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分析英语阅读
❶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是从跨文化交际的方面分析中美的消费观都没有资料,希望大家帮忙给些资料,谢谢了
这方面的东西很好找呀。CNKI上就有好多类似的中文期刊可以参考。外文资料可以到EBSCO,JSTOR,GALE之类的数据库查找。
你既然要从跨文化交际方面分析,你肯定要用到Hofstede's Value Dimensions, The Kluckhohns and Strodtbeck's Value Orientations, Hall's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Orientations这几种理论。先好好把理论搞清楚,中国和美国都属于那种文化范畴再结合消费观念分析就很简答了。
❷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帮我分析一下这两个案例)
1,第一个案例用“power distance(权力距离)”来解释。
大部分个人主义文化同时也是“小权力距离”文化。这样文化背景的人往往认为人人生来平等。通过自己的努力,人人都有机会向权力中心接近并有可能成为权力中心。这样的文化往往称作草根文化。白手起家打天下的人备受尊敬和推崇,一个人的出身并不决定他/她的命运。比如林肯。(另,参考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主题”)。
在这样的文化里,往往没有因为年龄,辈分,上下级的区别而使交际双方对对方区别对待。
而大部分集体主义文化同时也属于“大权力距离文化”。 这样文化背景的人往往认为:“人生来分为三六九等,一部分人做领导,一部分人注定被领导”。 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一些被认为权力上,金钱上,年龄上等方面有优势的人区分对待。
中国文化即是集体主义文化,又是“大权力距离文化。” 美国文化即是个人主义文化,又是“小权力距离”文化。
根据LZ提供的案例,这是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或者其他个人主义文化里发生的故事。
,2,第二个案例用时间导向和个人/集体来解释。
美国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强调的是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独立性。于是即便亲戚朋友之间也很少见到借入和借出金钱等物质基础。大部分家长要求子女在成年后搬出去住,大部分子女成年后不愿意和父母同住也是这个原因。孩子的零花钱也需要自己挣,父母即便有多个孩子要抚养,仍然会为自己的社交圈子,私生活等留下充足的时间等等。
这样的文化高度赞赏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强调的是群体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互相帮助是这种文化所赞赏的。这样的文化往往以和谐为首要目的(参考阴阳调和的概念在中国几千年来的重要性。)父母对孩子的全身心投入是无可厚非的。(参考高考移民这种现象。)
这样的文化高度强调社交能力的重要性。
另外,美国是将来指向型文化,将来的代表人是年轻人,所以这种文化背景的人往往对“老”这个字眼很敏感。这样的文化教育人们去关心未来,而不是关注历史(200多年的历史有多少可以关注的内容?)。
中国是过去指向型文化,过去的代表人是老年人。“老”在中国不属于敏感字眼,老甚至代表了知识,智慧,权威等概念。“老师”这种称谓,“读史以明鉴”都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
看看2国电视剧种类的区别就明白了。中国喜欢演历史剧,让下一代尊重传统,铭记历史(钢铁年代,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仅仅因为别人看起来年龄大就去主动帮忙是不礼貌的,因为在对方没有明显的需要帮助的倾向时,主动帮忙就是说别人“老不中用”。在英语里叫imposing yourself on others.(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身上)。 而在中国,年轻人不主动帮助老年人是不礼貌的表现。
根据LZ的案例,中国人在美国。
参考文献:
1,http://wenku..com/link?url=-wGvS-_Cuojm8TBUrtz2QuwoViW
2,Samovar, Larry, A et 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3rd ed. 外研社。
❸ 如何从跨文化角度分析英汉礼貌用语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何丽芳
摘要:
使用礼貌语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
,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
然而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制约
,
英汉礼貌用语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礼貌原则入手,通过对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
进行对比
,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期望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
使说话者成功进行跨文化交
际。
关键词:礼貌语、语用差异、跨文化交际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oi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stract
:
The use of polit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various societies and groups, and it is the mark of
human social civilization.However, affect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politeness ha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iming at
recing
mis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conflict
and
promoting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politeness, contrasts the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politeness
;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
、
英语礼貌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
Grice
提出了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他认为
,
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
,
说话人与听话人都应遵循
一定的原则
,
使交际的过程朝着默契和合作的方向发展。体现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有四个准则
:
(1)
数量准则
(Quantity Maxim)
:所提供的信息量要符合谈话的要求
,
不多不少
;
(2)
质量准则
(Quality Maxim)
:所说的话要有根据
,
要真实
;
(3)
关联准则
(Relevant Maxim)
:所说的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关
;
(4)
方式准则
(Manner Maxim)
:说话要简洁、清楚
,
有条不紊
,
不含糊其词。
然而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时并不遵守这些交际原则,
甚至故意违反这些原则。
也就是说
,
合作原则不能完全
涵盖会话的各种形式。针对这一现象,英国语言学家利奇
Leech
认为人们违反言语交际合作原则的最根本
理由是他们要遵循另一原则———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
,并从语用学(
Pragmatics
)和人际修辞
学(
Interpersonal Rhetoric
)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
Leech
指出
,
合作原则是指导
我们应该说什么
,
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
而礼貌原则可以帮助维持双方配合的友好关系。这样一来
,
合作原则和
礼貌原则相辅相成
,
共同制约人们的会话活动。为人们礼貌用语的正确使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与遵循的标
准。它包括六个准则:
(
1
)得体准则(
Tact Maxim
)
:尽量使他人受损最小
,
尽量使他人受惠最大。
(
2
)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
:尽量使自身受惠最小,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
3
)赞誉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
: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
4
)谦逊准则(
Modesty Maxim
)
: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
(
5
)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
)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
6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
: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可以看出,
以上各项的两条次准则含义相当,
只是说话的着重点不同。
此外,
“得体”
与
“慷慨”
准则、
“赞
誉”与“谦逊”准则,则分别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得体”是指应如何对待别人,适用于“请求”等
使役性言语行为;
“慷慨”则是指应如何对待自己,适用于“答应帮助”等承诺性言语行为。类似地,
“赞
誉”是指如何对待别人,
“谦逊”则是指如何对待自己。第五项“一致”准则指出不宜直接表达与对方相
异的看法;最后一项“同情”准则强调要注意表达与对方共同的心情,喜别人之喜、忧别人之忧。
2
、汉语礼貌原则
❹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谈中国和美国间文化的不同的英语作文
摘要:习语既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语言文化的镜子。这些习语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语中丰富的习语表现了语言所蕴含的多姿多彩的西方文化。为再现原文的表现力,在翻译中,除了力求忠实原文,还应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言作相应的艺术加工,以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如何实现英语习语的翻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习语翻译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通过语言来交流和传承,语言只能依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而存在。人们在对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而在语言这个大家庭中,习语是其中的核心和精华。如果没有习语,语言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反之,如果运用得当,习语可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语习语更显得纷繁浩瀚,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如何准确传达习语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并再现原作的表现力,往往是翻译的难点。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角度来探讨如何翻译英语习语。
二、跨文化交际及习语翻译的相关概念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交际理论的兴起,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的角度转向文化角度,翻译被广泛地视作是文化交流的行为。(尤今·奈达,2001:82)既然任何语言文本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存在,翻译必然不仅和语言有关,也和文化有关。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因此,翻译可以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是不同国度、不同种族、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交往。
英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和发达的语言之一,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是语言的结晶,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使用的形式简洁且意思精辟的定形性的、文化承载量最为丰富的词组或短语。史密斯在《词汇和语法》一书中说:“我们最好的习语和最好的词一样,不是产生于图书馆、会客室或华丽的剧院,而是在工厂、厨房和农场里产生的。”可见,习语确实是一个民族文化典型特征的反映。
由于习语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早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恰如其分的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而这种文化词语的翻译和理解也正是我们进行各种跨文化阅读理解和翻译活动的难点所在。
总而言之,翻译是一座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习语是文化的典型特征,应受到高度的重视。在翻译英汉习语时,应充分注意其文化性。
三、习语翻译的方法和例析
我们可以把文化对比的结果归为三类:完全一致、部分一致、以及文化冲突和文化空缺。
(一)文化完全一致的情况
习语是人民大众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与人和人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习语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习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习语一般都运用恰当的比喻,并能引起联想,但这种联想是由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经验决定的。世界各地的人都同住一个地球,有些经历和意识是相似的。例如,中英两个民族的人民在古代因缺乏科学知识,都把人的“心脏(heart)”当作灵魂、思维、感情的中枢,因而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部出现了大批围绕“心脏”的习语。如:
with a heavy heart心情沉重
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
heart to heart心心相印
另外,中国人和英国人共同的劳动经历也使这两个民族产生一些相同的人生经验: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more haste less speed欲速不达
to pass fish eyes for pearls鱼目混珠
❺ 帮忙下载一篇英语论文,要完整版,全英文的!!!题目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
请看附件
供参
❻ 求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2的答案!2!第二册!谢谢!
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二答案是,二点二的吗谢谢应该是答案应该是第二次的是的。
❼ 这是英语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题目,求大神解答
题目在哪儿