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书信写作课说课稿中文
①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落花生》
1、说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次读这篇课文,我就被课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课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深奥的说法、激荡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
“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3、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以上目标分两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解决字词,疏通文意,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抓住重点句,理解深刻含义,体会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4、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5、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6、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含义,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下面我就分课时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我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学习:一、课前布置预习,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一、课前布置预习: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好的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听课效率,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特别是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所加强,自己有能力独自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会更加牢固。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学习本课前布置了以下预习任务:
1、我会学字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以小问卷形式呈现。)
2、我会读课文。
3、我会搜集。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本课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识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4、我想问。预习中有什么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四道题设计由浅入深,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与要求,有的放矢
预习起来不盲目,不流于形式。
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
上课后,学生出示预习卡,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与同学分享预习的快乐,然后在全班展示。
本次课程改革评价方式的转变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对同学预习的情况进行评价,五年级孩子的思想日趋成熟,他们不再轻信吹捧,“你真棒!”“好极了!”等教师评语已不能满足他们,他们从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认可。所以在同学评价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积极性。
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读完后,再次默读思考,并与同伴交流意见,最后共同明确: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
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教师板书)
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第一段中应抓住哪个词,重点读好?
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时喜悦的心情。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理解整段内容,我想词语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句、整段、整篇课文相联系的。所以在教学这段时主要按以下步骤:①读整段,抓住关键词。②用联系上下文,替换近义词等多种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悦之情。④最后自己用居然说一句话。
四个环节设计,由表到里,由理解到应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主阵地。在这一课时,我将用多种阅读方式,抓住重点句来进行教学,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让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探究。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用以下方法: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了《落花生》这一课,下面请你边默读课文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默读,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带着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课文。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回忆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孩子理清了学习思路,为下面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二、抓住重点,细读品味。
本环节中我想这样设计:
1、找重点。由学习小组合作读课文的吃花生、议花生部分。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画出觉得印象最深的重点句,读给小组同学听,将学生内容引到重点上来。全班交流时将重点句呈现出来。(10段、12段、13段)
2、读重点:采用多种方式:如师生对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重点句。
3、品重点:个性展示朗读三段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师适合点拨,如:喜欢10段的同学朗读后,可以提问: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课文中哪里写了?引导学生读出花生显而易见,尽人皆知的好处:美味、榨油、便宜。进一步问:“父亲说花生有什么好处呢?”怎样表现出来的?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表现花生内在的可贵之处,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叫“朗读代表我的心”。让学生先自己朗读,将自己觉得父亲话中最能表现花生品质的词读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猜猜这名同学想突出哪个词,谁猜对了,谁有权读自己的体会。这个小环节,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我是想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好机会。谁猜对了,就有权读,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努力思考应读好哪个词,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亲在这里赞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质。
“那么,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呢?”齐读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体面”等关键词,深入理解父亲教育的目的,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父亲教育我们时的语气。
4、悟重点。全班齐读重点句,说说你在学习中有什么收获?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进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花生那样的物或人?我们又要像这些人学习什么?通过再次交流学习,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这里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忆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或物,交流归纳他们身上具有的优秀的品质,最后,完成以下练习:
我爱花生 ,因为它。
我也爱,因为它。
三、再次感知,分清详略。
巧妙的详略安排是本文的特点,我想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
首先,用最直观的方法,分部分朗读课文,分别找四个计时员对四部分进行计时。从朗读时间上直接感受,课文略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详写了议花生。再次,通过小组讨论,从本文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板书等各方面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采用计时法,直观、形象地将课文的详略呈现出来,再进一步理解,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化为直观、生动、形象、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易理解,乐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学上的难点。
四、板书总结,深化感情(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结束本课学习)
7、说板书。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板书设计,可以突出知识的重点与关键,给学生以启迪和美的享受,从板书中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
本课的板书设计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板书的主体由课文主要内容组成,最后化为“学”字,深化主题,既代表了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又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其中还寄予了老师对同学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
、说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次读这篇课文,我就被课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课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深奥的说法、激荡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3、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以上目标分两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解决字词,疏通文意,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抓住重点句,理解深刻含义,体会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4、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5、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6、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含义,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针对学生的特点,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现在老师带来了什么?学生:花生!你们吃过花生吗?喜欢吃吗?它还叫什么呢?揭示课题,我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
二、整体感知,重点导读。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事物,而教师只要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行了。如在这节课质疑的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质疑:其次,采用层层剥茧的方法,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希望使他们在思维和表达的过程中,切实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此时出示句子,让学生去读,在读中体会词的意思。以此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再者就是让学生就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位置、外表和给人的印象进行比较,深刻认识花生的朴实无华。最后,引导学生说出爸爸教育我们的目的。
三、课堂总结。在总结课文时首先对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总结。课文详略得当的选材、对比的说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为后面的小练笔打好基础。其次是根据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② 小学作文课说课稿
[小学作文课说课稿]作文,是小学生的难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小学作文课说课稿。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总在不断地研究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也用过一些具有创意的特色教法,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称得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重写法指导,轻内容选择仍然是常犯的毛病,由此而带来小学生怕作文仍是当前小学作文中的一大突出问题。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漫画作文:一种将漫画创作活动与写作相结合的创新方法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条新路。漫画作文不仅让孩子们轻松作文,写下真实的内容,而且它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兴趣主动地写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新能力。漫画以其表现手法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受到孩子们的普遍喜欢。现在的孩子从小甚至幼儿起,就从电视、画报等媒介中接触了大量的漫画。在小学生中这样的现象十分平常:穿的是米奇的,背的是西瓜太郎书包,里面装着史努比系列的文具,连包书的书皮也印着宇宙英雄奥特曼、美少女等图案。童年没有漫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重教育意义的正面漫画,还是重商业化的存在负面影响的漫画,总之,这是一个充斥着漫画的时代。正因为漫画早已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丰富儿童生活的同时也被儿童所熟悉、掌握。儿童常常由于喜爱进而开始动手画。实际上,画简单的漫画对儿童来说并非难事,漫画作文也就成为了可能。2002年4月,笔者申报了市级立项课题《漫画与作文教学研究》,此课题的研究,我们给它以特别的界定:漫画作文专指作文对象取材于漫画;漫画作文的内容与形式,还包括了:漫画欣赏、看画口述、观察选材、创作漫画、依画作文、补画续写等等;所以,我们的漫画作文是一种特定的集搜画、赏画,观察想象,作画说画、写画的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指导解读漫画,学会欣赏漫画作品漫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视觉艺术,它不仅有画面的可视形象,而且有诙谐机警和隽永的语言,妙趣横生,发人深省,在高雅和逸趣昂然的气氛中,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可是对于一幅漫画,不是所有观众都能读出它的奥妙来,更何况年龄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在理解上更有难度了。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漫画,教给学生观察漫画,解读漫画显得十分必要。首先,要学会观察。对一幅漫画,要求学生全面仔细地察看内容,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其次,要学会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漫画《——妈,这儿不安全!快搬家》图中有一幢高楼住宅,院子里有葱郁的大树,树上有鸟窝,窝里有小鸟,树边有母鸡飞来。很关键的要看清从高楼房间里飞下的鱼骨头,瓜皮杂物。然后分析一下事物间的关系:漂亮的住宅、葱郁的树木、飞翔的小鸟构成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可是从房间里飞下的杂物,一定会砸破鸟窝,损坏树冠,污染地面,破坏这美好的环境。这样,已经把漫画基本解读出来了。再次,要展开联想:房间里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如此不文明?窝内的小鸟张开大嘴巴在呼喊着什么?母鸟会怎么想、怎么说?如果通过联想,能把这些问题解答了,就具备了对漫画的解读能力。最后,根据观察、分析结果,答出漫画的主题思想。就本幅漫画而言,它的主题思想是:由于某些人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种缺乏环保意识、严重污染环境的恶劣行为应给予制止,并受到强烈的谴责。通过以上四个步骤一步一步指导学生解读漫画,使学生学会欣赏漫画,碰到其它漫画作品就触类旁通,迎刃而解了。二、营造浓厚漫画气氛,激发漫画兴趣为了让学生了解漫画,首先向学生讲述张乐平的生平事迹,让学生知道张乐平爷爷是我们海盐人,是有名的漫画大师,三毛是他笔下的漫画精品。指导阅读有关书画作品,体会张爷爷的敬业精神,从而让学生喜爱漫画,激发和培养对漫画的兴趣。课外发动学生搜集各种漫画作品,建立漫画专栏,开辟漫画角,组织学生欣赏,提高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审美能力。漫画专栏、漫画角做到常换常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身边的事物,从而进行漫画创作,将优秀的漫画作品在专栏中展出,形成浓厚的漫画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美育熏陶。学到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一幅幅漫画作品中获得快乐,培养想象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了漫画作文接力赛活动,全班分七八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先美化作文本封面,然后安排写作次序,每天每组一人参加比赛,并经常开展漫画作文交流评比活动,把写得好的作文张贴在漫画专栏里,供大家学习欣赏,作文指导《小学作文课说课稿》。漫画作文内容不拘形式,活动中有的学生把课外书上看到的自己喜爱的漫画作品,观察后写成作文,如《弄巧成拙》《为钱送命》、《累死我了》等;有的学生自己先创作一幅作品再写成文,如《给鸟一个家》、《第一次做家务》;有的学生还结合教材,如学了课文《落花生》后,创作了《比美》、《世界大辩论》等漫画作品,然后把漫画写成作文;还有的学生以自己的作文画成漫画,如《双休日的烦恼》、《买分》等,当画画时感到模糊不清无法成画时再经过观察,修改作文,使文图相融合。任何一幅漫画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由于它时效快,能抓住生活中的热点。这就解决了同学们作文无话可写,不知写什么的困难。研究证明,原先惧怕作文的学生,对漫画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选材自由的漫画作文使学生作文兴趣大大增加,作文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创新思维得到培养,每一幅漫画都具有学生独特的见解,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只要打开一幅幅漫画,就会感到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写作欲望油然而生,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作积极性,漫画作文不仅让孩子们轻松作文,写下真实的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跳出相同的圈子,丢掉过去的思维习惯,摆脱了一个方向思维的模式,产生了具有多向的、创新的思维。三、加强漫画作文指导,掌握写作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如果将漫画内容看作是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更容易叩开儿童思维情感的大门。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作品都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故事背景,成为学生说话、写作的源泉之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让画面人物变成有外貌、有神态、有语言、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漫画,从漫画中一个个故事入手,仔细观察画面,从画走入作文,加强漫画作文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引导学生走进作文,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首先要善于悟意。所谓悟意就是深刻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不管写哪一类漫画作文,把握寓意都是第一关。怎样悟意呢?一是要理解画面意义,正如阅读文字材料先要读懂文字的表现意义一样,审读漫画同样要摸清画了什么内容。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看看漫画有哪一方面的隐含着的意义。漫画的画面意义与现实生活是有直接联系着的。如漫画《实在吃不下》勾画了一个小学生双休日的菜单,表现出小学生不堪重负的心态,文章隐含着教育改革的呼声。《小乌见大污》通过一条乌贼鱼见到污水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一事,呼吁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其次要善于选点。所谓选点就是确定写作的立意点,不是泛泛而议,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点,深入钻探。前面说过,一幅漫画的寓意可以多角度理解,在审读的时候理解的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打开思路;但在确定写作内容的时候,就必须选取某一个角度而不及其余了。否则,文章内容驳杂,头绪众多,是不利于表达的。如《比美》这幅漫画,从什么是真正的美这一点进行写作,得出:美由内外之分,外表美是看得见的,内在美是深藏的,真实的,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最后是善于引发。所谓引发,就是由此及彼地加以联想与引申,在画面意义的基础上联想到另一层新的内容。任何一幅优秀漫画都是眼光敏锐、思想深刻的佳作;漫画作者通过特定的画面来揭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并且,这些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反复酝酿所致。这对同学们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学生认真研读了漫画,绝不会一笑了之,在笑的过程中走进了思考的世界。在漫画作文前,有不少同学常常说:我天天在生活着,却没有什么生活发现。而漫画作文使学生克服了自己的思想贫血症,那一幅幅漫画时时在提示:怎样发现生活的真谛;怎样揭示生活的内涵。我们知道,在漫画作文中,有一类漫画作文,必须运用联想的法宝,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如《称重》这幅漫画,画面告诉我们一台天平秤来称时间和金钱两者之间的轻重,时间的那头一定会沉下去,而堆成山的一捆一捆的百元大钞这头,则高高翘起。由画面联想到人们拥有的东西没有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了。所以我们要从小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长大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感到后悔。再如《升旗》这幅漫画,起初,让学生观察后,只有一个公式化的结论:红旗是用烈士鲜血染成的,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经过下面的引导:红旗出现在哪些场合?除先烈外,还有哪些人为红旗添光争彩?于是学生的思维飞跃到:南昌城头的红旗,长征路上的红旗,江姐狱中绣红旗,天安们上升起的红旗,联合国总部升起的红旗,奥运会上升起的五星红旗,插上南极大陆的五星红旗……为红旗争光添彩的有李四光的地质学贡献,体育健儿的枚枚金牌,奥星的升空……这样通过引发联想,红旗就变得具体可感,触手可及了,五星红旗是伟大的党升起的,我们热爱它,就更应该爱党,五星红旗指引我们奋勇前进。四、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陶冶思想情操。漫画表现手法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在笑声中学道理,在笑声中受到启示,漫画都较有深度能切入生活的底蕴,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显示了特有的穿透力和涵盖面。尤其是那些针砭时弊的讽刺漫画,生动泼辣,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较大的宣传鼓动性,漫画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它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道德升华,陶冶思想情操。如围绕爱护环境,创建绿色学校主题教育月活动,利用晨会课、班队课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组织学生上街进行你丢我捡活动,让学生从周围环境污染的种种现状,增强环保意识。在以上基础上,要求学生创作有关环保的漫画,心中有了素材,脑子中就形成了画,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有《爱护树木 美化家园》、《有家难归》、《秃头树》等,每一幅画都主题鲜明,学生在评论时,漫画作品中的是与非、美与丑、文明与野蛮,学生都分得清,道得明。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变画成文,用作文形式表达关心社会,明辨是非、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质。从交上来的漫画作文看,学生常能满怀信心地写出生动活泼、语言流畅的漫画故事。这样进行漫画作文,思维的辨证性、求异性及聚合性在漫画中体现得最为鲜明。学生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兴趣主动地写作。漫画作文既有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寓作文于漫画活动中,学生视作文为乐事;也有真: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反对写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更有活: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善于观察、想象和思维,思路敏捷,头脑灵活,养成大语文意识。漫画作文不但符合现代语文教育思想,而且符合学生的心里特点和认知结构特点。实践证明,漫画作文这种训练方式,避免了传统作文过分求同单一的弊端,符合小学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的基本原则,也体现小学作文要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内容,提倡说真话,抒真情的现代作文教学观。从学生的习作看,不仅图文并茂,题材广泛,而且内容新颖,表达流畅。借助漫画其特有的口吐真言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事的作文风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小学作文课说课稿〕【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③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说课稿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②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具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游戏与练习,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和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景,组织好活动与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的活动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谈话法,归纳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温故导新)
(多媒体显示)
1、煤饼燃烧后剩下的煤渣的质量与煤饼相比有什么变化?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你能用化学方程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吗?
2、P2+02 点燃 P202 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授知识做好铺垫。通过想一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激情,从而引出——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猜一猜(观察猜想)
(多媒体显示)1、广告:“水变汽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呢?请谈一谈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思考,得出一个化学反应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绝对不能凭空想象。
(多媒体显示)2、教材P93图片
猜一猜:①第一幅图片揭示的一个化学反应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吗?
②第二幅图片左右平衡了吗?用一个什么化学方程式把它表示出来?
③第二幅图片中的平衡,是怎样从第一幅图中的不平衡变化来的?
[设计意图]:从图片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H2和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让学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又很轻松地接触到本节课的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第三步:试一试(自主探究)
1、你们看到过“找错误”这样的电视节目吗?现在我们也来试试,有人说,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
P+02—P02
请同学们指出这个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生成物可能不对,没有反应条件,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上述的化学方程式应该怎样改正?写出化学方程有哪些步骤?
(先让学生们热烈讨论,找错误,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步骤。) 4P+502 点燃 2P205
第一步:将磷、氧气的化学式写在左边。P202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第二步:配平:因为左边有两个氧原子,右边有四个氧原子,两数的最小公倍数10,所以在氧气前面配上5,在P205前面配上2。式子右边的磷原子个数是4,左边磷原子个数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适时点拨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第三步: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3、化学反应的信息是否都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了呢?
演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实验,有气体生成。
4、能不能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出这一信息?
(能,在氧气下的化学式后面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演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有沉淀产生。怎样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这一信息?
(在氢氧化铜的化学式后边加一个向下的箭头。)
5、是不是见气体和固体就不加箭头呢?请你们看书自找答案。
[设计意图]:强化理解、巩固练习。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使学生在尝试中知道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步:练一练(讲练结合)
(多媒体显示)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为什么?
①Fe+02点燃 Fe02 ②Fe+02 点燃 Fe304
2、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水通电分解
(4)一氧化碳(C0)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独立完成,教师来回查看。帮助学生指点、纠正。反馈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还存在什么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重点。
第五步:议一议(小结提高)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什么?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什么?
(多媒体显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口诀
1、写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2、配 写好化学式,记得要配平。
3、注 短线改引号,条件要著明。
气体和沉淀,箭头要分明。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六步:做一做(课节巩固)
1、游戏。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领取一块小黑板和一个塑料盒子,盒子里有各种有磁性的卡片,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每个盒子里卡片都能在小黑板上拼成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1~4组盒子里有干扰卡片,5~6组提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4组分别拼出了硫、铝、铁、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6组拼出锌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纸笔练习,让学生锻炼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将理论学习知识搭上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2、教材P99:1题、3题、4题。
3、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
(1)汽车尾气中含有C0、N0等有害气体,可在用铂、钯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种气体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N2H4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02),它们混合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做。反馈学生存在的问,下次上课时予以纠正。布置相应的针对性训练题。
④ 小学语文习作说课稿
一、 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七册第八单元的笔下生辉。这次的习作要求是把自己搜集的民间传说写下来,这既是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相符合,又是这次口语交际的延续。从教材的安排来看本次的习作设计并非某一节课实施过程的具体设计,而是要把这次习作融在一个“大过程”中,这个过程既包括了课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又包括了跟大家交流信息,最后才是写作。
本单元学习课文有神话、童话和传说故事,学生对于这三类传说故事的区别有了一定的认识。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进行独立写作文是可以实现的。而传说故事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学情的分析,以及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教学维度我设计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知道民间传说中要介绍清楚: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2、激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编写出有趣的、感人的民间传说。能把语句写通顺、流畅,把有趣、感人的部分写具体。
3、能相互修改和自己修改民间传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喜欢读、讲民间传说。
2、使学生喜欢写民间传说。
3、愿意把自己编写的民间传说讲给别人听。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制定教学重点:如何抓住传说故事的主要情节来写。教学难点:如何把传说故事有趣、感人的部分写具体。二、说教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说、学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激趣法:先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2、 点拨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适当点拨、诱导。帮学生指出、归纳编童话的方法,而不是将写作方法强加给学生。3、分组合作法:学生分成4人小组交流,畅所欲言。三、说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教师尽量少说,大量让学生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2、互说互评法:学生讲好的故事,无论句、段、篇,哪怕是一个词,教师也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3、学生修改法:说中改、评中改,提高学生口头修改作文能力,在相互修改中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应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习作教学应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启迪他们的写作灵感,大胆想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使学生们快乐的写作文。为此我打算这样来安排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民间传说故事。(一) 激趣导入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习作指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所以,一开始我就兴奋地告诉学生:咱们班这段时间有好些同学都在搞创作,出了好些书,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今天。我准备集合全班的智慧共同编一本书叫《美丽的民间传说》。这样就会在一开始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紧接着我的话题一转,告诉学生:要编好这本书,可不容易。首先,咱们得要收集这些民间传说。顺着这个话题,问学生: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了不少的民间传说,谁能给大家说说这个传说的名字,你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收集到得。这样既检查了课前学生的准备工作,又让学生了解了可以从什么地方寻找写作素材,可谓是一举两得。(二) 言语交际,引导自主表达,教给写作方法在导入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已经被很好的激发出来了,所以整个习作课我会顺着编书这根线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咱们第一步已经选好了要写的材料,那么第二步就是要把它写下来。那怎么的故事你才会喜欢读呢?引导学生明白一个故事首先必须是完整的,然后还要写得生动具体,大家才会喜欢。写作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还得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本单元学习的民间传说就是学生可仿可学的范文。接着,我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重阳节的传说》《牛郎织女》两个故事,想象它们都有哪些内容?我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肯定有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这些要素,而这个事件又是由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组成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故事写完整了,还是不够的,要吸引人这个故事必须是生动有趣或者感人的。如何让学生把民间传说的有趣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呢?这是本次习作的难点。为此我让学生再回到《牛郎织女》这篇课文中,知道作者之所以把这个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做到了以下几点:1.主人公只有两三个,不多,选择主要的情节写。2.能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言语写得生动,把故事的经过写得很具体。3、大胆的想象,加入了自己创作的情节。接着要求要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故事在小组内说说,并按照上一个环节归纳的一个生动的故事要注意的几点去说故事和听故事。最后小组选出一个讲的最生动的同学在班里说。学生说中评,评中说,充分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在互议互评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也适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下一步写故事的自信心,并进一步巩固写作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激发学生对写传说故事的喜爱,又能进一步让他们感受到说故事的快乐。同时鼓励好生在说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可以加入自己的设想,又让后进生生在听了其他同学的故事后,有内容可写,让他们觉得写作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三) 课上评改在解决了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问题后,学生对于民间传说的编写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新课标说: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和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大有益处的。所以在学生写好后,我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把你们写的故事编成书还不行,必须要进行多次修改。接着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评改,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步骤: 1.组内交流:互听、互评,看谁写得最有趣、最感人。
听评要求:
是否听清楚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篇故事有趣吗?感人吗?你最欣赏编写的哪部分内容?
有没有介绍不清楚的内容?有没有说得不通顺的地方?帮助同学改一改。
2.根据同学建议,修改自己的传说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听的同学能够有目的的听,并且在听过之后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读故事的同学则能够将他人提出的建议认真听取并努力改好自己的小故事。而这些也恰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必备的好品质。
(四)成果展示
1.装订民间传说故事集:以小组形式进行,在全班交流,传阅。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
2、给家长读一读自己的杰作,这样对于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建立学生写作信心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总之,整节课我都注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尽量激活学生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乐说、善说,进而达到乐写、善写。
⑤ 应用文写作的说课稿
第一阶段:遭遇“错误”, 我倍加珍惜
1995年我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政法系,选择政治教育专业,并非本意。我酷爱体育而且成绩出众但由于身高的缘故不得不放弃!我的志愿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政治专业,却与这个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当初一心想做老师,所以最后填了服从分配,就入了我最不想进的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我取得了本科学历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那是1999年,我被分配在我们县的重点高中——常山一中。说实话,一开始我真不明白该如何教书。虽然经过了4年的专业学习,但拿着课本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还是感到心里没底、很不自信。可是年轻的我有的是对工作的热情!我刻苦钻研教材、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一直用心坚持着自己“错误”的选择。在前两年的教学中我体会着无限乐趣,苦中有甜。我与学生共同快乐地成长着,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
2000年《浅谈青年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获县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2001年《发散思维能力与政治课堂教学》获县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1年6月《爱国主义教育读本》获市优秀录像课评比一等奖;2001年11月《爱国主义教育读本》获省优秀录象课评比二等奖。
第二阶段:面对挫折,我不改初衷
2001年由于办学的需要,常山一中初、高中实行分流。而我的编制在初中,自然就只得留在初中部,也就是现在的三衢中学。
一直在高中任教的我一下子碰上许多问题。首先是教学思维难以调整。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与高中学生有较大的区别:初中时期他们身心发展迅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相互交错,充满矛盾的时期。我一时适应不了,习惯地用对待高中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来对付初中学生。这使我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跟学生产生对立情绪,觉得他们真难教。其次是心态难以调整。我当时很失落:因为三衢中学是一所民办学校,所以总觉得前途渺茫,没有什么值得我奋斗的了,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于是我停驻了前进的脚步,多次与机会失之交臂。就在这样的一个阶段,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教师对我说:“你可以不要机会、不要荣誉,到最后你只是个普通教师,这都没关系。但是你不能对不起学生,不能对不起自己,你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就是这一席话,让我在短暂的沉寂后重新振作起来。我知道自己不能对教学有任何松懈,因为每一堂课就是自己的机会,自己的舞台,为了学生磨练自己的舞台。”我开始力争做好这样几件事:“欲求教好书,先做读书人”,与经典为友,倾听书本的声音,读出问题来,读出自己来;在反思中成长;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积极参加学校、县里组织的一些教学教研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换来了:
2002年参与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初中社会课自主问答的环境创设研究》,2003年12月结题并获市三等奖;2002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全省小论文评比,骆旖同学《风雨历史人》获省三等奖;2003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市小论文评比,金凤同学《一科都不能少》获市一等奖;2003学年第二学期所带班级参加县期末抽考单科位列全县第一;2003年《初二政治教学案例运用初探》获县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3年3月首届城区优质课评比获得三等奖;2004年《冷淡、冷漠、冷落》获县教育局教研室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2004年《关于初中学生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思考》获县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4年2月获得县初中社会、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命题大赛一等奖;2004年5月获得县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第三阶段:把握契机,我扬帆起航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始实施,我们县04年正式实施新课程,这又让我得到一个新的成长契机。初中政治新课程发生了大变身,具有知识点少、有层次地渗透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四个方面教学内容,教材知识逻辑弱、教学活动多等特点。一开始我也感觉很不适应,因为受原有教学大纲的羁绊,对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心理定势,主要还是以知识为本,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虽然意识到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目标的重要性,但不得要领不能将其真正落到实处。而且在课堂设计上,还不能适应新课程所要求的充分利用,即时生成资源。
为了能使自己适应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要求,我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注意角色的转变,并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课堂上:我用赏识的目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方式变了,评价学生的标准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知识面广了,爱学、乐学了,也变聪明了,更可爱了,课堂更有生命力了。课堂成了师生平等对话,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乐园,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我努力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尊重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浓浓的人文关怀带进课堂,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面向全体学生,不让发言成为少数“好学生”的特权与专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学的平等性原则以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教学设计上:在课前设计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并有效利用即时生成资源。例如:在执教《赞扬与鼓励》这一教学内容时,提了如下问题:你给过别人赞扬吗?你给过别人的赞扬多吗?许多同学回答给过别人赞扬,但并不多。我接着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别人给我的赞扬少,我给别人的也少。”我说:“这可能与人的性格有关,有些人不喜欢去赞扬别人。”第三位学生颇为幽默地说:“物以稀为贵嘛。赞扬多了就会没意思了。”这时我不是急于去评判熟是熟非,而是让学生就这三种回答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我再作了归纳分析。事实上,一堂好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才是最美的,真实的学习过程才能令人难忘。
学习方式上: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发展阶段,会出现很多问题与困惑。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初中学生坦然而快乐地迎接青春,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粤教版教材对这个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围绕“青春 ”这一主题创设三大板块:青春调色板、青春进行时、青春畅想曲,力图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会青春的多姿与美丽,在整体基调上把握青春节拍。我首先导入 ——“超级模仿秀”,看看哪位同学最具模仿能力和表演天赋;接着引导学生走进“青春调色板”:请用一种颜色描绘出你心中的青春色彩,并说说理由;此后,再适时地让学生感受“青春进行时”:青春是五彩缤纷的,但这五彩缤纷中也夹杂着黑色的忧郁、灰色的烦恼、蓝色的困惑和迷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将成长中的烦恼记录下来,并进行集体呈现,讨论解决再组织学生用诗词、漫画、歌曲等形式描绘青春,尽情放飞心中的梦想,一起奏响“青春畅想曲”。在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中将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在生生互动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课堂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地方,课堂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最佳空间。由于对课堂教学的关注,我的课堂教学的质量也逐步提升。我经常审视自己,如何才能使自己早日成长。我想只有把握好当前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实践的新课题,才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我深知,要成为学者,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必须学习。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读书、上网,潜心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时了解国内外教改的动态信息、理论导向,博采众长,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和未来的需要。我认真阅读教育专著和教育教学新理论,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新课程中教学行为的变化》、《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以及《赏识你的学生》、《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书籍,并认真反思,撰写读书笔记,及时进行实践和感悟。在“学习——实践——科研——学习”的专业成长道路上,我欣喜地发现:学习,使自己不断地进步着;行动,使自己快乐地体验着;反思,能生长出智慧;收获,能让自己享受着充实的教育人生……一路耕耘,几多收获;辛勤的耕耘,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收获:
2004年参与浙江省教学研究系统立项课题《农村中学法制教育之探究》的研究统计、分析工作,2005年6月已结题;2004年参与省立项课题《初中学生学习意志培养之探究》的研究,作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现正在撰写结题论文,将于2006年11月结题;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抽考单科位列全县第一;2005年所任班级中考成绩列全县第三;2005年度《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县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5年1月县初中社会、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课件制作评比获得一等奖;2005年1月初中教师说课比赛获得二等奖;2006年2月初中社会、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命题大赛青年组一等奖;2006年5月由县科协团县委联办的科技节“环境与资源”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2006年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获县教育局教研室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2006年 8月《让情感之花盛开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获市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2006年9月全国第二届爱国百分百寻宝大行动活动中获得优秀辅导奖;
在新课程改革中最大的收获是观念的更新。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使我对现代教育观、学生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切体会到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海无涯,教海无边。教学7年,所取得的荣誉不多,但是自己的进步,自己的努力是很大的。“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到自我的成长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为了让自己能成长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素质全面的优秀教师,我始终不懈地努力着。前面的路还长,但愿我能有足够的勇气自信而坚定地走下去!凭着一颗不泯的爱心,把自己精心酿制的师爱和师情化作涓涓暖流,陪伴孩子们一起快乐的成长……正如张华教授所说的:
“新课程——
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需要我们不断学习;
是一段说不完的话,需要我们大家分享;
是一道解不完的题,需要我们共同研究;
是一件做不完的事,需要每一个人的行动;……
⑥ 教师怎样撰写说课稿
以小学语文说课稿:《月光曲》为例
一、说教材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位于本单元第二篇。这篇课文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钢琴曲《月光曲》由来的传说,本文让我们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对话描写等,使课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于一身;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中公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详细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
二、说学情
仅仅对于教材的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合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这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记叙性的文章,对此类文本的特征已经有所掌握,所以在这一课中,主要是结合阅读课的课型特点,让学生去读、去感悟,通过对语言的品读,去体会人物的特点以及其中包含的情感。另外,《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以方法的指导为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掌握“谱写、蜡烛、清幽”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背诵第九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在写实中融入想象的手法,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传达出的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进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感受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合作探究法、朗读体会法。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部分,我会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审美情趣,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让学生沉浸在钢琴曲美好的氛围之中。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在ppt上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然后示范读,纠正字音。接着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明白文章所写的是什么内容,并概括《月光曲》谱成的过程。然后可以播放《月光曲》,让学生们感受音乐之美,并且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初步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三)深入研读
在深入研读这个部分,我会通过问题的引导、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地了解,体悟作者精心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去品析关键的句子和段落,然后深入体会其中包含的人物特征以及思想感情。赏析的重点设置为能够表现人物情感的一些语言描写的句子,比如:“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和“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谈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谈一首吧。’”这两句话,都是语言描写,这其中,表现了盲女的善解人意,表现了兄妹两人都能够为对方着想,也能够让我们从中看出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关怀,以及因为音乐而拉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是更加深入的文章主题的探讨,这一个部分,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贝多芬谱成《月光曲》时的心情,从而体会本文所想要表现得主题:关爱贫苦大众,热爱祖国和人民。
(四)延伸作业
延伸和作业的内容我都以灵活生动的形式进行安排。
在拓展延伸方面,我带领学生总结文中所学,重申情感主旨,体会贝多芬的感情,然后训练学生表达,让学生以贝多芬的身份来写一段话,表达当时的感受,表达对兄妹二人的感情。这样,不仅能够检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我情况,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也可以在写作能力方面让学生得到训练、提高。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采用对比式,旨在将本节课的关键点清晰有条理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思路,因此对于本节课重点学习的“通过关键词语理解来体会文章思想情感”这一内容有更为深刻地理解。
⑦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案和说课稿
一、培养学生正确坐姿、握笔的好习惯。
从学生的身体发育来考虑,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写字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基础,而且有利于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三个一”即眼离纸面一尺,胸离桌面一拳,纸离笔尖一寸。好多学生由于书写姿势不正确,而造成近视眼,斜视,手指变形等疾病。所以,正确的书写姿势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写好字,更重要的是保证身体健康。
二、培养学生写字规范的好习惯。
写一手好字,离不开正确的书写规律。而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要引导学生 “学好规矩,循序渐进”,把各种基本笔画、部首写法结合书写顺序教给学生,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笔画到位,每个有模有样。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学以致用,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
三、培养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学习的好习惯。
(1)开展书法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班级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吸引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定期活动,把他们培养成为书法骨干,以带动其他学生的书写水平,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2)开展一日一练活动。在书法兴趣小组的指导和安排下,每天安排一人检查学生当天的练字情况,字写得好坏,全班同学都有评价,这个同学听后会受到教育和启发,以后加强练习,逐步提高。
(3)开展作业展评活动。把书写认真的摆出来,让大家观摩,师生共同对作业进行评价,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张贴出来,让大家学习。
(4)开展写字竞赛活动。字的练习可利用空余时间,比赛也不必用太多时间,可在上课后十分钟或下课前十分钟举行,字也不必写得太多,一般以一段话或一首诗为主。比赛后要进行评奖,把优胜者的作品进行展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有了竞争意识,从而也就有了写字的兴趣,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会了欣赏,学会了评价。
当然,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要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又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会写化学方程式显的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b、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获取新知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温故知新)
(多媒体显示)煤饼燃烧后剩下的煤渣的质量与煤饼相比有什么变化?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你能用化学方程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吗?
生:变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初%20三%20化%20学43.filesimage29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