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提问策略
Ⅰ 如何有效实施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的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感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英语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教师还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追问,对具体实施策略的探寻还需更加深入。唯如此,当体验感悟成为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又一个着力点时,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外语素养的新的增长极。 一、诠释:体验感悟的内涵与特点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有意义的活动。具体落实到阅读任务,体验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联想、想象,凭借直观感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英语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感悟,是领会的意思,感悟主要凭借经验,而经验是人们分析、提炼的感性认识的沉淀,特别是表象认识的结晶。人的感悟是高于感性认识的认识,但是感悟与感性认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表象认识的升华。 感悟既是感性的,又不排除理性的成分;感悟既是感性认识的终结点,也是理性认识的发端。它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交汇点。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体验的升华。 1.主体性。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直面文本,与文本展开平等对话,把握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所以“感悟体验”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主体性。 2.形象性。阅读时,体验感悟的对象是文本描绘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和文化风俗等,它们往往充满了形象性。形象是引发联想、触发体验的物质基础。当阅读主体面对文本,走进文本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与栩栩如生的形象进行亲切“对话”,才能对文本内容感同身受。没有形象,体验感悟就成了无源之水。 3.情感性。体验感悟的对象具有情感性,这种情感既有流露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喜怒哀乐,也有文本人物的酸甜苦辣。对象的情感性是体验感悟的触发剂,是体验感悟的发动机。“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 4.直觉性。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大多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不需要经过严格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演绎,不需要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作过多的条分缕析,凭借已有的言语经验,往往就能直接迅速地对文本的词汇、句子乃至篇章的情意和表达技巧等进行直接的感受和领会。 5.多维性。体验感悟所针对的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认知目的走向兼顾方法、过程、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多维目标,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在全面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这一交际的工具,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开拓、多元文化的传承、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铸造、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6.独特性。阅读是与文本的对话。由于每个读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所以,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解释过程称为一种融注了读者感知、想象、理解、感悟的发现性活动,阅读的体验、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二、追问:体验感悟何以能成为阅读教学增长极 1.重体验感悟显现了英语的特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现行英语教材特别是阅读教学文本材料与以往教材则明显不同,多数情况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场景、形象、意境、故事,这些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它们的意蕴需要通过感悟去获取。在此活动中,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作品向读者的移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的过程中,体察、玩味和领悟文本演绎的语言形式,积累英语语言经验,学习表达技巧,掌握语言规律。 2.重体验感悟是遵循英语学习规律的体现。英语学习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核心任务。能力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无知必无能,这是普遍的规律。
Ⅱ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和理答策略有哪些
提问给学生鼓励性的微笑和眼神暗示老师相信你可以
Ⅲ 英语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中要培养学生哪些阅读技能与策略
英语阅读技巧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英语阅读既是掌握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基础,英语阅读技巧很多,与之对应的训练策略也不少一、
一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猜词技巧及其训练策略
词汇是构成语句和文章的基本要素,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生词,如果有一两个关键词不认识,就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针对此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平时的阅读中加强学生利用上下文、构词法等猜测词义的能力训练。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利用句子结构猜测词义
(二)利用上下文线索或暗示猜测词义
1)利用定义或重述猜测。有时,在一些阅读材料中,作者对读者可能不了解的东西,往往采用定义法解释,或者进行重述,即对前面的句子、短语或生词做出补充性解释。定义或重述常有以下提示语,如in other words,that is to say),that means,which means,be known as.namely等,阅读者可结合这些提示语,根据文中的定义或重述猜测词义。2)利用举例猜测。英语阅读者可以利用上下文所列举的例子,运用归纳法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义。常见举例提示语有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等等。比如:There are many newspapers,such as,China Daily,The Times,and SO on.我们可以从所列举的China Daily和The Times,推测出newspaper为报纸。3)利用比较对照关系猜测。比较对照关系表示意义上的相似关系,作者在比较时,强调它们的相同之处。阅读时可结合一些表示比较关系的常见提示语,如while,but,unlike,on the other hand,in contrast等,来猜测生词词义。
(三)运用基本构词法猜测词义
英语的构词法常见有三种,即派生、合成和转换。派生是指在词根上加前缀或后缀而产生,合成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并成为一个新词。如air,sick airsick。转换是指同一个词在句子结构中不同的位置表达不同的词性和词义,如上文中的like。猜词技巧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作为教师,平时应采取合理的阅读训练策略,多给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猜词练习,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新词。但是,这种根据上下文猜词的方法一定要基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基础之上,而不可盲目猜测,否则就会徒劳而无功。基于英语词汇的特点,根据构词法判断词义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构词法,还要布置对应的练习加以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词汇并有效自动地运用阅读策略的习惯。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句子理解及其训练策略
根据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常常为几个难句所羁绊,而不能使阅读继续,这既降低了阅读速度,又减弱了阅读兴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具体难句,总结出阅读中的句型结构难点,化难为易,有的放矢。具体来说,可着重分析以下3个方面。1)复合句中,定语从旬隔开了主句的主语和谓语,给学生阅读带来困难。
如:A person who has been to school for years but can’t write a sentence can’t be called illiterate.如果学生对定语从句掌握不好就很难理解该句。其实,该句的主句部分是A person can't be called illiterate.其余部分则为定语从句。2)插入成分隔开了句子的正常排序。3)先看一个例句(《英语新目标Go for it 9年级》) 在第9页上:Which way of dealing with problems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你认为哪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最好的?在该书的22页上还有:What school rules do you think should be changed? 你认为什么样的学习规章应该更改? 这里都用了 do you think,用在一个特殊疑问句中。请仔细观察句子的语序:疑问词部分必须放在句首,do you think 必须放在疑问部分之后,然后是句子的其余部分,例如系词和表语,谓。3)强调句型的正确判断。如:It was no coincidence that Kalkaska shut its schools two weeks after residents rejected a 28 percent propertytax increase.在这个句子中,It was..that是强调句型的固定部分,也是理解该句的关键。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要加强语法教学,句式拆解,抓住主干,理解全句。但同时也要避免单纯的语法讲解,因为脱离开文章,只注重单纯的语法条目的讲解只会事倍功半。
三、语篇的理解及其策略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以语法教学为中心,以句子的分析讲解为主,只注重句子,不注重篇章。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因此常导致学生缺乏对整体篇章的综合理解。近年来,随着新的阅读理论的发展,语篇教学应运而生。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使学生具有通览全篇的能力,因为语篇分析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法、词汇及衔接关系,进一步把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分析句际与段际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把握全文的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同时,也可掌握句子在表达语篇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强调语言的同时,还要注意阐明篇章结构,点出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教会学生识别主题句,并依据不同的体裁,把握重点,进行语篇分析。比如对于记叙文、描写文的分析,要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人名、地名和时间顺序,然后找出与它们相关的信息,按照文章中的呈现顺序进行分析。对于科普文章,应当引导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注意长句、难句以及文章的段落结构。对于论说文或议论文,要求学生分清文章的主要论点和次要论点,找出论据,研究论证,按照论点、论据和论证的递进层次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把阅读课提高到一个更高层次,进行欣赏与评价。
总之,英语技巧教学在英语阅读中的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这些技巧,使自己能在阅读实践中自觉而有效地使用它们,仅靠课堂上的练仅靠课堂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下的阅读中时刻注意到这个问题,从而使技巧的使用变成一种不经意的习惯。
Ⅳ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有哪些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来学的策略
http://www.yscbook.com/yingyu/fanyi/201203/525165.html
,你源还可以进教育界杂志社的官网(
www.jyjzzs.com
)去查看,里面有很多关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论文,都是老师发表的职称论文
Ⅳ 有效提问,无限思维——谈如何采用有效提问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纠正偏差,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是每个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学 有效提问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提倡有效教学,对贯彻新课程理念,克服课堂教学“程式化”,更有重要的意义,笔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纠正课堂提问的偏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课堂提问教学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偏差需要及时纠正。
1、纠正无义偏差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才可称得为“有意义”问题。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与之相反的“无义”问题,提一些与课堂教学目标无联系的问题,或者提一些走过场并且浪费时间的无效问题,造成教学不严密。如:
(1)Are you a student?
(3)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以上例子反映出无义问题的一般特征:问题回答与教学目标和主题关联不密切,所提问题可能误导学生脱离所学内容,或者只对活跃气氛产生效果,与本课内容无实质联系。
2、纠正低效偏差
目前的英语课堂提问内容,反映出提问实效过低的现象。特征表现为提问内容与所学内容无实质联系,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课堂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往往只需在“Yes”,或“No”, “Right”,或“Wrong”, “True”或“False”等肯定或否定的两极范围内选择。这些提问内容上的偏差,使得看似热闹的提问失去了原有的效果,丧失了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提问的主题偏离了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能力达不到任何的训练和提高,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提高课堂提问内容的认知策略
有效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师要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切实提高提问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务必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问的目标性,注重提问的艺术性,突出提问的主体性。
1、明确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提问教学的目标,笔者以为,主要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教师要善于提一些学生在所学内容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又与所学内容关系十分密切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例如,在讲授《牛津初中英语》 7A Unit3 Let’s celebrate中的 Reading时,在课文学习之后,巧妙的通过两个开放式的提问:①.How do we Chinese celebrate Mid-autumn festival? ②.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alloween and Mid-autumn festival?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其见,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还能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艺术、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2、注重艺术性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项艺术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走近时,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以后就别想再听优美的歌喉。”因此,教师提问时,要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
在课堂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有时可采用多题联系提问法,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例如,在讲解《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6 Fashion单元时,讨论What’s your favorite fashion?让学生按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能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问“Why?”
学生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都应当给予肯定、赞扬,这样对增强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非常有益。学生对问题做出错误的回答,教师应立即纠正,纠正速度越快,越有效。例如,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可以用“Well done!”“Very good!”“You did a good job!”等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 “I hop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等消除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使学生树立起信心。
3、突出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让学生大胆设问,或教师回答,或学生回答,师生通过互换角色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总结归纳,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使英语成为交流性语言。
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例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6 Pets第一课导入时,通过展示各种宠物的图片,直观地呈现新词,让事先预习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给他们真正的“说话权”和“提问权”。
教师还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例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3 Finding your way时,讲完Reading后,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来讨论:How can we express routes in English? Give some examples.在讨论之后,请同学把讨论结果与大家共享。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提高课堂提问角度的策略
1、相机诱发:点拨式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适当点拨,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是个常识性问题,但常常为人所忽视。根据心理学中注意力的转移和新异性等特征,我们要在课堂的不同阶段,用新颖有趣的问题,不失时机地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教学中来。上课伊始,可以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1 Star signs的导入时,用多媒体展示十二星座的图片,问他们不同的图片代表什么星座。授课中要经常提问来调控课堂气氛,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2 Colours中的 Reading时,在学到remind 时,教师让学生猜测remind sb.of sth.这一短语的意义时,可先置景:Suppose you entered a room and saw a picture on the wall,which made you remember your friend.这样学生可以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发挥形象的思维,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2、降解梯度:搭桥式
上课时,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学生答不出来,这常常因提问的梯度大。这时,教师就可在此点和彼点间搭桥引路,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顺利地解决难题。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面对教学的核心问题,产生思维上的障碍时,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的进行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搭桥式的方法引领学生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比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的Main task之后,问学生: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stress?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有些困难,这时候老师可以将问题分解成以下问题:
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too many exams?
S: I will talk to my teachers.
T: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do not have enough sleep?
S: Maybe I should go to bed earlier.
...
从以上提问可以看出这样的提问时很有效的,教师并没有直接将中心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将内容分解,通过采用搭桥式的方法进行有效提问,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认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比教师自己从嘴里说出来的要深刻,而且更具有说服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英语教学更有效。
Ⅵ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国一)
时间的话,分配还是自己把握比较好。楼主可以试试找一些阅读题,每天内2篇就可以了,难度不一容,文体也不一样的,每篇有3-5个小问的那种,每次做的时候去计时,不需要一篇一篇的去记时,2篇记一次,尽量10分钟内完成,坚持下去,会越做越快的,即使慢一点,正确率也会上去。至于忘记题目,建议你可以看一题读一次文章,选择告诉你题目在哪个章节的题目先入手,最后再去做主旨大意类的题目。可以适当的在文章上做一些标记,帮助你寻找要点。
至于用快速阅读,我觉得量力而行,多练练就好了,快速阅读不要随便看,要找每句的主谓宾,其他看不懂的先放过,不要深究,将每句话想说什么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这是我个人的的方法,楼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修改决定。我现在做阅读比以前好多了,我想,坚持每天做两篇,你的阅读能力一定会上去的。
P.S.
你可以在做完阅读后,将不会的词语和觉得难理解的句子圈画出来,还能顺便帮你增加词汇量哦~有觉得写的好的文章,也可以大声的朗读,选择优美的句子去背诵,对培养语感和写作文也挺有帮助的~
祝你成功O(∩_∩)O~
Ⅶ 高中英语阅读中要培养学生哪些阅读技能与策略
一.阅读的模式1.自下而上模式
根据这个模式,阅读首先被认为是对文本的识别,阅读也因此被视为解码的过程。也就是说,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是由单词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由句子到语篇逐级辨认解码,不断进行信息组合,综合运用一切语言数据,逐步弄懂短语、句子直至段落篇章的意义。信息处理是自下而上直线进行的,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因此,这种模式没有文本的识别也就没有阅读;认为影响学生理解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文本;是构成文本的字母、单词、短语、句法;认为读者不能理解的主要原因是不能自动解码,词汇量缺乏,语法结构不清。
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这是最传统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先解词,再解词组,然后解句,最后才通篇理解。因此,常常是把一篇文章的所有生词和短语放在最前面来单独进行教学。事实上,阅读是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的交际行为,而自下而上的模式低估了阅读者的主动作用,没有把阅读者看作是信息的积极处理者。
2.自上而下模式
Goodman在1970年把阅读描述为一个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到了80年代初期,人们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阅读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按照这个模式,阅读者不必逐句解码,而是在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的参与下对信息进行重新加工或构建,理解文字符号代表的真实意义,推断作者的意图。这个背景知识指读者的社会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认知策略、生活经验及情感因素等,即所谓“图式”。阅读者调动一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进行信息译码加工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性的思维的过程。
这种模式是以图式驱动论作为基础的。认为缺乏必要的图式往往是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阅读不是文本解码的过程,而是利用自己已有的图示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作者要传达的信息和思想,对故事的发展进行预测、验证、修正的过程。
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会重视背景知识对理解的作用。例如先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进入对材料的理解。在这个阅读过程中,非视觉信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些非视觉信息包括阅读者全部知识的总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自上而下地得到处理。读者不再是被动地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根据阅读材料去预(猜)测、创造意义。其解码方式不是直线 的成序列状的,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之前或之中不断形成对意义的期待,然后用这种期待去试读文章。3.互动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交互补偿论作为基础的。认为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受教育不同,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概念的表达方式不同。阅读不仅包括对文本的识别,同样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等。阅读不只是一个解码过程,也不只是一个猜测过程,而是语言与图式交互作用的过程。认为阅读是语言与图式的相互补偿,是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是读者与文本的交互。
Tricia Hedge指出:“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甚至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
对话。同时也是阅读者头脑中各种知识之间的互动。”三,
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技能有以下几种:
1. 略读
2. 找读、查读、寻读
3. 预测下文
4. 理解大意
5. 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
6. 猜测词义
7. 推理判断
8. 了解重点细节
9. 理解文章结构
10. 理解图表信息
11. 理解指代
12. 理解逻辑关系
13.理解作者意图
14.评价阅读内容
我觉得理解大意和猜测词义比较重要。
Ⅷ 如何使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更精彩速
如何使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更精彩速
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被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成为联系师生思想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同时,课堂提问是最富影响力的教学艺术(TABA 1984)。英语作为一门第二语言,由于学生平时缺少语言环境,因此老师的课堂提问就成为学生获取和使用该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课堂提问对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笔者研究发现,现在的英语课堂提问以展示型问题为主,提问策略单一,主要由“yes” or “no” questions组成,难度和价值都不高;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机会比较少,老师的提问方式倾向于点名回答;提问对象分布不均,大部分面向全班同学,针对性不强,其次为随意点名,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的提问几乎没有。教师等待的时间比较短,大多数为即问即答型的问题,即老师给出问题后学生马上进行做答,或者给予一定的提示,不行的另请他人,进行进一步引导的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抛出问题与他们做答之间的间隙太短,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导致他们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另外,教师的反馈方式、用语比较单一,常用的肯定用语为good,excellent,welldone等,或直接指出错误加以纠正,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老师能面带微笑认真地倾听并给予意见或建议,而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由此不难看出,课堂提问并没有发挥它的真正作用,并且与学生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我们如何使课堂提问更精彩有效,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一、研究文本,精心设计问题
只有对文本的内容烂熟于心,才能对它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而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老师静下心来研读文本的不多,更不要说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因此往往提出的问题是浮于表面的“yes” or “no” questions,这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多大的帮助,仅仅是调动了课堂氛围。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中的第三单元“Lost civilizations”,
老师往往会设计一些与时间有关的问题:“When was the area put under government protection?”“When did the volcano erupt?”这些时间节点虽然都很重要,但这些是属于事实类的,通过阅读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而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比较楼兰和庞贝两座古城之间的异同点,所以教师应该以这个重点设计问题,帮助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请学生阅读文章的第一、三、五段并回答问题:“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cities?”这样的问题不仅指令清晰,范围明确,而且能够使学生通过阅读找出信息并加以提炼,从而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加深他们对文本的了解,而且能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
我们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们的具体情况,研究他们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水平。《英语课程标准》中六条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问题时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做到因人施问,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忽略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老师提问时比较喜欢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大部分学生都会很快速地做出回答,而使一部分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剥夺他们参与课堂的权利。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老师很少会点名提问这部分学生,使得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和认同感,从而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老师们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更要注意提问的
对象和方法,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二、学会等待,耐心倾听答案
我们在参加公开课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开课老师的问题设计得非常精妙,但是老师为了赶进度或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往往会打断学生的作答或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考虑时间就另请他人,这就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模块一第三单元“Dying to be thin...”的一节课上,老师先提出问题:“What caused Amy’s liver to fail?”很多学生都能在课文中直接找到原句,所以老师就随意请了一位学生回答,那位学生非常自信地读出了书上的原句:“The pills contain a harmful chemical that caused her liver to fail.”老师不甚满意,又请了另一个基础较好的同学做答。我们就看到先前的那位学生有点沮丧地坐下了,其实当时老师如果适当地引导一下,那位学生完全就有能力给出正确的答案。随后老师又进行了追问:“How harmful the pill is?”其实答案就在后面一句,但可能是那位学生太紧张了,愣是没回答出来,这时老师因为时间问题,就直接说出了答案。我们仔细地回顾上面两个例子不难发现,在我们平时的课上,这些情况是稀松平常的。其实只要老师能适当地引导一下,并且给足他们思考的时间,那么结果就大大不同了。当学生经过思考,发现自己能用英语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他们是多么渴望老师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但老师并没有像他们期待中的那样给予帮助或肯定,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受到打击,所以在我们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学会等待,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和领会。
三、善于反馈,用心评价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包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他的说话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都直接关系到他的教学效果,同时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特别是课堂评价语言。在课堂中,教师一句无意识的“评价”,可能会左右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是他们的人生。在现今的英语课堂中,我们很少听到老师精彩的点评,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good,excellent,well done,perfect”,这样的盲目鼓励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会给他们造成一种他们全会的假象,让他们变得盲目自信。每一个学生对同一个问题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所以老师在耐心等待学生作答完毕时,应该针对每位同学不同的回答进行个性的评价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对所提的问题要预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猜测,对于学生回答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要热情地毫不含糊地给予充分肯定,如:“I like your idea,it is impressive!”这会使学生充分享受到认同感和成就感,不是“good”所能表达的。对于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在指出错误时应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时,老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使其经过思考后得出结论,也可让其他学生补充回答。总之,我们在评价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时,一定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及他们的劳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一定要对其答案有所反馈,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发挥应有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研究指出,情感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表情动作。老师的言语固然很重要,但老师的肢体语言及语音、语调同样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真挚的情感态度。有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或者表情比较僵硬,这些都会使学生与我们产生距离感,不利于我们情感的表达,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及语音语调,比单纯的说效果要好得多。在我们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一个肯定或者鼓励的眼神,一个夸张的手势或带有惊奇而突然上扬的声音,有时更能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赞同或欣赏,学生们的成就感更强。在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老师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肢体语言,帮助组织教学,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英语课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现成的模式。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不断实践,不断摸索,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永胜.教学中应重视利用课堂提问[J].考试(教研版),2006.12.
[2]唐伟清.英语课堂提问探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03.
[3]毛彬彬.优化英语课堂提问设计[J].教学实践与探究,2007(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