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听力 » 英语记叙文听力

英语记叙文听力

发布时间: 2020-12-28 11:54:43

A. 有先见之明的渔夫 英语完形填空 词数148 记叙文

请家教,补习班,认真学,刻苦背,使劲练,坚持到中考我就不相信你考不到A~前提是你带认真。。。

初中中考英语解题技巧
湖南省中方县一中 杨自西 整理
英语听力题解题技巧
一、听力技巧之——听辨单词类的答题技巧
此类题的出题形式多是听句子,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所昕句子里含有的那个单词。此
类题的答题技巧是这样的: 。
1.先浏览一遍题干,注意比较它们在发音上的不同之处,这样在听的时候就可以有
意识地注意这个不同之处,从而迅速作答。
2.由于所给选项是四个读音相似、极易混淆的单词,而录音中播放的是一个句子,所
以我们要尽量从整体上理解句子,不要只顾听逐个单词,要在语境中确定选项。
3.平时要注意那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和那些读音十分相近的单词。如thirteen/thirty;close/clothes;present/parent;horse/house;knows/news.bread/break/breath等。
4.注意区别句子中的同音词。如whether/weather;four/for;two/too/to;where/wear等。
二、听力技巧之——听句子选择恰当答语类的答题技巧
听句子选择恰当答语是常考题型之一,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景反应能力,要做
这类题我们要做好以下三点:
1.听前认真浏览选项,掌握其意思。
2.听时要注意听清句子的意思。同时注意对话出现的场景,从语调、疑问词中判断
句的类型以此确定回答的内容,回答内容要与问句人称、时态等保持一致。
3.平时我们还应熟练掌握日常交际用语。听时要正确判断出句子的语言交际功能,
正确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基础上作出正确选择。
三、听力技巧之——图文搭配类听力的解题技巧。
这类题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把正确的图画语言与所听到的内容联系起来。它具有生动简明的特点。做好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听音”“明意”。 一是要能听懂句意,而听懂句意的前提是能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二是要具备“读图、识图”的能力。清楚图画中的人物、动作、形态等。
四、听力技巧之——对话理解的答题技巧
由于对话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听前我们要浏览选项,了解一定的信息,并预测话题及内容。在听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对话中的人物(包括男女),时间(如果有的话),地点(尤其是多个易混的地点及相应的信息),语音语调,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等,同时还要排除干扰,适当的作一些记录,以增强记忆。弄清对话原大意,看清问题,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五、听力技巧之——短文理解类解题技巧
短文理解是听力测试中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题型,短文主要为记叙文。但短文与单句和对话不同,有一定完整的思想内容,涉及到的词汇量较大,涉及的知识面也广。它的出题形式为:1、听短文,判断正误。2、听短文,根据所给的问题选择正确答案。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4、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句子。做这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
1、抓紧听前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先阅读本题的题干和有关选项,有些选项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和语法结构就可以选出,到该题录音播放时,核对一下即可。
2、听短文时,注意听第一句,因为它可能是短文主题句。一般情况下,听完前三句就能确定短文属于哪一类,注意其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有利于对全文的理解。
3、听第二遍时,注意及时核对尚未完全听清的选项,感到有把握的答案暂放一边。
4、平时注重听力训练和阅读训练相配合。
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针对完形填空,有各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理解技法,但其中以总体把握法、词语搭配法、语法判定法、语境联想法、举例对比法最为重要。
1. 快速通读全文,掌握短文大意。快速掌握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认真阅读短文开头的第一、二句,及每段的第一句,结合选项初步弄清短文写了些什么内容。准确地预测和推断短文的主要意义。
2. 抓住结构、语意及逻辑三条线索,推断和预测选项。利用上下文的提示,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扫清部分词汇理解上的障碍。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对空缺句子作合乎逻辑的推理。必须弄清空缺词句的确切含义,空缺词句与其前后句的意义衔接必须自然、合理,不可出现意义断层或说东道西的情况,必须从空缺句的内部结构入手,从语法、词语固定搭配、词形变化等角度考虑,务必使所填的单词准确无误。根据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选择,重复考虑语境。上下文找线索,上下文找提示。完形填空的文章都是一个意义相关联的语篇,它围绕一个话题论述,在行文中词语重复、替代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根据这个原则,某个空格所对应的答案很可能就在上下文中重复出现的相关词。所以,可以根据这些词之间的有机联系确定答案。
3. 要特别注意语法,如单词的各种形式的变化,种类句型的结构等。
单词的变化:
a.名词的选择,应联系文章主题及空格前后出现的有关词,注意其性和数的一致。
b.动词的选用,要注意词义和惯用搭配,还要区分近义词之间的用法差异及所给词的形式。
c.选择介词,应注意其惯用法,特别是与动词或其他词组成的固定搭配。
d.选择代词,要注意性、数、格是否准确。
e.选择连词,要注意分析前后句或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f.选择形容词和副词,要注意词义的区别,用于比较时,还要注意词形变化。
要注意句法题,搞清句子的种类、类型、省略和倒装
a.句子的种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一般以考查疑问句、感叹句的词序为多见,其次是祈使句的零时态等。
b.句子的类型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中考考查要点是在复合句里的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直接/间接引语,也考查简单的定语从句。
另外还要注意固定词组、习惯用语、固定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生活常识的运用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选择答案时,可以用择优法和排除法和例举对比法。
a.择优法是把各选项代入短文中,选出在词义上符合要求,且在语法上又没有语病的答案。
b.排除法是在代入选项时如发现选项单词意义不对,或词与词搭配不妥,或存在语法错误,或与上下文有矛盾,则迅速排除不合适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c在完形填空的多项选择中,常常会遇到难以选择的题目。需要调动头脑里的知识“储备”,例举熟知的语言现象与之相比较,再做出明智的选择。
反复推敲,攻克难关。如果做不出来的话,可能要改变一下思路。如实词多与文章的内容直接相关,虚词多与文章的连贯性或句子结构直接相关,如果从内容上实在看不出要填哪个单词的话,应考虑是否需要填介词、连词等。填完所有答案后,还应通读一便全文,对所选的答案进行核实、调整,经过逐句推敲之后,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这是如果重读全文,有些难解或误解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从而也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4. 选项填完后,通读全文, 仔细检查。验证答案,修正错误,着重注意这几点:
(1)文章是否顺畅;
(2)所填单词是否是最佳单词;
(3)所填单词是否有拼写错误。
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要提高视读的速度,考阅读理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考的是考试速度。因此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磨蹭,只要全篇理解了,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去推断。
对文章的评价分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切记:一想当然,就会出错。
1.审视标题,抓住中心
试题中有的文章有标题,有的没有,拟题人是有所考虑的。标题是文章主题的高度凝聚。它能给我们启发和想象,想象文章的内容和走向。这样做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能提高做题的效率。
2.浏览全文,掌握全貌
如果时间紧,至少要快速通读全文,尤其是首两段。再把标题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全文的梗概便一目了然了。
3.细读题目,抓住要点
对整篇短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要马上看短文后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选择或判断答案。要确定所需查找的信息范围,并注意所查找信息的特点。例如:如果问题或选项涉及到人名、地名,就应该找首字母大写的单词;如果问题或选项涉及时间、日期、数字,就应该寻找具体的数据。另外还要注意试题难易,应暂时绕开那些少数较难的题目,先做最有把握、最熟悉的题目,也就是该类题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文章中找到的。而对于那些要通过对文章归纳判断、逻辑推理的题目,需要再对全文快速阅读,仔细分析思考,反复比较、推敲选出正确答案。若文章短可先读短文,后看文后题目;如果文章太长,你可以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可以帮助你去掉杂念,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正确性。要善于找关键句,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头一句话,往往就是关键句,可以帮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题。此外,还应该细读文章,因为有时的试题是考细节。可以边读边用铅笔做点标记,把有关的画出来。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
4.细读文章,掌握细节
这次应细品,不可一晃而过。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记录,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五个W:who, what, when, where, why)划出来。 经过这样的处理,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会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5.理解大意,初选答案
一般短文都设有五个题目,对那些表层理解的题目可以断然选定。对那些深层理解的题目,应再查阅原文,但决不是简单重读,应找出依据,把所答案代入文中,再确定正误。在确定答案时,对文章和题中的词语应结合上下文思考其确切意思,切忌望文生义,作出错误的判断。
6.复读全文,核对答案
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依次审核那些未获解答的题,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
7.瞻前顾后,首尾突破
对一具体问题不要局限于一词一事,而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这样,可减少“钻牛角尖”和“繁琐分析”。而且,在中考试题中,即使是事实和细节题,也是“围绕或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大多数短文,尤其是新闻报道或议论文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句,常包含了全文的主要信息或基本观点;而结尾部分常是结局或结论。寓言或幽默文字的结尾也往往是点晴之笔或值得玩味之处。因此,抓住首尾往往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1.忌不带问题。
做阅读理解题时,应先把文章后面所给的考查题浏览一遍,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边阅读边选出考查表层情况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2.忌草率行事。
在设计理解题时,设计者往往在四个选项中设计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这样答案干扰性特别强,容易迷惑考生。如果在发现一个看似正确答案时就草率定案,往往会掉进设计者设置的“陷阱”里。处理的方法是:对所给四个备选答案进行分析比较,在理解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去伪存真,方可选出正确答案。在做完所有题目后,不可孤立地检查每个小题。应该遵循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理解文章的规律,再次耐心地复读全文,使自己对全文意思的理解程度会更清楚,如果发现怀疑的答案,不要随意改动,一定要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才能改正,不可草率了事。因此,尚未读懂的地方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一定要慢速多读几遍,直到读懂时再定答案。
3.忌主观印象。
少数阅读不明确题只需根据生活常识就可选出答案,而绝大多数则不然,考生必须按照原文来选定答案。因此,考生在做后一种测试题时,一定要排除自身的生活经验、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等主观因素的干扰,按照文章实际反映的情况来选择答案。
5.忌忽略时间。做阅读理解题时,一定要从整体上控制时间,时间分配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有别。文中一两处没弄懂的地方可以暂且放置一边,等把全部题做完后,再回头来处理。因为做完题后,你的心情相对放松了往往会产生新的思路、新的灵感。即使做完题后时间所剩无几了,你再把未处理的题猜测一下也不晚,因为你仍然有选对的可能性。
交际运用解题技巧
1.阅读整篇对话,答题时,跳过空行,快速把全篇对话通读一篇,了解对话的整体结构,把握对话的内容及语境。通读对话时,尽量搞清三个W既:Who, Where, What。Who指对话双方的身份关系,Where指对话在哪里发生,这种对话是面对面,还是打电话,What指对话所涉及的内容。答题时要面向整体内容,切忌片面理解。如在餐馆、图书馆、车站、商店等不同的地点,都有各自的语言表达方式。因而,在做题时,应在理解全篇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语言环境,把自己“置身”于语境之中, 理解双方谈话的意图。最终使对话恢复完整,语法正确,符合逻辑。
2.前后照应,注意对话的“链条”。
假如我们把对话比作环环相扣的“链条”,那么由于空行的设置,链条就几乎环环脱节了。要想把已经脱 节的“链条”连接起来,就得把握对话上下文的信息。对话的上下文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做题时,可以根据 上句的信息推断下句的信息,通过下句的信息推断上句的信息,即:要填前面的空行,看后句的信息,要填后 面的空行,看前句的含义。如在打电话时,上句问"Who's thatspeaking"那么下句所选的就应是"This is… "。如在餐馆,下句的内容是"A bottle of beer,please."那么上句就应该是"What can I do for you"或"Ca n I help you"这样前后对照,逐句推敲,双管齐下,瞻前顾后,抓住对话的脉络,就能使对话不“断链”。
3.抓好关键词,从语意进行判断。一般情况常用的句子是询问身体、天气状况或是否做(了)某事;提出建议;请求帮助;讲述发生的某件事;商量具体做某件事;感谢;告别和祝愿。使填完后组成的对话结构完整、合理。考查的形式是补全对上句问题的回答或者是补全对下句所要回答问题的提问。因此一定要注意前后照应,关注上下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做题时,可以根据上句的信息推断下句的信息,通过下句的信息推断上句的信息,即:要填前面的空行,看后句的信息,要填后面的空行,看前句的含义。如在打电话时,上句问 “Who’s that speaking” 那么下句所选的就应是 “This is…” 。如在餐馆,下句的内容是 “A bottle of beer, please.”那么上句就应该是 “What can I do for you”或 “Can I help you” 这样前后对照,才能使上下文相适应。又如在看完电影,A问"How do you like the film"你就应该知 道"How do you like…"是询问对方对某事物的评价及看法,这样就不会回答错。切忌望文生义。一定要前后对照,逐句推敲,双管齐下,抓住对话的脉络。
4.结合语境边读边做。问话或答语不能离题。为了避免干扰项的干扰,七选五完成对话,还可以不看选项,心理先补出选项。最好不要一拿到题,就直奔选项。这样会影响答题速度,干扰思路。
看标点,知句型。标点符号一般来说能起到提示和限定的作用,看清空格所在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就知其句型,若是句号,此句为陈述句;若是问号,此句为疑问句;若是感叹号,此句为感叹句。
5.根据场合,地点以及所针对的人物的习惯用法进行选择。问答要符合西方人的文化、风俗和习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等等。在语言交际中也有各种不同的差异。在交际语言的选用中,由于受到各自的文化背景的影响,表达的方式也就不同。因而,在补全对话过程中,所选的句子要符合英美 人的习惯。在做题时,要特别注意西方民族风情的“五不问”即: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经历,不问收入 ,不问住址。因为这些都是个人的隐私,询问隐私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因此,在补全对话中应特别注意, 凡有像"Have you eaten" "Where do you work"等,这类句子都是“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在对话中都应避免使用。
6.要准确理解每个句子的确切含义,切不可望文生义。
在补全对话中,要根据提供的情景和实际情况,准确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应了解整个语境所表达的完整 、确定的意义,尽量了解每个句子的内在涵义。如在看完电影,A问"How do you like the film"你就应该知 道"How do you like…"是询问对方对某事物的评价及看法,意思是"What do you think of…"这样就不会回答 错。因此,在做题时,还要根据段意理解句意,切忌望文生义。要遵照口语交际特点,不要套语法规则或书面语。(平时积累)
7.先做较易的再做较难的内容,难度大的空可以用筛选或排除法选择或填入正确对话内容。
8.要使用文明高雅的语言。(多用委婉的方式和语气)
9.正确书写,从容答题。答题时应注意单词的正确拼写、大小写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书写应工整、规范。
10.重读对话,验证答案。
选项选好后,应将所选的选项带入对话的空行处去验证,凭语感和交际语言习惯进行验证。全篇对话是否 贯通流畅,内容是否清晰,前后意思是否矛盾,所选的选项是否符合对话的语言环境,是否符合上下文的逻辑 关系等等。总之,在做补全对话题时,考生应在通读全篇对话的基础上,把握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理解谈话 内容及谈话人双方的意图,使补全后的对话思想通顺,前后连贯,且符合英美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才算把 补全对话题做得完美无缺了。
如何写好英语作文
近年来中考英语作文的题材新颖、形式多样,主要侧重灵活性、实用性和多样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图画提供情景的作文应以“看”为主,通过细心观察图中的人物、景物、文字、数字等,弄清写作的意图,通过分析思考把握逻辑联系,找出主题并借助所给的文字,把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文章,但要注意,文章不能停留在图画的浅表,而要表达出提供情景的意图和内涵,即“文在图上、意在画外”,触景生情,文章才能有灵魂。
2、以图表提供情景的作文要以“读”为主,首先要读懂图表中的数据、时间、编码以及相互间的变化关系,对所给的信息加以分析、推断、筛选、概括、去粗取精;在写作时目的要明确,要注意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尤其是图表中的数据、时间等不得有误。
3、以提纲提供情景的作文。这种形式本身的要点已经很明确,重点也很突出,只要把各个提纲加以发挥,注意遣词造句的灵活性和语法规则的正确性,就不会造成审题不清而偏离主题,但要注意,文章必须覆盖所提供的各个提纲的要点。
4、以书信格式提供情景的作文。首先要了解书信的格式,英文书信格式与中文有所不同,1)、一般在信纸的右上角写上写信人的地址和日期,地址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左边顶格写上收信人的姓名;3)、正文部分;4)、祝愿的话;5)、写信人签名。信的内容一定要按所给的要求写,不要漏写。如果要求你的信件用E-mail发送,请同学们务必注意,对方的网址一定要写准确,多一点或少一点都不能发送成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写作时需要的几点注意事项 :
1、为了保证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要把时间固定下来,如:记叙一件事要用过去时;写经常发生的事或对人物的描写,要用一般现在时。整个文章中的人称要一致,首尾呼应,不要随意改动,以免造成误解。
2、不要为了追求“一鸣惊人”而不愿使用熟悉的常用词,去找一些生冷的词汇,对这些一知半解的词你不会用,不知道如何搭配,结果适得其反,使文章显的生硬、不协调,甚至错误百出,所以要实事求是地把握,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注意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也是写好英语作文的重要环节,平时应该注意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望文生义或一味生搬硬套只会闹出“我的理想是制作一名建筑师”的笑话。
4、有些同学因噎废食,因怕出错而只写短句或简单句,写出的文章过于幼稚、空洞贫泛、言之无物,要使文章有血有肉就要把平时学的知识用进去,如:从句、非谓语动词和比较等句型,关键时用上一、二个,就能使文章不同凡响,更有文采,特别是对关联词的使用,会使你的文章逻辑结构紧密、层次鲜明、条理清楚,更能显示出你的英文功底,但要做到这些并非一日之功,要靠平时的不断训练和积累。

B. 英语四级考试写作让写信没有写而且写的记叙文,而且全文都没有用第二

听力
听力部分的分值在四级考试中占35%,录音播放时间在35分钟左右。如何在这“惊心动魄”的半小时中,有效把握信息点,是很多考生颇为头疼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听力部分的三种题型来具体讲述听力题目的做题方法。
1.对话题
对话题可以说是考生最易拿分的部分,建议考生在做这部分题目时,按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预读选项。听录音前先浏览一下题目的四个选项,这是做好听力题目的必要前提。考生通过分析四个选项,再结合自己的猜测,就可以对对话所涉及的话题有个大体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听,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话中的关键信息点,从而减轻听的负担。
第二步:把握关键词和关键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把握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首先要注意听表示转折关系的词汇,例如but、however、unfortunately、unexpectedly、to tell the truth等。其次也要注意听关键句。在对话题中,往往会有一些表示建议或劝告的句子,例如“Why…”“Why not…”“Why don’t you/we…”“It would be better to do...”“Wouldn’t it be better to do…”根据对历年四级听力真题的分析,这类关键词和关键句之后往往是考点所在,所以考生要加以重视。
第三步:判断相关场景。考生要学会通过捕捉听力题目和听力录音中出现的关键词来判断相关场景。四级听力常考的场景有:学习场景、工作场景、天气场景、医院场景、租房场景、娱乐场景、餐馆场景、选课场景等。判断出相关的场景有利于考生在解题时有据可依,提高解题正确率。在这里笔者也提醒考生,由于英语(论坛)是一种模式化的语言,在固定的场景中,其词汇和表达也相对比较固定,所以考生应在平时注意多积累一些场景中的高频词汇和习惯表达,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 短文理解
短文理解部分的文章信息量大、题材范围广。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短文理解部分考查过社会、生活、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种题材。由于很多短文文章逻辑结构复杂,生词难句较多,所以很多考生都觉得这一部分很难驾驭。其实,如果考生注意分析和总结,这部分还是有很多规律和方法可循,如下所示:
① 重两头轻中间。西方人说话时喜欢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所以往往一篇文章的开头就是全文的主题句,即便不是主题句,也会包含很多信息,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考生把握整篇文章。而结尾部分通常又是文章的总结句,概括和归纳了全文的中心。所以考生在听这部分的录音时,一定要抓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② 注意标志性细节。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时间、数字、地点等信息以及表示原因和转折关系的词汇和句子经常是标志性的出题点所在。所以,考生在听的时候要特别留意这些细节,做好笔记。
3. 复合式听写
从命题形式来看,复合式听写与前两部分截然不同,它考查的是考生的单词拼写以及对信息的迅速反应能力。对于这一题型,也有一些相应的做题技巧。
听写前迅速浏览全文。在这部分的听力录音播放前,考生应快速浏览一下全文,掌握文章的大概内容。根据对历年复合式听写文章的分析,笔者发现这部分的文章基本上是采用了“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所以,考生在浏览全文时,要重点理解文章的首尾几句。如果时间充裕,考生还可以快速观察一下空格前后的一些语法信息,从中判断空格处应填单词的词性、单复数、时态以及语态等信息。
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考生在记录信息时要有所侧重和取舍,应重点记那些支撑句子结构的主要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而一些虚词(冠词、助动词等)则可省略不记。
听写完一定要检查。有些考生在做完听写后马上开始做阅读题,想从听力中节省时间来做其他的题,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考生在做完听写后,应特别注意检查空格处所填词汇的拼写、大小写、单复数形式以及动词的时态等是否准确。1~2分钟的检查并不耽误时间,却往往能有效避免在本该得分的地方丢分。
阅读
与听力相同,阅读在四级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也是35%,这一题型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很多考生觉得做阅读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不够。而要解决时间问题,就要提高阅读速度。这一方面有赖于考生平时多积累、多练习;另一方面,也可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技巧。很多考生在做阅读题时,一上来就钻入文章开始细读,这样的做题步骤对于分秒必争的四级考试是完全不合适的。笔者建议各位考生,在做四级阅读时可以遵循以下的做题程序。
第一步:看题干。
阅读文章前,考生应先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把阅读文章后面的题目看一下,找准题干中的定位词,做上记号,以加深印象。
第二步:阅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忽略次要信息。
在阅读文章时,考生需要以较快的速度从大量材料中捕捉相关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逐字逐词阅读,理解每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而是应该按意群扫视,连贯阅读,把握每段的中心句或中心思想,根据题干中标出的定位词在文章中定位关键信息,把握文章的大意。
阅读文章每篇有好几百个单词,但并不是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都包含有用信息。因此,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个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忽略次要信息,只读那些包含有用信息的句子。有些考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能知道文章中哪些句子包含有用的信息,哪句句子不包含有用的信息呢?笔者在此列举几个方面,希望能给考生一些启示:
① 重视段落首末。近几年的阅读理解题目增加了对段落首末内容的考查。因为在每段首末处,经常会出现一些观点性的语言和总结性的描述,这经常会成为阅读主旨题的考查点。
② 重视转折性词汇。文中的转折性的词汇经常会成为阅读考点的标志性词汇。例如however、but等词汇,这些词汇后面的内容往往就是考点所在。
忽略某些例句。阅读中经常出现一些例句,用来强调说明文章所陈述的观点,这些句子一般由for example、for instance、e.g.等词来引导。对于这些例句,除非阅读文章后的题目中有所提及,否则往往可以忽略不读。
④ 忽略某些研究所表明的观点。阅读文章中,作者在给出某个观点后,有时会在观点之后加上某某研究表明(常出现research、survey、study等词汇),那么同样地,除非阅读文章后的题目中有所提及,否则这些research、survey、study等所陈述的具体内容通常也可忽略不读。这是因为作者已经亮出了观点,后面加上某某研究,通常只是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使文章可信度更高,而这些研究对文章的中心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可以忽略。
第三步:先做细节题,后做主旨题。
考生在做细节题时,必须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回文章中定位,分析相关内容,切勿直接根据第一遍阅读时的主观印象直接做题。做完细节题后,考生会对文章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完成主旨大意题和最佳标题题,会准确很多。
此外,笔者也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时扩大阅读面,多读一些涉及英美等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材料和科普读物,这对于提高考(论坛)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有裨益。

写作
四级考试的写作部分有其固有的特点,即对作文的话题、观点和字数都有严格的限制,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笔者作为四级阅卷老师,比较熟悉阅卷老师的普遍心理。在阅卷过程中,老师最重视的是考生的语言表达,“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考生作文的语言使用能力对评分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语言的贫乏向来是中国考生写作的通病。四级写作中,经常会出现整篇作文一个词用到底的情况,例如一遇到“改变/变化”就是change,“影响”就是effect,“流行”就是popular, “因为”就是because,“意识到”就是realize等。
试想一下,阅卷老师在批阅了无数篇作文并产生了审美疲劳后,最想看到什么?肯定是一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词汇或短语。所以,考生就要从用词的多样性方面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其实英语词汇是很丰富的,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词汇来表达。下面表格列举了一些常见词汇的多种表达方式。
常见词汇的多种表达方式


中文词汇
不同的英文表达方式

改变
change, modify, alter, shift, transform, convert

保护
protect, conserve, safeguard

保存
save, preserve, conserve, keep, store

流行
popular, prevalent, prevailing, universal

想到
think of, come up with, occur to/strike sb.,come to, remind, suggest

看作
regard…as…, look on/consider/view/see/take…as…

因为
because, owing to, thanks to, e to, as a result of,in virtue of, on account of, resulting from..., considering

关于
about, with regard to, as regards, concerning, relating to

因此
so, accordingly, consequently, hence, thereby,in this way, for this reason

不同
different, differ, vary from…to…, conflicting, diverse,diversified, various, a variety of

吸引人的
attractive, appealing, inviting, tempting, fascinating,charming, alluring, glamorous, absorbing, enticing

希望以上的表格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提醒考生在写作时注意多体现词汇的多样性,词汇丰富了,整篇作文也就有了色彩。除此以外,考生在写作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① 字迹清晰。由于四级作文的阅卷方式是先扫描后复制到电脑上,然后由阅卷老师在电脑上阅卷,所以在阅卷老师主观判卷的过程中,作文的框架以及书写的整洁程度会对最终的分数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建议考生采用黑色水笔作答,这样可以显得更加清晰。同时提醒考生,切勿将答题卡折叠。
② 严格按给定提纲的顺序写作。考生在组织作文的写作思路时,要严格按照提纲给定的要求写作。当然,考生也可以灵活运用写作套路,使用一些经典词汇或句型,把提纲句作为中心句放在每段的开头,后面再加上由逻辑词连接的分支观点,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③ 文章至少三段。四级写作的判卷规则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只写一段 0~7分;两段0~9分。因此,笔者建议考生至少写三段内容。
④ 保证字数。四级写作规定的字数是120词或150词左右,每少10个单词扣1分,因而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达到相应字数。

C. 学习商务英语都要掌握哪些知识

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我觉得商务英语培养的是“商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具备如下的的知识技能:

1.熟悉计算机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2.具有较好的汉英表达能力、互译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3.具有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交际的能力。

4.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5.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能用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其中商务英语考试对应试者的要求如下:

三、学商务英语,还需要更多地实践和练习。大家可以多看点商务方面的美剧,通过美剧学英语。想想在同样的场景下,你是如何表达的。下面为大家推荐几部适合提高商务英语的美剧与电影:

D. 大学英语四级和专四有什么区别

1.对象不同
大学英语四级:全部的大学生都可以参与考试的一个英语内等级水平考容试
专业英语四级:英语专业的学生才可以报名考试的一个英语等级水平考试
2.考试时间不同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每年6月、12月
专业英语四级考试在每年4月
3.等级不同
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分为abcd
专业英语四级等级分为合格,良好,优秀
觉得我的分析不错,就采纳吧!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