-3歲——萌芽路專線;3-8歲——美屬語課想提高孩子的英語嗎,這家在線英語培訓機構就挺不錯的,外教老師會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輔導和口語實戰練習,價格也很實惠,一節課的價格低至13.8元,免費分享他們的試聽課程給大家:【點擊免費領取試聽課】
阿卡索聘請的都是帶證的專業外教,能夠給孩子營造一個沉浸式的英語環境。
孩子可以自己安排上課時間,自由選擇喜歡的外教上課。
採用一對一上課模式,針對性更強,能及時糾正孩子的英語錯誤,更好地因材施教。
想獲得更多學習英語的資料,可以網路搜索【錢博士】咨詢哦
『貳』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5):背下來的句型為啥不管用
單詞也好、句型也好,都要在情境中才能學會運用。背下來100個句型不如通過動畫片和閱讀積累100個情境管用。 2008年,親戚家的孩子成功申請了去加拿大小學留學一年。暑假時,我帶這個孩子從北京飛往溫哥華。在首都機場,孩子的爸爸指著出港廳的大字 Departure 對孩子說:「你看,這就是Departure,離港的意思,背下來。」然後自言自語地說:「單詞,背一個少一個。」 這就是典型的中國人的背單詞情結!應該說,有這種情結的中國人不在少數。很多人認為英語國家的小孩兒詞彙量很大,其實據我觀察,他們的詞彙量和我們中國人學過的單詞完全是兩碼事。比如:國外孩子的語言中,非常多的詞是我們知道中文意思但卻不知道用法的詞,比如 take,get,come,go 等等。重要的不是這些詞,而是這些詞的搭配及其在不同情境中活的用法。而這,恰恰是我們這么多年來沒學過的。 目前從安妮和寶爸的詞彙量來看,咱中國人知道的那些大詞安妮很多都不知道。安妮知道的小詞寶爸很多知道,但是用法上絕對想不到,更不會用。 還有一些詞,就是我們中國人從來沒聽說過的一些動物、植物、蔬菜等等的名字,還有一些象聲詞。記得很多人,包括學英語專業的人,都說,剛到美國一進超市就傻了,發現太多東西的名字從來沒見過。而我從一開始給安妮借書時就發現,牛、馬、羊、兔子這些詞,表示它們幼仔的單詞我幾乎都不知道。 除了單詞,咱中國人最熱衷的就是句型了。單詞要裝進句型里才能用,所以我們各種教材幾乎都是在教句型。因此,我們使用英語的模式也很清楚:想說一句話之前,先想用什麼句型,然後想相應的單詞,裝進去,主謂賓齊全,好了,安心了。老外給咱這個模式起了個名字,叫「語法英語」。那意思是,你說的都符合語法,但是我們不這么說。 記得在加拿大的時候,有一天,我要給小寶的餐盒上面寫名字,正在找筆。結果小寶看了一眼餐盒,說了句:Already named. 當時他剛上幼兒園兩個多月,在此之前我們在家裡基本不講英文。這句話,一定是在幼兒園某個同樣的場合下,老師說了這樣的話,而老師是不可能翻譯成中文讓他明白的。而如果我問他 named 是什麼意思,他百分之百也是不知道的。 後來我從這句話,想到他從幼兒園回來復述的一些話。我發現,幾乎找不到我們過去學的語法的痕跡,而且大多數就是兩三個詞,根本不具備句型的完整性,主謂賓很多部分都是省略的。 從這一點上看,我們一直以來的英語學習模式僅僅是課堂模式。課堂模式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些單詞和句型沒有被放在活生生的情境中,都是編造的模擬場景。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需要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表達的時候,必須要經過一個轉化的過程。所以重新造句成了必然,而這個被造出來的句子,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語了。在和外國人交流的過程中,這種模式下出來的英語先不說老外聽得懂聽不懂,單就反應的時間上就來不及。 說到這里,有人會說,在中國沒有英語環境,所以只能在課堂上學習。其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回國後,小寶一直在聽原版英文兒歌和看原版書。曾經讓四歲的安妮著迷的那套 Kidsongs, 小寶到了四歲的時候也開始著迷,前些天一直反反復復地看。平時小寶和我不講英語。有一天,我們出去玩,小寶忽然沖著我喊:Wait for me! 我很奇怪,問他怎麼想起來這句了?他說,Kidsongs 裡面誰誰說的。後來,他自己騎扭扭車,上坡之後要再來一次,又說了一句:One more time. 這次他自己主動和我說,也是 Kidsongs 裡面在什麼什麼情境下有這句話。同樣的情形在讀托馬斯分級讀物時更多。那段時間,他嘴裡經常蹦台詞,拿著幾個火車頭就開始演繹故事。到外面滑滑梯,就把托馬斯從山坡上沖下來時說的話說出來了。 以上情形其實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體現。看過原版動畫片和原版兒童書的媽媽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們具備很多活的場景和活的表達,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和過去聽過看過的類似情境時,腦子里對應的就是那句完整的英文表達。這個時候,根本不用想單詞,也不用想句型,更不用想中文,很自然地就輸出了。 而反思我們背單詞的方式,看似詞彙量很大,但是因為背的都是中文意思,而沒有具體的場景,詞彙量即使增加了,也根本不會用。我們所記的單詞、句型都是孤立的,是沒有意義的死單詞和死句子。 上面兩種截然不同的輸出方式,其實反映的就是中文思維和英語思維的問題。一說英語思維大家可能會覺得很神秘,有些人甚至會覺得英語思維高不可攀。 所謂英語思維,我的理解就是見到英語,能不經過大腦的英漢翻譯過程就直接反應出英文意思。怎麼反應呢?這需要大腦中有與事件情境相對應的大量現成的英文表達。確切地說,是一見到某個場景,腦子里就有一整句話出來,逆向過程也是如此。 這種對應需要在生活中或者在看動畫片、讀書的過程中積累。在中國沒有現實的英語語音環境,那就要依靠圖書、影視資料來建立這種對應,這也是我們提倡看動畫片、看國外原版兒童圖書的原因。動畫片、原版繪本及分級讀物中誇張有趣的圖畫能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情節,並且反過來讓孩子體會單詞的意思——用圖畫或場景而不是中文來體會句子、單詞的意思,這正是鍛煉英語思維的開始。 有人說中國人閱讀好,所以解決啞巴英語應該從說入手,看動畫片就夠了,沒必要讓孩子閱讀。其實,如果看看國外的原版書就知道,太多的用法我們從來都沒見過,中國人所謂的閱讀好實在只能說是應付閱讀考試好。而實際生活中的閱讀能力,中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優秀標准也不過是國外三年級孩子的正常水平。動畫片再怎麼看也是有局限的,閱讀能力才是語言能力的根本。 前段時間安妮應邀為國內一家權威出版社做了一段中英文結合的配音,我觀察她中英文的輸出情況就很有代表性。英文部分,她可以不用准備,一次讀出來就直接能把停頓、情感處理得很好。而中文部分,她基本上都需要把一句話拆分再組合,反復多次才有感覺。需要說明的是,安妮的中文和英文口語水平相當,在平時用中文說話的時候絕對不會有表達不清楚的問題。所以,這次中文輸出暴露的問題,實際上是閱讀量和對語言理解的問題。安妮英文的閱讀量是中文的200倍以上。熟能生巧,絕對是真理。 其實安妮四歲以前中文處在絕對主導地位,所以中文的口語表達沒有任何問題。而她四歲以後到加拿大,中文閱讀一直沒有真正開始,所以英文反超中文。這恰恰說明了閱讀對語言地位的影響。 回國後,有個朋友帶九歲的孩子來我家,和朋友說起孩子的英語學習時,我順手把一本小寶讀的一級讀物給那個孩子讀。讀完後,媽媽和孩子異口同聲地說,這本書太簡單了!她們理解的簡單,是這本書的單詞我都認識啊,我都知道中文意思,整個故事我也都明白,沒有生詞呢!而我聽到的閱讀,基本上是一個詞一個詞地蹦著、磕磕巴巴讀完的,沒有任何流利性可言。 另外一個孩子,英語成績很好,但是拿到原版書之後,就要准備一本詞典,然後把不認識的詞全部查出其中文意思,再把全文翻譯寫在本子上,最後說,我讀完了。這樣讀一本書太花時間,所以一起拿回去十幾本書,讀完這一本,其他的就不肯再讀了。中式背英語單詞的方法,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閱讀能力。孩子根本就不會讀英文書! 死記單詞、句型,孤立地學習語法,目前已經成了制約孩子綜合英語能力的一大問題。語言就其本質而言,是為了運用。句型、語法是對語言現象的總結。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是語感在先,語法在後。對於英語非母語的學生,學習語法是必需的,關鍵是什麼時候學,怎麼學,學了之後怎麼用。關於加拿大孩子如何學語法,本書第二章將作詳細介紹。
『叄』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的作品目錄
引言
一、中文環境下的英語啟蒙誤區
1 英語啟蒙早有用嗎?
2 26個英文字母背後的故事
3 磨耳朵要不要摳單詞
4 兒歌和動畫片哪個好?
5 背下來的句型為啥不管用?
6 英文輸出的幾個誤區
二、揭開自然拼讀法的神秘面紗
1 七歲安妮閱讀速度超寶爸
2 初識 Phonics 教學法
3 Phonics 與閱讀能力
4 用漢語拼音理解 Phonics
5 Phonics 的孿生姐妹 Sight Words
6 用 Phonics 背單詞
7 Phonics 方法應用示例
8 Phonics 與語法規則
三、科學體系造就超強閱讀能力
1 Phonics 是科學閱讀的技能
2 北美分級閱讀學問多
3 選書的五個手指法則
4 科學選書的 I PICK 原則
5 北美出版社的分級閱讀體系
6 選書不當的教訓
7 解讀北美早期閱讀關鍵期理論
8 美國教育部學前班閱讀標准
9 北美小學生的閱讀速度標准
四、培養綜合語言能力
1 語感啟蒙從韻律和節奏開始
2 學 Phonics 前先訓練韻律節奏
3 閱讀中的韻律節奏訓練
4 被忽視的有感情流利閱讀
5 學習 Phonics 需要什麼前提?
6 情境對應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7 培養演講口才從學前班開始
8 從小學課表看綜合能力培養
五、告別中式英語從娃娃抓起
1 英語思維難在哪兒?
2 別讓語法偷走語感
3 媽媽英語不好寶寶照樣行
4 營造家庭英語小環境
5 音頻是媽媽的好幫手
6 親子閱讀重點是情境對應
7 原版繪本親子閱讀三步曲
8 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
9 英語啟蒙具體問題答疑
10 英語學習中的非英語問題
六、英語學習免費資源匯總
1 Phonics 及 Sight Words 專輯
2 動畫及音視頻等綜合資源專輯
3 在線繪本及有聲讀物專輯
參考文獻和資料
『肆』 少兒英語真的有用嗎
有用的,少兒階段正抄是孩子襲語言發育的黃金階段,英語啟蒙的關鍵不在於學習了多少單詞跟句子,而在於聽力辯音能力的培養。越早輸入英語語音信號,孩子的聽力辯音能力、聽覺記憶能力就越強。分享金牌外教老師給大家,點擊即可領取價值388元的專業外教課一節:【https://www.acadsoc.com】試完課還有一份英語測評和學習報告可以領取,額外還贈送英語早教資源給大家哦。
選擇阿卡索外教網的獨特優勢:
1.師資力量雄厚:採用嚴格的錄取流程和淘汰機制,通過率不超過3%,精選英美外教上課,均持有tesol、tefl資質證書。
2.課後輔導:不僅有外教上課,課後還有學習導師輔導,定時檢測學生學習進度。
3.收費價格實惠:一年收費7000元左右,遇到活動會更便宜,並且支持花唄免費付款哦。
不知道如何選擇英語機構,可以網路咨詢「阿卡索vivi老師」;
如果想下載免費英語資源,可以網路搜索「阿卡索官網論壇」。
『伍』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背下來的句型為啥不管用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部分連載
作者:安妮鮮花 (
點擊查看作者博客)出版:外研社
死背單詞和句型就好比學游泳的人在陸地上做模擬動作,不下水永遠學不會游泳的道理一樣。單詞也好、句型也好,都要在情境中才能學會運用。背下來100個句型不如通過動畫片和閱讀積累100個情境管用。
2008年,親戚家的孩子成功申請了去加拿大小學留學一年。暑假時,我帶這個孩子從北京飛往溫哥華。在首都機場,孩子的爸爸指著出港廳的大字Departure對孩子說:「你看,這就是Departure,離港的意思,背下來。」然後自言自語地說:「單詞,背一個少一個。」
這就是典型的中國人的背單詞情結!應該說,有這種情結的中國人不在少數。很多人認為英語國家的小孩兒詞彙量很大,其實據我觀察,他們的詞彙量和我們中國人學過的單詞完全是兩碼事。比如:國外孩子的語言中,非常多的詞是我們知道中文意思但卻不知道用法的詞,比如take,get,come,go等等。重要的不是這些詞,而是這些詞的搭配及其在不同情境中活的用法。而這,恰恰是我們這么多年來沒學過的。
目前從安妮和寶爸的詞彙量來看,咱中國人知道的那些大詞安妮很多都不知道。安妮知道的小詞寶爸很多知道,但是用法上絕對想不到,更不會用。
還有一些詞,就是我們中國人從來沒聽說過的一些動物、植物、蔬菜等等的名字,還有一些象聲詞。記得很多人,包括學英語專業的人,都說,剛到美國一進超市就傻了,發現太多東西的名字從來沒見過。而我從一開始給安妮借書時就發現,牛、馬、羊、兔子這些詞,表示它們幼仔的單詞我幾乎都不知道。
除了單詞,咱中國人最熱衷的就是句型了。單詞要裝進句型里才能用,所以我們各種教材幾乎都是在教句型。因此,我們使用英語的模式也很清楚:想說一句話之前,先想用什麼句型,然後想相應的單詞,裝進去,主謂賓齊全,好了,安心了。老外給咱這個模式起了個名字,叫「語法英語」。那意思是,你說的都符合語法,但是我們不這么說。
記得在加拿大的時候,有一天,我要給小寶的餐盒上面寫名字,正在找筆。結果小寶看了一眼餐盒,說了句:Alreadynamed.當時他剛上幼兒園兩個多月,在此之前我們在家裡基本不講英文。這句話,一定是在幼兒園某個同樣的場合下,老師說了這樣的話,而老師是不可能翻譯成中文讓他明白的。而如果我問他named是什麼意思,他百分之百也是不知道的。
後來我從這句話,想到他從幼兒園回來復述的一些話。我發現,幾乎找不到我們過去學的語法的痕跡,而且大多數就是兩三個詞,根本不具備句型的完整性,主謂賓很多部分都是省略的。
從這一點上看,我們一直以來的英語學習模式僅僅是課堂模式。課堂模式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些單詞和句型沒有被放在活生生的情境中,都是編造的模擬場景。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需要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表達的時候,必須要經過一個轉化的過程。所以重新造句成了必然,而這個被造出來的句子,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語了。在和外國人交流的過程中,這種模式下出來的英語先不說老外聽得懂聽不懂,單就反應的時間上就來不及。
說到這里,有人會說,在中國沒有英語環境,所以只能在課堂上學習。其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回國後,小寶一直在聽原版英文兒歌和看原版書。曾經讓四歲的安妮著迷的那套Kidsongs,小寶到了四歲的時候也開始著迷,前些天一直反反復復地看。平時小寶和我不講英語。有一天,我們出去玩,小寶忽然沖著我喊:Waitforme!我很奇怪,問他怎麼想起來這句了?他說,Kidsongs裡面誰誰說的。後來,他自己騎扭扭車,上坡之後要再來一次,又說了一句:Onemoretime.這次他自己主動和我說,也是Kidsongs裡面在什麼什麼情境下有這句話。同樣的情形在讀托馬斯分級讀物時更多。那段時間,他嘴裡經常蹦台詞,拿著幾個火車頭就開始演繹故事。到外面滑滑梯,就把托馬斯從山坡上沖下來時說的話說出來了。
以上情形其實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體現。看過原版動畫片和原版兒童書的媽媽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們具備很多活的場景和活的表達,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和過去聽過看過的類似情境時,腦子里對應的就是那句完整的英文表達。這個時候,根本不用想單詞,也不用想句型,更不用想中文,很自然地就輸出了。
而反思我們背單詞的方式,看似詞彙量很大,但是因為背的都是中文意思,而沒有具體的場景,詞彙量即使增加了,也根本不會用。我們所記的單詞、句型都是孤立的,是沒有意義的死單詞和死句子。
上面兩種截然不同的輸出方式,其實反映的就是中文思維和英語思維的問題。一說英語思維大家可能會覺得很神秘,有些人甚至會覺得英語思維高不可攀。
這種對應需要在生活中或者在看動畫片、讀書的過程中積累。在中國沒有現實的英語語音環境,那就要依靠圖書、影視資料來建立這種對應,這也是我們提倡看動畫片、看國外原版兒童圖書的原因。動畫片、原版繪本及分級讀物中誇張有趣的圖畫能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情節,並且反過來讓孩子體會單詞的意思——用圖畫或場景而不是中文來體會句子、單詞的意思,這正是鍛煉英語思維的開始。
有人說中國人閱讀好,所以解決啞巴英語應該從說入手,看動畫片就夠了,沒必要讓孩子閱讀。其實,如果看看國外的原版書就知道,太多的用法我們從來都沒見過,中國人所謂的閱讀好實在只能說是應付閱讀考試好。而實際生活中的閱讀能力,中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優秀標准也不過是國外三年級孩子的正常水平。動畫片再怎麼看也是有局限的,閱讀能力才是語言能力的根本。
前段時間安妮應邀為國內一家權威出版社做了一段中英文結合的配音,我觀察她中英文的輸出情況就很有代表性。英文部分,她可以不用准備,一次讀出來就直接能把停頓、情感處理得很好。而中文部分,她基本上都需要把一句話拆分再組合,反復多次才有感覺。需要說明的是,安妮的中文和英文口語水平相當,在平時用中文說話的時候絕對不會有表達不清楚的問題。所以,這次中文輸出暴露的問題,實際上是閱讀量和對語言理解的問題。安妮英文的閱讀量是中文的200倍以上。熟能生巧,絕對是真理。
其實安妮四歲以前中文處在絕對主導地位,所以中文的口語表達沒有任何問題。而她四歲以後到加拿大,中文閱讀一直沒有真正開始,所以英文反超中文。這恰恰說明了閱讀對語言地位的影響。
回國後,有個朋友帶九歲的孩子來我家,和朋友說起孩子的英語學習時,我順手把一本小寶讀的一級讀物給那個孩子讀。讀完後,媽媽和孩子異口同聲地說,這本書太簡單了!她們理解的簡單,是這本書的單詞我都認識啊,我都知道中文意思,整個故事我也都明白,沒有生詞呢!而我聽到的閱讀,基本上是一個詞一個詞地蹦著、磕磕巴巴讀完的,沒有任何流利性可言。
另外一個孩子,英語成績很好,但是拿到原版書之後,就要准備一本詞典,然後把不認識的詞全部查出其中文意思,再把全文翻譯寫在本子上,最後說,我讀完了。這樣讀一本書太花時間,所以一起拿回去十幾本書,讀完這一本,其他的就不肯再讀了。中式背英語單詞的方法,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閱讀能力。孩子根本就不會讀英文書!
死記單詞、句型,孤立地學習語法,目前已經成了制約孩子綜合英語能力的一大問題。語言就其本質而言,是為了運用。句型、語法是對語言現象的總結。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是語感在先,語法在後。對於英語非母語的學生,學習語法是必需的,關鍵是什麼時候學,怎麼學,學了之後怎麼用。關於加拿大孩子如何學語法,本書第二章將作詳細介紹。
『陸』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2):磨耳朵要不要摳單詞
中國孩子英語路線圖 0歲開始磨耳朵:通過兒歌、童謠、動畫、音頻,磨聽力辨內音能力並培養容韻律節奏感;通過視頻、音頻和繪本,磨聽力理解能力;100個小時的練習,讓孩子聽力上台階.情境對應品繪本:一用中文輔助讀圖找細節,建立並鞏固「英語=好玩」的概念; 二用單詞、短句和圖片進行情境對應; 三進行朗讀或者聽音頻.100個小時的練習,讓孩子從排斥英語到喜歡英語.自然拼音練閱讀 學習自然拼讀技能,開始分級閱讀; 完成「流利閱讀—擴大詞彙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形成英語思維方式」的跨越.100個小時的練習,讓孩子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安妮鮮花的這本書給我的啟示:1、學習是快樂的事,要讓孩子做主.學習好不好全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2、媽媽要超前和陪伴學習,才能為孩子做好規劃,讓孩子少走彎路.媽媽就是孩子的教練,伴隨的同時隨時引導和糾正孩子,孩子能夠成長地更快.3、培養語音、韻律、英語思維是學英語的關鍵,不要學成啞巴英語、中式英語.4、書後提供了很多純外文的學習資源,可以一一使用.5、學中文其實也是要分級引導的,和學英文是同樣的道理.6、不要著急,水到渠成,讓孩子沉浸在語言的歡樂、趣味和美好中.
『柒』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英語啟蒙是否越早越好
家長您好,多抄納建議是4歲開始給襲孩子英語啟蒙。為什麼是4歲而不是更早呢?英語學習畢竟和母語習得不同,除非擁有雙語環境,否則英語終歸是一門外語,還是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認知和學習意識,而不能完全靠本能來學習。4歲的孩子,母語聽說能力已基本形成,一般又上了一年幼兒園,開始懂事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學英語剛剛好,建議前期可以從英語娛樂入手,讓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覺愛上英語,您可以體驗一下多納學英語,另外有問題歡迎您追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