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阅读中的文化背景知识
A. 浅谈英语教学中背景文化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英语文章的体裁各式各样,里面包含丰富的版知识,这权里就包括一定的背景知识。对于有些文章,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没碰到一个生词,没有语法障碍,但是若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你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B. 考研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怎么去了解
考研英语基础阶段的复习当中,最重要的两项基础就是词汇和语法。但是考生也不能忽视对文化回背景知识的掌握,答有时候对文章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会帮助我们更顺利的读懂文章大意,从而可以巧妙的化解词汇和长难句的障碍。今天文都教研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与移民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
就近十年的真题来看,其中有两篇文章考到的移民话题。一是在2007年的完形填空中,二是在2009年的阅读第四篇,都与美国的移民历史有关系。我们知道美洲大陆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是一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有着许多灿烂的文化成就。后来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这里的历史。我们先来看一看真题当中是如何论述的。
C.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最后一句来After all, if they don't , they won't be British, will they?的意思是:最后,如自果他们不是这样做(做指的是“英国人中的四分之三左右的人都是子承父业,他们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最后找各种类型的工作,在二十刚出头就结婚生子,他们与父母亲相处融洽,非常喜欢家庭生活。”),他们就不是英国人了,对不对?
当然包含英国人的文化背景。英国人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民族,他们非常讲究礼节,他们按照英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例如前面提到的:英国人中的四分之三左右的人都是子承父业,他们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最后找各种类型的工作,在二十刚出头就结婚生子,他们与父母亲相处融洽,非常喜欢家庭生活。与其他的国家有所不同,例如美国人比较开放,喜欢我行我素...
D. 初中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哪些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了解有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增强阅读能力,提高英语水平。以下介绍部分英语国家的文化希望对你有帮助。
威斯敏斯特宫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威斯敏斯特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群,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历史悠久。撒克逊人最早在westminster建立了一个教堂。1065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重建了教堂并在附近建了一座宫殿,称为威斯敏斯特宫。后来历经多次破坏,1840年,英国政府在原地上重建此宫,用作议会大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大厦。在议会大厦前的议会广场上建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高大雕像,以纪念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一个圆形中央大厅将议会大厦分为两院:南院为上议院(贵族院),北院为下议院(平民院)。威斯敏斯特宫的西南角有一高塔--维多利亚塔,为石结构,专门存放议会的重要档案文件;东北角则是一座方塔,塔上有一钟楼,挂着著名的大本钟。
2.诗人之角 (Poets’ Corner)
诗人之角指的是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内著名文学家的坟墓。这里墓碑林立,埋葬着许多著名的英国文学家。英国诗歌之父乔叟不仅在此有他的墓穴,还有一个纪念窗。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狄更斯被安葬在诗人之角的中央。陪伴他长眠的还有19世纪诗人丁尼生、布朗宁、小说家哈代及英文词典编纂之父约翰逊。莎士比亚的坟墓虽然在他的故乡,但他在这里也有一个壁龛,放着他的雕像。
3.海德公园 (Hyde Park)
海德公园是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地区,占地360多英亩,原属威斯敏斯特教堂产业。16世纪,英王亨利八世将之用做王室的公园。查理一世执政期间,海德公园曾向公众开放。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首次在这里举办伦敦国际博览会。现在这里也是人们举行各种政治集会和其他群众活动的场所。
4.演讲者之角 Speakers’ Corner)
位于海德公园的东北角,是所谓的“自由论坛”。自19世纪以来,每星期天下午都有人在这里发表演说,内容涉及政治、宗教、社会等方面。人们在这里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充分的言论自由。但有规定:不允许攻击王室,不允许宣传暴力革命,也不允许对任何人进行人身攻击。表面上看,人们在这里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街头式的民主罢了。由于演讲者过去都站在肥皂箱上发表演说,所以这种民主被称为“肥皂箱上的民主”,如今,人们已经用金属制的梯架替代了肥皂箱。
5.华尔街(Wall Street)
纽约曼哈顿岛南部的一条街。全长不过三分之一英里,街道狭长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后来围墙被拆除了,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然而,它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都集中在这里。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
6.健身运动在美国很流行。
现在,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参加健身(或称有氧)运动。1/10的美国人每天锻炼以保持身材。这种健身热(包括运动和食用健康食品health foods)风行全美。
在很多城市,如:Boston, New York, San Francisco和Honolulu,每年都有长跑比赛,也叫马拉松比赛。很多“非运动员”也积极参赛,甚至包括那些60岁之前从未穿过运动鞋的“老大妈”。在美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穿过公园、沿着大街跑步,为的是保持健康。
良好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在美国至为重要,现在的情况尤甚于过去。如今,保持健美已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7.很多美国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届时,医生为被检查者测脉搏,量血压,还可能进行验血及x光检查。最后,医生可能开出一套保健良方(包括保健和运动)。参加运动计划之前也一定要健康检查,否则健身房的负责人可能受罚。
8.一般美国家庭妇女,生活都相当忙碌,即使没有上班,也要忙着开车接送小孩,或参与社区服务,或从事社交活动,因此能用来采购食品杂物的时间极少,通常一星期只上一次超级市场(supermarket),一次购足,因此详列购物单,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商场里常见的景象,是主妇们人手一纸,边对着项目,边从物品架上取货,更有些节俭成性的主妇们,手里抓一大把折扣券(discount coupons),按图索骥地选购,积少成多,可以省下很多钱。
9.由于美国谋生困难,一般家庭夫妻都要工作(al-income families),因此丈夫多能体贴妻子兼理内外的辛劳,而愿意主动帮助干家事,除了负担庭院工作之外,多数帮忙洗碗等杂务。另外在请客吃烤肉餐(Barbecue)时(美国夏季最流行的请客方式),更常由男主人掌炉,担任烤肉的重大责任。
10.美国非常喜欢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外出活动。夏季喜欢去海滨或北方避暑。冬季喜欢到南方或高山滑雪。一般都是自己开车去。在外出旅行度假时人们住的地方之一就是“lodge”。“lodge”是建在乡下或山上的小屋子。一般人们外出狩猎或搞体育运动时的落脚之地。
10.fishing trips:钓鱼是美国最常见的休闲活动之一,但在很多州里,随便垂钓可能是非法的。一般都要购买钓鱼执照,并遵照各地的特殊规定。
11.美国人现在流行写“家谱”,甚至有专门的公司帮助寻找家谱。
12. 美国人要想钓到鱼,嘴里常须念魔语“鱼儿、鱼儿,给我一条鱼儿”。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但有些美国人也很迷信。比如有些美国人相信找到一棵四叶苜蓿能带来好运;有些人相信在楼梯下走过,及遇到数字13会带来恶运,因此美国许多高楼都没有十三层,十二层以上就是十四层了。很多人讲到高兴的事情时,会用手指背面敲敲木头,以免好运溜走,或坏运找上门来。小孩说谎时,更会偷偷把小手藏在身后,比划十字的样子,以免受到神的惩罚。这些都是有趣的洋迷信。
13. “特价”(special)商品是指价格最好,即价格最低的商品。一般这种商品的货架或包装都标有“special”或“Today’s special”的字样。美国商店,善于用“special”或“sale”等特价招徕方式吸引顾客,促销商品,或出清存货,尤其在换季时或重要节日的前后最为风行。特价品的折扣幅度有时甚为诱人,例如有时可买到半价、三折、或一折的商品。有人专门注意各公司打折的消息,以待机拣便宜货。一般商店店员也很老实,会告诉顾客何时开始打折。打折品(食品除外)有时被一抢而空,这时或许可以问店家要“rain check”填入该商品名称、数量,店家再进货时,可以打折购买。所以店家有时会先声明:“Rain checks are not available”不能使用“缺货预订单”。
14.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是在每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是一个欢庆的节日。不同宗教信仰的美国人都在这一天团聚,通常有一顿丰盛的感恩宴。人们见面时互相问候:Happy Thanksgiving to you (to your family)。火鸡是感恩节宴会上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一道菜。感恩宴后,一家人一般围坐下来看感恩节橄榄球赛。
15. 感恩节游行(the Thanksgiving Day Parade):感恩节游行每年举行一次,这是由纽约Macy百货公司最初在1924年开始组织举行的,发展到今天,规模越来越大,全美许多大城市都相继组织感恩节狂欢游行了。在纽约,游行队伍从中央公园西路开始出发,游行队伍里,有许多巨型彩车,天上飘着各种人们熟知的卡通形象的大气球,电视明星、马戏团小丑一路又唱又跳和人们一起欢庆节日,从美国个地来的乐队演奏着进行曲,使人感到节日气氛无处不在。每年约有55,000,000人通过电视收看感恩节游行盛况。
E. 如何增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最基本的就是多读、多练习。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科学专高效的阅属读方法,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训练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等的提高。
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你的阅读速度提高5-10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阅读理解效率,取得好成绩。
关于写作能力,在我们掌握了快速阅读的基础上,素材、知识的积累就不是问题了,问题在于多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F. 如何提高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如果听力好的话
可以下BBC 的 iplayer APP ,涵盖BBC的所有频道
还有就是iphone 的播客 里面好节目也很多
听力不是专很好的就看带字幕的BBC纪录片属,质量很高
阅读的话,推荐一本易懂通俗的的原版读物
中文版的名字叫极简欧洲史,可以看英文版练练阅读。
G. 如何加强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一、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
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 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
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 时期所特有的文
化现象。例如:英语中的"Ladies first,Thanksgiving,Homecoming,Girls
LeagueDance,san dwich"等等;汉语中的"少先队、黑五类、臭老九、一国两
制、跃上新台阶"等等,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 史环境中产生的。如果把汉
语中的"少先队、警察叔叔、月饼"译成英语就是:"Young Pioneer,Uncle Poli
ceman,mooncake"。这些词都很简单、常见,可是外国人却很难懂,因为他们不
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同样, 我们学习英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You
are,indeed,a lucky dog"这句话,如果按字面翻译成汉语 就是:"你真是一
条幸运的狗。"这在汉语中完全是一句骂人的话。"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是
贬义的,如 我们常说"走狗","癞皮狗","狗崽子","狗头军师”等等,
用来描绘所厌恶的人。可是,在英语中这 句话是说,"你真是个幸运儿。""狗"
在这儿用来指人不但没有骂人的意思,而且还表示一种亲昵的关系。 在美国
"狗"是家庭成员。人们认为它往往含有褒情善意。因此,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
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 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
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 和运用这种语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
它的交际功能。《九年义务教 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学英
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 英语基础知识和为
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两种实际知识,
一是英语 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
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 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这正
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往往会造就 出"高
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了书本知识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是在不具备社会和
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学习 的,一旦面向社会,进入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他们在
实际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无法进 行正常的交际。例如:
学生们在街道上或商店里看见外国人就问:"Hello!Where do you come
from?What's yourname?How old are you?(你从哪里来,你叫什么,你多大了?)"
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会把外国人弄得很 尴尬,他们不知该不该回答,也不知道
该怎么回答。在某些国家,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一般只在医院、移民局、 警察局
这类地方才使用。
由于文化的差异,用母语互译的方式错误地理解和翻译某些句子和词汇,往
往会闹出许多笑语。如:“狼 吞虎咽",英语是"Eat like a horse,"却被错
误地翻译成"Eat Like a wolf and a tiger";英语中的" high school(高
中)"被翻译成"高等学校";"restroom(厕所)"被翻译成"休息室"等等。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有时也会产生误会。例如:学生看
见外教,出于礼貌,想打个招 呼,便说:"Hi!Mrs Murphy,where are you going?
(默菲夫人你好!你上哪去呀?)"这样一句在中国人看 来很是正常的话,在
英、美国家的人看来却是不礼貌的,甚至被认为是有意干涉别人的私事。
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
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 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
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 的能力,有时运
用母语的交际习惯来套用外语以至闹出笑话。例如:一位翻译陪美国客人吃饭,
当他们饱尝了 中国的美味菜肴之后,翻译用英语说道:"What staple food
would you like?"意思是说:"您想吃点什么 主食?"这位翻译的英语从语音
到语法几乎无可挑剔,可却令美国人迷惑不解,因为美国人通常把一餐中吃得 最
多的食物称为主食,他们已经吃了许多以肉为主的菜肴,所以对这位翻译的提问
感到莫名其妙。而中国人则 无论吃了多少菜,却总是把米饭、面食做为主食。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一差异,即使掌握 了正确的词汇和语
法,在交际中运用也会出现差错,这主要是由于不了解美国人的饮食文化所致。
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
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 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
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我认为 ,在英语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不
仅能使学生克 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
到中学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积东 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
二、怎样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
前为止,文化背景知识在我国 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
具有综合性的杂学,是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特点的一些基本
常识。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化背景知识 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
步进行,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换言之,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因此,我认为加强文化背景知 识
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
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 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
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 上讲,语言是文
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
情等无声语言 ,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
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采的外 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
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我虽然曾在美国学习生活过一年,但仍深 感
这方面的知识的不足。因此,做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
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 把英语教"活"。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紧密结合。后者要为前者
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因此 ,在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时必须优先考虑外语
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
(三)随机讲授。因为目前中学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
所以只能按现有教材,涉及到 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
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 含的文化背景知
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
识等。教材中 有很多与文化有关的词语可挖掘、可讲授。如:
"name,sports,busine ,也可以就所学内容进行交际练习。例如:在讲到
"floor"一词时,应告诉学生,它除了当"地板"讲,还可 以当"楼层"讲,
"The building has 7 floors."可是,英美两国的表达方式又不一样,美国和
中国说法一 样,而英国把二楼叫作一楼"first floor",四楼叫做三楼"third
floor",一楼叫作"ground floor"。 而且在英美等国,人们不喜欢13这个
数字(宗教原因),认为它不吉利。因此,在一些高层建筑和宾馆里不 设13层
楼,也没有13号房间,12之后就是14。
(四)差异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初学英语的学
生,总喜欢把母语和外语互译 ,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
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 必要的解释,而
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
运用英语的方 法。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
大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 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
二是社会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介绍、致谢、采访、问路、约会 、告别等。在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重点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
英美文化的差异。例如:在 回答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过于谦虚。例如:
当人家称赞说:"你的外语说得很好!"中国人往往回答" 哪里,哪里,说得
不好。"或者说"不敢当,还差得很远!"而英美人则会用"Thank you."或
"Thank you for saying so."等来回答。如果按照中文的方式来回答,对方就
会感到你认为他刚才说了假话,是虚伪的奉 承。而中国人之间谈话若用英美方
式来回答就会让人感到不谦虚。在中国文化看来,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英 美
文化看来,这是自卑和无能的表现。还有"dear(亲爱的)"这个词,在美国无
论男女老少,上级下级之间 都可使用,而且常用。可是在中国,"亲爱的"这
个词就不能随便使用,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英美文化的差异,例如:"足球"这个词,英国人叫
它"football",而美国人叫 它"soccer",把橄榄球"rugby"叫作
"American football(美式足球)"。在讲到这儿时,我们应当让学 生了解美
式足球不是圆的,而是橄榄形的,玩时多半用手而不用脚等等。又如:英国人说:
“Thankyou all t he same."(不管怎样也得感谢你。)而美国人说:"Thank you
anyway."再如:英国人说:"Let's go." (我们走吧!)美国人说:"Shall
weleave?"或"Are you ready to go?"(我们可以走了吗?)他们认为
"Let'sgo."(我们走吧!)有命令之意,很不礼貌。还有很多词,如:chips
(炸薯条),trousers(裤子) ,toilet(厕所),headmaster(中小学校校长),
uncle(叔叔)及一些短语和习惯表达方式等等,我们都可 以把它们和文化背景
及中、美、英三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联系在一起讲。这样使学生掌握的就不是"中
国式的英 语",而是比较地道的英美英语。
(五)寓教于乐。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学习外语的难题之一是缺乏
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并采
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 快的气氛中学习
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并能加深记忆 。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采取对话、表演、竞赛、唱
歌、看录像、做游戏,开party、背诵小诗歌, 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为他们创造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英语中有许多成语、谚语包
含着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有选择的教给学生。
H.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人的阅读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容易理解和融入当时的场景
2、按照当时的社会和环境来理解事件
3、一些词语在当时的意思和现代的意思差别很大,因此,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知识,很容易理解偏差。
I.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影响大吗
有一定影响的
对于母语非英语的
阅读者
有一定影响
,对于母语为英语的阅读者没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